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它,只是一块四四方方规规整整的“黑石头”,它静静地躺在紫禁城的殿宇之中。多少人踏过,它不曾吭声。今日,我望它,它仍旧一副矜持的模样,我不言,它亦不语。我充满着好奇蹲下,在注视中我读出了它的心声,它似乎告诉我……
它有个冠天下的名字,叫御窑金砖,世人赞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润如墨玉”,号称“天下第一砖”。它原本只是苏州一带的澄土,经过开掘、摔打、研磨、筛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成为了细密而微茫的土粉。那一日,是它七十天的生日。能工巧匠将它倒入巨大的容具,加水捣成浓稠的泥浆,然后晾在露天,默默无闻。待到它一百二十天生日时,风和热带走了它多余的水汽,沉静的岁月驱走了它年轻的浮躁。它被抟揉,捶打,被压进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木框,然后被滚轮反复碾压,被工匠的双手用力拍打,成了型,出了模,落上了款,被关进小黑屋,独自阴干,整整一年。这一年,它独立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成才之道。在它五百多天生日时,工匠们将它搬出,让时间来消散那一年的孤独与寂寞。就在七百一十天生日时,它被送入一个巨大的、熊熊的炉膛,迎接高温的淬炼,接受一百三十天的焙烧,终于成就了这副黑漆漆,庄严肃穆的样子。
我感慨,是自然的造化、岁月的沉淀和工匠的锻造给了它这般质地和模样。
在强烈的好奇驱使下,我来到了它的出生地。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金砖的古法制作技艺在姑苏依然原汁原味地传承着。我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御窑遗址园尽情地徜徉着。一间稀松平常的小屋里,传出了工人的号子声,我向内走去。
不过是一个两开间的小平房,地上堆满了泥土、泥团、布、沙,还有泡沫塑料。在将近四十度的高温天里,两个上了些年纪,皮肤黝黑的工人师傅,一边擦着额头快要滴落的汗珠,一边合作拿着无比沉重的铁滚轮,应和着口中短促有力的号子,将方形模块里的泥压实,压匀。
听见脚步声,他们只是抬头稍望了一眼,继续专心致志埋头滚动滚轮,不时还用小刮板戳一下泥块表面。一旁堆着的是一排排已经压好的砖坯。约莫十来分钟,师傅完成了这一面的压制,准备稍事休息。我趁这一间隙,提出了疑问:“师傅,这滚轮可重了吧!多少斤啊?”“一百五六十斤吧!”“那么重?就你们俩,胳膊吃得消吗?做这泥坯还得弯着腰作业,你们的腰是不是也会受影响?”“嘿嘿,我们年轻时就开始学做这手艺,三十多年了,习惯了。”“那小刮板派什么用场呢?”“哦,我们熟练工人都看得出,压着压着,有的地方突起了,就说明坯里有气泡,用小刮板戳破了再压实,以后烧出来的砖才上乘呢!”
经过一番交谈,我才得知,这份看不上眼的体力活,有多辛苦,也几多繁复。工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只能制成八块砖坯。他们先要将层层过滤筛选出的细泥和成团状,放在模型内,接着将它尽量压平,然后开始用滚轮压实,去除气泡。一面压完再压另一面,期间,要靠两人的臂力将那块二三百斤的砖坯翻身。最后还要将砖坯脱模立起来,整齐排列。为了保证砖坯不裂,他们还要细致地给砖坯四周裹上特殊的保护膜。砖与砖之间不可太密,也不可太疏,其间隙要用泡沫塑料隔开。这些砖坯要等待一个四季轮回的风干,才算拿到了进窑的入场券。这一焙烧又是旷日持久的考验。每一窑几百块砖,最后能成功的,寥寥无几,甚至有整窑砖一齐报废的可能性。正是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成就了紫禁城御用金砖的千古流芳。
我探明白了这金砖所从来,好奇心又将我带回金銮殿。我问,那你又是怎么从江南水乡来到这里的呢?它答:我随着漕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承载着姑苏工匠的期望,来到京城,又历经故宫匠人的砍磨,被铺在这大殿之上。
我想,从再普通不过的、不名一文的泥土到高居庙堂、身价百倍的金砖,那一段旅程,使它由物成器,它该为自己自豪了吧!
