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宣言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必须增长。每一个企业的每一天都必须面对增长的压力,企业要通过盈利性的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企业的一大使命。
  企业最可怕的挑战是——停滞点。绝大多数企业在到达某一点后增长就停顿了,原有的核心业务虽有利可图但增长缓慢。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重新启动增长引擎,这源于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只有极为少数的企业能够成功地再度繁荣,这在于寻找到正确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方法。
  市场残酷地惩罚了那些让增长停滞下来的企业。很多曾经非常成功的企业已经丧失了领导地位,一些创新型企业变得成功且有影响,并最终颠覆了原有的行业霸主取而代之。这就是创新的力量以错误的方法寻求增长会比不增长更糟糕。企业在核心业务成熟后试图创建新的增长平台,但发展空间却十分有限。许多大胆的创新尝试都遭遇太相似的下场:似乎可行的增长战略并未创造出所要求的增长,创新过程中许多困难是无法克服的,意外的夭折令任何人都无法预见,因此创新的成功概率通常是低得可怜。而且,创新可能招致可怕的风险,试图增长的努力造成了企业的解体,加速了企业滑入失败的境地。
  很多曾经欣欣向荣的公司无法持续增长,当今流行着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由于创新具有太多的不可预测性,创新过程变得不可捉摸,所以创新的成功概率很低且具偶然性。正是因为这种不可预测性,企业领导人很难产生创新的远见,也削弱了创新的勇气,不愿也不敢将已有的成功押注于一项可能更大成功的创新上。
  以创新创造新增长的秘诀很难寻找,但创新不是一只黑匣子。从一个令人兴奋的创意到一项让人拥护的创新,经过无数修正才能完全成型。在创意定型为创新的过程中,原有的和已知的经验强有力地影响着决策者,掌握这些可预测性的力量能使创新行为更具预见。但是,我们必须学会控制经验主义的破坏力。否则,一个具有创新潜力的好创意将被无情篡改,甚至扼杀。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做法”。因为,每一个企业的生态环境和自身条件都是独特的,不同的因果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借鉴别人成功的创新模式时,应该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学习成功的创新为了创新成功,通过创新性学习才能实现创新。
  中国企业正在占据一个交汇点。中国市场规则的巨大改变,全球经济整合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从“短缺经济”走向“饱和经济”,从“买方市场”走到“成熟市场”。过去20年,中国企业浸润在“需求爆炸”之中。时至今日,“爆炸性增长”再也不会回来了!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锐不可当,我们不愿承受之重,但不能拒绝。中国企业只要参与全球竞争,惟有勇敢地直面尚不公平的全球市场,遵循产业链高端代表制订的统一规则,通过能力积累和提升改变命运,赢得创造国际新规则的地位。
  在中国范围内,一批中国企业成功了;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企业只是在成长。以往经验已经很难继续保持成长,因为生存环境的巨变成为决定因素。相当一批中国企业完成了一轮生命周期,即将开始另一轮生命周期。时间还会周而复始,但历史不会循环重复,因为已经改天换地。历史只能部分解释未来,历史不能完全告诉未来。
  在中国经济充满希望的时候,一大批中国企业却陷入迷茫。曾经的成功带来的巨大惯性和固化模式,导致无法适应新环境新变化。只有新思维和新能力,才能在新游戏规则下进行正确的战略选择当生存环境发生质变时,中国企业必须分清“偶然”和“必然”。很多特殊条件下的成功经验只是特定时期的“侥幸成功”。我们必须去除“侥幸”因素,才能总结出企业成长的必然规律,我们无一例外发现,创新可以作为企业的根本原则传续下去。
  创新的路径选错了,企业可能死亡。但是大多数企业的死亡并不在于创新,而是自恃成功的路径依赖,创新有可能犯错误,但不创新的错误代价更高。
  在新形势与新挑战前,企业惟有通过创新,为客户创造新价值,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机会。
  中国企业的危机感应该是前所未有的。成长的危机,停滞的危机,衰落的危机。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新方向,一个可能创造增长并产生奇迹的方向。
  回眸新中国55年历程,中国已经经历过两次创新浪潮。第一次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封闭状态下自主创新”为特征,国家是此次创新浪潮的主体,以行政力量集合一国主力,操控从组织研发到定点生产全过程,企业是指令性计划的被动接受者,也是技术创新成果的无偿享有者。第二次则是改革开放至今,以“开放状态下全面引进”为特征,企业成为此次创新浪潮的真正主体。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低增加值环节上,中国企业依靠全套设备输入和技术引进等方式获取生产技术,经过装配型劳动密集生产,完成原始积累与能力提升。进而,中国企业以大规模投资生产设施获得规模效应,以较高的生产效率与较低的生产成本,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全面引进的企业创新浪潮,走捷径缩短了技术与能力的差距,但以市场换技术方式的引进之痛是,中国企业并未真正获取自主开发原创性技术的创新能力。
  现在,以中国加入WTO为大背景,借助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重大机遇,中国企业悄悄开始了第三次创新浪潮,这次浪潮以“开放状态下自主创新”为特征:一部分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后,获取了对产业发展方向深刻理解的洞察力,在全球竞争中努力抢占“战略制高点”,充分利用全球开放市场条件,通过掌握“构架性”的软技术整合全球资源,借助多样性手段实现关键技术来源多元化,快速进入国际产业分工的较高增加值环节,以资产重组和购并能力完成产业整合,并创造出全球性资源“对流格局”。
  中国不但是全球最大的经济转轨而且拥有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市场。
  一方面,中国具有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并且,竞争性市场体系的确立,迅速提高中国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充分释放55年所积累的产业技术能力,在全球产业链上向高增值环节转移。
