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消防部队是一支执行灭火救援任务的特殊部队, “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官兵经常执行急难险重的作战任务,全天候执勤待命,精神高度紧张。官兵许多心理疾病和障碍是由于个体心理危机出现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调解,长期发展所导致的。本文从官兵心理危机的来源表现和评定,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两方面,探索新时期消防官兵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关键词:消防官兵;心理危机;现状;干预策略
引言
消防部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和保障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神圣使命。灾害事故的突然性、残酷性和激烈性,使广大官兵在灭火救援中所面临的危险和完成战斗任务的困难增大。“消防官兵在火场上将受到巨大的考验,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建筑倒塌、坠物、爆炸的伤害和大火威胁。这不仅会使消防官兵的肌体和技术装备受到严重的伤害和破坏,而且会对官兵心理产生强烈、巨大的震撼,处在一种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之下;甚至由于各种超强刺激,使官兵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失调、降低或失去操作使用技术装备、进行灭火救援的能力。许多心理疾病和障碍是由于个体心理危机出现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调解,长期发展所导致的。”
1.消防官兵心理危机的来源表现和评定
1.1心理危机来源
消防官兵心理危机主要与所处的环境及其本身的年龄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1.1.1工作生活环境带来的心理危机
部队工作生活环境的特点是生活紧张有序,行动步调一致,组织纪律严明,上下级关系密切。“这对于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平衡阶段的基层官兵而言,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灭火救援工作量大、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不定时性和全天候是灭火救援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
1.1.2灾害事故现场带来的心理危机
消防战斗活动以火灾为对象,物质燃烧特征决定火灾现场大多伴有浓烟、高温、噪音、腐蚀性、放射性或有毒物质。为了避免火灾现场的危险因素,消防官兵要穿戴使用防火隔热服、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置,势必造成行动困难。火灾的时间和空间特点要求消防官兵争分夺秒,力争把火势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由于火灾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消防战斗活动具有较强的时间性、有限的空间性、极度的紧张性、活动的困难性、高度的责任性、疲劳的连续性和火场的危险性等特点,尤其是重、特大火灾现场,火场危险系数越来越大,消防灭火救援行动更加艰巨、复杂,官兵在行动中的伤亡率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影响着消防官兵的战斗活动,使他们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1.1.3灾害事故后果带来的心理危机
经历了重特大灾害事故救援后,每一名官兵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心理压力或是恐惧心理。特别是在危险性大、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造成的心理负面影响更大,对以后的灭火救援行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官兵在事故现场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甚至是经历了人生从未有过的恐怖,如见到血肉模糊或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面临随时被坍塌掩埋、被火魔吞噬的危险等,事故后给心理上带来巨大阴影。
1.1.4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
青年官兵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发展使其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的问题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在他们的意识中,也常有自相矛盾的状况: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等等。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1.1.5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危机
部队里,五湖四海的战友汇聚在一起。各自生活习惯、兴趣、性格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的官兵很容易产生孤独和抑郁。久而久之这样的自卑抑郁的性格经不起生活中的挫折,偶因一点的不愉快,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1.2消防官兵心理危机评定和表现
危机介入前要对官兵心理危机做出准确的评定。表现情绪扰乱不一定处于危机,如果评定错误,不仅介入失败,还可造成终生的破坏性影响。危机评定的独特性是抓住关键所在,取得有关个人解决问题能力和既往应付应激的历史,结合社会文化综合因素,做出迅速评定。“1)情绪反应: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渐等。2)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3)行为改变:不能专心工作或训练;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粘着性;联系破坏,可发生对已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4)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
2.消防官兵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2.1做好官兵的心理选拔工作,选择出可能遭受潜在精神创伤事件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必要的准备并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应激训练。“对在心理筛查中发现的存在有高风险情感问题的个体,测查他们的个性特征,对具有焦虑个性的个体提供认识帮助,增加他们对他人的信赖感,减少认知和躯体的焦虑,对外界事物的担忧和恐惧,从而能够耐受高焦虑状态。”此外,团体的凝聚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可以降低个体对应激不适应的风险。
2.2开展必要的心理行为训练。
2.2.1针对灭火救援环境,采取灭火救援现场模拟训练的方法,进行六项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六项内容:一是心理准备训练,使官兵通过了解和体验灭火救援现场的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二是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使官兵对一切威胁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并随时为确保自身安全而采取必要的行动。三是心理承受能力训练,使官兵承受灭火救援现场上强烈刺激。四是心理适应能力训练,使官兵的心理活动能适应灭火救援现场特殊环境及其变化。五是心理耐力训练,使官兵受得住,经得起灭火救援现场上持久刺激。六是心理恢复能力的训练,使官兵能够迅速恢复在灭火救援中出现的心理疲劳和造成心理创伤。”
2.2.2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是应对官兵职业心理应激收效较快的方法,应对官兵职业心理应激,应注意及时对官兵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抓住新兵入伍后、转业复员前、重特大灭火救援战斗后等时机,对官兵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聘请专家,定期分专题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发现有可能发展为心理疾患的特例,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此外,图书室应注意购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为官兵丰富相关知识提供便利。
2.2.3尽力保障部队的饮食及官兵的睡眠时间,增加饮食适口性,使官兵有较好的体能和心理状态。
2.2.4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和搞好警民共建活动,通过活动调适法,用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来驱散不良的负面情绪,用活动的过程来充实空虚的生活,用活动的内容来促进对问题的领悟和认知的提高。同时,加强部队与社会的沟通联系,能给官兵带来好的社会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伍和员.消防战训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0.
