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今作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兴趣感迷失、教学效能低下、训练实践作用不大等问题,笔者认为,致使写作教学陷入困局的一个原因在于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疏离感”。作文教学作为一种集体的教学行为,它具有情感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共享性等多层教学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群体对于写作教学的积极辅助作用。本文引入了教育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概念,对写作课堂中共同体的构建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为促进作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探索了新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共同体 分离与融合 新探索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学生写作能力最基本的要素。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恰恰是整个语文教学中一大薄弱环节,学生的写作兴趣缺失、日常习作模板化,考场作文呈现大片“假大空”的景象。教学理念方面缺乏科学的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操作的弊端,造成了教师苦教、学生厌学的低效写作教学局面。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课的低效,在于教师“教”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疏离感”。学生与写作选题的距离、同学之间写作过程的隔绝、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单向性等,这种潜在的“疏离感”造成了学生写作思维和方法的封闭。文笔尚可的孩子可能会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写出特色;但是大多数写作基础薄弱、写作兴趣不大的孩子,却会在这种闭塞、单循环、单调的写作课场域中感到厌倦烦躁,甚至失去信心。面对现状,教师需要在写作课过程中去塑造一种凝聚的力量,将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想象、表达都激发出来,个体的写作、群体的写作、交互的写作演变成学生写作学习的共同体。“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1]“这个共同体不只是借着我们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2]。写作的课堂要真正成为“伟大事物的魅力”,去吸引和征服每一个孩子的好学之心。
一、共同体——一种全新的教学诠释
“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学者滕尼斯采用的德文“gelneinsch”,其基本含义是指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尤其强调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代意义上的共同体,是指由有限数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其中的成员“在同一种社会关系中形成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以某种群体的活动显示其存在”,[3]“共同体”一直是人类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概念,此后杜威、佐藤学、奥斯卡·奥尔森逐渐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学习共同体才慢慢开始引起各种讨论,成为颇受学界关注的教育隐喻。
近十年来,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基于教育研究为根基的同时也容纳了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关于学习和学习者的社会性安排,它提供给学习者围绕共同的知识建构目标而进行社会交互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交互中蕴含着多种层次的参与:边缘的和核心的,在场的和虚拟的。每一个成员从不同水平和不同角度加入到围绕知识合作、争论和评价中,并且从中获得来自他人和人工制品的支持,在形成共同体的共识性知识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感。”[4]优质的学习共同体一般包含几大要素:第一,拥有共同的目标;第二,共同体成员要具有“异质性”的特征;第三,共同体成员间互动的活动是共同体中学习发生的载体;第四,学习共同体应该沉浸在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文化氛围中。
二、分离与融合——写作教学缘何需要“共同体”的创建?
将学习共同体引入教学,源于作文教学的需要,写作有着其本身的独特性。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社会人文和笔头技艺等多方面的素质;相较于基础的语文教学,作文训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作文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文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创造性地“练”。学习共同体是包容性较强,富有创造性,灵活而充满激情,涵盖人文、理性等多重视野的学习理念和组织形式,它的创建能较好的呈现作文教学情感、社会、实践、分享的特点。
(一)情感:流转于彼此间的写作精灵。
“写作教学中重视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在力量,动起笔来就会如春蚕吐丝,源源不断。”[5]教师作文教学低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主观上对于写作文的抵触情绪,在一般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囿于自己从前写作能力的限制,独立写作,缺少交流,进步甚微,因而反复的作文教学导致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厌倦、排斥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本身就有交往的需求,在学习共同体中,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师生交互活动来满足。在作文教学中形成共同体,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其他同学的存在,互相交流、启迪思维、帮写助写,形成对写作的集体认同感,从而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长期研究揭示,共同体中对相互关联的感受越强烈,就会产生强烈的激烈力量。”[6]共同体中写作能力偏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多与其他写作较好的同学合作、讨论,与老师的交流、批改,产生激励自我写作的力量,从而在情感上扭转对于作文的负面情绪。
