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生日,在我的印象中还是近十几年的事情,我说这十几年,仅仅就我对周围熟人所知。仓廪实而知礼节,10多年以前,我们这种普通人家,经济多不宽裕,这些需要额外破费的事儿就免了。像我多次遭逢生日,不过是吃一顿打卤面拉倒。
生日之于父亲,似乎也是这么过的。在奶奶家生活,多少年来我听奶奶念叨过父亲的生日。父亲一生跑车,日子是随着火车轮子咔噔咔噔地过着的,除了寻常百姓吃喝拉撒的日子,凡是带有仪式性的事情,父亲极少参与。记得姐姐结婚那天,父亲还是照常上他的班。父亲的这种行为,和他腼腆内向的性格有关,而和他表面的行为无关。
父亲是在59岁那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过过一次生日。逢十晋九,一般老人过整数大寿,总不要赶在这大寿的当年,往往是在头年把它过了,取的是“满招损、谦受益”的吉祥。
日子的头两天,我妈打电话呼我,说她准备后天给父亲过生日,叫我去。我不知道给父亲买什么,当时大概买了奶粉一类的补品。到了日子口儿,上午11点我到了丰台,弟弟妹妹姐姐三家也到了。我妈张罗着做菜,每做好一样儿,她端着,吆吆喝喝地摆上桌儿。父亲自个儿在楼门口儿给我的自行车上油、紧螺丝,看他那神情专注的样子,不像有生日这回事儿似的。父亲老了,握着的扳手在用力的时候颤抖着。按理说59岁的人要好一些的,可一生的辛劳掏干了父亲,57岁上退休的他,在两年的时间里身体便衰了下来。年轻时的父亲多么强壮啊!有一回他来西城奶奶家时,正巧我奶奶把钥匙忘在家里了,门开不开。我家在3层,父亲爬上从邻居借来的梯子,可是离阳台还有一些距离,他奋力一跃,双手抓住了栏杆,翻身便进入阳台。这一幕引得楼下观看的邻居一片惊叹。我看着衰了的父亲,记忆从昨天抽搐地回到今天。
菜弄得差不多了,有带鱼、有虾仁,还有肉片儿炒蒜苗什么的。妈让我妹妹去叫父亲,父亲让我们先吃。饭齐了,寿星老儿却不入席,这里面有个缘故,父亲一生是素食的,每每到了饭口儿,他都不跟家人同桌吃饭,他也不和家人共用炊具,自个儿单备有一口炒锅,做素菜用。
我们一大帮子儿女在妈的带领下吃吃喝喝,我们没有蛋糕、生日蜡烛什么的,我边吃边想着父亲待会儿怎么吃饭呢?过了一会儿,父亲进来,看了我们这边儿一眼,自个儿不声不响地进厨房炒了一个素豆干儿白菜,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吃了。我跟其他几个兄弟姐妹不在一块儿生活,不知跟他们说什么,就匆匆吃了饭,跟父亲打了招呼,骑上车回西城了。路上想着父亲一人吃饭的样子,心里有些难受。
自行车是父亲的腿。从我过了撒尿和泥的混蛋年龄,开始记事儿时,父亲就是骑自行车往来于丰台——西城,他自己的家和奶奶的家。他骑的那辆车是捷克的,什么时候买的我不知道,从60年代就骑着它了。70年代我开始注意这辆车时,它身上的漆皮已剥落殆尽,从它身上的这身皮毛判断,应该是50年代买的。捷克车质量比国产车要好,但比不上英国车,什么凤头、三枪一类。这些车好比今日的奔驰、宝马一族高档轿车,价格昂贵,不是寻常百姓之家买得起的。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对自行车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这欲望来自同学周景中。周家有3辆旧自行车,住在学校附近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学,这在那年月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他个子不高,只能把右腿从自行车大梁下面掏进去蹬踏脚蹬子,歪着半拉屁股一起一伏地前进。