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技工学校,在学生学完电工理论知识后,重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尤其是在安全用电方面让学生正确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和技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安全用电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才是我们电工技能教学的前提。
关键词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安全技术;技能教学前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144-01
电能在与其他各种形式的能源相比,它具有易于生产、便于传输、使用方便、利用率高、减少污染等五大特点和优越性,因此说电力是当今社会应用得最广泛的动力源,是我们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石,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科研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电力的应用。但是,电力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人和物也构成很大的潜在危险。如果使用者对安全用电常识和技术认识不足;对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操作、维修使用不当,或者由于错误操作等原因,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线路设备事故或者遭受雷击、静电危害,电磁场危害及引发电气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安全用电是衡量一个国家用电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高一个国家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全体电气工作人员在这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这里我们所说得安全用电是指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两大条件的前提下,正确地使用电力以及为此目的采取必要的科学措施和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电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安全用电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安全用电常识
1)要经常检查的保险丝和空气开关。如夏季用电负荷大,保险丝和空气开关会频繁跳闸,不可用铝丝、铜丝短接。2)严禁用一线(相)一地(大地)安装用电器具。3)在一个插座上不可接过多或功率过高的用电器。4)不掌握电气知识和技术人员,不可安装和拆卸电气设备及线路。5)不可用金属丝绑扎电源线,不可用湿手接触带电的电器。6)电动机和电气设备上不可放置杂物。7)堆放和搬运各种物质,安装其它设备,要与带电设备和电源线相距一定的安全距离。8)在搬运电钻、电焊机等可移动电器时,要先切断电源,不可拖拉电源线来搬迁电器。9)在潮湿环境使用可移动电器时,必须采用额定电压36V及以下的低压电器。若采用220V的电气设备时,必须使用隔离变压器。10)雷雨天气,不可走近高压电杆、铁塔和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以防雷电伤人。切勿走近断落在地面的高压线,万一进入跨步电压危险区时,要立即单脚或双脚并拢迅速跳到距离接地点10m以外的区域,切不可奔跑,以防跨步电压伤人。11)要确保漏电保护器正常工作。一旦有出现触电、线路短路、漏电等情况,漏电保护器马上会发挥作用,自动跳闸,切断电源,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2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
1)设置屏护(遮栏、栅栏、护罩、护盖)和间距(指带电体与大地,与设备等之间的安全距离)是最常用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之一,它防止人体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的发生。2)用绝缘防护(气体、液体、固体绝缘)是最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之一,因为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人体隔离,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3)用接地保护是最古老、最广泛的安全措施之一,它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不论是交流设备还是直流设备,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都把接地保护作为必须的安全技术措施。4)用接零保护,它是将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构架与配电系统的零线直接进行电气连接,(将故障电流引入系统)用来防护间接触电的接地。5)用漏电保护是一种更加完善的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技术。它的作用一是人尚未触及之前就切断电源,作用二是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能在0.1s切断电源。
3电气火灾及电气灭火常识
3.1电气火灾产生原因
短路、过负载、接触电阻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都能引起火灾。从电气防火角度看,电气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雷击和静电是造成电气火灾的几个重要原因。
3.2电气火灾灭火常识
1)当发生火灾时,首先尽快切断电源,以防火势蔓延和灭火时触电。2)关闭电源的操作,应该从低压开始。首先关闭所有正在运行中的电器,然后关闭负荷开关;切断高压电源的操作应该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3)在无法断电时,应选用干黄沙、二氧化碳、1211、四氯化碳或者干粉灭火机。严禁用泡沫灭火机对带电设备进行灭火,否则有触电危险,还会损坏电气设备。4)灭火时,要保证灭火机与人体间距及灭火机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10KV电源不得小于0.7m,35KV电源不得小于1m)。
4触电急救技术
4.1触电急救的要点
抢救迅速和救护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触电者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救护等部门救治。
4.2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1)拉,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座时,马上拉下开关和插座。2)切,若一时找不到断开电源的开关,应迅速用绝缘完好的钢丝钳或断线钳剪断开电源线。3)挑,由导线绝缘损坏造成的触电,急救者可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等将电线挑开。4)拽,抢救者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也可站在干燥的木板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拖拽开。5)垫,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导线,要用干木棒塞到触电者身下,与地隔离。
4.3对触电者进行现场诊断
1)看,侧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看无起伏症状。2)听,聆听触电者心脏跳动的情况和口鼻处的呼吸声响。3)摸,触摸触电者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4.4触电急救方法
1)若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①清除口腔杂物,②抬起舌根通气道,③捏紧鼻(嘴)深呼吸后,紧贴鼻(嘴)吹气,④放松捏紧鼻(嘴)换气,每5s吹气一次,对触电儿童每3s吹气一次。2)若触电者虽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人工胸外挤压法。①找准位置,左手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②挤压姿势是跪跨在触电者腰部,左掌压右掌上。③向下挤压3-4cm,④突然松手,每1s一次,儿童每2s三次。3)对心跳与呼吸都停止的触电者要以上两种方法并用。
总之,以上讲得不一定是最完美、最好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它还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证明、验证并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因为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由于电能在形态上“看不见、摸不着”,它转换为其它能源的速度快,因此,电气事故的发生及后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例事故的发生都来得很突然,令人防不胜防。正确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和技术,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好思想、好作风,好行为,以便将来在工作中做到安全用电和文明生产,这才是我们技工学校电工技能教学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第四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
