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年前,泽普县就成为了新疆第一个民族团结模范县。30年过去了,该县各族群众依然初衷不改,始终坚持相濡以沫、和谐相融,共同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
2015年5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泽普县委书记刘四宏捧回了一块沉甸甸的奖牌——“民族团结进步奖”。30年前,泽普县就成为了新疆第一个民族团结模范县。30年过去了,该县各族群众依然初衷不改,始终坚持相濡以沫、和谐相融,共同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同时,他们也用朴实和真情,共同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的经典故事。
“团结村”的故事——生产互帮互助,生活不分彼此
67岁的庞永富,是新疆泽普县维吾尔族农民与汉族农民和谐相处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一部泽普县近50年变化的活历史。50多年在阿依库勒乡生活的经历,深深地刻在了他脸上和额头的皱纹里。
回想50多年前,穷困也是留给庞永富最初的记忆:“公社离县城5.5公里,那时还是土路,县委大院还是土块围起的房子,农民都穿得破破烂烂,住在土房子里。吃的菜,只有少量的黄萝卜、土豆等几种。”
当时,14岁的庞永富随母亲和一批自流来疆的汉族人来到了叶尔羌河畔的泽普县阿依库勒乡。庞永富所在的汉族农民居住村,就被称为“团结村”。
“团结村”的汉族村民将他们带来的蔬菜种植技术,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居住在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种植蔬菜技术的推广,让这里逐渐变成当地最富庶的地方。
阿依库勒乡乌其吐玛村的亚森江·阿布力孜住在庞永富的对门,两家仅隔一条马路。这个36岁的年轻人7年前开始跟庞永富学种土豆。过去几年里,他承包的17亩地,除了土豆还种皮牙子(洋葱)、核桃、西红柿、红枣等,一年纯收入在6万元左右。
他家曾经一贫如洗,过去的穷困从院里不同年代的房子便能看到:左边是一间墙皮夹杂草梗的黏土房,屋内只有一张土炕,亚森江在这里出生;右边是面积稍大的两间房,刷过水泥、铺过地砖,建于上世纪90年代,亚森江在这里成长。
亚森江即将搬往他的第三处房子——离老房子200米远的一栋乡村别墅。这是一片由83套新房组成的具有维吾尔民族特色的新居。2014年,阿依库勒乡实施富民安居工程,亚森江参加了这项工程,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二楼,连装修花了22万元。
乌其吐玛村村委会主任努尔买买提·卡德尔江也住在这里。他说,这里部分维吾尔族村民富起来的经验就是:汉族农民种啥我们就学着种啥。现在邻村汉族农民说,维吾尔族农民种的菜比他们种的还好!
在一个以维吾尔族农民为主的居住区,当年像庞永富一样的汉族农民视语言为一道很难跨过的鸿沟。三五年后,庞永富和“团结村”的汉族农民都能用一些简单的维吾尔语和相邻的维吾尔族农民打招呼。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也能够用汉语简单地向汉族农民问好。
“他们特别纯朴,对我们也很好奇,认为汉族人的脑瓜子活,都愿和我们交朋友。”庞永福说。
如今,“团结村”的汉族农民与周边的几个村的维吾尔族农民早已融入在一起。维吾尔族农民家里的菜地里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汉族农民,无论哪个汉族农民,对维吾尔族农民都能做到有求必应。汉族农民家里的劳动力不够,只要打个电话,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就会不约而同地赶来帮忙。
就这样,从庞永富到他的儿女们,几代人与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之间习惯了串门,遇到正吃饭毫不客气端起碗来就吃;要使用农具,吱一声就拿走了。更有趣的是,很多汉族农民操着甘肃腔说着维吾尔语,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听得很亲切。而有很多维吾尔族农民则是说着一口甘肃腔的汉语,如果不见其人,只听其声,真以为是甘肃农民在说话。
民族融合家庭的故事——婚姻缘于真爱,生活幸福和谐
赛力新村是泽普县赛力乡的一个以汉族农民为主的村子,与这个村相邻的3个村都是维吾尔族农民聚集村,有的维吾尔族村民与汉族村民,户对户、门对门,家挨着家居住着。
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来到这里落户的王青山说:“我们几十年生活在一起,早已不分你我,亲如兄弟,有时候干活缺坎土曼等工具,到另一家去借,院子没人就直接拿走了,过几天还回来,有时主人都不知道家里东西被借走了。”
王青山60岁时娶了小他20岁的维吾尔族妇女吐汗·阿不力克木,在当地是一对出名的“老来伴”。修鞋匠王青山中年丧偶,在泽普县广场的地摊上与吐汗相识,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修鞋匠憋不住问她:“你有老头子没?没有就跟我一起过吧!”
