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不论是做一件事,还是学习一门功课,浓厚而持久的兴趣都是最良好的开端。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稳定的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要数作文。学生们常常是一提作文就叫苦,一写作文就头疼。由于学生缺乏作文兴趣,作文水平始终不能得到提高;而作文水平不能提高,又进一步导致学生作文兴趣的低下,如此恶性循环,是作文教学不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常常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满篇废话,一句不通,可如果是给在外打工的父母写封信,情况明显有所好转;而要是他写信的对象是他最要好的同学,那一定会是感情真挚,语句流畅。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学生真情实感在起作用,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应当是写作兴趣的问题。当前学生作文的现状说明,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必须靠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不断积累,寻找到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最佳培养途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一、大量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和写作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起丰富的词汇。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也只能首先在阅读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长期练习逐渐形成。单就提高写作这一点来看,阅读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所说的阅读,一方面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还应大量阅读当代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学生只有在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时,才会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因为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反映的生活是学生所熟知的,语言风格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读过以后很容易产生模仿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良好的作文兴趣的开端。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由于激发起了作文的兴趣,作文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留心生活,产生兴趣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生活也是学生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作文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由于是学生生活积累的欠缺。“言之无味”是表达技巧的问题,而“言之无物”则是因为生活积累的欠缺导致思想的贫乏。试想想,如果给城镇学生出个作文题目“农忙季节”,他们能写好吗?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向学生讲清楚留心生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作文的素材,而不应当闭门造车。如果学生能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不仅能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会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产生表现生活的强烈欲望,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要求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就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当然,由于学生实际生活范围的限制,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郊游、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村的学生非常喜欢野炊活动,每次活动后要求学生写篇作文,多数学生都能写得比平时更长、更通顺、更有味。
三、说写结合,诱发兴趣
命题作文是学生不大感兴趣的方式,有些教师甚至主张废除这种作文练习方式。其实,命题作文是有意识训练学生作文某个方面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只要运用得当,是会事半功倍的。一次命题作文练习一般不能指定一个题目,让学生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现在的语文教材的命题作文练习一般都是出一组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来写。学生选定题目后,为了激发起他们作文的兴趣,我一般要根据学生选择的题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下笔写作之前先说。说说各自的写作计划,谈谈每个人在这方面积累起来的材料。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不仅能共同提高,而且由于在说的过程中诱发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写起作文来不再感到头疼,作文水平也就能逐渐提高。
四、常写随笔,巩固兴趣
随笔是写作练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比日记、周记少了许多限制,自然大受学生欢迎。要求学生写随笔,应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长话长写,短话短写,无话就干脆别写。切忌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一定要向学生讲明,随笔是“我要写”而并非“要我写”。如果在随笔练习中安排硬性任务,要学生每周必须写多少多少字,本来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就会令学生产生反感,应付了事,也就无法达到在随笔练习中巩固作文兴趣的目的。当然,随笔练习也绝非完全随学生所欲,教师应当加强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笔练习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随笔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常写随笔的过程中,巩固作文的兴趣。
五、个别辅导,强化兴趣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方面。它既不像阅读那样有章可循,更不像数学计算那样有法可依。它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所创新,同样要求教师在指导时有所创新。训练训练,作文教学当然离不开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如果只是教师大讲特讲写作知识,讲得越多对学生的害处越大,因为这容易造成写作知识的条条款款对学生手脚的束缚,反而形不成能力。既然讲多了不行,那就干脆别讲,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让他们在摸索中提高。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是十分错误的。对学生的作文训练进行适当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在学生刚开始写作文的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到了中学阶段,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适当的指导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无论是写前指导还是写后指导,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尽管省时省力,效果却很不理想。于是我想,有没有一种更加有效的指导方式呢?从孔圣人的教育理论中,我得到启示:写作是一种最具有个性的语文活动,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个别辅导方式。
作文训练中的个别辅导,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针对性强,学生乐于接受,其效率应当是很高的。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十来人。每周指导一组,每天指导二、三人。先集中安排学生进行一次作文练习,然后利用早晨或下午的时间,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换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提出今后作文的目标和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反馈,多听取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修改后一定要再次认真批阅,如有必要,还应再加以个别指导。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个别辅导,作文兴趣将会空前高涨,再加之个别辅导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效果肯定是其他指导方式所不能比的。
六、作文活动,提高兴趣
