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只是一块四四方方规规整整的“黑石头”,它静静地躺在紫禁城的殿宇之中。多少人踏过,它不曾吭声。今日,我望它,它仍旧一副矜持的模样,我不言,它亦不语。我充满着好奇蹲下,在注视中我读出了它的心声,它似乎告诉我……
  它有个冠天下的名字,叫御窑金砖,世人赞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润如墨玉”,号称“天下第一砖”。它原本只是苏州一带的澄土,经过开掘、摔打、研磨、筛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成为了细密而微茫的土粉。那一日,是它七十天的生日。能工巧匠将它倒入巨大的容具,加水捣成浓稠的泥浆,然后晾在露天,默默无闻。待到它一百二十天生日时,风和热带走了它多余的水汽,沉静的岁月驱走了它年轻的浮躁。它被抟揉,捶打,被压进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木框,然后被滚轮反复碾压,被工匠的双手用力拍打,成了型,出了模,落上了款,被关进小黑屋,独自阴干,整整一年。这一年,它独立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成才之道。在它五百多天生日时,工匠们将它搬出,让时间来消散那一年的孤独与寂寞。就在七百一十天生日时,它被送入一个巨大的、熊熊的炉膛,迎接高温的淬炼,接受一百三十天的焙烧,终于成就了这副黑漆漆,庄严肃穆的样子。
  我感慨,是自然的造化、岁月的沉淀和工匠的锻造给了它这般质地和模样。
  在强烈的好奇驱使下,我来到了它的出生地。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金砖的古法制作技艺在姑苏依然原汁原味地传承着。我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御窑遗址园尽情地徜徉着。一间稀松平常的小屋里,传出了工人的号子声,我向内走去。
  不过是一个两开间的小平房,地上堆满了泥土、泥团、布、沙,还有泡沫塑料。在将近四十度的高温天里,两个上了些年纪,皮肤黝黑的工人师傅,一边擦着额头快要滴落的汗珠,一边合作拿着无比沉重的铁滚轮,应和着口中短促有力的号子,将方形模块里的泥压实,压匀。
  听见脚步声,他们只是抬头稍望了一眼,继续专心致志埋头滚动滚轮,不时还用小刮板戳一下泥块表面。一旁堆着的是一排排已经压好的砖坯。约莫十来分钟,师傅完成了这一面的压制,准备稍事休息。我趁这一间隙,提出了疑问:“师傅,这滚轮可重了吧!多少斤啊?”“一百五六十斤吧!”“那么重?就你们俩,胳膊吃得消吗?做这泥坯还得弯着腰作业,你们的腰是不是也会受影响?”“嘿嘿,我们年轻时就开始学做这手艺,三十多年了,习惯了。”“那小刮板派什么用场呢?”“哦,我们熟练工人都看得出,压着压着,有的地方突起了,就说明坯里有气泡,用小刮板戳破了再压实,以后烧出来的砖才上乘呢!”
  经过一番交谈,我才得知,这份看不上眼的体力活,有多辛苦,也几多繁复。工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只能制成八块砖坯。他们先要将层层过滤筛选出的细泥和成团状,放在模型内,接着将它尽量压平,然后开始用滚轮压实,去除气泡。一面压完再压另一面,期间,要靠两人的臂力将那块二三百斤的砖坯翻身。最后还要将砖坯脱模立起来,整齐排列。为了保证砖坯不裂,他们还要细致地给砖坯四周裹上特殊的保护膜。砖与砖之间不可太密,也不可太疏,其间隙要用泡沫塑料隔开。这些砖坯要等待一个四季轮回的风干,才算拿到了进窑的入场券。这一焙烧又是旷日持久的考验。每一窑几百块砖,最后能成功的,寥寥无几,甚至有整窑砖一齐报废的可能性。正是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成就了紫禁城御用金砖的千古流芳。
  我探明白了这金砖所从来,好奇心又将我带回金銮殿。我问,那你又是怎么从江南水乡来到这里的呢?它答:我随着漕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承载着姑苏工匠的期望,来到京城,又历经故宫匠人的砍磨,被铺在这大殿之上。
  我想,从再普通不过的、不名一文的泥土到高居庙堂、身价百倍的金砖,那一段旅程,使它由物成器,它该为自己自豪了吧!
