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新能源引发次同步振荡典型案例分析

来源 :电力大数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疆哈密地区风、光、火打捆经天中特高压直流送出的复杂送端系统出现的次同步振荡引起某电厂大型火电机组跳机事件,首先根据主机厂提供的机组扭振特性参数,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系统侧存在与机组扭振模式互补频率的谐波电流是引起本次机组跳机事件的主要原因.新能源次同步振荡扰动因素众多,造成跳机电厂发生次同步振荡的扰动源不止一个,根据现场试验,存在多个次同步振荡扰动源,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激发系统产生次同步振荡,进一步,当系统振荡频率与机组扭振频率互补时,将导致火电机组侧次同步振荡.为避免大型机组切机对电网产生冲击,经仿真研究,建议在跳机电厂火电机组侧采用机端阻尼控制器与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联合抑制措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此联合抑制措施具有明显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和熔体强度仪研究了高熔体强度聚丙烯HMS20Z和通用聚丙烯PPH-T03的分子结构及熔体强度.结果表明:HMS20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PPH-T03宽,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有助于提高其熔体强度.在注塑发泡实验中,具有更高熔体强度的HMS20Z较PPH-T03可以承受更高的物理发泡剂N2注气量,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制品具有更高的减重比和更均匀细腻的泡孔结构.随着N2注气量的增加,注塑发泡制品的减重比提高,抗冲击性能下降.相同减重比时,HMS20Z制品的泡孔更细腻,因此抗冲击性能下降
相对于传统变电站,数字化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光缆取代了传统的电缆,使得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回路具有了新特征——“看不见、摸不着、一体化、互动化”;同时,数字化应用推广后,由于缺乏虚实的对应关系,难以根据数字化的信息直接准确定位物理网络中的故障点,间接导致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日常运维难度增大、运行检修操作及安措变得更加复杂.为此,本文研究了一种可视化的运维技术方案,其主要由运维子站和运维主站两部分构成.其中,运维子站按层次地实现二次设备状态总览、物理网络全局和设备完备信息,运维主
直流融冰装置是目前电网抗冰的主要利器,在冬季应对低温凝冻天气对主网的侵袭中发挥巨大作用.总体来说,基于各种器件研发的各类装置能够对不同长度、不同导线型号线路进行直流融冰,装置的适应性较好,但各类型装置有不同的受限条件.本文介绍了直流融冰技术以及基于各种类型功率器件研发的各类型装置,对比了各种类型直流融冰装置技术特点和经济性,对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展望未来直流融冰技术发展的几个方向:基于新器件、新拓扑研发新型直流融冰装置,同时结合直流输电相关技术的发展,拓展直流融冰装置的应用,除冬季抗
采用中红外光谱研究了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分子结构,开展了PVDF分子变温中红外光谱研究,并采用二维中红外光谱研究了PVDF分子的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PVDF分子CF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F2-PVDF)对应的吸收峰趋于消失,CF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F2-PVDF)对应的吸光度先增加后减少,而相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先红移后蓝移;νasCF2-PVDF和νsCF2-PVDF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顺序都存在较大差异;拓展了三级中红外光谱在重要的有机氟高分子材料结构及热老化性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