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是典型的“创造性毁灭”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岩石
“创造性毁灭”这个概念来自于熊彼特教授的创新理论,指生产要素的重组和生活方式的创新。通用汽车之死首先是一个产业梯度的转移,具体则源于18年前的决策——在跨国采购的模式下,汽车零部件的价格越低越好,几乎就等于质量越差越好。这在零部件层次上扼杀了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国家的产业结构有三个层次:一是创新的,决定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成长的,构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就业的,即政策性的创造就业经济。重组后的通用汽车将在第三个层次,因为汽车业的创新成长将很难发生在美国了。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产业升级的要求在全球化趋势下势必带动传统产业的梯度转移。
管理团队和商业模式是企业经营价值的两大支柱,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预期现金流量。从长期趋势看,企业的经营价值和企业的主营产业必然分离,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决定了主营产业的盛衰,而企业能否长期保持创新成长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调整主营业务。企业要超越其主营产业的生命周期,就要及时进行主营产品和产业区位的战略转移,才能在每一次“创造性毁灭”之中获得新生。
“土豆效应”对中国出口有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诸建芳
“土豆效应”是指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产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销售。前不久,我们赶赴浙江省调研出口企业,并集中在玩具、家具、纺织、服装、制鞋、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收集的数据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土豆效应”比较明显。
首先,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订单可能高于市场预期。我们列举几个典型的企业代表:一是一家德国厂商投资的玩具出口企业,其2008年实现收入2.2亿元人民币,2009年预期增长18%。到5月份已经拿到了占全年营业收入目标50%的订单;二是一家民营家具出口企业,其订单情况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的迹象,其国外客户在4月初也增加了部分订单,预计旺季可能在7~8月。上述现象在浙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中不在少数。
第二,汇率变动对“土豆效应”影响相对较小,是我们对企业进行实际调研中的另一个发现。因为大多数企业已经与客户签订了相关汇率协定,已经将成本相对锁定。但是企业普遍对出口退税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另外,相关的出口企业正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中东市场有可能成为未来增长的一个亮点。我们预计,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可能会进一步上调,这对正在形成中的“超级大土豆”将产生良好的促进效应。
实际上,微观的草根调查,与宏观的数据也非常匹配。2009年3月,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为显著。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的“土豆效应”正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当务之急是纠正结构的失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
复苏何时到来,取决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调整速度。
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危机结束,而仅仅是从金融领域转向实体经济。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基本过去,世界将面对常规但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对复苏构成最大威胁的,是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如果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能走出萧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外需就无法恢复。
与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相反,中国经济所必需的调整是去除包括产能在内的过剩库存。若不减少投资,就不能增加用于消费的资源;若不降低库存水平和消化过剩产能,就不会有新的投资高峰。因此,调整的当务之急是纠正结构的失衡,而不是盲目地拉动内需,更不是通过刺激投资,来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
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某种程度的回暖,主要原因是库存调整告一段落,其次是国有部门的投资激增,以及配合投资的天量银行信贷投放。
