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证了发展循环型农业旅游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河南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河南農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农业旅游;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59
2008年11月1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徐光春在日本东京访问期间,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全国旅游行业协会会长二阶俊博会谈时提出:河南要确立“旅游立省”发展战略。这项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全国尚属首次,而该战略的成功实施必然建立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首先提出的,这主要是指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简称“3R”原则),把人类
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认识到地球资源的稀缺性,提出应该循环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并强调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到“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二次资源”的转变,真正做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实质上,循环经济就是要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循环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因此,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生产条件优越,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业发展较为迅速,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非常突出,具有较好的潜力。但旅游资源大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旅游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绿色旅游、绿色消费,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确保代内、代际、区际的公平发展,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河南省农业旅游现状分析
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旅游交叉产业。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品尝、习作、购物、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并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实践的一种旅游形式。农业旅游的发展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
2.1 河南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
(1)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林牧副渔业并进发展,农业土特产品种类繁多,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分布普遍,因而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良好条件。如信阳毛尖茶生产地、鄢陵的花木基地、三门峡寺河山苹果基地、信阳水库的渔业等。目前河南农业旅游已扩大到农业较发达、特色较突出的广大农村地区,整个河南地区在旅游方面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新景点。
(2)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必经之地,交通运输非常发达。民航在河南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共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3个民用机场。国家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焦新、新荷、候月以及孟宝、新密等支线在境内交汇,还有漯(河)阜(阳)、汤(阴)台(前)等地方铁路。
(3)客源基础好,市场前景乐观。
农业旅游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属性,它不仅可吸引那些不熟悉农业的城市居民和求知欲高的青少年群体,而且也可为那些农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地区的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的场所,因此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尤其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追求,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回归大自然,观赏田园风光、参观参与农业活动的农业旅游正成为新的旅游时尚,因此,农业旅游以其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成为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2.2 河南发展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循环型旅游经济的观念尚未树立。
人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旅游业是“无烟工业”、“高效产业”,总认为旅游只是一种游览活动,旅游资源很少存在损耗和枯竭问题。但却忽视了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河南省近几年大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旅游业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贯彻循环经济的思想,“一味求大”,导致许多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配套设施(如清洁环保技术等)跟不上景区发展,生态破坏严重,而环境保护能力又大有欠缺。例如: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大坝以上双龙湖位置,有人擅建道路、停车场、涵闸等设施,严重影响到天鹅的生存。
(2)缺乏科学的、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的整体规划。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较多,完全可以以观光游览为主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开发,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单一,主要以基本层次观光旅游为主,维持着规模小、档次低、游览内容不丰富,游客回头率较低的局面。若以旅游业为主体来看,游客作为“资源”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再循环”;反过来说,游客多以一次性游览为主,旅游资源也无法得到长期的“再循环、再利用”。
(3)宣传促销力度不够,“高效率”体现不足。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强调以低投入得到高产出。河南农业旅游目前的促销手段虽然趋于多样化,但是长期宣传力度不够,各景点各自为政,没有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投入不少但效果不好。宣传效率低,使得河南农业旅游的整体知名度不高。
另外,制约河南农业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还包括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不健全,科技创新匮乏,缺乏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够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定会引起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以至于影响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 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南农业旅游业发展对策
(1)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认识。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因此要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河南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的学习培训,提高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从业者及游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融环境保护理念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提高资源配置率。同时,各级政府、旅游局及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农业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带头作用,积极鼓励与支持旅游企业、旅游协会和公众参与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强化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实现河南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业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形式,更是一种“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旅游新亮点。
农业旅游的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保持乡土特色,突出以乡土文化和田园景观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其开发形式应该多元化,可以结合河南各个农业旅游地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主题环境的营造和策划,做到既彰显各自特色,又体现当地的文化氛围、地方气息,同时还要方便游客的选择。打破传统、丰富多彩、全新的农业旅游新模式才能既满足游客的参与心理,又提高重游率,还有效地使淡季不显得过淡。
(3)政府引导,建立农业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营销机制。
河南农业旅游管理体制应走出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遏制开发经营活动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行为,建立河南农业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对最优化利用、最小化浪费、最大化再利用的部门实施奖励,鼓励各地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农业旅游。同时对浪费旅游资源、不注重旅游资源循环利用的部门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
(4)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作为保障。河南在发展农业旅游业时,应以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托,要改变盲目开发和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建立“绿色技术”体系,提高此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深入开展旅游业的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只有尊重科学,发挥科技力量,把农业旅游纳入科技研究、管理的轨道,并且提高农业旅游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才能使河南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长远的发展。
发展农业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民收人低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以循环经济为背景则是实现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忽风云.关于发展河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6,(8):94.
[3]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2004,(6):2527.
[4]杨美霞.略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筑[J].市场经纬,2006,(3).
