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与苏俄文学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wo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是在苏俄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几乎所有成就巨大的中国当代现实主义作家,都是在苏俄现实主义文学伟大经验的支持下,创作出自己最有影响的作品.路遥的文学认知能力和文学创造力的提高,他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确立,其作品的崇高感和理想主义精神的形成,都与苏俄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有关.在接受苏俄文学时,路遥兼取并蓄,既善于从肖洛霍夫、艾特玛托夫、拉斯普京和尤里·纳吉宾等优秀作家的小说里取精用宏,也能从阿·托尔斯泰、柯切托夫等人并不成功的作品里获得启发.正是这种开阔的文学视野和包容的文学态度,帮助路遥克服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意识的狭隘和文学认知的偏颇,克服了那个时代流行的"现代主义幼稚病",使他成为一流的中国当代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出了深沉厚重、广受欢迎的杰作.
其他文献
[目的]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nagrus dmitrievi Triapitsyn&Hu是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idia eremita Zachvatkin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玉米三点斑叶蝉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
如何理解自由游戏与美感的关系是康德鉴赏美学的重要难题.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可分为因果解释与同一性解释.前者认为自由游戏是美感得以产生的原因,后者主张对自由游戏的意识就是美感.对应于因果解释的双重反思理论将鉴赏的反思理解为双重的,美感通过非意向性反思获得,自由游戏以对美感的意向性反思获知;对应于同一性解释的单一反思理论认为,鉴赏所涉的内心状态具有自我指涉的特征,自由游戏、美感、美感主体间性的判断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因果解释与双重反思理论侧重于强调鉴赏判断的先验根据,同一性解释与单一反思理论偏重于凸显审美感知的重
期刊
抗日战争时期,为改善国民体质、提升军队战斗力,大力发展军事体育成为当时的普遍景象.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体育虽然具有时代特征,但也正是特殊的时代需求促进了体育在我国的传播,并为后期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梳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体育思想,对我们了解早期的体育发展以及体育背后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毛泽东同志于1917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与抗战时期的体育史料,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体育思想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该时期体育思想主要包含军事体育思想、民本体育思想、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文化思想四个方
[目的]DNA条形码技术已经在多个类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数量巨大的鳞翅目昆虫而言,仍然缺失大量数据,尤其是形态鉴定较为困难的小蛾类和很多中型蛾类,尚无法构建较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