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互动情况探析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ruy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信朋友圈通过信息分享、自我形象展示、在线互动等形式,帮助用户积累社会资本。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研究朋友圈互动的情况。研究主要以访谈的方式获取资料,从互动的主体关系特征、互动的过程性特征、不同强度关系的互动差异等方面探讨,旨在通过这些研究,让微信用户能够更好地利用其管理社会资本。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社会资本;强关系;弱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20-02
  一、微信朋友圈與社会资本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2015年8月13日,微信的活跃用户已经突破6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1]。
  作为中国时下最热门的社交网站,微信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交流渠道,微信朋友圈更是给了用户一个自我表达、沟通交流、管理关系网络资源的平台。20世纪80年代,布迪厄、普特南等社会学者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这一理论为我们观察社会现象,解释社会发展原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传播学者纷纷将之加以应用,用来解释传播学上的一些现象。大学者林南更是预测到,互联网的普及将会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间的互动提供一种新的基础[2]。因此不少学者进行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的研究尝试,结果证实互联网的使用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微信朋友圈以人际交往为要点,它已成为人们获取好友消息、进行人际交流、增进感情的重要阵地之一,也是当下人们最常用的线上活动平台。圈中朋友是如何互动的,互动的主体特征如何,不同强度关系的用户间互动方式有什么不同,这些互动能否为活动在其中的个体带来可获取的社会资本,这些问题都十分值得探索。
  二、研究方法
  (一)抽样的方式、对象说明
  根据腾讯公司发布的用户数据报告,微信用户呈现如下几方面特征。1.用户性别方面:男性用户居多,男女的比例为1.8︰1;2.年龄方面:平均年龄约为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3.职业方面:主要有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四类,这四类用户占比高达80.6%。具体来说,企业职员占比32%、自由职业者占比28%、公务员占比11%、学生占比20%。本研究从微信使用人群特征出发,按照配额抽样的方法,选择其中20位拥有不同社会资本的微信用户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用户在朋友圈互动过程更具体的特征及体会。
  研究选取了12男8女,共20人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当中有2人是企业主,4人公务员,4人是自由职业者,其中1人长期作为公益活动的发起人,6人是企业职员,还有4名学生。这20人成为微信用户均超过2年,上两周内有在朋友圈发布过内容。
  (二)访谈重点
  访谈主要想了解用户在朋友圈互动时具体的情况。主要有:1.选取部分朋友圈互动内容,让他们指出哪些属于强关系联系,哪些属于弱关系联系;2.互动的偏好,针对不同强度关系的朋友是否会有所不同;3.使用朋友圈有没有带来社会资本的增长,具体为,与本来强关系人员有无进一步的感情交流,有没有从弱关系转为强关系的情况等。
  三、微信朋友圈互动的特征
  (一)互动主体的关系特征
  1.平等的同质互动居多。研究发现,在微信朋友圈中,以平等的同质互动居多。此处强调微信朋友圈个体关系的平等性,是因为与微博等社交网络不同,在微信朋友圈中,连接的大多数是基于现实的社交关系,也就是常说的“熟人社交”。朋友圈中的大部分人是现实关系中的家人、朋友、同学、上司、同事,圈子的构成方式不是简单的从众式关注,而是在双方相互认证基础上的互为添加,这样的添加方式使得朋友圈回归了平等的人际传播。建立了联系的双方,朋友圈会推送个人发布的内容,“迫使”双方互相了解,信息交往更加平等,因此圈内的人际互动机会和频率更高,能够有效增强社会资本连接的有效性。处于强关系的双方,通常拥有更加相似的资源,在社会学中这种互动称为“同质互动”。社会学学者边燕杰曾在格兰诺维特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关系假设,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强关系社会。也就是说,在中国,要办成事,靠的不是社会关系的多而广,而更加强调的是关系的强弱,强关系更能给以有力的支持。
  2.平等的异质互动不可忽视。处在弱关系当中的异质互动,往往穿插于其他连续的同质性互动之中。根据情感与互动关系假设,情感很难引发异质性互动,因为双方之间的资源是不对等的,所以异质互动通常需要更多的条件。微信朋友圈恰恰提供了这种条件。在微信当中,互为弱关系的个体通常是由强关系介绍、推荐或者由于工作需要添加,在经过互相认证之后,已经有一条无形的纽带牵引着他们。微信朋友圈把这根纽带再次加固。美国传播学者埃里克·尤斯兰利指出,网络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是由兴趣或特定议题出发建立,朋友圈是个人兴趣爱好展示的舞台,互为好友后,对等的查看权限“迫使”对方了解你的朋友圈消息,了解你的兴趣爱好,在这期间,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异质个体很可能发生互动,这也是弱关系转为强关系的第一步。
  在微信当中,平等的异质互动通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交友为目的的情感性需求的互动,第二类是求助、营销等目的的工具性需求的互动。从调查数据来看,两种类型数量相当,均比较普遍,但以工具性为需求的互动,互动层次会更深,如看到朋友圈发布的买卖信息,有需求的个人很可能会发起直接的会话,进入异质个体对话的状态。
  (二)互动的过程性特征
  网络中的互动性,强调信息传送者与接收者可以互为对方角色,产生信息上的交换。从符号学角度来说,就是信息的编码与解码。微信朋友圈是由强关系连接起来的圈子,互动权限的适度开放使得它与其他社交网站的互动有着不同的过程特征。