  它好像窥探到了我的内心,兀地笑出了声,继续诉说道,它从一种地域性的建筑物料,升腾上了金銮殿的雍容仪表,该高兴吗?或许吧。它终年无言,只是不分昼夜地默默守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间,见证朝代的兴衰,权力的更替,祭天的盛举,臣子的荣宠……须臾之间,兴许会有心情的跌宕,然而在现实中却从未掀起一丝微澜,看透而不说透,它早已超脱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
  我蓦然觉得自己像它:任凭岁月的洗礼,执着内心的坚守,在人性和物性之间互动、融合、升华。
  回首,你我都像一块砖;再回首,你我都只是一块砖。
  一块砖,从泥起步,脱胎换骨,到成型成才,竟有这般鲜为人知的生命历程,要接受经年累月的考验与磨砺。一个人呢?从“开物”到“成器”到“致用”,其中要付出的就更多更多了。
  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炼。于砖而言,成材需要的是自然与光阴的积淀;于人而言,成才需要的是心力与岁月的磨炼。我们都需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洗礼和淬火,才能迎来凤凰涅槃。成才之路沒有捷径与便道,要忍受开物时的繁复,成器时的锤打,唯有经历严苛而漫长的历练,才能收获坚实与刚强的质地,从而使我们变得坚韧和纯粹,淡定而从容……
其他文献
路上  你开着你的车  我开着我的车  在每天必经的路口  你我总是擦肩而过  你不认识我  我不认识你  在拥堵穿梭的车流中  你我总是相聚又分离  你有你方向  我有我方向  在两车交错的瞬间  你我总是回眸一笑  你熟悉了我  我熟悉了你  纵使冬夏雪雨车窗紧闭  你我总要闪灯致意  突然,某一天开始  这条路改成了单行道  你走你的道  我走我的道  突然,某一天清晨  我提前了数分钟出发
期刊
无数个走走停停  无意迟缓的夜晚  路边伫立着  伫立着  不愿熄去的灯盏  若隐若现  总想着  想着  折射出一缕最亮的光芒  好像守住生命最后的尊严  你总是望着街头巷尾  轻轻短叹  有些话欲说还休  你一次次不敢面对现实  心中其实早已厌倦酒过三巡  走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  想着何时  让天空停留在湛蓝  让心灵将寂静归还  情深远方  看思绪在晚霞中拥抱远方  身影被残阳不断拉长  
期刊
会议
入夜了,这城市终于安静下来,不远处巨大的广告灯一盏盏地熄灭。忙碌了一天的生活和学习,我静下心来,坐在床边,感到夜的寂静、黑暗和寒冷。小雪刚过,一阵冷风钻来,我打了一个寒颤,骤而感觉一条厚重的孤独感渐渐沿着床脚爬到我身边,突然我开始思索,关于孤独这个话题。  孤独是最高级的奢侈品,不懂得它价值的人对它避之不及,而懂得欣赏和享受它的人对它沉迷不已。而在现实生活中匆匆忙忙的人,是否有闲心在寂靜黑暗又寒冷
所有人都劝我不要去。旧日里那个名唤科学的意气少年,早已不再视我美学为血肉相融的手足兄弟。  可我还是去了。是日雨横风狂,电闪雷鸣,寒流于猎猎风声中弥天卷来,狂暴地侵入我的四肢百骸。但我兀自前行,仿佛在不得觅之隅有种冥冥中的力量在指引,于我快要放弃时为我注入微渺的动力。  列缺霹雳之间,我终于再见经年之后的你,刺目闪光片刻映亮了你棱角分明的轮廓,眉骨投下雕塑般的三角形阴影。  “你还是来了,虽然像个
【摘要】本文解释了言、语、言语、语言的由来、意义及因果关系,并说明了语言存在于什么地方。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有着启发的作用。  【关键词】言语 语言 第二语言  引言  第二语言教学是在能够用第一语言表达和理解之后用另一種语言表达和理解的教学。对于我国第二语言教学来说主要是英语教学。如果把英语看作是用26个字母写成的书面文字,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是成功的。但是基本听不懂和不会说又说明了英语教学是失败的。
“高山之巅无美树,多伤于阳.”在高山的顶端,阳光充沛,本应该是树木喜爱生长的地方,但只要人们登上山顶,便会发现目光所及之处仅是光秃秃的岩石,半山腰上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
在中国汉字中,有一个字充满着巨大的魔力。在古代,它是一种以举手平衡状的礼节仪式,《玉篇》称其为“谦”,《广雅》述其为“责”,《左传》释其为“德之基”。是的,这个代表中华美德的汉字就是——让。  谦让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美德。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他人身上总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看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留下的那些谦让的故事——蔺相如以大局为重,避让兼顾,传为美谈;孔荣让梨的故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