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和翻转课堂都是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教学形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也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方式。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封娇(1980.10.18- ),女,汉族,甘肃临夏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高,本科,专业英语文学,教育硕士。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方式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为基础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符合高職学生的学习特点,也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对于提高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微课业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态之一,翻转课堂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虽然二者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时下微课与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还很少见。因此,将微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去,构建一个高效而又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教学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一种简短、完整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具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是内容少、时间短、容量小,一般来说,一节微课的时长大约在5-10分钟,以某一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二是目标清晰,微课的制作与设计是围绕某一知识点而开展的,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三是资源多样,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其中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正如俗话所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不仅仅是一个视频,他还包括课件、教学素材、反思、学生反馈、师生互动等多种资源。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更加关注任务学习。教师创建视频共学生课外学习,之后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具有如下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资源“微课程化”、评价贯穿始终。由此可见,微课与翻转课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不仅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利用视频、录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高职院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在分析微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这为微课与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现提出如下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1.整合资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丰富的课前准备能够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微课视频、学案、学习任务、互动作业、与本次学习内容相关的话题和语言资源库等。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教材内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等,合理选择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条件的话,学校也可以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网络平台,将各种微课资源整合其中,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准备,也可通过班级网站或者微博等就本次学习内容进行交流互动。
2.课堂中积极与学生互动,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在课前网络学习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学生所提出的学习难点,提供一些与之有关的话题和任务,教师负责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情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来与学生互动交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经验,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弱项。比如,对于口语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要求他们演示教师提供的英语互动内容。
3.课后做好评价,多方面关注形成性评价。微课与翻转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要做好活动评价。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因此,教师需要将课堂评价和网络评价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课前的网络学习观察学生的学习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表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两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即可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同时适当参考终结性评价,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出最后的成绩评定。
三、结束语
微课与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质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将微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甘萍,洪旺元.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17(11):71-75.
[2]朱晓洁.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4):142-146.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封娇(1980.10.18- ),女,汉族,甘肃临夏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高,本科,专业英语文学,教育硕士。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方式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为基础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符合高職学生的学习特点,也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对于提高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微课业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态之一,翻转课堂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虽然二者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时下微课与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综合应用还很少见。因此,将微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去,构建一个高效而又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教学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一种简短、完整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具有如下三大特点:一是内容少、时间短、容量小,一般来说,一节微课的时长大约在5-10分钟,以某一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二是目标清晰,微课的制作与设计是围绕某一知识点而开展的,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三是资源多样,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其中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正如俗话所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不仅仅是一个视频,他还包括课件、教学素材、反思、学生反馈、师生互动等多种资源。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更加关注任务学习。教师创建视频共学生课外学习,之后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具有如下特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资源“微课程化”、评价贯穿始终。由此可见,微课与翻转课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为二者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不仅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利用视频、录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有助于高职院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数字化学习系统。在分析微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这为微课与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针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现提出如下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
1.整合资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丰富的课前准备能够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微课视频、学案、学习任务、互动作业、与本次学习内容相关的话题和语言资源库等。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教材内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等,合理选择并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有条件的话,学校也可以构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网络平台,将各种微课资源整合其中,让学生课前通过网络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准备,也可通过班级网站或者微博等就本次学习内容进行交流互动。
2.课堂中积极与学生互动,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在课前网络学习的基础上,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学生所提出的学习难点,提供一些与之有关的话题和任务,教师负责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情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来与学生互动交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经验,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弱项。比如,对于口语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要求他们演示教师提供的英语互动内容。
3.课后做好评价,多方面关注形成性评价。微课与翻转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要做好活动评价。一般来说,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因此,教师需要将课堂评价和网络评价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课前的网络学习观察学生的学习时长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英语学习表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两方面的评价结合起来,即可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同时适当参考终结性评价,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出最后的成绩评定。
三、结束语
微课与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质量,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将微课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甘萍,洪旺元.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17(11):71-75.
[2]朱晓洁.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04):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