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多年前我刚刚工作的时候,工资没有那么大的差距,全社会都差不多,所以同学们见面互相比的就是福利。那时候说福利也无非是食堂啦、班车什么的,可是一点点优越都会给人很强的满足感。
我刚工作时,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单位班车不愿意往那边绕,其他地方的员工也反对在我们那里加一站。跟我住一个小区的老张资格比较老,不停地拉着我在单位各级部门反映“群众呼声”。最后老张到一位副部级领导那里哭诉,领导被感化了。
班车绕路以后,我却不大敢坐,感觉车上每个人都在用埋怨和仇视的眼光看着我们几个。老张说:“怕什么,这是福利,福利就是你的权利。”
后来我的夜班比较多,不怎么坐班车了。老张对我说:“你们都不来,我要是再不坐,他们就会把这一站取消。所以,我现在绝不上夜班(放弃夜班补贴),绝不出差,绝不休假,每天坐班车去一下单位,一定要守住这片阵地。”
于是我懂得了,福利不仅仅是你的权利,有时也是你的负担。
如今,福利的含义更加复杂,但是人们还是对浩浩荡荡驶进单位的班车、带补贴的供应丰富的食堂充满了羡慕。
一些人力资源公司都做过这样的调查,了解求职者最关心的福利都有哪些。结果顺序是:工资,奖金,工作地点,各项补贴政策等等。孩子找到了工作,亲友们都会问,挣多少钱啊,在哪里上班啊。如果你的收入不高,工作地点在郊区,父母就只能硬着头皮说:他们食堂还不错,还有免费的班车。
我们公司的食堂前几年涨过一次价,8元的套餐涨到12元了,员工悲愤异常,跟领导抗议,罢餐,一时间中午食堂空空如也,大家宁肯去外面吃20元的套餐。
领导是美国人,反复算了一下,从8元到12元,4元人民币的差价,也就是50美分。“为这50美分值得这样闹事吗?” 老外也有些悲愤。
老外不懂,我们懂,这是一个福利的问题,是一个原则问题,涨价50%,这足以影响到单位的稳定大局。
福利不仅仅是食堂和班车的问题,也是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英文的薪酬管理叫C和B,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直译就是工资和福利。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主人公拉拉做了行政和人事经理,听着很大,可是公司定级别时她比别人低两级,拉拉决心跳槽,目标就是做C&B,她说人力资源的核心就是C&B。
有一家杂志每年年底都采访一些大公司的职员,问他们这一年公司最好的福利是什么,有说发健身卡的,班车增加站的,去了一趟三亚的,打了流感疫苗的,总之,福利是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东西。
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那些提供优厚福利的地方,都能保持员工的稳定和满意度。像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最适宜工作的公司”第一名——SAS公司,上班时间给员工提供健身房、桌球厅、桑拿、美发室、美甲室、托管孩子的幼儿园,他们工资并不高,也没有股票期权,但是员工乐得其所,平均工作时间是10年,员工年流动率仅为2%,而软件行业平均人员流动率是22%。
在中国, 我们也常常听到像诺基亚以人为本的办公楼、爱立信和霍尼韦尔的班车、摩托罗拉的食堂、中国移动的培训基地等等诱人的福利。福利也会锁定一个时期的历史和回忆,比如北京奥组委的人和参加过北京奥运的人,都会说起北四环奥运大厦的食堂,各种炒菜、面食、点心,还有烤鸭和丰盛的水果。奥运后人都散了,大家还是常常做梦闻到那里每天电梯里都弥漫着的香味。
以前我们公司的福利是健身卡,带健身房和游泳池的俱乐部。那个时代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同事老杨40多岁,长相显老,皱纹满面,路上被小朋友叫爷爷,讲话有些口吃,但思路极快。
老杨游泳好,人缘也好,一天教一个女生自由泳,老杨说:
“朱朱朱朱丽亚,我手不动,只有腿动,还是比你游得快。”
女生想了想说我信。
老杨又说:“我手不动,腿也不动,还是比你游得快。”