[2]王亚森.总队支队机关训练.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3]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4]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
关键词:消防官兵;心理危机;现状;干预策略
引言
消防部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和保障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肩负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神圣使命。灾害事故的突然性、残酷性和激烈性,使广大官兵在灭火救援中所面临的危险和完成战斗任务的困难增大。“消防官兵在火场上将受到巨大的考验,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建筑倒塌、坠物、爆炸的伤害和大火威胁。这不仅会使消防官兵的肌体和技术装备受到严重的伤害和破坏,而且会对官兵心理产生强烈、巨大的震撼,处在一种与平时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之下;甚至由于各种超强刺激,使官兵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失调、降低或失去操作使用技术装备、进行灭火救援的能力。许多心理疾病和障碍是由于个体心理危机出现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调解,长期发展所导致的。”
1.消防官兵心理危机的来源表现和评定
1.1心理危机来源
消防官兵心理危机主要与所处的环境及其本身的年龄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1.1.1工作生活环境带来的心理危机
部队工作生活环境的特点是生活紧张有序,行动步调一致,组织纪律严明,上下级关系密切。“这对于正处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平衡阶段的基层官兵而言,存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灭火救援工作量大、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不定时性和全天候是灭火救援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
1.1.2灾害事故现场带来的心理危机
消防战斗活动以火灾为对象,物质燃烧特征决定火灾现场大多伴有浓烟、高温、噪音、腐蚀性、放射性或有毒物质。为了避免火灾现场的危险因素,消防官兵要穿戴使用防火隔热服、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置,势必造成行动困难。火灾的时间和空间特点要求消防官兵争分夺秒,力争把火势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由于火灾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消防战斗活动具有较强的时间性、有限的空间性、极度的紧张性、活动的困难性、高度的责任性、疲劳的连续性和火场的危险性等特点,尤其是重、特大火灾现场,火场危险系数越来越大,消防灭火救援行动更加艰巨、复杂,官兵在行动中的伤亡率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影响着消防官兵的战斗活动,使他们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1.1.3灾害事故后果带来的心理危机
经历了重特大灾害事故救援后,每一名官兵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心理压力或是恐惧心理。特别是在危险性大、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下,造成的心理负面影响更大,对以后的灭火救援行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官兵在事故现场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甚至是经历了人生从未有过的恐怖,如见到血肉模糊或烧得面目全非的尸体,面临随时被坍塌掩埋、被火魔吞噬的危险等,事故后给心理上带来巨大阴影。
1.1.4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
青年官兵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因素的发展使其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人生和社会的问题飘忽不定,有时正确深刻,有时错误肤浅:有时客观全面,有时主观偏激;在他们的意识中,也常有自相矛盾的状况: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情绪与理智并存;强烈的求知欲和相对较差的识别力,理想与现实的脱节等等。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1.1.5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危机
部队里,五湖四海的战友汇聚在一起。各自生活习惯、兴趣、性格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的官兵很容易产生孤独和抑郁。久而久之这样的自卑抑郁的性格经不起生活中的挫折,偶因一点的不愉快,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1.2消防官兵心理危机评定和表现
危机介入前要对官兵心理危机做出准确的评定。表现情绪扰乱不一定处于危机,如果评定错误,不仅介入失败,还可造成终生的破坏性影响。危机评定的独特性是抓住关键所在,取得有关个人解决问题能力和既往应付应激的历史,结合社会文化综合因素,做出迅速评定。“1)情绪反应: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渐等。2)认知方面: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3)行为改变:不能专心工作或训练;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粘着性;联系破坏,可发生对已或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力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4)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
2.消防官兵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
2.1做好官兵的心理选拔工作,选择出可能遭受潜在精神创伤事件的个体或群体,进行必要的准备并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应激训练。“对在心理筛查中发现的存在有高风险情感问题的个体,测查他们的个性特征,对具有焦虑个性的个体提供认识帮助,增加他们对他人的信赖感,减少认知和躯体的焦虑,对外界事物的担忧和恐惧,从而能够耐受高焦虑状态。”此外,团体的凝聚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可以降低个体对应激不适应的风险。
2.2开展必要的心理行为训练。
2.2.1针对灭火救援环境,采取灭火救援现场模拟训练的方法,进行六项心理训练。“心理训练的六项内容:一是心理准备训练,使官兵通过了解和体验灭火救援现场的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二是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使官兵对一切威胁保持高度戒备状态,并随时为确保自身安全而采取必要的行动。三是心理承受能力训练,使官兵承受灭火救援现场上强烈刺激。四是心理适应能力训练,使官兵的心理活动能适应灭火救援现场特殊环境及其变化。五是心理耐力训练,使官兵受得住,经得起灭火救援现场上持久刺激。六是心理恢复能力的训练,使官兵能够迅速恢复在灭火救援中出现的心理疲劳和造成心理创伤。”
2.2.2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是应对官兵职业心理应激收效较快的方法,应对官兵职业心理应激,应注意及时对官兵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抓住新兵入伍后、转业复员前、重特大灭火救援战斗后等时机,对官兵进行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聘请专家,定期分专题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及时发现有可能发展为心理疾患的特例,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此外,图书室应注意购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为官兵丰富相关知识提供便利。
2.2.3尽力保障部队的饮食及官兵的睡眠时间,增加饮食适口性,使官兵有较好的体能和心理状态。
2.2.4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和搞好警民共建活动,通过活动调适法,用活动中获得的愉悦来驱散不良的负面情绪,用活动的过程来充实空虚的生活,用活动的内容来促进对问题的领悟和认知的提高。同时,加强部队与社会的沟通联系,能给官兵带来好的社会心理氛围。
参考文献:
[1]伍和员.消防战训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0.
[2]王亚森.总队支队机关训练.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3]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4]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