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故事,以理服人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p3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因为德育工作是塑造学生心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部分。
  面对初中的学生,我深切地感到,课堂上的说教学生不爱听,教学效果也不佳。在教学中适当讲述一两个故事,既能打动学生的心,也便于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故事启迪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包括相应道德知识的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寓于故事中的道德知识和行为要求。但课堂上一味讲故事也不行,一味讲故事,只能喧宾夺主,那么如何巧用故事以理服人呢?
  我们七年级《思想品德》有一课内容是“自立自强”,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我常常准备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贝多芬和康德等人的故事,还有我国的桑兰、邓亚萍人的等事迹。当然这些内容很有针对性,但是学生都太熟悉了。偶尔在杂志上看见《两个乡下人的不同命运》的故事,我就巧妙引用说明此道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故事是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在候车厅等车时,却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衣服。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就掉进了火坑;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幸亏还没上车,不然就失去了一次致富的机会。于是,他们在退票时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人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人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賺钱。带路可以赚钱,开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就可以赚钱。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去上海的人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在长年奔波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办起了一个小型清洗公司。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名工人,业务也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站,他刚要下车,一个拣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个空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俩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票。
  这堂课,让初一学生明白一个道理:5年前,两个乡下人在候车厅退票处相遇时可以说他们是站在人生的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到了5年之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却很大。一个西装革履,是拥有150多个工人的清洗公司的老板;一个破衣烂衫,是靠捡破烂维持生存的乞丐。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大的差距,我们认为,原来打算要去北京而后又去了上海的那个乡下人,抱着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乐观向上的世界观,所以,他认为选择去上海就是选择了发财致富的好路子。那个打算去上海却去了北京的乡下人,则抱着消极被动、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了与世无争的世界观。因此,在他看来选择去上海便是跳进了火坑,还是去北京的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
  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一个人只有不依赖于别人,能够自立,才能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人不能没有这种精神,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也同样如此。
  自立自强的精神,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断发展,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自强不息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新教材努力从思想品德的视角去展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用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材料、能源、健康、环境与思想品德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的科学观和对有关的社会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的能力。
  所以,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思想品德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思想品德知识和思想品德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并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思想品德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思想品德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是一个基于知识、注重创新和实践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和多样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形成创新的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本人以为,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是一种科学而高效的学习形式,更是一个育人的载体,它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的平台,创造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促使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但是,它必须建立在团结和谐、井然有序的基础上,对课堂的纪律要求更加严格。没有严明的课堂纪律,就没有自由的学习环境;没有自由学习的环境,就没有自主学习的保障,合作更是一句空话。只有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遵章守纪,做到彼
期刊
作為教师,我们都知道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课改中的大量事实更是证明了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有效途径。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交流感情,学生又怎能不愿意学呢?  然而要创造这样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并不容易,从教三十多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如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第一,民主是发挥创造力的根本,活跃课堂氛围之源头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课是属于重要课程,体育课对于农村中学来说,不但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能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然而,在农村中学场地狭窄,运动器材不足,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尽量发挥已有场地器材的最大作用,保证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受到锻炼,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准备活动充分让身体机能进入运动状态  进行
期刊
小学生走进校园之初是带着一种朦胧的好奇心步入学校,想象着学校有无数的伙伴和自己嬉戏玩耍,一定乐在其中。不成想来到学校,老师却约法侓,写 背 练,更是一种朝夕相伴的任务。久而久知,感到学习枯燥而乏味,厌学情绪逐渐形成,上课提不起劲,作业马虎,对上学不感兴趣,从而远离教师,远离学习,轮为我们心中的学困生,甚至缀学,就此让一颗幼苗在我们教师的高压之下幺折。为此我们必须进行深思,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让学
期刊
俗话说:“习惯影响一身”。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担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因此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习惯养成至关重要。所以小学阶段是文明礼仪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  一、文明礼仪习惯的要求  文明礼仪是教人学适应现代社会,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好习惯伴终生那就要求
期刊
中化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国学文化博大精深。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小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因而学校关工委工作要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结合实情,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收到实效。  一、节省一滴水一粒米,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乡镇小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校住宿,一日三餐在学校食堂吃饭,走读学生当中也有一大部分中午在食堂就餐。学校关工委就以“勤俭节约”为主题,以学
期刊
《粉刷围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8—59页综合应用,教材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编排的实践活动。在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征集重新粉刷校园围墙的方案为出发点,明确工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出方案四个层次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怎样购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掌握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为了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掌握上有提高,有收获,让学生认识和情感上有所发展。下面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浅谈几点。  一、深研教学,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确保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是指新知识,新观点。他们不知
期刊
刚刚接手三年(2)班,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发言的同学,甚至只是站起来朗读课文,也是声音小,讲话断断续续。下课后,我给几位班干部(以前沿用的)布置了一些小任务,当我讲完,他们用茫然的眼神望着我,低下头,怯生生地说:“老师,我能做到吗?假如不行,怎么办?”我跟他们说:“老师相信你们,你们一定做得到。加油!”  第二天,这几位班干部,兴高采烈地来到我跟前,他们把自己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