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回暖是暂时的,难以转化为可持续的复苏。虽然经过去年四季度的剧烈下调,库存周期有可能已进入了上行阶段,但另一个更大的周期——投资的调整才刚刚开始。当外部需求的大潮退去时,国内过剩产能便水落石出,多年来的高投资之所以没有造成严重供给过剩,是由于海外市场吸收了国内市场容纳不下的产品。但即使西方经济复苏,外部需求也不可能回到原有的水平,因为旺盛外部需求的最重要支持——美国信贷已不可能再如往昔一般地无节制发放了。
危机始于失衡,复苏之道在于恢复平衡。发达经济体已大幅调整,中国经济的失衡则因刺激投资进一步恶化。率先调整者,率先复苏;拒绝调整,无异于对复苏说“不”。
B类人才,A级业绩
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白立新
员工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是永远存在的。如果提升员工技能的路线行不通,或许你可以搭建麦当劳“简单前台+标准化后台”这样的模式,使得B类人才也可以做出A级的业绩。
许多10年前名噪一时的保健品公司现在都销声匿迹了,而隆力奇却从保健品成功地转型为我国日用化妆品行业的第一品牌。拜访徐之伟董事长的时候,我就向他讨教这个问题。他特意让人从他的办公室拿出两块2米见宽的宣传板,宣传板的标题是《木工思维的启示》。
在第一块板上粘贴着15张A4纸,其中1张是出口日本的佛龛成品图,而为了加工这个佛龛作品所需的详细设计和工艺标准却有11张,另外还有3张数据表格。而第二块板上粘贴的则是国内某家具产品的规范和标准,除了1张成品图之外,只有2张纸的设计和工艺规范。
图形就是最好的语言。两相对照,结论十分清晰:11页详细的标准化工序降低了对木匠技能的需求,而2页模糊不清的工艺规范则需要能工巧匠才能完成所需的作品。用徐董事长的话说,有了标准和规范,7年的木工师傅能够做出10年师傅单凭经验所能完成的活计;凭借标准化体系,即便没有清一色的老师傅,也能达到国际的水准。
按照麦当劳模式,那就是,B类人才也能创造A级业绩。
铁打的营盘(标准化的后台),流水的兵(简单的前台)。这是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必经之路。
悍马是一匹骏马还是蠢马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 王 冉
在美国通用汽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的48小时之内,中国民营企业腾中重工宣布将围绕“悍马”品牌的使用与全球运营与通用汽车进行磋商讨论。如果交易成功,腾中最后有可能在正确的时机用靠谱的顾问团队帮助自己买了一座彪悍如马的大奖杯,而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盈利的大印钞机。
有几个问题我希望腾中的决策者们早已想明白:首先悍马是不是符合全球日益强劲的“绿色、节能、环保”的主题?答案不言自明。其次,过去并没有深厚汽车制造经验积累的腾中是不是具备对悍马进行技术升级、大幅度提高悍马的燃油效率的能力?如果没有,又靠什么让已经日薄西山的悍马起死回生?
靠中国市场?而这恰恰是我的第三个大问题:如果你赌的真是中国市场,凭什么一个海外市场正在萎缩的产品来到中国就会前景光明?除此之外,中国是全世界豪华车进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腾中真的像承诺的那样把制造和组装继续留在美国,又如何解决高关税的问题?再有,过去买悍马的中国人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看中了它源于美国军车的血统。一旦它成为一个中国民企的品牌,在这些消费者眼里本质上和一辆大号的夏利又有多大的区别?
我看到有人拿腾中收购悍马同当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作比较。其实,两个交易是截然不同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联想本身就是做电脑的并且在收购前占到了中国市场20%以上的份额,而截止到今天腾中并没有生产过一辆SUV。
中国核心矛盾是房地产
经济学家 谢国忠
十年前我们干了三件事,提高了生产力:第一个是还富于民,主要是住房改革,将以前只有居住权的房子分到个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富转移;第二个是国企改革打破铁饭碗,中国的竞争力大幅度上升;第三个是加入WTO,让跨国公司放心到中国生产。这些因素引起了我们十年的发展。而今天呢,大家担心的是房子买不起的问题。
中国经济过去改革带来的好处已经没有了,现在需要新一轮的改革来创造增长的空间。第一步就是要还富于民。没有财富谈刺激消费是很难的。
第二步,我们要从以出口赚钱到变成让外国的钱直接进来。我们现在是靠工厂做了东西以后换别人的钱,以后让全世界的人都到中国来,这是很容易的事情,西方都在加税。发展经济的最高境界不是做鞋子做衣服,而是给人一张票就让别人给你卖命。中国现在是买不起房子,你把外国的钱拿过来以后,搞城市化,借钱给他们买房子,这不是很好吗?然后我们发债,全世界都来了,农民全进城住下来了,这才叫聪明。
中国过去的社会矛盾的核心是吃饭的问题,温饱的问题,现在中国社会的核心矛盾是房地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处理好,中国社会会不稳定的。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怪开发商。其实这个核心的问题是地方财政模式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商都是为政府打工的。这个问题关键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在美国地方政府是发债,在中国现在没有这样的渠道,它必须马上收钱,收大家的钱马上搞建设。它的房价越高,它就可以收更多的钱,搞基础设施,其他的后果就留给后面的人。中国有些城市要继续走这个道路,维持高房价,不拍地,那它也就死了,但是我觉得中国不可能会这么做。
“服务外包”意识和“战略联盟”思维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
虽然中国是出口大国,但并非工业强国。与全球化经营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企业还太年轻而且经验不足,需要转变战略思维和经营理念。
