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教学建议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tv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阅读是语文能力的核心,阅读能力不但体现了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还体现了其综合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对学生来说,课堂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都有限,要大量阅读并提高阅读素养,主要途径还是来自课外阅读。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如何?作为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二、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设计阅读调查问卷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选择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更综合地考察其课外阅读水平。参加调查的是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发放88份问卷,回收84份。
  三、结果分析
  阅读态度:喜欢阅读的同学达到了95%,这与整个学校的阅读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学校有开放式阅读区,教室里有图书角,图书室每周有定期的借阅时间,班级有固定的课前演讲、月书会等阅读活动,无声的和有声的书香文化都在影响着学生。
  阅读动机:有67.9%的同学能感受到阅读的轻松愉悦。同学们阅读的功利性并不强,为提高成绩而阅读的同学仅占了2%。
  阅读氛围:4.7%的家长从不看书,19.1%的家长非常喜欢看书,76.2%的家长在家只是偶尔看书。但我们发现,家长非常喜欢看书的家庭,孩子都是喜欢课外阅读的;4个家长从不看書的家庭里,有2位同学对于课外阅读只是一般喜欢。由此可见,家庭阅读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阅读习惯:五年级同学在阅读时,大多数同学喜欢自己一个人进行独立阅读,其次是跟伙伴们一起读书。多数同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遇到疑难时,有73.8%的同学会独立思考或请教他人;58.3%的同学在阅读时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与老师每周查阅读书笔记的要求有关。
  阅读量: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达到40分钟以上的同学占了66.6%,这同样与整个学校的阅读环境有关系,学校开放式阅读区、教室里的图书角、中午固定的午读时间,这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保障。我们还发现,每天阅读时间在20分钟内的同学,喜欢阅读漫画等娱乐类的书;每天阅读在20—40分钟的同学喜欢看科学类的书;每天阅读在40分钟以上的同学喜欢看科普类、文学类的小说。在过去的两个月内,3%的同学只阅读了1-2本课外书,19%的同学阅读了3-5本,79%的同学阅读了6本以上的课外书。这与前面的阅读态度、阅读时长的情况是一致的。喜欢阅读、每天阅读时间长的同学,阅读量也较大。
  阅读兴趣分析:66.7%的同学喜欢文学类的小说,20%的同学喜欢科普类的书。这一结果与问卷中学生写的喜欢的课外书名称相一致。五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他们所阅读的课外书都是自己想要读的书籍,老师和父母推荐的书,他们兴趣不浓厚,同学或朋友的同伴类推荐高于父母或教师推荐。学生最喜欢的书目有《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查理九世》、《笑猫日记》系列、《怪物大师》、《斗罗大陆》、《双面猎犬》、《狼王梦》等。只有11.9%的同学喜欢漫画娱乐类的书,这说明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图像阅读转移到抽象的文字阅读,阅读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思想。相对枯燥的教辅类课外书受欢迎程度居末尾,与说明了学生阅读的功利性很弱,与前面阅读动机分析一致。
  阅读评价分析: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评价方式是多样的。有47.6%的同学赞同用最直观的阅读笔记的方式来反馈阅读收获。
  四、结论及建议
  1. 营造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
  调查表明,家庭阅读氛围对小学生阅读动机、态度、习惯,甚至阅读行为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建议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家里要有阅读的习惯;其次,在亲子阅读中,多与孩子交流读书的感受;第三,抽时间参加孩子在学校的阅读活动,关注孩子的阅读展示。
  2. 创造学校良好的阅读环境
  通过增加图书室开放借阅的时间,定期更换班级图书角的书本,保证学生的阅读资源;通过午读、主题书会、课前分享,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通过好书推荐、丰富多样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责任编辑邱丽
其他文献
诚信是社会转型中不变的道德品质,加强高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本质要求,更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以忠诚、敬业、言信为核心,通
音乐是美的一种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设音乐课程的目的之一是陶冶少年儿童美的情操,培养其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一、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课,首先让他们先喜欢音乐老师  1. 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作为教师特别是音乐教师,一定要塑造良好的外表形象和树立美好的内在形象。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和发型,不但会给学生某种暗示,而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