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建议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语文课程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和功能的多重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开发与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在课改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却存在着更多地关注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忽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等问题。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1.注重多媒体课程资源,忽视了自然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上公开课,大多会选择多媒体来教学,很多教师认为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就是最大限度地使用了资源。还有的老师欣喜于多媒体呈现的形象化、便捷性,课前用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幻灯片讲义,上课时,大部分时间花在“点击式”呈现上,教师沿着课前设计好的顺序,主导着课堂。这种新型的“灌输式”课堂,与学生的交流就变得流于形式, 也就最终导致了学生资源的闲置。
  2.注重校内课程资源,忽视了校外课程资源
  有些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包括校园内的科普宣传栏、科技景点、地方课程开发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但这些往往只局限于条件较好的学校,而这些学校大多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很少与外界接触,最终导致学生视野的狭小。
  3.注重了“物”,忽视了“人”
  有些学校为了完成一些硬性指标,不惜花很大代价,进行大量的课程资源建设,如大量购进文字类教学资源, 包括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习辅导用书以及各种科普等方面的课外读物,以及大量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但却忽视了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人。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1.開展生动多样的课外阅读
  立足教材, 然后扩展到课外阅读。语文教学应是以一篇课文为基点进行纵深研究的阅读教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然后让学生推荐精彩篇目或片段, 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这种师生共同分享阅读乐趣, 交流阅读成果的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大量的阅读与学习能帮助学生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去认识、分析有关问题, 并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语文学习状况, 提高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 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学作品情感和思想的感染与陶冶。
  2.开设趣味性的表演课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重视实践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 寓教于乐, 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中搜集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以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学生也在不断的诵读中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 展开想象和联想, 最终达到对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的目的。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
  心理学的实验证明: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增强应用意识, 注重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广泛的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可以鼓励学生学写对联与同学朋友共赏。这样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4.开辟丰富多彩的作文空间
  语文教师可以尝试将传统的作文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班级“博客”。学生可以在“博客”里写下自己的心情日记、随笔杂感、诗歌小说等。作者可署真名,也可使用昵称, 班级同学间可以交流评论,评论不限长短,学生的观点都能真实地展现出来,教师也可对学生习作进行点评,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心理自由空间与自我满足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见解, 激发写作欲望。传统的作文评改长期以来是由教师主笔,眉批、圈点、旁注、总评是作文评改一贯的形式,致使作文评改陷入僵化、模式化的境地。让作文评改进入课堂,先由学生小组评改,推荐优秀篇目,然后在全班展示评论,最后评出前三名,由教师修改点评。这一做法使学生在与其他同学一起阅读、分析与评价中掌握了写作的要领,并在比较、欣赏、修改别人作文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这种方法有助于调动各个写作层次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 要因时、因地、因人、因课制宜,才能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实践环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总之,语文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应该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品尝到语文给他们带来的精神激励,让学生自主地去拥抱语文。
  (责任编辑 吕 行)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和“五严”的要求下,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化问题可以说是永恒的课题,如何围绕“有效”二字进行教学成了主旋律。那么在思考有效课堂构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对“有效”二字进行认真的思考。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不管是罗姆斯登的“有效教学原则研究”,还是黛安蒙哥马利的“教师要理解和关注学
摘要:为了在日趋降低的标价中,要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损耗、节省开支等问题,而使企业得到最大的利润,这是所有施工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 成本管理控制  1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与现实意义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在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监督、指导、调节和控制
新课标的实施如同一股清风扑面而来,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历史教师带来了新的课题。它要求历史课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它要求历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以及多媒体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就此作了些探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治疗脑卒中患者失眠的疗效。方法:9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选取耳穴: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门、心、肾、肝、脾等穴位,王不留行籽压法治疗1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
多媒体技术是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使人多方面地感知和获取信息。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多媒体带来的视听感觉,可以重现历史场景,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一、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更具特殊意义。多媒体在视觉
摘要:介绍了各个省份以及部分国外煤矿瓦斯治理的基本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措施,对煤矿瓦斯治理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国内外瓦斯治理 对策措施 技术  0 引言  煤矿瓦斯灾害事故是煤矿事故中的重大事故之一,我国煤矿年死亡人数超过6000人。2001年到2005年其间,国内平均每年约发生206起一次死亡人数超过3人的煤矿瓦斯事故,在我国煤矿事故总数中的比例高达62.3
摘要:近年,我国的煤炭供应日趋紧张,国家对煤矿企业的生产与安全越发重视。在这种情況下,要靠什么来保证需要我们的煤炭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呢?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发展及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煤矿生产的安全程度。  关键词:安全生产监控 应用  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工作环境,或明或暗的危险因素颇多,水、火、瓦斯、粉尘、有毒有害气体、顶板等。这些决定了煤矿的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针对煤矿的各种危
品牌的确立往往只需几场关键战。对于—个企业而言。以下几个时刻要蓄意营销发力:初创期:涉及品牌战略方向—个企业的胜利,首先一定是战略上、方向上的胜利,品牌更是如此。兵马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