(二)社会:酝酿于群体中写作的源泉。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曾说: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大语文教学,而写作更是保罗万象的社会现象的呈现。现在学生普遍抱怨“无话可说”、“没有素材可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视角只关注于课本、教室的某一隅,而忽视了校园外、社会上零零总总值得探讨的话题。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知识内嵌于社会,学习通过社会中介的合作过程而发生。”[7]这种学习理论倾向于从个体独立的思维认知方式转化为具有社会性本质的认知方式,即实现共同体的作用。学习共同体要求学生在写作课堂上将心置身于日常生活和亲身实践的社会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同伴共同的思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来获取写作的知识、技能,形成自己的写作成果。
(三)实践:合作互助中的创作臻境。
语文课程因其工具性的本质而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这种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学科社会功能的广泛性和语文学习训练途径的普及性上”[8]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实践性的典型体现,写作的文体能满足众多社会功能的需要,因此作文教学的训练必须有“读者”“应用”的视角,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写作知识传授、美文欣赏等“呆滞的知识”,而必须亲身经历、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教师在必要的条件下需要为学生的写作实践提供一定的情境,充分而有效的开展写作实践。实践是学习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在学习共同体中“知识是实践的,要求学习环境连通真实的实践境脉”[9]共同体的组织为群体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使学生的写作不再局限于个人狭窄的视野,而是充分汲取了集体智慧的写作养分。
(四)共享:共同体写作中的成长关联。
如果说,作家的创作是一种个人技艺的展示,那么学生写作学习的过程则是一种互相的交流与分享。“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但人只有采取了分享机制,才使得每个人的进步建立在前人的、集体的智慧之上。”[10]在大多数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将优秀作文欣赏作为学生之间相互分享的形式,而忽略了审题、选材、写作过程中学生之间彼此共享的部分。而学习共同体试图去“建立一个机制来确保不同的个体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共同体内得以共享,这样,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共同体知识的贡献者”[11]在这样的一个共享群体中,少数同学的写作优势将会惠及大多数学生,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将会形成写作的火花与素材,这种写作的空间更为真诚、透明、宽广,学生在写作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合作的趣味与分享的快乐。
关键词: 写作教学 共同体 分离与融合 新探索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学生写作能力最基本的要素。然而目前的作文教学恰恰是整个语文教学中一大薄弱环节,学生的写作兴趣缺失、日常习作模板化,考场作文呈现大片“假大空”的景象。教学理念方面缺乏科学的指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操作的弊端,造成了教师苦教、学生厌学的低效写作教学局面。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课的低效,在于教师“教”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疏离感”。学生与写作选题的距离、同学之间写作过程的隔绝、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单向性等,这种潜在的“疏离感”造成了学生写作思维和方法的封闭。文笔尚可的孩子可能会形成自己的表达风格,写出特色;但是大多数写作基础薄弱、写作兴趣不大的孩子,却会在这种闭塞、单循环、单调的写作课场域中感到厌倦烦躁,甚至失去信心。面对现状,教师需要在写作课过程中去塑造一种凝聚的力量,将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想象、表达都激发出来,个体的写作、群体的写作、交互的写作演变成学生写作学习的共同体。“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1]“这个共同体不只是借着我们个人思想和感觉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亦因‘伟大事物的魅力’而结合在一起”[2]。写作的课堂要真正成为“伟大事物的魅力”,去吸引和征服每一个孩子的好学之心。
一、共同体——一种全新的教学诠释
“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学者滕尼斯采用的德文“gelneinsch”,其基本含义是指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尤其强调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归属感和认同感。当代意义上的共同体,是指由有限数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其中的成员“在同一种社会关系中形成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以某种群体的活动显示其存在”,[3]“共同体”一直是人类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概念,此后杜威、佐藤学、奥斯卡·奥尔森逐渐将“共同体”的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学习共同体才慢慢开始引起各种讨论,成为颇受学界关注的教育隐喻。
近十年来,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基于教育研究为根基的同时也容纳了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关于学习和学习者的社会性安排,它提供给学习者围绕共同的知识建构目标而进行社会交互的机会,以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交互中蕴含着多种层次的参与:边缘的和核心的,在场的和虚拟的。每一个成员从不同水平和不同角度加入到围绕知识合作、争论和评价中,并且从中获得来自他人和人工制品的支持,在形成共同体的共识性知识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身份感。”[4]优质的学习共同体一般包含几大要素:第一,拥有共同的目标;第二,共同体成员要具有“异质性”的特征;第三,共同体成员间互动的活动是共同体中学习发生的载体;第四,学习共同体应该沉浸在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文化氛围中。
二、分离与融合——写作教学缘何需要“共同体”的创建?