30年届的今天,两人双双坐在敬老院里,挽着手等待记者拍照。老汉2015年已经89岁,与吐汗虽没有儿女,但两人相濡以沫已近30载。
村民梁雷家隔壁邻居也是维吾尔族村民。他说:“我们这里基本上不分民族,彼此也不分你我,也没那么多的讲究。有时候家里做好了饭,赶巧维吾尔族农民过来串门,赶上吃饭也不谦让,端起碗来就吃,放下筷子还要喝两杯。我们汉族村民到了维吾尔族村民家也是一样,很多汉族小孩长大了出去上学、工作,每次回来最想吃的就是村里维吾尔族农民家里的酸奶子和凉粉,我们和维吾尔族农民彼此之间太熟悉了,也就少了些客套。”
在赛力新村记者看到,在路边玩耍的一群孩子中,有汉族小孩,也有维吾尔族小孩,他们时而用汉语,时而用维吾尔语在一起相互交流,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没有丝毫障碍。
玩耍的孩子中有一个男孩叫韩保疆,他爸爸是汉族,妈妈是维吾尔族。韩保疆的爸爸韩小元2015年33岁,憨厚老实,不修边幅,从爷爷起就住在这里,他家有20亩地,除种地外,每年打工,可以挣3万多元。
韩小元和妻子奥屯古丽·依孜木是在9年前的秋天认识的。当时,奥屯古丽的姐姐帮韩小元家拣棉花,她到地里找姐姐,认识了韩小元。奥屯古丽长得娇小清秀,韩小元和她一见钟情,随后就悄悄开始了恋爱。起初,奥屯古丽的母亲极力反对,但憨厚能干的汉族小伙最终跨越了障碍,取得了奥屯古丽的母亲和家人的认可,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如今,他们的儿子韩保疆已经8岁了,韩小元和妻子正筹划着装修新房子,要把他们的家装扮的更美丽。
在新疆泽普县的奎依巴格镇萨依吐格曼村,记者见到了老支部书记李永连。他告诉记者,1982年9月,他担任奎依巴格公社五大队三小队队长,那一年他被评为泽普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1月又参加自治区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并且受到了乔石、王恩茂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保存多年的奖章和证书,还有让他骄傲的合影照片。
萨依吐格曼村有3个村民小组,565户1910人,由汉、维吾尔、回、塔吉克等民族组成,村党支部书记王兆吉说,几十年来,各族群众都生活在一起,大家亲如一家,感情深厚,村里也没有发生违法犯罪的事。村子离石油基地巴扎近,跑运输、务工的多,汉族农民果园管得好,蔬菜种得也好,维吾爾族农民就看着学,跟着干,在学习和劳动中思维方式、生活生产方式相互都受到潜移默化影响,这里的村民思想解放,致富能力强,现在家家人均收入过万元。逢年过节,相互之间串门拜年,你来我往如一家人。
2015年5月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泽普县委书记刘四宏捧回了一块沉甸甸的奖牌——“民族团结进步奖”。30年前,泽普县就成为了新疆第一个民族团结模范县。30年过去了,该县各族群众依然初衷不改,始终坚持相濡以沫、和谐相融,共同建设着自己的美好家园;同时,他们也用朴实和真情,共同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的经典故事。
“团结村”的故事——生产互帮互助,生活不分彼此
67岁的庞永富,是新疆泽普县维吾尔族农民与汉族农民和谐相处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也是一部泽普县近50年变化的活历史。50多年在阿依库勒乡生活的经历,深深地刻在了他脸上和额头的皱纹里。
回想50多年前,穷困也是留给庞永富最初的记忆:“公社离县城5.5公里,那时还是土路,县委大院还是土块围起的房子,农民都穿得破破烂烂,住在土房子里。吃的菜,只有少量的黄萝卜、土豆等几种。”
当时,14岁的庞永富随母亲和一批自流来疆的汉族人来到了叶尔羌河畔的泽普县阿依库勒乡。庞永富所在的汉族农民居住村,就被称为“团结村”。
“团结村”的汉族村民将他们带来的蔬菜种植技术,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居住在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种植蔬菜技术的推广,让这里逐渐变成当地最富庶的地方。
阿依库勒乡乌其吐玛村的亚森江·阿布力孜住在庞永富的对门,两家仅隔一条马路。这个36岁的年轻人7年前开始跟庞永富学种土豆。过去几年里,他承包的17亩地,除了土豆还种皮牙子(洋葱)、核桃、西红柿、红枣等,一年纯收入在6万元左右。
他家曾经一贫如洗,过去的穷困从院里不同年代的房子便能看到:左边是一间墙皮夹杂草梗的黏土房,屋内只有一张土炕,亚森江在这里出生;右边是面积稍大的两间房,刷过水泥、铺过地砖,建于上世纪90年代,亚森江在这里成长。
亚森江即将搬往他的第三处房子——离老房子200米远的一栋乡村别墅。这是一片由83套新房组成的具有维吾尔民族特色的新居。2014年,阿依库勒乡实施富民安居工程,亚森江参加了这项工程,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二楼,连装修花了22万元。
乌其吐玛村村委会主任努尔买买提·卡德尔江也住在这里。他说,这里部分维吾尔族村民富起来的经验就是:汉族农民种啥我们就学着种啥。现在邻村汉族农民说,维吾尔族农民种的菜比他们种的还好!