它好像窥探到了我的内心,兀地笑出了声,继续诉说道,它从一种地域性的建筑物料,升腾上了金銮殿的雍容仪表,该高兴吗?或许吧。它终年无言,只是不分昼夜地默默守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间,见证朝代的兴衰,权力的更替,祭天的盛举,臣子的荣宠……须臾之间,兴许会有心情的跌宕,然而在现实中却从未掀起一丝微澜,看透而不说透,它早已超脱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
我蓦然觉得自己像它:任凭岁月的洗礼,执着内心的坚守,在人性和物性之间互动、融合、升华。
回首,你我都像一块砖;再回首,你我都只是一块砖。
一块砖,从泥起步,脱胎换骨,到成型成才,竟有这般鲜为人知的生命历程,要接受经年累月的考验与磨砺。一个人呢?从“开物”到“成器”到“致用”,其中要付出的就更多更多了。
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炼。于砖而言,成材需要的是自然与光阴的积淀;于人而言,成才需要的是心力与岁月的磨炼。我们都需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洗礼和淬火,才能迎来凤凰涅槃。成才之路沒有捷径与便道,要忍受开物时的繁复,成器时的锤打,唯有经历严苛而漫长的历练,才能收获坚实与刚强的质地,从而使我们变得坚韧和纯粹,淡定而从容……
它有个冠天下的名字,叫御窑金砖,世人赞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润如墨玉”,号称“天下第一砖”。它原本只是苏州一带的澄土,经过开掘、摔打、研磨、筛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成为了细密而微茫的土粉。那一日,是它七十天的生日。能工巧匠将它倒入巨大的容具,加水捣成浓稠的泥浆,然后晾在露天,默默无闻。待到它一百二十天生日时,风和热带走了它多余的水汽,沉静的岁月驱走了它年轻的浮躁。它被抟揉,捶打,被压进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木框,然后被滚轮反复碾压,被工匠的双手用力拍打,成了型,出了模,落上了款,被关进小黑屋,独自阴干,整整一年。这一年,它独立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之路,成才之道。在它五百多天生日时,工匠们将它搬出,让时间来消散那一年的孤独与寂寞。就在七百一十天生日时,它被送入一个巨大的、熊熊的炉膛,迎接高温的淬炼,接受一百三十天的焙烧,终于成就了这副黑漆漆,庄严肃穆的样子。
我感慨,是自然的造化、岁月的沉淀和工匠的锻造给了它这般质地和模样。
在强烈的好奇驱使下,我来到了它的出生地。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金砖的古法制作技艺在姑苏依然原汁原味地传承着。我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御窑遗址园尽情地徜徉着。一间稀松平常的小屋里,传出了工人的号子声,我向内走去。
不过是一个两开间的小平房,地上堆满了泥土、泥团、布、沙,还有泡沫塑料。在将近四十度的高温天里,两个上了些年纪,皮肤黝黑的工人师傅,一边擦着额头快要滴落的汗珠,一边合作拿着无比沉重的铁滚轮,应和着口中短促有力的号子,将方形模块里的泥压实,压匀。
听见脚步声,他们只是抬头稍望了一眼,继续专心致志埋头滚动滚轮,不时还用小刮板戳一下泥块表面。一旁堆着的是一排排已经压好的砖坯。约莫十来分钟,师傅完成了这一面的压制,准备稍事休息。我趁这一间隙,提出了疑问:“师傅,这滚轮可重了吧!多少斤啊?”“一百五六十斤吧!”“那么重?就你们俩,胳膊吃得消吗?做这泥坯还得弯着腰作业,你们的腰是不是也会受影响?”“嘿嘿,我们年轻时就开始学做这手艺,三十多年了,习惯了。”“那小刮板派什么用场呢?”“哦,我们熟练工人都看得出,压着压着,有的地方突起了,就说明坯里有气泡,用小刮板戳破了再压实,以后烧出来的砖才上乘呢!”
经过一番交谈,我才得知,这份看不上眼的体力活,有多辛苦,也几多繁复。工人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只能制成八块砖坯。他们先要将层层过滤筛选出的细泥和成团状,放在模型内,接着将它尽量压平,然后开始用滚轮压实,去除气泡。一面压完再压另一面,期间,要靠两人的臂力将那块二三百斤的砖坯翻身。最后还要将砖坯脱模立起来,整齐排列。为了保证砖坯不裂,他们还要细致地给砖坯四周裹上特殊的保护膜。砖与砖之间不可太密,也不可太疏,其间隙要用泡沫塑料隔开。这些砖坯要等待一个四季轮回的风干,才算拿到了进窑的入场券。这一焙烧又是旷日持久的考验。每一窑几百块砖,最后能成功的,寥寥无几,甚至有整窑砖一齐报废的可能性。正是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成就了紫禁城御用金砖的千古流芳。
我探明白了这金砖所从来,好奇心又将我带回金銮殿。我问,那你又是怎么从江南水乡来到这里的呢?它答:我随着漕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承载着姑苏工匠的期望,来到京城,又历经故宫匠人的砍磨,被铺在这大殿之上。
我想,从再普通不过的、不名一文的泥土到高居庙堂、身价百倍的金砖,那一段旅程,使它由物成器,它该为自己自豪了吧!
它好像窥探到了我的内心,兀地笑出了声,继续诉说道,它从一种地域性的建筑物料,升腾上了金銮殿的雍容仪表,该高兴吗?或许吧。它终年无言,只是不分昼夜地默默守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间,见证朝代的兴衰,权力的更替,祭天的盛举,臣子的荣宠……须臾之间,兴许会有心情的跌宕,然而在现实中却从未掀起一丝微澜,看透而不说透,它早已超脱了人世间的纷纷扰扰……
我蓦然觉得自己像它:任凭岁月的洗礼,执着内心的坚守,在人性和物性之间互动、融合、升华。
回首,你我都像一块砖;再回首,你我都只是一块砖。
一块砖,从泥起步,脱胎换骨,到成型成才,竟有这般鲜为人知的生命历程,要接受经年累月的考验与磨砺。一个人呢?从“开物”到“成器”到“致用”,其中要付出的就更多更多了。
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炼。于砖而言,成材需要的是自然与光阴的积淀;于人而言,成才需要的是心力与岁月的磨炼。我们都需要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洗礼和淬火,才能迎来凤凰涅槃。成才之路沒有捷径与便道,要忍受开物时的繁复,成器时的锤打,唯有经历严苛而漫长的历练,才能收获坚实与刚强的质地,从而使我们变得坚韧和纯粹,淡定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