这种姿势我们叫作“掏裆”,周景中这种“掏裆”的神奇姿势让我羡慕得不得了。那会儿我和周景中是好朋友,家住百万庄的周景中是干部子弟,为人爽快,我时常下午放学后去他家玩儿。除了向他借成叠的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少年文艺等杂志看,再就是用他家的自行车练习骑车。我双手攥住车把,右脚“掏裆”踏在脚蹬上,左脚用力踏地滑行,每每在速度加快了,左脚要踏上脚蹬时失去平衡,连人带车跌倒在地。周景中就过来帮忙拽起车,“慢点儿,慢点儿!”他说着,又让我开练。就这样隔三岔五的,我用周景中的自行车学会了“掏裆”骑车。
“勾人”就在这种半会不会的时候,手脚痒痒,又不好总向人家借车。每回父亲骑车来到奶奶家,我远远地看见停在楼下的老捷克自行车,立刻三步并两步飞奔上楼,进门叫一声爸,然后说,我骑会儿车。父亲通常就把车钥匙递给我,然后我在奶奶的呵斥声中飞跑下楼,打开车锁,楼前楼后很招摇地骑起车来。骑上自行车,我就不饿了,不渴了,什么都不想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地在车公庄楼区里转。直到父亲要走了,奶奶把我喊回来,我才眼巴巴地把车还给父亲。
学生时代的我,觉得拥有一辆自行车,是最幸福的事儿。可是我知道家里的经济不宽裕,连基本的生活必需有时尚不能保障,我就把对幸福的期盼埋在心底,让时间来培育它。小学毕业了、中学毕业了、高中毕业了,我的幸福,还在心底里有些忧郁地搁着。
后来,我下乡到北京郊区顺义的一个叫白辛庄的村子插队劳动。3月24日下的乡,是坐大轿车被送去的。只有这一回,是坐了汽车的,后来在我3年的插队生活中,全是骑自行车回北京。跟我一块儿练武术的哥们儿大刚家里给他带来一辆旧自行车,我头一次回家,就是骑他的车。那时,家里又买了一辆飞鸽自行车,父亲把老捷克收拾了一下,送给了我。从1976年10月开始,我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虽然这车老旧得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可我不在意,我很知足,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大物件了,我成了有产业的人。
老捷克真是老了,它的闸、飞轮、辐条、轮盘,隔段时间就出点儿毛病。每次骑车回家,如果碰上父亲的话,父亲最先注意的就是老捷克的情况。我和父亲说得最多的,也是老捷克。我说的时候,父亲总是默不作声地拿来工具箱,从车把到前轮胎到脚蹬到后轮、座子、支架,从头到脚检修一次。我注意到,与一般的修车不同,父亲很少给老捷克换零件,能修就修,尽量用原配。我猜想,在父亲心里,换了国产零件,老捷克就不是纯正的老捷克了吧。
伴随了我四五年的老捷克,在我回城之后不久就被父亲领回去了,因为家里给我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老捷克先是当作父亲上下班的短途交通工具,后来就不知所终了。我也没问父亲它的下落。然而崭新漂亮的凤凰18型自行车,骑了没多久,不幸被人偷去了。那段日子,我揪心地难受。
我生活中的第3辆自行车也和父亲有关。那是一辆三四成新的飞鸽女式大弯梁自行车,宽阔的体态,落落大方的骨架。它是父亲的好友、也是父亲当年的恋人、后来的大学教师素贞送给他的。素贞为什么送给父亲一辆飞鸽自行车呢?想是父亲去素贞家串门,跟她提起我把新凤凰自行车搞丢了的事情,她就让父亲把这辆女式大弯梁车送给我。这种50年代出产的老飞鸽,质量不错,骑起来轻松舒适。因为是旧车,也没有什么人要来偷它,骑到哪儿不用为它的安全提心吊胆,很快我就喜欢上它了。我对老物件的喜爱,大概就是从这辆老飞鸽开始的吧。
