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讲授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受到诟病和质疑,因而教师对讲授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少。但在高中课堂教学中,讲授法的生命力依然顽强。事实上,一些教师对讲授法的批判源于对其片面的认识。为了提高教师对讲授法的辩证认识,特别梳理了讲授法的理论依据,并提出讲授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讲授法
高中生物
辩证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19
一、质疑批判:讲授法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没落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变革引人注目,教学模式的推出络绎不绝。在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我们总能惊喜地看到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式的成功尝试,这也成为评价一节课是否优质的重要衡量。
有多少提倡探究性教学法的理由,就有多少批判讲授法的论证。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展示、研究课中被公认为是拿不出手的老套,所以导致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教师对讲授法的研究越来越少。讲授法因其确有缺陷,且在一线教学中存在误用和滥用现象,如讲授法没有以生为本,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而被诟病无数。事实上,该受到教育审判的是注入式教学法,即过去常常讲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尽管被讨伐、被行政弱化,讲授法在中学课堂上依然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的确有很多次惊喜,如教师生动的讲解、具有逻辑层次的连串设问、精辟的分析等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生成精彩的问题。然而,当探究、合作的“阳春白雪”飘进下里巴人的课堂时,却往往停留在“课前抄抄书,课上分分组,问题没深度,讨论无结果,展示花架子”的浮躁上。
二、追本溯源:讲授法的理论依据
在奥苏贝尔看来,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在学习过程中,把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材料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让新材料在学生头脑里获得实际意义,这就是学习的实质。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可知,学习的过程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为讲授法做过这样的辩护:“讲授法从来就是任何教学法体系的核心,看来以后也有可能是这样,因为它是传授大量知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高中课堂教学容量大、任务多,因此讲授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很难动摇。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揭示,人的听话过程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讲授法时,学生的“听”实际上有三个阶段:一是言语信息的输入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讲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语言材料,对学生的“学”而言,学生大脑中发生着复杂的感知、接受教师语言的活动,并即时分解、组合不间断的语流。二是言语信息的解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将教师的语言材料转变成可以理解的信息,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完成解码任务的情况是不同的。三是言语的储存阶段。这是学生在解码之后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的二次编码,这种二次编码带着明显的个人风格,最明显的表现在教师对同一知识点讲授后,不同学生复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此看来,教师運用讲授法时并不是向“容器”中灌“水”。这样,教学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过程。
三、重新审视: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不同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基于学情分析,确定是否以讲授法为主。有学者提出,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用讲授法:第一,所教的知识用其他教学方法不容易获得时;第二,在教师将来源于各方面的资源加以整合时;第三,学生要理解不同的观点时。如在教学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部分科学史材料时,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带领学生“穿越”到20世纪20年代,创设探究的背景: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教材中支离破碎的科学史素材需要教师讲授、补充,从而还原出当时的研究背景,进一步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究、思考。另外,还有研究者认为讲授应尊重“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可以自己学的不讲、讲了学生不会的不讲。
针对讲授法单向信息传递、形式单一的弊端,如何不断完善讲授法本身,也值得教师研究。如:讲授法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声像并举、直观形象的优势,将讲授法与之结合,弥补了教师语言不能表达的部分。这样实际上使教师的表达更加丰富、生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像有丝分裂的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等内容,借助动画、结合讲授,效果显然优于单纯讲授。
讲授法主要依赖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讲授法对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丰富性、趣味性、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要高于其他教学方法,教师需多进行语言的锤炼,对教学语言保持理性的觉察。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我们需要研究高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对待讲授法的态度不能只是简单批判甚至排斥,应认识到讲授法存在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讲授法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讲授法
高中生物
辩证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19
一、质疑批判:讲授法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没落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变革引人注目,教学模式的推出络绎不绝。在公开课、优质课评比中,我们总能惊喜地看到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方式的成功尝试,这也成为评价一节课是否优质的重要衡量。
有多少提倡探究性教学法的理由,就有多少批判讲授法的论证。讲授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展示、研究课中被公认为是拿不出手的老套,所以导致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教师对讲授法的研究越来越少。讲授法因其确有缺陷,且在一线教学中存在误用和滥用现象,如讲授法没有以生为本,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而被诟病无数。事实上,该受到教育审判的是注入式教学法,即过去常常讲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尽管被讨伐、被行政弱化,讲授法在中学课堂上依然展示着它顽强的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的确有很多次惊喜,如教师生动的讲解、具有逻辑层次的连串设问、精辟的分析等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生成精彩的问题。然而,当探究、合作的“阳春白雪”飘进下里巴人的课堂时,却往往停留在“课前抄抄书,课上分分组,问题没深度,讨论无结果,展示花架子”的浮躁上。
二、追本溯源:讲授法的理论依据
在奥苏贝尔看来,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在学习过程中,把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材料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让新材料在学生头脑里获得实际意义,这就是学习的实质。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可知,学习的过程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为讲授法做过这样的辩护:“讲授法从来就是任何教学法体系的核心,看来以后也有可能是这样,因为它是传授大量知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高中课堂教学容量大、任务多,因此讲授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很难动摇。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揭示,人的听话过程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讲授法时,学生的“听”实际上有三个阶段:一是言语信息的输入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讲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语言材料,对学生的“学”而言,学生大脑中发生着复杂的感知、接受教师语言的活动,并即时分解、组合不间断的语流。二是言语信息的解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将教师的语言材料转变成可以理解的信息,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完成解码任务的情况是不同的。三是言语的储存阶段。这是学生在解码之后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的二次编码,这种二次编码带着明显的个人风格,最明显的表现在教师对同一知识点讲授后,不同学生复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如此看来,教师運用讲授法时并不是向“容器”中灌“水”。这样,教学过程也是学生主动、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过程。
三、重新审视: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不同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基于学情分析,确定是否以讲授法为主。有学者提出,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用讲授法:第一,所教的知识用其他教学方法不容易获得时;第二,在教师将来源于各方面的资源加以整合时;第三,学生要理解不同的观点时。如在教学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部分科学史材料时,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带领学生“穿越”到20世纪20年代,创设探究的背景: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教材中支离破碎的科学史素材需要教师讲授、补充,从而还原出当时的研究背景,进一步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探究、思考。另外,还有研究者认为讲授应尊重“三讲”“三不讲”的原则。“三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三不讲”即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可以自己学的不讲、讲了学生不会的不讲。
针对讲授法单向信息传递、形式单一的弊端,如何不断完善讲授法本身,也值得教师研究。如:讲授法与现代教学媒体相结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声像并举、直观形象的优势,将讲授法与之结合,弥补了教师语言不能表达的部分。这样实际上使教师的表达更加丰富、生动。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像有丝分裂的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等内容,借助动画、结合讲授,效果显然优于单纯讲授。
讲授法主要依赖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讲授法对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丰富性、趣味性、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要高于其他教学方法,教师需多进行语言的锤炼,对教学语言保持理性的觉察。
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我们需要研究高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对待讲授法的态度不能只是简单批判甚至排斥,应认识到讲授法存在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讲授法的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