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情感共鸣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提高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舞台,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十分注意课堂的环境和心理气氛,因为愉快的情绪情感有利于智力活动,而痛苦、恐惧和愤怒等情绪情感则不利于智力活动。传统课堂教学对环境和心理氛围考虑较少,司空见惯的是教师满堂灌,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使学生感到压抑,很少有独立自主和心理自由,与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课堂气氛充满活力、宽松、平等和民主相悖。这对职高生来说更会产生厌烦情绪和对学习不感兴趣,因为作为职高生,其双基都不太扎实,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课堂的心理气氛主要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因而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师生之间能自由地表达、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另外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等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教师适时地参与其中,并进行引导和总结,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情绪情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学、爱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从而自发地去追求和学习这门课,而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应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铝热反应实验,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教师熟练地把铝粉和氧化铁粉混合,从容地点燃镁条,发生剧烈的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美丽的烟火,漏斗底部流出火红的液滴,同学们看到现象精神振奋,议论纷纷。毫无疑问,这是萌动着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充满乐趣和魅力,进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2.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要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真正把情感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自己所学东西,对它产生直接兴趣时,他才会更好地学习和接受它;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学”和“乐学”是基于积极向上的情感,因而教师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讲课时注意联系实际,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分析、联想、模拟、类比、先猜后证等方法进行探索,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亲身体验,得到喜悦、怀疑或惊讶的丰富情感体验,进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3.运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掀起学生心底的激情。新课程提倡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教师的情感激励作用,如赞许和激励给学生以人格的尊荣,给学生以登攀的勇毅。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时,要恰当运用表扬和批评,小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表扬时要指出不足或提出更高的要求,批评时也要使其乐于接受;运用情感的激励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情感准确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时,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掀起学生心底的激情,学生会把教师的期望,看成是自己的奋斗目标,逐步产生自我愿望和自我激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器,教师不可能用机械的方式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4.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的感染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的共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在一定条件下,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而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规律,就会使学生产生“亲其师”的心理态势。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重视和增强自己活动的感染力,以丰富高尚的情感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发挥情感感染力的作用,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这就要浓化师生感情,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动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会感染学生,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节,利用课本上研究性学习内容。通过学生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了够电池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筝我们带来了污染。教师再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补充讲述一些污染造成伤害的事例,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加深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内容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到无穷乐趣。
總之,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关键词:情感教育 情感体验 情感共鸣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提高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舞台,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十分注意课堂的环境和心理气氛,因为愉快的情绪情感有利于智力活动,而痛苦、恐惧和愤怒等情绪情感则不利于智力活动。传统课堂教学对环境和心理氛围考虑较少,司空见惯的是教师满堂灌,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使学生感到压抑,很少有独立自主和心理自由,与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课堂气氛充满活力、宽松、平等和民主相悖。这对职高生来说更会产生厌烦情绪和对学习不感兴趣,因为作为职高生,其双基都不太扎实,并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课堂的心理气氛主要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因而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师生之间能自由地表达、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另外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等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教师适时地参与其中,并进行引导和总结,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情绪情感。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喜欢学、爱学,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从而自发地去追求和学习这门课,而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应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铝热反应实验,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上,教师熟练地把铝粉和氧化铁粉混合,从容地点燃镁条,发生剧烈的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产生美丽的烟火,漏斗底部流出火红的液滴,同学们看到现象精神振奋,议论纷纷。毫无疑问,这是萌动着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充满乐趣和魅力,进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
2.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要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要真正把情感体验的权利还给学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真正喜爱自己所学东西,对它产生直接兴趣时,他才会更好地学习和接受它;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学”和“乐学”是基于积极向上的情感,因而教师要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讲课时注意联系实际,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的不同感受,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归纳、分析、联想、模拟、类比、先猜后证等方法进行探索,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亲身体验,得到喜悦、怀疑或惊讶的丰富情感体验,进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3.运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掀起学生心底的激情。新课程提倡进行赏识教育、鼓励教育。教师的情感激励作用,如赞许和激励给学生以人格的尊荣,给学生以登攀的勇毅。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情感的激励作用时,要恰当运用表扬和批评,小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表扬时要指出不足或提出更高的要求,批评时也要使其乐于接受;运用情感的激励作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情感准确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时,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掀起学生心底的激情,学生会把教师的期望,看成是自己的奋斗目标,逐步产生自我愿望和自我激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器,教师不可能用机械的方式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
4.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的感染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的共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在一定条件下,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而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规律,就会使学生产生“亲其师”的心理态势。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重视和增强自己活动的感染力,以丰富高尚的情感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地发挥情感感染力的作用,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这就要浓化师生感情,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实际与动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富有感情的体会感染学生,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陶冶学生。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节,利用课本上研究性学习内容。通过学生调查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了够电池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筝我们带来了污染。教师再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补充讲述一些污染造成伤害的事例,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加深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内容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到无穷乐趣。
總之,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