将学习共同体引入教学,源于作文教学的需要,写作有着其本身的独特性。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社会人文和笔头技艺等多方面的素质;相较于基础的语文教学,作文训练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作文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作文教学的特点是让学生创造性地“练”。学习共同体是包容性较强,富有创造性,灵活而充满激情,涵盖人文、理性等多重视野的学习理念和组织形式,它的创建能较好的呈现作文教学情感、社会、实践、分享的特点。
(一)情感:流转于彼此间的写作精灵。
“写作教学中重视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在这方面的潜在力量,动起笔来就会如春蚕吐丝,源源不断。”[5]教师作文教学低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主观上对于写作文的抵触情绪,在一般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囿于自己从前写作能力的限制,独立写作,缺少交流,进步甚微,因而反复的作文教学导致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厌倦、排斥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本身就有交往的需求,在学习共同体中,这种需求可以通过师生交互活动来满足。在作文教学中形成共同体,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其他同学的存在,互相交流、启迪思维、帮写助写,形成对写作的集体认同感,从而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长期研究揭示,共同体中对相互关联的感受越强烈,就会产生强烈的激烈力量。”[6]共同体中写作能力偏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多与其他写作较好的同学合作、讨论,与老师的交流、批改,产生激励自我写作的力量,从而在情感上扭转对于作文的负面情绪。
(二)社会:酝酿于群体中写作的源泉。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曾说:语文的外延几乎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大语文教学,而写作更是保罗万象的社会现象的呈现。现在学生普遍抱怨“无话可说”、“没有素材可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视角只关注于课本、教室的某一隅,而忽视了校园外、社会上零零总总值得探讨的话题。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知识内嵌于社会,学习通过社会中介的合作过程而发生。”[7]这种学习理论倾向于从个体独立的思维认知方式转化为具有社会性本质的认知方式,即实现共同体的作用。学习共同体要求学生在写作课堂上将心置身于日常生活和亲身实践的社会情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同伴共同的思考、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来获取写作的知识、技能,形成自己的写作成果。
(三)实践:合作互助中的创作臻境。
语文课程因其工具性的本质而带有强烈的实践色彩,“这种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学科社会功能的广泛性和语文学习训练途径的普及性上”[8]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实践性的典型体现,写作的文体能满足众多社会功能的需要,因此作文教学的训练必须有“读者”“应用”的视角,采取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写作知识传授、美文欣赏等“呆滞的知识”,而必须亲身经历、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教师在必要的条件下需要为学生的写作实践提供一定的情境,充分而有效的开展写作实践。实践是学习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在学习共同体中“知识是实践的,要求学习环境连通真实的实践境脉”[9]共同体的组织为群体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土壤,使学生的写作不再局限于个人狭窄的视野,而是充分汲取了集体智慧的写作养分。
(四)共享:共同体写作中的成长关联。
如果说,作家的创作是一种个人技艺的展示,那么学生写作学习的过程则是一种互相的交流与分享。“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但人只有采取了分享机制,才使得每个人的进步建立在前人的、集体的智慧之上。”[10]在大多数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将优秀作文欣赏作为学生之间相互分享的形式,而忽略了审题、选材、写作过程中学生之间彼此共享的部分。而学习共同体试图去“建立一个机制来确保不同的个体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共同体内得以共享,这样,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共同体知识的贡献者”[11]在这样的一个共享群体中,少数同学的写作优势将会惠及大多数学生,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差异将会形成写作的火花与素材,这种写作的空间更为真诚、透明、宽广,学生在写作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合作的趣味与分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