编辑/麻 雯[email protected]
生日之于父亲,似乎也是这么过的。在奶奶家生活,多少年来我听奶奶念叨过父亲的生日。父亲一生跑车,日子是随着火车轮子咔噔咔噔地过着的,除了寻常百姓吃喝拉撒的日子,凡是带有仪式性的事情,父亲极少参与。记得姐姐结婚那天,父亲还是照常上他的班。父亲的这种行为,和他腼腆内向的性格有关,而和他表面的行为无关。
父亲是在59岁那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过过一次生日。逢十晋九,一般老人过整数大寿,总不要赶在这大寿的当年,往往是在头年把它过了,取的是“满招损、谦受益”的吉祥。
日子的头两天,我妈打电话呼我,说她准备后天给父亲过生日,叫我去。我不知道给父亲买什么,当时大概买了奶粉一类的补品。到了日子口儿,上午11点我到了丰台,弟弟妹妹姐姐三家也到了。我妈张罗着做菜,每做好一样儿,她端着,吆吆喝喝地摆上桌儿。父亲自个儿在楼门口儿给我的自行车上油、紧螺丝,看他那神情专注的样子,不像有生日这回事儿似的。父亲老了,握着的扳手在用力的时候颤抖着。按理说59岁的人要好一些的,可一生的辛劳掏干了父亲,57岁上退休的他,在两年的时间里身体便衰了下来。年轻时的父亲多么强壮啊!有一回他来西城奶奶家时,正巧我奶奶把钥匙忘在家里了,门开不开。我家在3层,父亲爬上从邻居借来的梯子,可是离阳台还有一些距离,他奋力一跃,双手抓住了栏杆,翻身便进入阳台。这一幕引得楼下观看的邻居一片惊叹。我看着衰了的父亲,记忆从昨天抽搐地回到今天。
菜弄得差不多了,有带鱼、有虾仁,还有肉片儿炒蒜苗什么的。妈让我妹妹去叫父亲,父亲让我们先吃。饭齐了,寿星老儿却不入席,这里面有个缘故,父亲一生是素食的,每每到了饭口儿,他都不跟家人同桌吃饭,他也不和家人共用炊具,自个儿单备有一口炒锅,做素菜用。
我们一大帮子儿女在妈的带领下吃吃喝喝,我们没有蛋糕、生日蜡烛什么的,我边吃边想着父亲待会儿怎么吃饭呢?过了一会儿,父亲进来,看了我们这边儿一眼,自个儿不声不响地进厨房炒了一个素豆干儿白菜,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吃了。我跟其他几个兄弟姐妹不在一块儿生活,不知跟他们说什么,就匆匆吃了饭,跟父亲打了招呼,骑上车回西城了。路上想着父亲一人吃饭的样子,心里有些难受。
自行车是父亲的腿。从我过了撒尿和泥的混蛋年龄,开始记事儿时,父亲就是骑自行车往来于丰台——西城,他自己的家和奶奶的家。他骑的那辆车是捷克的,什么时候买的我不知道,从60年代就骑着它了。70年代我开始注意这辆车时,它身上的漆皮已剥落殆尽,从它身上的这身皮毛判断,应该是50年代买的。捷克车质量比国产车要好,但比不上英国车,什么凤头、三枪一类。这些车好比今日的奔驰、宝马一族高档轿车,价格昂贵,不是寻常百姓之家买得起的。
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对自行车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这欲望来自同学周景中。周家有3辆旧自行车,住在学校附近的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学,这在那年月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他个子不高,只能把右腿从自行车大梁下面掏进去蹬踏脚蹬子,歪着半拉屁股一起一伏地前进。