课外活动一直是深受学生所喜爱的,语文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兴趣的保持,同样离不开课外活动的促进。作文的课外活动主要是学生作文的各级交流。首先可以在班上经常开展作文竞赛,被表彰的学生由于自己的作文受到肯定和宣传而大受鼓舞,从而兴趣倍增;没被表彰的学生也会受到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的影响,从而激发起大家的作文兴趣。其次是在校内组织文学社,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在校际交流。还可以将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推荐到报刊上去发表。在组织作文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作文课外活动绝不仅仅是培养作文尖子生,作文课外活动一定要鼓励全体学生参加,要让全体学生都在作文课外活动中提高作文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总之,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就一定能培养起学生浓厚而持久的作文兴趣,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全面完成语文教育教学任务。
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必须靠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探索,不断积累,寻找到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最佳培养途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
一、大量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和写作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起丰富的词汇。而表达技巧等方面的问题,也只能首先在阅读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通过长期练习逐渐形成。单就提高写作这一点来看,阅读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里所说的阅读,一方面要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另一方面还应大量阅读当代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学生只有在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习作时,才会产生浓厚的作文兴趣。因为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反映的生活是学生所熟知的,语言风格是学生所喜欢的,学生读过以后很容易产生模仿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良好的作文兴趣的开端。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仅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由于激发起了作文的兴趣,作文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留心生活,产生兴趣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生活也是学生作文永不枯竭的源泉。学生作文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由于是学生生活积累的欠缺。“言之无味”是表达技巧的问题,而“言之无物”则是因为生活积累的欠缺导致思想的贫乏。试想想,如果给城镇学生出个作文题目“农忙季节”,他们能写好吗?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向学生讲清楚留心生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作文的素材,而不应当闭门造车。如果学生能养成留心生活的好习惯,不仅能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且会在观察生活的时候,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产生表现生活的强烈欲望,激发起浓厚的作文兴趣。要求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就要想方设法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平平常常的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当然,由于学生实际生活范围的限制,教师要有意识的拓宽学生的视野,组织郊游、参观访问等活动,使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农村的学生非常喜欢野炊活动,每次活动后要求学生写篇作文,多数学生都能写得比平时更长、更通顺、更有味。
三、说写结合,诱发兴趣
命题作文是学生不大感兴趣的方式,有些教师甚至主张废除这种作文练习方式。其实,命题作文是有意识训练学生作文某个方面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只要运用得当,是会事半功倍的。一次命题作文练习一般不能指定一个题目,让学生没有一点选择的余地。现在的语文教材的命题作文练习一般都是出一组相关的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来写。学生选定题目后,为了激发起他们作文的兴趣,我一般要根据学生选择的题目,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下笔写作之前先说。说说各自的写作计划,谈谈每个人在这方面积累起来的材料。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不仅能共同提高,而且由于在说的过程中诱发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们写起作文来不再感到头疼,作文水平也就能逐渐提高。
四、常写随笔,巩固兴趣
随笔是写作练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比日记、周记少了许多限制,自然大受学生欢迎。要求学生写随笔,应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长话长写,短话短写,无话就干脆别写。切忌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一定要向学生讲明,随笔是“我要写”而并非“要我写”。如果在随笔练习中安排硬性任务,要学生每周必须写多少多少字,本来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就会令学生产生反感,应付了事,也就无法达到在随笔练习中巩固作文兴趣的目的。当然,随笔练习也绝非完全随学生所欲,教师应当加强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随笔练习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地进行随笔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常写随笔的过程中,巩固作文的兴趣。
五、个别辅导,强化兴趣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方面。它既不像阅读那样有章可循,更不像数学计算那样有法可依。它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所创新,同样要求教师在指导时有所创新。训练训练,作文教学当然离不开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不断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如果只是教师大讲特讲写作知识,讲得越多对学生的害处越大,因为这容易造成写作知识的条条款款对学生手脚的束缚,反而形不成能力。既然讲多了不行,那就干脆别讲,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让他们在摸索中提高。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是十分错误的。对学生的作文训练进行适当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在学生刚开始写作文的小学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到了中学阶段,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经验,适当的指导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无论是写前指导还是写后指导,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尽管省时省力,效果却很不理想。于是我想,有没有一种更加有效的指导方式呢?从孔圣人的教育理论中,我得到启示:写作是一种最具有个性的语文活动,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个别辅导方式。
作文训练中的个别辅导,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针对性强,学生乐于接受,其效率应当是很高的。我在实践中的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十来人。每周指导一组,每天指导二、三人。先集中安排学生进行一次作文练习,然后利用早晨或下午的时间,面对面的与学生交换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提出今后作文的目标和要求。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反馈,多听取学生的想法。指导学生修改后一定要再次认真批阅,如有必要,还应再加以个别指导。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个别辅导,作文兴趣将会空前高涨,再加之个别辅导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其效果肯定是其他指导方式所不能比的。
六、作文活动,提高兴趣
课外活动一直是深受学生所喜爱的,语文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作文兴趣的保持,同样离不开课外活动的促进。作文的课外活动主要是学生作文的各级交流。首先可以在班上经常开展作文竞赛,被表彰的学生由于自己的作文受到肯定和宣传而大受鼓舞,从而兴趣倍增;没被表彰的学生也会受到本班同学的优秀作文的影响,从而激发起大家的作文兴趣。其次是在校内组织文学社,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在校际交流。还可以将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推荐到报刊上去发表。在组织作文活动的时候要注意,作文课外活动绝不仅仅是培养作文尖子生,作文课外活动一定要鼓励全体学生参加,要让全体学生都在作文课外活动中提高作文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
总之,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也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就一定能培养起学生浓厚而持久的作文兴趣,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全面完成语文教育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