首先,企业对外投资有一个“服务先行”的问题。海外投资环境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法律制度、社会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要有“服务外包”意识,投资咨询、法律顾问、风险管理等都需要引入外部的专业化服务。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就是跨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管理服务外包的过程。
其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认清“合成谬误”,强化“抱团取暖”和“战略联盟”的战略思维。“合成谬误”是指,对个体而言完全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对由个体组成的整体而言却是完全有害的。比如恶性竞争导致的两败俱伤。
另外,有些企业对外投资选择海外品牌收购,却不知品牌是由企业百年诚信和过硬的技术质量作担保的,被收购品牌的市场价值通常都会大幅度贬值。相比较而言,需求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销售渠道,最值得在危机时期去投资拥有。想想国内生产厂家被渠道商支配的局面就应知道其战略意义。但这并非是单个企业可以作为的,需要以联合投资等“战略联盟”来推进。
家电“以旧换新”的寻租空间
经济学家 马光远
中央安排20亿元资金用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设计是美好的,然而,家电“以旧换新”在细节的设置上显然给政策寻租和利益输送提供了一些可资利用的空间:
首先,享受政策补贴的具体的家电目录难以确定。尽管家电企业通过招标产生,但由于没有具体的产品目录,究竟哪些产品是环保节能的,哪些是需要淘汰的,恐怕很难确定。对于家电产业,真正积压的产品恰好是那些本身就需要淘汰的或者并不环保的产品。我们的担心在于,国家财政补贴了不该补贴的产品,“以旧换新”成了厂家处理过剩产能的政策窗口。
其次,实施细则规定了,按不超过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分品种确定最高补贴额度。这事实上给商家提前涨价留足了时间和空间。商家完全可以做到把价格提高两成,或者取消以前的销售折扣,而让消费者享受所谓的10%的财政补贴。
另外,实施方案规定,家电销售商和家电回收企业以招标方式确定,而拆解处理企业由试点省市人民政府从现有拆解处理企业中确定。抛弃招投标的寻租环节不论,指定拆解企业和制定指导价格本身完全是政府行为。在这个环节,政策寻租将成为常态。在招投标企业确定,拆解企业由政府指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无论在新家电的购买,还是旧家电的回收上,都将失去议价权。本来一个可以去市场上卖到500元的电器,在“指定”的回收厂家这里只能卖到200元。这样,等于政府补贴给消费者的钱可能被回收企业、拆解企业和家电销售企业通过“合谋”行为而挤压归零。■
[编辑 陈 力]
E-mail:[email protected]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岩石
“创造性毁灭”这个概念来自于熊彼特教授的创新理论,指生产要素的重组和生活方式的创新。通用汽车之死首先是一个产业梯度的转移,具体则源于18年前的决策——在跨国采购的模式下,汽车零部件的价格越低越好,几乎就等于质量越差越好。这在零部件层次上扼杀了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国家的产业结构有三个层次:一是创新的,决定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成长的,构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三是就业的,即政策性的创造就业经济。重组后的通用汽车将在第三个层次,因为汽车业的创新成长将很难发生在美国了。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产业升级的要求在全球化趋势下势必带动传统产业的梯度转移。
管理团队和商业模式是企业经营价值的两大支柱,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和预期现金流量。从长期趋势看,企业的经营价值和企业的主营产业必然分离,因为产品生命周期决定了主营产业的盛衰,而企业能否长期保持创新成长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及时调整主营业务。企业要超越其主营产业的生命周期,就要及时进行主营产品和产业区位的战略转移,才能在每一次“创造性毁灭”之中获得新生。
“土豆效应”对中国出口有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诸建芳
“土豆效应”是指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消费者舍弃高端产品而转向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推高低成本产品的销售。前不久,我们赶赴浙江省调研出口企业,并集中在玩具、家具、纺织、服装、制鞋、电子元器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我们收集的数据表明:中国出口产品的“土豆效应”比较明显。
首先,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订单可能高于市场预期。我们列举几个典型的企业代表:一是一家德国厂商投资的玩具出口企业,其2008年实现收入2.2亿元人民币,2009年预期增长18%。到5月份已经拿到了占全年营业收入目标50%的订单;二是一家民营家具出口企业,其订单情况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的迹象,其国外客户在4月初也增加了部分订单,预计旺季可能在7~8月。上述现象在浙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中不在少数。
