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结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并获得明确的临床诊断,回顾分析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结果 患者首次CT检查主要表现为骨折、硬膜外出血、硬膜下血肿、中线结构偏移等;CT复查主要表现为额颞叶血肿、顶叶血肿、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等等。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时间在3h至72h之间。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接受CT检查,有助于其做出较为准确的临床诊断,因而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颅脑外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50-01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CT扫描检查是该疾病最为常用的临床检查技术,且CT检查具有显像更加直接、清楚、快速的特征,因而能够对各类骨折、积水、水肿、挫伤和出血等颅脑外伤性疾病作出最为直观的反应。然而,部分患者早发生颅脑外伤后,首次CT检查无法明确反映出颅内出血症状,但随着其病情的逐步恶化,各类迟发性颅内出血症状会逐步显现[1]。本次临床研究对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至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5±22.5)岁。患者受伤原因包括:跌落伤2例,打击伤4例,车祸伤14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1例癫痫合并意识障碍,6例意识障碍、呆滞、烦躁,13例严重呕吐、头痛、头晕。
1.2 方法
所有20例观察对象均于入院后及时接受CT检查,以听毗线作为基线,层距设置为10mm,层厚为10mm,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10至12层扫描。对于疑似颅底骨折的观察对象,需要适当下移扫描基线至颅底骨质处。CT检查完成后,将观察对象送至病房进行持续的病情监测。对于颅内发生突发性改变的患者,需立即进行CT复查。全部CT扫描均选择GEHispeeddual全身CT扫描机[2]。
2 结果
全部观察对象均于颅脑外伤发生后的0.5h至3h内接受首次CT检查,主要表现包括:2例骨折,1例硬膜外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4例脑池、脑室变窄,中线结构偏移,3例蛛网膜下腔局限性出血,6例白、灰质分界模糊,9例脑实质局部密度降低。发病3h至72h后患者再次接受CT复查,主要表现包括:2例骨折,3例硬膜外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2例顶叶迟发性血肿,10例额颞叶迟发性血肿。
患者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诊断时间为: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CT复查诊断时间在3h至72h之间,其中,3例在48h以上,8例在24h至48h之间,9例在3h至24h之间。
3 讨论
硬膜外血肿以往常被视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颅脑外伤急性并发症,该疾病的出血时间通常会持续数分钟,之后不会再次发生持续性出血症状,然而,CT扫描技术的应用使得临床医师对硬膜外血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逐步认识到,硬膜外血肿可能发生在颅脑外伤症状发生的数小时后[3]。这类硬膜外血肿可以视为颅脑外伤发生后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一种动态出血性病变,因而通常将其称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可定义为:在颅脑外伤症状发生后,首次神经影像学检查未得到明确诊断,而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患者会在后续的神经影像学复查中得以诊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发病率通常在8%至10%左右[4]。
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对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发病原因的统一认识,但通常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在于各类原因所导致的硬膜外血管破裂。颅内压降低是导致患者发生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引流术后、脑室和椎管造影后、静脉注射硫喷妥钠或甘露醇后、脑外科手术后等患者均易发生硬膜外血肿问题[5]。对于颅脑损伤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尽快做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诊断,且诊断过程较为容易。但是,对于首次接受CT扫描的颅脑轻微损伤或是颅脑损伤的患者,常会忽视迟发性硬膜外血肿问题,进而造成病情的延误,严重者还会造成患者死亡。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较为规范化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诊断依据,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CT检查和诊断的规范化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颅脑外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漏诊率。对于大部分的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尽管其首次C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但仍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病情监测,并在此期间进行CT复查,从而及时发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症状,并作出最为准确的临床诊断。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医疗单位受到经济原因的限制,常常无法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监测,因而易造成病情的延误。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病情监测过程中发生昏迷、瞳孔扩大、抽搐和头痛等症状,则需立即实施CT复查,以做出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
大部分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都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特别是潜在神经系统损伤和重要部位血肿的患者。对于血肿体积较小,且发生部位不重要的的患者,可首先实施保守治疗,并对其病情进行连续监测,若病情发生恶化则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罗迪林,谭永良,吕永革等.外伤术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J].很那外科学杂志,2005,11(4):2-4.
[2]曾静波.外伤性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J].中外医疗,2012,1(1):54-55.
[3]全凌娅,吕健.外伤性迟发型硬膜外血肿术前后ICU的监护[J].当代医学,2012,1(1):123-124.
[4]张玉英,周和平,洪军.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56-57.
[5]刘水忠,吴竞,吴子信,赵军.眼外伤合并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6):4-5.