在一个以维吾尔族农民为主的居住区,当年像庞永富一样的汉族农民视语言为一道很难跨过的鸿沟。三五年后,庞永富和“团结村”的汉族农民都能用一些简单的维吾尔语和相邻的维吾尔族农民打招呼。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也能够用汉语简单地向汉族农民问好。
“他们特别纯朴,对我们也很好奇,认为汉族人的脑瓜子活,都愿和我们交朋友。”庞永福说。
如今,“团结村”的汉族农民与周边的几个村的维吾尔族农民早已融入在一起。维吾尔族农民家里的菜地里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汉族农民,无论哪个汉族农民,对维吾尔族农民都能做到有求必应。汉族农民家里的劳动力不够,只要打个电话,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就会不约而同地赶来帮忙。
就这样,从庞永富到他的儿女们,几代人与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之间习惯了串门,遇到正吃饭毫不客气端起碗来就吃;要使用农具,吱一声就拿走了。更有趣的是,很多汉族农民操着甘肃腔说着维吾尔语,邻村的维吾尔族农民听得很亲切。而有很多维吾尔族农民则是说着一口甘肃腔的汉语,如果不见其人,只听其声,真以为是甘肃农民在说话。
民族融合家庭的故事——婚姻缘于真爱,生活幸福和谐
赛力新村是泽普县赛力乡的一个以汉族农民为主的村子,与这个村相邻的3个村都是维吾尔族农民聚集村,有的维吾尔族村民与汉族村民,户对户、门对门,家挨着家居住着。
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来到这里落户的王青山说:“我们几十年生活在一起,早已不分你我,亲如兄弟,有时候干活缺坎土曼等工具,到另一家去借,院子没人就直接拿走了,过几天还回来,有时主人都不知道家里东西被借走了。”
王青山60岁时娶了小他20岁的维吾尔族妇女吐汗·阿不力克木,在当地是一对出名的“老来伴”。修鞋匠王青山中年丧偶,在泽普县广场的地摊上与吐汗相识,日久生情。终于有一天修鞋匠憋不住问她:“你有老头子没?没有就跟我一起过吧!”
30年届的今天,两人双双坐在敬老院里,挽着手等待记者拍照。老汉2015年已经89岁,与吐汗虽没有儿女,但两人相濡以沫已近30载。
村民梁雷家隔壁邻居也是维吾尔族村民。他说:“我们这里基本上不分民族,彼此也不分你我,也没那么多的讲究。有时候家里做好了饭,赶巧维吾尔族农民过来串门,赶上吃饭也不谦让,端起碗来就吃,放下筷子还要喝两杯。我们汉族村民到了维吾尔族村民家也是一样,很多汉族小孩长大了出去上学、工作,每次回来最想吃的就是村里维吾尔族农民家里的酸奶子和凉粉,我们和维吾尔族农民彼此之间太熟悉了,也就少了些客套。”
在赛力新村记者看到,在路边玩耍的一群孩子中,有汉族小孩,也有维吾尔族小孩,他们时而用汉语,时而用维吾尔语在一起相互交流,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没有丝毫障碍。
玩耍的孩子中有一个男孩叫韩保疆,他爸爸是汉族,妈妈是维吾尔族。韩保疆的爸爸韩小元2015年33岁,憨厚老实,不修边幅,从爷爷起就住在这里,他家有20亩地,除种地外,每年打工,可以挣3万多元。
韩小元和妻子奥屯古丽·依孜木是在9年前的秋天认识的。当时,奥屯古丽的姐姐帮韩小元家拣棉花,她到地里找姐姐,认识了韩小元。奥屯古丽长得娇小清秀,韩小元和她一见钟情,随后就悄悄开始了恋爱。起初,奥屯古丽的母亲极力反对,但憨厚能干的汉族小伙最终跨越了障碍,取得了奥屯古丽的母亲和家人的认可,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家。如今,他们的儿子韩保疆已经8岁了,韩小元和妻子正筹划着装修新房子,要把他们的家装扮的更美丽。
在新疆泽普县的奎依巴格镇萨依吐格曼村,记者见到了老支部书记李永连。他告诉记者,1982年9月,他担任奎依巴格公社五大队三小队队长,那一年他被评为泽普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1月又参加自治区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并且受到了乔石、王恩茂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保存多年的奖章和证书,还有让他骄傲的合影照片。
萨依吐格曼村有3个村民小组,565户1910人,由汉、维吾尔、回、塔吉克等民族组成,村党支部书记王兆吉说,几十年来,各族群众都生活在一起,大家亲如一家,感情深厚,村里也没有发生违法犯罪的事。村子离石油基地巴扎近,跑运输、务工的多,汉族农民果园管得好,蔬菜种得也好,维吾爾族农民就看着学,跟着干,在学习和劳动中思维方式、生活生产方式相互都受到潜移默化影响,这里的村民思想解放,致富能力强,现在家家人均收入过万元。逢年过节,相互之间串门拜年,你来我往如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