第二,汇率变动对“土豆效应”影响相对较小,是我们对企业进行实际调研中的另一个发现。因为大多数企业已经与客户签订了相关汇率协定,已经将成本相对锁定。但是企业普遍对出口退税率的变动比较敏感。
另外,相关的出口企业正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中东市场有可能成为未来增长的一个亮点。我们预计,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可能会进一步上调,这对正在形成中的“超级大土豆”将产生良好的促进效应。
实际上,微观的草根调查,与宏观的数据也非常匹配。2009年3月,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为显著。由此可见,“中国制造”的“土豆效应”正起到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当务之急是纠正结构的失衡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许小年
复苏何时到来,取决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调整速度。
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不意味着危机结束,而仅仅是从金融领域转向实体经济。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基本过去,世界将面对常规但相当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对复苏构成最大威胁的,是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如果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能走出萧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外需就无法恢复。
与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相反,中国经济所必需的调整是去除包括产能在内的过剩库存。若不减少投资,就不能增加用于消费的资源;若不降低库存水平和消化过剩产能,就不会有新的投资高峰。因此,调整的当务之急是纠正结构的失衡,而不是盲目地拉动内需,更不是通过刺激投资,来弥补外部需求的不足。
今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出现某种程度的回暖,主要原因是库存调整告一段落,其次是国有部门的投资激增,以及配合投资的天量银行信贷投放。
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回暖是暂时的,难以转化为可持续的复苏。虽然经过去年四季度的剧烈下调,库存周期有可能已进入了上行阶段,但另一个更大的周期——投资的调整才刚刚开始。当外部需求的大潮退去时,国内过剩产能便水落石出,多年来的高投资之所以没有造成严重供给过剩,是由于海外市场吸收了国内市场容纳不下的产品。但即使西方经济复苏,外部需求也不可能回到原有的水平,因为旺盛外部需求的最重要支持——美国信贷已不可能再如往昔一般地无节制发放了。
危机始于失衡,复苏之道在于恢复平衡。发达经济体已大幅调整,中国经济的失衡则因刺激投资进一步恶化。率先调整者,率先复苏;拒绝调整,无异于对复苏说“不”。
B类人才,A级业绩
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 白立新
员工技能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是永远存在的。如果提升员工技能的路线行不通,或许你可以搭建麦当劳“简单前台+标准化后台”这样的模式,使得B类人才也可以做出A级的业绩。
许多10年前名噪一时的保健品公司现在都销声匿迹了,而隆力奇却从保健品成功地转型为我国日用化妆品行业的第一品牌。拜访徐之伟董事长的时候,我就向他讨教这个问题。他特意让人从他的办公室拿出两块2米见宽的宣传板,宣传板的标题是《木工思维的启示》。
在第一块板上粘贴着15张A4纸,其中1张是出口日本的佛龛成品图,而为了加工这个佛龛作品所需的详细设计和工艺标准却有11张,另外还有3张数据表格。而第二块板上粘贴的则是国内某家具产品的规范和标准,除了1张成品图之外,只有2张纸的设计和工艺规范。
图形就是最好的语言。两相对照,结论十分清晰:11页详细的标准化工序降低了对木匠技能的需求,而2页模糊不清的工艺规范则需要能工巧匠才能完成所需的作品。用徐董事长的话说,有了标准和规范,7年的木工师傅能够做出10年师傅单凭经验所能完成的活计;凭借标准化体系,即便没有清一色的老师傅,也能达到国际的水准。
按照麦当劳模式,那就是,B类人才也能创造A级业绩。
铁打的营盘(标准化的后台),流水的兵(简单的前台)。这是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必经之路。
悍马是一匹骏马还是蠢马
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 王 冉
在美国通用汽车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的48小时之内,中国民营企业腾中重工宣布将围绕“悍马”品牌的使用与全球运营与通用汽车进行磋商讨论。如果交易成功,腾中最后有可能在正确的时机用靠谱的顾问团队帮助自己买了一座彪悍如马的大奖杯,而不是一个可以持续盈利的大印钞机。
有几个问题我希望腾中的决策者们早已想明白:首先悍马是不是符合全球日益强劲的“绿色、节能、环保”的主题?答案不言自明。其次,过去并没有深厚汽车制造经验积累的腾中是不是具备对悍马进行技术升级、大幅度提高悍马的燃油效率的能力?如果没有,又靠什么让已经日薄西山的悍马起死回生?
靠中国市场?而这恰恰是我的第三个大问题:如果你赌的真是中国市场,凭什么一个海外市场正在萎缩的产品来到中国就会前景光明?除此之外,中国是全世界豪华车进口关税最高的国家之一,如果腾中真的像承诺的那样把制造和组装继续留在美国,又如何解决高关税的问题?再有,过去买悍马的中国人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看中了它源于美国军车的血统。一旦它成为一个中国民企的品牌,在这些消费者眼里本质上和一辆大号的夏利又有多大的区别?
