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地区款冬花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or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褐斑病是款冬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真菌病害,影响款冬花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多年田间观察和调研,在总结张家口地区款冬花褐斑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病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款冬花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款冬花;褐斑病;发生;防治;河北张家口
  中图分类号 S435.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134-01
  款冬花,又名冬花、颗冻、蜂斗菜,既是传统的中药材,又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具有清肺下气、止咳化痰的功效[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2]。张家口地区是河北省款冬花的传统种植区域,栽培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蔚县更是河北省款冬花的道地产区,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近年来,由于种植区域水土环境变化,种植户科学种植观念薄弱,连作现象严重,导致款冬花病害多发。其中,款冬花褐斑病发病率较高,为常见病害,影响款冬花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对张家口地区款冬花褐斑病多年的田间观察和调研,了解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1 病害症状
  被侵害后的植株,叶面病斑呈圆形或者近圆形,一般情况下沿叶脉呈不规则形分布,发病症状在田间很容易识别。病斑直径6~25 mm,边缘紫红色,中央呈褐色。病斑从初期到后期,面积逐渐扩大,中心凹陷呈浅褐色,直至病斑上产生多个褐色小点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器[3]。褐斑病现象严重时,整个叶片枯死,造成花芽小、花蕾少,影响款冬花等级和产量。
  2 病原菌
  款冬花褐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壳霉目壳多孢属真菌款冬壳多孢菌侵染引起[4]。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近球形,膜壁淡褐色,显微镜下可见其直径为200~350 μm,孔口周围细胞褐色。分生孢子淡褐色,近棒形,大小为30~40 μm×3~5 μm。PDA培养基上,25 ℃下培养2 d,菌落直径2 cm左右,呈圆形,菌丝粗细不一,正面呈白色,反面由内向外由黑色渐变至墨绿色直至白色。
  3 发生规律
  款冬花褐斑病病原菌的病苞破裂后,散出的褐色粉状物附着在款冬花病株落叶上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萌发产生菌丝和孢子侵染植株。整个生长季可发生多次侵染,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侵染。
  4 发病条件
  4.1 耕作条件
  款冬花为多年生中药材,在农户种植过程中,一般都是连片种植。因此,款冬花褐斑病发生后,影响范围广,病害防治难度大。秋季款冬花枝叶枯败后,若不及时清除田间残枝败叶和病残体,枯叶上的孢子体会成为翌年的菌源。
  4.2 栽培条件
  款冬花种植地块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过大;种植密度大,田间郁闭;施用氮肥过多,植株贪青旺长;田间浇灌水不当等因素都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4.3 气候条件
  发病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当气温升高,空气湿度过大(降雨、露水、潮湿天气)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害发生。
  5 防治措施
  5.1 农业防治
  5.1.1 消灭初期病原。秋末冬初及时清除田间款冬花的残枝败叶和病残体,集中收集并燒毁,防止枯叶上的孢子体成为翌年的菌源。
  5.1.2 轮作耕种。款冬花种植避免连年、连地块种植,每5年左右实行作物轮作,减少地块病原菌数量。
  5.1.3 水肥管理。优化田间排水条件,对易积水的田块,四周做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保证有机肥充分腐熟,不携带病菌。田间施肥科学化,避免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施用过量,造成款冬花枝叶徒长。氮、磷、钾肥要均衡施用,增强款冬花植株的抗病性。
  5.1.4 及时疏叶。6—7月是款冬花的盛叶期,同时也是褐斑病的高发期,如果叶片过密,会造成通风透光差,易染病害。及时疏叶,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5.2 化学防治
  款冬花出苗后,喷洒1∶1 000倍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500~600倍液、50%世高600倍液、爱苗600~800倍液防治,晴朗天气,7 d喷1次,连喷2~3次。
  6 参考文献
  [1]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辑校本[M].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94.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3] 张丽萍,赵阿娜,丁万隆,等.款冬叶片褐斑病病原鉴定与防治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06(2):74-77.
  [4] 戚佩坤,白金凯,朱桂香.吉林省栽培植物真菌病害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297-299.
其他文献
摘要 钾离子偏低是困扰烟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从烟草根际微环境钾元素研究、根系吸收K 在体内转运和分配、烟株钾离子的损失和防止钾离子外排措施及机理4个方面,概述了烟草对钾素吸收、积累转运及损失机理的研究,归纳了近年来通过施肥、农艺措施及其相关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来防控钾素在烟株内的损失,从而探索提高烟叶钾离子含量的途径。  关键词 烟草;钾素;根际;积累;转运;损失;机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
摘要 国内许多专家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策略做过深入研究,但各地方实际情况不尽相同,适合铜仁市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基于铜仁市实际情况,从铜仁市气象服务的供给现状入手,就现阶段气象服务开展存在的供给能力薄弱,产品供需不平衡,科技支撑疲软等工作瓶颈提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期改善供给现状,提高气象预报和服务水平,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气象服务
摘要 五丰优615是以五丰A/广恢615组配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本文从产量表现、农艺性状、品质指标、抗逆性等方面介绍五丰优615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五丰优61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22
摘要 水产品质检实验室样品管理贯穿于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样品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可溯源性。本文介绍了水产品质检样品的特点、实验室样品管理要求和原有样品管理流程,结合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样品管理模块,阐述了样品管理流程的优化方案,以期提高实验室样品管理效率。  关键词 水产品;质检样品;管理要求;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 S912 文献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不眠蚕、高节蚕、脓蚕、黑斑蚕等4种常见病蚕的识别特征,分析了家蚕血液型脓病的的发病原因,并从桑园管理、科学饲养、严格消毒、早发现早处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以期为家蚕养殖者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家蚕血液型脓病;识别;发病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8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3-0216-01
摘要 以广东省农垦科技中心火龙果基地为例,总结火龙果果园栽培管理技术,并介绍火龙果营销的4种模式,包括预售送货、互联网 农业经营模式、社区生鲜店代销、水果批发商收购,以期为火龙果生产销售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火龙果;栽培管理;营销模式;广东省农垦科技中心火龙果基地  中图分类号 S66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108-02  火龙果,原名红龙果、仙蜜果
摘要 淮滨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项目自实施以来,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秸秆粉碎还田、生物制肥、饲料加工、固化炭化等相关产业发展,示范引领效果明显,该县秸秆综合利用相关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上升新台阶。本文阐述了淮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介绍了项目资金重点支持的项目及技术模式,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无化药”残留全生态畜禽产品的消费意愿越来越强烈。本文从疾病防治、采用生物制品与维生素及中药治疗、允许部分特殊鸡群中途退出等角度,分析实现“无化药”全生态养殖模式成为一种成熟的、可实地操作技术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以期为广大畜禽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禽养殖;无化药;全生态;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要 本试验以红枣为主要原料,以安琪酵母作为红枣果醋酒精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枣果醋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含糖量12%、酵母添加量0.20%、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长7 d。以醋酸菌作为红枣果醋醋酸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枣果醋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7.0 %、发酵温度36 ℃、摇床转速130 r/min。  关键词 红枣;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TS
摘要 为了有效解决猕猴桃生长过程中喷药防治病虫害问题,本试验使用农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剂量46.1%氢氧化铜 2%春雷霉素防治猕猴桃花腐病。结果表明,①在飞行速度、高度、喷施面积一致的条件下,平均药液雾滴沉降个数随喷液量的增加而增多,即不同喷药量的雾滴个数多少由大到小依次为30 000 mL/hm2>22 500 mL/hm2>15 000 mL/hm2,三者之间差异显著。②植保无人机施药对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