[2]安全用电.第三、四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
关键词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安全技术;技能教学前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2-0144-01
电能在与其他各种形式的能源相比,它具有易于生产、便于传输、使用方便、利用率高、减少污染等五大特点和优越性,因此说电力是当今社会应用得最广泛的动力源,是我们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石,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交通运输、科研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电力的应用。但是,电力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人和物也构成很大的潜在危险。如果使用者对安全用电常识和技术认识不足;对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操作、维修使用不当,或者由于错误操作等原因,均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线路设备事故或者遭受雷击、静电危害,电磁场危害及引发电气火灾和爆炸等事故。安全用电是衡量一个国家用电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高一个国家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全体电气工作人员在这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这里我们所说得安全用电是指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两大条件的前提下,正确地使用电力以及为此目的采取必要的科学措施和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电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安全用电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1安全用电常识
1)要经常检查的保险丝和空气开关。如夏季用电负荷大,保险丝和空气开关会频繁跳闸,不可用铝丝、铜丝短接。2)严禁用一线(相)一地(大地)安装用电器具。3)在一个插座上不可接过多或功率过高的用电器。4)不掌握电气知识和技术人员,不可安装和拆卸电气设备及线路。5)不可用金属丝绑扎电源线,不可用湿手接触带电的电器。6)电动机和电气设备上不可放置杂物。7)堆放和搬运各种物质,安装其它设备,要与带电设备和电源线相距一定的安全距离。8)在搬运电钻、电焊机等可移动电器时,要先切断电源,不可拖拉电源线来搬迁电器。9)在潮湿环境使用可移动电器时,必须采用额定电压36V及以下的低压电器。若采用220V的电气设备时,必须使用隔离变压器。10)雷雨天气,不可走近高压电杆、铁塔和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以防雷电伤人。切勿走近断落在地面的高压线,万一进入跨步电压危险区时,要立即单脚或双脚并拢迅速跳到距离接地点10m以外的区域,切不可奔跑,以防跨步电压伤人。11)要确保漏电保护器正常工作。一旦有出现触电、线路短路、漏电等情况,漏电保护器马上会发挥作用,自动跳闸,切断电源,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2安全防护技术及应用
1)设置屏护(遮栏、栅栏、护罩、护盖)和间距(指带电体与大地,与设备等之间的安全距离)是最常用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之一,它防止人体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防止短路、故障接地等电气事故的发生。2)用绝缘防护(气体、液体、固体绝缘)是最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之一,因为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与人体隔离,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体触电事故的发生。3)用接地保护是最古老、最广泛的安全措施之一,它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将故障电流引入大地),不论是交流设备还是直流设备,是高压设备还是低压设备,都把接地保护作为必须的安全技术措施。4)用接零保护,它是将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和构架与配电系统的零线直接进行电气连接,(将故障电流引入系统)用来防护间接触电的接地。5)用漏电保护是一种更加完善的防止人身触电的保护技术。它的作用一是人尚未触及之前就切断电源,作用二是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能在0.1s切断电源。
3电气火灾及电气灭火常识
3.1电气火灾产生原因
短路、过负载、接触电阻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电或静电等都能引起火灾。从电气防火角度看,电气设备质量不高、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雷击和静电是造成电气火灾的几个重要原因。
3.2电气火灾灭火常识
1)当发生火灾时,首先尽快切断电源,以防火势蔓延和灭火时触电。2)关闭电源的操作,应该从低压开始。首先关闭所有正在运行中的电器,然后关闭负荷开关;切断高压电源的操作应该先断开断路器,后断开隔离开关。3)在无法断电时,应选用干黄沙、二氧化碳、1211、四氯化碳或者干粉灭火机。严禁用泡沫灭火机对带电设备进行灭火,否则有触电危险,还会损坏电气设备。4)灭火时,要保证灭火机与人体间距及灭火机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10KV电源不得小于0.7m,35KV电源不得小于1m)。
4触电急救技术
4.1触电急救的要点
抢救迅速和救护得法。即用最快的速度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触电者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救护等部门救治。
4.2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1)拉,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座时,马上拉下开关和插座。2)切,若一时找不到断开电源的开关,应迅速用绝缘完好的钢丝钳或断线钳剪断开电源线。3)挑,由导线绝缘损坏造成的触电,急救者可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等将电线挑开。4)拽,抢救者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者;也可站在干燥的木板等绝缘物品上,用一只手将触电者拖拽开。5)垫,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导线,要用干木棒塞到触电者身下,与地隔离。
4.3对触电者进行现场诊断
1)看,侧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看无起伏症状。2)听,聆听触电者心脏跳动的情况和口鼻处的呼吸声响。3)摸,触摸触电者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4.4触电急救方法
1)若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应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①清除口腔杂物,②抬起舌根通气道,③捏紧鼻(嘴)深呼吸后,紧贴鼻(嘴)吹气,④放松捏紧鼻(嘴)换气,每5s吹气一次,对触电儿童每3s吹气一次。2)若触电者虽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应用人工胸外挤压法。①找准位置,左手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②挤压姿势是跪跨在触电者腰部,左掌压右掌上。③向下挤压3-4cm,④突然松手,每1s一次,儿童每2s三次。3)对心跳与呼吸都停止的触电者要以上两种方法并用。
总之,以上讲得不一定是最完美、最好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它还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证明、验证并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人身安全(因为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由于电能在形态上“看不见、摸不着”,它转换为其它能源的速度快,因此,电气事故的发生及后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例事故的发生都来得很突然,令人防不胜防。正确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和技术,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好思想、好作风,好行为,以便将来在工作中做到安全用电和文明生产,这才是我们技工学校电工技能教学的前提。
参考文献
[1]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第四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
[2]安全用电.第三、四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