  另一方面,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广阔的产业纵深,支撑中国企业进入全球性朝阳产业和众多传统产业的高增加值环节。经过改革开放25年历程,在管理能力方面,中国企业家具有了形成合理战略的洞察力,初步具备有效的战略执行力。在功能性能力方面,中国企业以大规模生产的管理经验为基础,逐步建立市场营销和新产品开发等能力。在技术能力方面,中国企业已经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概念,并改进制造工艺技术,重构产品性能与结构,中国企业目前所缺的是原创性技术创新的能力。
  中国企业的成长,在经历了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两个阶段后,一批优秀企业正在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并由此制订出以往不同的新竞争战略。过去,中国企业已经证明了一种能力: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上,以较低成本的竞争力,迅速进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现在,不同的中国企业有不同的机会进入全球市场,即使在部分高技术领域的特殊环节,中国企业也有进入机会。
  在创新驱动阶段,中国企业在原创性技术创新的能力不是的状态下,以原创性的“产品与服务概念”切入国际产业链上较高增值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为己所用”的技术和资源,形成“自主品牌”并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同时,国家创新体系为企业原创性技术创新提供共性技术和产业生态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并服务于全球市场,最终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一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变时代,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变世界。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幻中,我们能够与时代俱进,能够与世界俱进。因为我们自信,创新能把一种潜能变成一种优势,一种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的现实能力。
  国家竞争力源于企业竞争力,进而源于企业家的竞争力。最终的竞争是企业家思维方式的创新。
  创新是一种心态。只要在现实中持续追求不断进步,创新就是永无止境的动态变量。创新型企业的终极价值观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创新是一种导向。中国企业应该将一种新思维植根于战略创新,以创造新增长为导向确立价值定位,并以战略创新左右整个组织的主攻方向。
  创新是一种能力。创新成功源于两个关键支撑,一个关键是对产业方向深刻理解的洞察力,另一个关键是战略创新与组织创新融合的实现力。战略创新可以形成先行一步的优势,组织创新将一个团队的技能和知识释放出最杰出的表现。
  中国企业家不是天之骄子,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对创新的追求超过任何渴望。没有一劳永逸的创新,就像没有——往无前的增长——样。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产生持续不断的增长。只有创造新价值,才给了我们——人的独立价值!
  创新可以创造奇迹,但很多的人并不相信这一理念。很多人都具有怀疑一切的天性与习性,只相信眼睛看得见并且看得懂的事物。但是,不能因为没见过就否定,不能因为看不懂就扼杀。创新就是把没有变成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没有创新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世界。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世界,生活将一成不变,不可能越来越丰富。假如人类没有了创新,这个世界该是多么乏味多么寂寞,我们将失去更美好的追求,并且更光明的憧憬也会全都消失。
  创新是一种永恒,不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种永恒的追求。一百年以后,一万年以后,创新作为一种永恒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永远不会死亡。世界在变,创新不变!
其他文献
邓小平同志很早就预见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理论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思想,在实践上指出要注意和认真研究当代科学技术
在几家大型超市所列出的竞争对手名单中,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名字悄然出现了。
中国人讲究福禄寿喜,“鹿”也是“禄”的谐音,在左拉西姆这个非洲木雕专卖店里,你可以买到一头栩栩如生的木雕梅花鹿,不仅可使房间增添许多生气,也讨来不少喜庆;象征吉祥的大象也并
“笔译”是一个笼统的提法。对相关的学术问题包括笔译教学进行研究时,常常单指外译汉,或者汉译外。因为尽管所涉及的不少问题是共同的,但是研究的基点、角度和方法以及所参照的
我们在对各种事物进行观察期间,第一映入眼帘对我们视觉和感受带来冲击的便是其自带的色彩,利用色彩来增强事物的印象。在我国传统的美术色彩内,大部分色彩均能够运用到平面设计
文旅融合已经在近年来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其本质是促使文化教育与旅游活动相融合,来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文旅融合不仅使旅游活动具备了更深刻的内涵,也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中的应用,能使患者舒适、安全地接受并配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对17例30~68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
随着三联、国美和苏宁陆续成功上市,家电流通业的资本大战开始。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此家电流通业也将发生深刻变化:一是由盲目扩张向理性“圈地”的竞争战略转变;二是由从上游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