这种姿势我们叫作“掏裆”,周景中这种“掏裆”的神奇姿势让我羡慕得不得了。那会儿我和周景中是好朋友,家住百万庄的周景中是干部子弟,为人爽快,我时常下午放学后去他家玩儿。除了向他借成叠的文化大革命前出版的少年文艺等杂志看,再就是用他家的自行车练习骑车。我双手攥住车把,右脚“掏裆”踏在脚蹬上,左脚用力踏地滑行,每每在速度加快了,左脚要踏上脚蹬时失去平衡,连人带车跌倒在地。周景中就过来帮忙拽起车,“慢点儿,慢点儿!”他说着,又让我开练。就这样隔三岔五的,我用周景中的自行车学会了“掏裆”骑车。
“勾人”就在这种半会不会的时候,手脚痒痒,又不好总向人家借车。每回父亲骑车来到奶奶家,我远远地看见停在楼下的老捷克自行车,立刻三步并两步飞奔上楼,进门叫一声爸,然后说,我骑会儿车。父亲通常就把车钥匙递给我,然后我在奶奶的呵斥声中飞跑下楼,打开车锁,楼前楼后很招摇地骑起车来。骑上自行车,我就不饿了,不渴了,什么都不想了,一圈儿又一圈儿地在车公庄楼区里转。直到父亲要走了,奶奶把我喊回来,我才眼巴巴地把车还给父亲。
学生时代的我,觉得拥有一辆自行车,是最幸福的事儿。可是我知道家里的经济不宽裕,连基本的生活必需有时尚不能保障,我就把对幸福的期盼埋在心底,让时间来培育它。小学毕业了、中学毕业了、高中毕业了,我的幸福,还在心底里有些忧郁地搁着。
后来,我下乡到北京郊区顺义的一个叫白辛庄的村子插队劳动。3月24日下的乡,是坐大轿车被送去的。只有这一回,是坐了汽车的,后来在我3年的插队生活中,全是骑自行车回北京。跟我一块儿练武术的哥们儿大刚家里给他带来一辆旧自行车,我头一次回家,就是骑他的车。那时,家里又买了一辆飞鸽自行车,父亲把老捷克收拾了一下,送给了我。从1976年10月开始,我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虽然这车老旧得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可我不在意,我很知足,我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大物件了,我成了有产业的人。
老捷克真是老了,它的闸、飞轮、辐条、轮盘,隔段时间就出点儿毛病。每次骑车回家,如果碰上父亲的话,父亲最先注意的就是老捷克的情况。我和父亲说得最多的,也是老捷克。我说的时候,父亲总是默不作声地拿来工具箱,从车把到前轮胎到脚蹬到后轮、座子、支架,从头到脚检修一次。我注意到,与一般的修车不同,父亲很少给老捷克换零件,能修就修,尽量用原配。我猜想,在父亲心里,换了国产零件,老捷克就不是纯正的老捷克了吧。
伴随了我四五年的老捷克,在我回城之后不久就被父亲领回去了,因为家里给我买了一辆凤凰自行车。老捷克先是当作父亲上下班的短途交通工具,后来就不知所终了。我也没问父亲它的下落。然而崭新漂亮的凤凰18型自行车,骑了没多久,不幸被人偷去了。那段日子,我揪心地难受。
我生活中的第3辆自行车也和父亲有关。那是一辆三四成新的飞鸽女式大弯梁自行车,宽阔的体态,落落大方的骨架。它是父亲的好友、也是父亲当年的恋人、后来的大学教师素贞送给他的。素贞为什么送给父亲一辆飞鸽自行车呢?想是父亲去素贞家串门,跟她提起我把新凤凰自行车搞丢了的事情,她就让父亲把这辆女式大弯梁车送给我。这种50年代出产的老飞鸽,质量不错,骑起来轻松舒适。因为是旧车,也没有什么人要来偷它,骑到哪儿不用为它的安全提心吊胆,很快我就喜欢上它了。我对老物件的喜爱,大概就是从这辆老飞鸽开始的吧。
编辑/麻 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