关键词:颅脑外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50-01
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外科疾病,CT扫描检查是该疾病最为常用的临床检查技术,且CT检查具有显像更加直接、清楚、快速的特征,因而能够对各类骨折、积水、水肿、挫伤和出血等颅脑外伤性疾病作出最为直观的反应。然而,部分患者早发生颅脑外伤后,首次CT检查无法明确反映出颅内出血症状,但随着其病情的逐步恶化,各类迟发性颅内出血症状会逐步显现[1]。本次临床研究对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CT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20例颅脑外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13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至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5±22.5)岁。患者受伤原因包括:跌落伤2例,打击伤4例,车祸伤14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1例癫痫合并意识障碍,6例意识障碍、呆滞、烦躁,13例严重呕吐、头痛、头晕。
1.2 方法
所有20例观察对象均于入院后及时接受CT检查,以听毗线作为基线,层距设置为10mm,层厚为10mm,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10至12层扫描。对于疑似颅底骨折的观察对象,需要适当下移扫描基线至颅底骨质处。CT检查完成后,将观察对象送至病房进行持续的病情监测。对于颅内发生突发性改变的患者,需立即进行CT复查。全部CT扫描均选择GEHispeeddual全身CT扫描机[2]。
2 结果
全部观察对象均于颅脑外伤发生后的0.5h至3h内接受首次CT检查,主要表现包括:2例骨折,1例硬膜外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4例脑池、脑室变窄,中线结构偏移,3例蛛网膜下腔局限性出血,6例白、灰质分界模糊,9例脑实质局部密度降低。发病3h至72h后患者再次接受CT复查,主要表现包括:2例骨折,3例硬膜外血肿,4例硬膜下血肿,2例顶叶迟发性血肿,10例额颞叶迟发性血肿。
患者颅脑外伤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诊断时间为: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CT复查诊断时间在3h至72h之间,其中,3例在48h以上,8例在24h至48h之间,9例在3h至24h之间。
3 讨论
硬膜外血肿以往常被视为一种较为常见的颅脑外伤急性并发症,该疾病的出血时间通常会持续数分钟,之后不会再次发生持续性出血症状,然而,CT扫描技术的应用使得临床医师对硬膜外血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逐步认识到,硬膜外血肿可能发生在颅脑外伤症状发生的数小时后[3]。这类硬膜外血肿可以视为颅脑外伤发生后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一种动态出血性病变,因而通常将其称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可定义为:在颅脑外伤症状发生后,首次神经影像学检查未得到明确诊断,而随着病情的逐步恶化,患者会在后续的神经影像学复查中得以诊断。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发病率通常在8%至10%左右[4]。
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对于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发病原因的统一认识,但通常认为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在于各类原因所导致的硬膜外血管破裂。颅内压降低是导致患者发生硬膜外血管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引流术后、脑室和椎管造影后、静脉注射硫喷妥钠或甘露醇后、脑外科手术后等患者均易发生硬膜外血肿问题[5]。对于颅脑损伤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尽快做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诊断,且诊断过程较为容易。但是,对于首次接受CT扫描的颅脑轻微损伤或是颅脑损伤的患者,常会忽视迟发性硬膜外血肿问题,进而造成病情的延误,严重者还会造成患者死亡。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较为规范化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临床诊断依据,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迟发性硬膜外血肿CT检查和诊断的规范化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颅脑外伤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漏诊率。对于大部分的颅脑外伤患者来说,尽管其首次C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但仍然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病情监测,并在此期间进行CT复查,从而及时发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症状,并作出最为准确的临床诊断。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医疗单位受到经济原因的限制,常常无法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监测,因而易造成病情的延误。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病情监测过程中发生昏迷、瞳孔扩大、抽搐和头痛等症状,则需立即实施CT复查,以做出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
大部分迟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都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特别是潜在神经系统损伤和重要部位血肿的患者。对于血肿体积较小,且发生部位不重要的的患者,可首先实施保守治疗,并对其病情进行连续监测,若病情发生恶化则再次进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罗迪林,谭永良,吕永革等.外伤术后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CT表现[J].很那外科学杂志,2005,11(4):2-4.
[2]曾静波.外伤性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J].中外医疗,2012,1(1):54-55.
[3]全凌娅,吕健.外伤性迟发型硬膜外血肿术前后ICU的监护[J].当代医学,2012,1(1):123-124.
[4]张玉英,周和平,洪军.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J].中国综合临床,2004,20(1):56-57.
[5]刘水忠,吴竞,吴子信,赵军.眼外伤合并迟发型硬膜外血肿的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