我看到有人拿腾中收购悍马同当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作比较。其实,两个交易是截然不同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联想本身就是做电脑的并且在收购前占到了中国市场20%以上的份额,而截止到今天腾中并没有生产过一辆SUV。
中国核心矛盾是房地产
经济学家 谢国忠
十年前我们干了三件事,提高了生产力:第一个是还富于民,主要是住房改革,将以前只有居住权的房子分到个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财富转移;第二个是国企改革打破铁饭碗,中国的竞争力大幅度上升;第三个是加入WTO,让跨国公司放心到中国生产。这些因素引起了我们十年的发展。而今天呢,大家担心的是房子买不起的问题。
中国经济过去改革带来的好处已经没有了,现在需要新一轮的改革来创造增长的空间。第一步就是要还富于民。没有财富谈刺激消费是很难的。
第二步,我们要从以出口赚钱到变成让外国的钱直接进来。我们现在是靠工厂做了东西以后换别人的钱,以后让全世界的人都到中国来,这是很容易的事情,西方都在加税。发展经济的最高境界不是做鞋子做衣服,而是给人一张票就让别人给你卖命。中国现在是买不起房子,你把外国的钱拿过来以后,搞城市化,借钱给他们买房子,这不是很好吗?然后我们发债,全世界都来了,农民全进城住下来了,这才叫聪明。
中国过去的社会矛盾的核心是吃饭的问题,温饱的问题,现在中国社会的核心矛盾是房地产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处理好,中国社会会不稳定的。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人怪开发商。其实这个核心的问题是地方财政模式的问题,房地产开发商都是为政府打工的。这个问题关键是地方政府的行为,在美国地方政府是发债,在中国现在没有这样的渠道,它必须马上收钱,收大家的钱马上搞建设。它的房价越高,它就可以收更多的钱,搞基础设施,其他的后果就留给后面的人。中国有些城市要继续走这个道路,维持高房价,不拍地,那它也就死了,但是我觉得中国不可能会这么做。
“服务外包”意识和“战略联盟”思维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
虽然中国是出口大国,但并非工业强国。与全球化经营的内在要求相比,中国企业还太年轻而且经验不足,需要转变战略思维和经营理念。
首先,企业对外投资有一个“服务先行”的问题。海外投资环境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法律制度、社会政治、宗教文化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要有“服务外包”意识,投资咨询、法律顾问、风险管理等都需要引入外部的专业化服务。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就是跨国企业全球化经营的管理服务外包的过程。
其次,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认清“合成谬误”,强化“抱团取暖”和“战略联盟”的战略思维。“合成谬误”是指,对个体而言完全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对由个体组成的整体而言却是完全有害的。比如恶性竞争导致的两败俱伤。
另外,有些企业对外投资选择海外品牌收购,却不知品牌是由企业百年诚信和过硬的技术质量作担保的,被收购品牌的市场价值通常都会大幅度贬值。相比较而言,需求和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销售渠道,最值得在危机时期去投资拥有。想想国内生产厂家被渠道商支配的局面就应知道其战略意义。但这并非是单个企业可以作为的,需要以联合投资等“战略联盟”来推进。
家电“以旧换新”的寻租空间
经济学家 马光远
中央安排20亿元资金用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设计是美好的,然而,家电“以旧换新”在细节的设置上显然给政策寻租和利益输送提供了一些可资利用的空间:
首先,享受政策补贴的具体的家电目录难以确定。尽管家电企业通过招标产生,但由于没有具体的产品目录,究竟哪些产品是环保节能的,哪些是需要淘汰的,恐怕很难确定。对于家电产业,真正积压的产品恰好是那些本身就需要淘汰的或者并不环保的产品。我们的担心在于,国家财政补贴了不该补贴的产品,“以旧换新”成了厂家处理过剩产能的政策窗口。
其次,实施细则规定了,按不超过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给予补贴,分品种确定最高补贴额度。这事实上给商家提前涨价留足了时间和空间。商家完全可以做到把价格提高两成,或者取消以前的销售折扣,而让消费者享受所谓的10%的财政补贴。
另外,实施方案规定,家电销售商和家电回收企业以招标方式确定,而拆解处理企业由试点省市人民政府从现有拆解处理企业中确定。抛弃招投标的寻租环节不论,指定拆解企业和制定指导价格本身完全是政府行为。在这个环节,政策寻租将成为常态。在招投标企业确定,拆解企业由政府指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无论在新家电的购买,还是旧家电的回收上,都将失去议价权。本来一个可以去市场上卖到500元的电器,在“指定”的回收厂家这里只能卖到200元。这样,等于政府补贴给消费者的钱可能被回收企业、拆解企业和家电销售企业通过“合谋”行为而挤压归零。■
[编辑 陈 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