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需要教师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但是问题的提出需要基于各种情境,而创设问题情景的好坏与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否具有重要的关系,所以教师们应该特别注重去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需要基于学过的知识,基于实践,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但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投入课堂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让教师能够激活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
创设 问题情境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62-01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不再就是那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的教学形式,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就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之中,提高课堂和学生学习的效率,问题情境本质上是指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条件和目标的一套指令,简单来说就是问题提出的背景,提出这个问题基于什么背景。所以本文就是针对教师应该怎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系列事项。
1.创设问题情境应该要和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相结合
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应该是凭空提出的,应该基于课本的知识,应该是有針对性的,应该针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和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相结合,这样问题的提出才会有的放矢,而不是让学生不知所云,而且跟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结合的不能生硬,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问题,可以充分的解答问题,把学习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只是死记硬背,应该理解记忆、深刻记忆。
比如在《我坐上了飞船》这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就可以是基于学生坐上了飞船,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讲假设他们坐上了飞船,他们可能会看到什么,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比如在《可爱的小动物》这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就可以是基于学生到了动物园里,看到这些动物会感觉怎样,会喜欢这些小动物吗?在《小狐狸卖空气》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他们是小松鼠会怎么样卖空气,会把空气卖给谁,又可以假设如果他们经历了这些,会不会买空气,为什么要买空气,买空气有什么用,可不可以自己来买卖空气,然后可以让学生作为一个局外人,让他们讨论为什么空气会如此好卖,为什么城市里的空气会这么的脏乱不堪,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都是基于课本的,跟课本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
2.创设问题情境应该和实践相符合
虽然说语文具有很大的文学性和浪漫性,但是语文还是基于现实的,所以问题情境也一定要跟实践相符合,不能跟实践相违背,也要联系生活实践,因为小学生对教师是十分信任的,认为老师讲的话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如果教师说的话和生活常识相违背的话,会让学生变得十分混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相应的减少,甚至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对对学生学习产生一种很不好的影响。那老师要怎样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践相符合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掌握一些生活的常识,要对生活的常识有充分理解,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才能和实践相符合。比如在《柳树醒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讲一些柳树的特征,柳枝比较柔软,很长很长,很多能够垂到地上,还有柳树是柳树是隋炀帝赐姓杨,故曰杨柳。教师可以提问说:“柳树本来就不能说话,为什么会醒来了呢,它又是怎样醒来的呢,它醒来后又会做些什么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3.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风趣幽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注意语言不要太严肃,应该风趣幽默,让课堂更加的活泼,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提问中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如果提问的方式太严肃,学生很容易会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一种害怕这些知识的心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养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可能还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比如在《我是什么》这样一个课堂里,教师可以说:“在座的学生都是人、都是哺乳动物,那么请问是不是东西呢?”这样就会引发学生的争论,也会进一步让学生走进那个问题的情境之中,学生能有充分的思考,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的有效率,也更加符合新课改下的“以学生为本”,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的新模式,让学生更加的轻松和放松,让课堂更加的自由、有活力。
文章这些所说的办法,都可以让教师能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让课堂更加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蔡可.美国项目学习与我国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5(11):13-16.
[2]陈映洁.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35
创设 问题情境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4-0062-01
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不再就是那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的教学形式,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情境创设的好就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之中,提高课堂和学生学习的效率,问题情境本质上是指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条件和目标的一套指令,简单来说就是问题提出的背景,提出这个问题基于什么背景。所以本文就是针对教师应该怎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让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系列事项。
1.创设问题情境应该要和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相结合
问题情境的创设不应该是凭空提出的,应该基于课本的知识,应该是有針对性的,应该针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和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相结合,这样问题的提出才会有的放矢,而不是让学生不知所云,而且跟学生学习过的知识结合的不能生硬,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问题,可以充分的解答问题,把学习过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只是死记硬背,应该理解记忆、深刻记忆。
比如在《我坐上了飞船》这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就可以是基于学生坐上了飞船,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讲假设他们坐上了飞船,他们可能会看到什么,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比如在《可爱的小动物》这一课中,教师提出问题的情境就可以是基于学生到了动物园里,看到这些动物会感觉怎样,会喜欢这些小动物吗?在《小狐狸卖空气》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他们是小松鼠会怎么样卖空气,会把空气卖给谁,又可以假设如果他们经历了这些,会不会买空气,为什么要买空气,买空气有什么用,可不可以自己来买卖空气,然后可以让学生作为一个局外人,让他们讨论为什么空气会如此好卖,为什么城市里的空气会这么的脏乱不堪,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都是基于课本的,跟课本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
2.创设问题情境应该和实践相符合
虽然说语文具有很大的文学性和浪漫性,但是语文还是基于现实的,所以问题情境也一定要跟实践相符合,不能跟实践相违背,也要联系生活实践,因为小学生对教师是十分信任的,认为老师讲的话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如果教师说的话和生活常识相违背的话,会让学生变得十分混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相应的减少,甚至会质疑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对对学生学习产生一种很不好的影响。那老师要怎样将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实践相符合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掌握一些生活的常识,要对生活的常识有充分理解,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才能和实践相符合。比如在《柳树醒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讲一些柳树的特征,柳枝比较柔软,很长很长,很多能够垂到地上,还有柳树是柳树是隋炀帝赐姓杨,故曰杨柳。教师可以提问说:“柳树本来就不能说话,为什么会醒来了呢,它又是怎样醒来的呢,它醒来后又会做些什么呢?”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3.问题情境的创设应该风趣幽默、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应该注意语言不要太严肃,应该风趣幽默,让课堂更加的活泼,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到提问中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如果提问的方式太严肃,学生很容易会产生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一种害怕这些知识的心理,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不利于养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可能还会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比如在《我是什么》这样一个课堂里,教师可以说:“在座的学生都是人、都是哺乳动物,那么请问是不是东西呢?”这样就会引发学生的争论,也会进一步让学生走进那个问题的情境之中,学生能有充分的思考,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的有效率,也更加符合新课改下的“以学生为本”,学生和教师相互配合的新模式,让学生更加的轻松和放松,让课堂更加的自由、有活力。
文章这些所说的办法,都可以让教师能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课堂的效率,让课堂更加的自由。
参考文献
[1]蔡可.美国项目学习与我国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5(11):13-16.
[2]陈映洁.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