女生不解,老杨一本正经。第二天故事在办公室传开,才惹出一阵爆笑。大家到现在都怀念跟老杨一起结队去健身的日子。
我刚工作时,住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单位班车不愿意往那边绕,其他地方的员工也反对在我们那里加一站。跟我住一个小区的老张资格比较老,不停地拉着我在单位各级部门反映“群众呼声”。最后老张到一位副部级领导那里哭诉,领导被感化了。
班车绕路以后,我却不大敢坐,感觉车上每个人都在用埋怨和仇视的眼光看着我们几个。老张说:“怕什么,这是福利,福利就是你的权利。”
后来我的夜班比较多,不怎么坐班车了。老张对我说:“你们都不来,我要是再不坐,他们就会把这一站取消。所以,我现在绝不上夜班(放弃夜班补贴),绝不出差,绝不休假,每天坐班车去一下单位,一定要守住这片阵地。”
于是我懂得了,福利不仅仅是你的权利,有时也是你的负担。
如今,福利的含义更加复杂,但是人们还是对浩浩荡荡驶进单位的班车、带补贴的供应丰富的食堂充满了羡慕。
一些人力资源公司都做过这样的调查,了解求职者最关心的福利都有哪些。结果顺序是:工资,奖金,工作地点,各项补贴政策等等。孩子找到了工作,亲友们都会问,挣多少钱啊,在哪里上班啊。如果你的收入不高,工作地点在郊区,父母就只能硬着头皮说:他们食堂还不错,还有免费的班车。
我们公司的食堂前几年涨过一次价,8元的套餐涨到12元了,员工悲愤异常,跟领导抗议,罢餐,一时间中午食堂空空如也,大家宁肯去外面吃20元的套餐。
领导是美国人,反复算了一下,从8元到12元,4元人民币的差价,也就是50美分。“为这50美分值得这样闹事吗?” 老外也有些悲愤。
老外不懂,我们懂,这是一个福利的问题,是一个原则问题,涨价50%,这足以影响到单位的稳定大局。
福利不仅仅是食堂和班车的问题,也是组织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英文的薪酬管理叫C和B,Compensation and Benefits,直译就是工资和福利。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主人公拉拉做了行政和人事经理,听着很大,可是公司定级别时她比别人低两级,拉拉决心跳槽,目标就是做C&B,她说人力资源的核心就是C&B。
有一家杂志每年年底都采访一些大公司的职员,问他们这一年公司最好的福利是什么,有说发健身卡的,班车增加站的,去了一趟三亚的,打了流感疫苗的,总之,福利是每个人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东西。
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那些提供优厚福利的地方,都能保持员工的稳定和满意度。像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最适宜工作的公司”第一名——SAS公司,上班时间给员工提供健身房、桌球厅、桑拿、美发室、美甲室、托管孩子的幼儿园,他们工资并不高,也没有股票期权,但是员工乐得其所,平均工作时间是10年,员工年流动率仅为2%,而软件行业平均人员流动率是22%。
在中国, 我们也常常听到像诺基亚以人为本的办公楼、爱立信和霍尼韦尔的班车、摩托罗拉的食堂、中国移动的培训基地等等诱人的福利。福利也会锁定一个时期的历史和回忆,比如北京奥组委的人和参加过北京奥运的人,都会说起北四环奥运大厦的食堂,各种炒菜、面食、点心,还有烤鸭和丰盛的水果。奥运后人都散了,大家还是常常做梦闻到那里每天电梯里都弥漫着的香味。
以前我们公司的福利是健身卡,带健身房和游泳池的俱乐部。那个时代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同事老杨40多岁,长相显老,皱纹满面,路上被小朋友叫爷爷,讲话有些口吃,但思路极快。
老杨游泳好,人缘也好,一天教一个女生自由泳,老杨说:
“朱朱朱朱丽亚,我手不动,只有腿动,还是比你游得快。”
女生想了想说我信。
老杨又说:“我手不动,腿也不动,还是比你游得快。”
女生不解,老杨一本正经。第二天故事在办公室传开,才惹出一阵爆笑。大家到现在都怀念跟老杨一起结队去健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