关键词: 循环经济;农业旅游;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 F59
2008年11月1日,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徐光春在日本东京访问期间,与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全国旅游行业协会会长二阶俊博会谈时提出:河南要确立“旅游立省”发展战略。这项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全国尚属首次,而该战略的成功实施必然建立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首先提出的,这主要是指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简称“3R”原则),把人类
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认识到地球资源的稀缺性,提出应该循环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并强调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到“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二次资源”的转变,真正做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实质上,循环经济就是要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一致,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循环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而循环经济的理论思想非常切合旅游实践属性和发展要求,因此,在旅游业内积极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非常丰富,生产条件优越,农业规模化、特色农业发展较为迅速,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非常突出,具有较好的潜力。但旅游资源大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融入循环经济的原则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开发与保护,并将其与旅游的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倡导绿色旅游、绿色消费,增加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确保代内、代际、区际的公平发展,最终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河南省农业旅游现状分析
农业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旅游交叉产业。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休闲、品尝、习作、购物、度假,满足旅游者食、住、行、购、娱、游的需求,并参与新型农业技术实践的一种旅游形式。农业旅游的发展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
2.1 河南发展农业旅游的优势
(1)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林牧副渔业并进发展,农业土特产品种类繁多,规模化农业、特色农业分布普遍,因而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良好条件。如信阳毛尖茶生产地、鄢陵的花木基地、三门峡寺河山苹果基地、信阳水库的渔业等。目前河南农业旅游已扩大到农业较发达、特色较突出的广大农村地区,整个河南地区在旅游方面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新景点。
(2)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河南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必经之地,交通运输非常发达。民航在河南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省共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3个民用机场。国家铁路干线京广、陇海、京九、宁西、焦枝、焦新、新荷、候月以及孟宝、新密等支线在境内交汇,还有漯(河)阜(阳)、汤(阴)台(前)等地方铁路。
(3)客源基础好,市场前景乐观。
农业旅游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属性,它不仅可吸引那些不熟悉农业的城市居民和求知欲高的青少年群体,而且也可为那些农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地区的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的场所,因此有着广阔的客源市场。尤其进入21世纪,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层面精神生活的追求,促使旅游不断向多元化、多领域发展。回归大自然,观赏田园风光、参观参与农业活动的农业旅游正成为新的旅游时尚,因此,农业旅游以其农业生态的独特魅力成为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2.2 河南发展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循环型旅游经济的观念尚未树立。
人们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旅游业是“无烟工业”、“高效产业”,总认为旅游只是一种游览活动,旅游资源很少存在损耗和枯竭问题。但却忽视了旅游资源与环境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破环就很难恢复其原来价值,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河南省近几年大力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旅游业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贯彻循环经济的思想,“一味求大”,导致许多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配套设施(如清洁环保技术等)跟不上景区发展,生态破坏严重,而环境保护能力又大有欠缺。例如: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大坝以上双龙湖位置,有人擅建道路、停车场、涵闸等设施,严重影响到天鹅的生存。
(2)缺乏科学的、可以体现循环经济的整体规划。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较多,完全可以以观光游览为主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综合开发,但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单一,主要以基本层次观光旅游为主,维持着规模小、档次低、游览内容不丰富,游客回头率较低的局面。若以旅游业为主体来看,游客作为“资源”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再循环”;反过来说,游客多以一次性游览为主,旅游资源也无法得到长期的“再循环、再利用”。
(3)宣传促销力度不够,“高效率”体现不足。
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为特征,强调以低投入得到高产出。河南农业旅游目前的促销手段虽然趋于多样化,但是长期宣传力度不够,各景点各自为政,没有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投入不少但效果不好。宣传效率低,使得河南农业旅游的整体知名度不高。
另外,制约河南农业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还包括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不健全,科技创新匮乏,缺乏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够清醒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定会引起旅游发展的恶性循环,以至于影响旅游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 基于循环经济的河南农业旅游业发展对策
(1)加强对旅游循环经济的认识。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有利于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因此要充分认识环境和资源对河南旅游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循环经济模式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的学习培训,提高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从业者及游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融环境保护理念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提高资源配置率。同时,各级政府、旅游局及各相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农业旅游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带头作用,积极鼓励与支持旅游企业、旅游协会和公众参与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活动中。强化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实现河南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农业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形式,更是一种“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旅游新亮点。
农业旅游的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保持乡土特色,突出以乡土文化和田园景观为依托的开发模式。其开发形式应该多元化,可以结合河南各个农业旅游地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主题环境的营造和策划,做到既彰显各自特色,又体现当地的文化氛围、地方气息,同时还要方便游客的选择。打破传统、丰富多彩、全新的农业旅游新模式才能既满足游客的参与心理,又提高重游率,还有效地使淡季不显得过淡。
(3)政府引导,建立农业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营销机制。
河南农业旅游管理体制应走出条块分割、政企不分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产权明晰、职责明确的产业管理模式。政府部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遏制开发经营活动中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行为,建立河南农业旅游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的奖惩机制。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对最优化利用、最小化浪费、最大化再利用的部门实施奖励,鼓励各地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发展农业旅游。同时对浪费旅游资源、不注重旅游资源循环利用的部门实行一定程度的惩罚。
(4)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提高旅游业的科技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旅游业是一个高技术的产业,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作为保障。河南在发展农业旅游业时,应以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托,要改变盲目开发和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建立“绿色技术”体系,提高此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这就要求必须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深入开展旅游业的再循环、再利用、减量化,只有尊重科学,发挥科技力量,把农业旅游纳入科技研究、管理的轨道,并且提高农业旅游的科技含量,走科技兴旅游的道路,才能使河南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健康的、长远的发展。
发展农业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农民收人低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以循环经济为背景则是实现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新循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忽风云.关于发展河南乡村旅游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6,(8):94.
[3]于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天津科技,2004,(6):2527.
[4]杨美霞.略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构筑[J].市场经纬,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