  1.互动过程的私密性。首先,从它的好友添加方式来看,必须验证通过才能加为好友,具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其次,微信好友是基于现实朋友圈子发展起来的,是现实版本的网上扩充。朋友圈是微信的附带功能,好友添加的私密性决定朋友圈的私密性。在朋友圈中,还可设置是否准许查看权限、非好友评论无法查看等功能深入,“私密”的味道更加浓厚。   在朋友圈中,只有互为好友,且互相开通朋友圈可见权限,内容才被见,因此整个互动是在“第三者”看不见的状态进行的,过程隐秘的味道更重。
  2.不断被发现的小圈子。在微信朋友圈中,查看及互动权限并不是面向全体好友开放的,只有互为好友才能看到对方评论的消息。举例来说,有A、B、C、D四個人,A、B、C三人互为好友,而D只和A是好朋友,A在朋友圈发布消息,B给予评论,C可以看到B与A的互动内容,而D则不可以。假设C不知道A与B认识,当看到B在A朋友圈评论的时候,C就会得知A、B互为微信好友。这样的设置权限会让人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小圈子。
  (三)不同强度关系的互动特征
  1.强关系的互动。互动手段更加多样、互动层次更深。通过对访谈结果整理发现,无论何种话题,强关系的互动总是占大多数。科尔曼曾从关系角度出发对社会资本作出解释,他认为,社会资本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物质资本是有形的,可见的物质是其存在的形式;人力资本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个人掌握的知识中;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一样,也是无形的,它主要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3]。
  关系强度是能否动员社会资本的重要因素,中国现实社会强烈的关系观被带到了网络的虚拟空间,在微信朋友圈中,强关系的互动不仅频率高,互动手段还十分多样,互动程度也更加深。根据对朋友圈互动截图的进一步访谈发现,强关系的互动是十分灵活的,无论是点赞数还是评论数,抑或是发起会话数,强关系人员都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现实世界的互动特征已经不自觉地“移步”至网络的虚拟世界,使朋友圈成为现实社交的网上延伸。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说,强关系之间的互动更多是巩固已有的资本,维系着现有的社会关系。微信朋友圈无论在好友的接入设计,还是朋友圈的互动设计,处处为强关系的加深与巩固作出努力。
  2.弱关系的互动。与内容类型有关,浅度互动为主。在微信朋友圈中,是否能引起弱关系人群的互动,发布的内容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访谈统计显示,买卖消息、笑话、段子及转发分享的内容更可能引起弱关系人员互动,而记录生活状态的点滴,心情感言引发的互动比例就比较少。从互动的层次来看,弱关系的人群给常用的点赞、表情评论等浅层次的互动手段。
  四、结 语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霍曼斯认为,互动、情感和活动之间存在着互惠关系和正相关关系[4]。换言之,个体之间互动越多,他们就越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对双方的感情巩固、加深就越可能产生有益的影响。虽然关于社会资本的获得各家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有一个不可否认的观点是,社会资本通过“嵌入”获得,个体之间需要通过互动来获得和巩固社会资本。基于强关系接入的微信朋友圈子在巩固社会资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维护社会资本的重要平台。当然,在日常的使用中,用户对朋友圈权限的选择性开放,朋友圈过多的营销信息干扰,冗杂的圈子结构令人注意力分散,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对朋友圈互动的热情。虽然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可拓展个人社会资本的平台,但是个体的使用动机、使用行为才是最终决定镶嵌在该社交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是否能被获取的决定性因素。如何才能有效利用社交平台管理社会资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2015年微信政务白皮书[EB/OL].http://mt.sohu.com/20151024/n4 24061830.shtml.
  [2] Lin,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J]. Journal of Science.2005(16).
  [3] 以行动与结构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理论的方法原则与理论视野[J].国外社会科学,2004(2).
  [4] 高连克.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3).
  [5] 陈雅琪.社交网站SNS使用与用户的社会资本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责任编辑:思涵]
其他文献
摘 要: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地方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最近,也最接地气。本文选取在陕西本土小有名气的对农栏目《农家四季》,试图从该栏目的定位、内容制作、品牌的延伸等方面探讨《农家四季》的成功之道,解析该栏目如何依托本土农业资源,打造品牌栏目,构建对农服务新平台。旨在对其他地方电视台对农栏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对农栏目;品牌构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小剧场以其先锋性、独创性,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喜爱,并逐渐发展为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而不同于北京上海小剧场的林立和活跃,二线城市的小剧场近年来才开始觉醒,并在艰难探索中逐步前行,相关研究处于相对空白,笔者对大连地区的小剧场运营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做出相关对策建议综述。  关键词:小剧场;运营;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
期刊
摘 要:以“女神”与“女汉子”为代表的新兴女性称谓语正在从网络社会逐步走入我们的现实生活,这已然成为了当下一种不容忽视的青年文化现象。文章记录了它们形塑的过程,并对其背后所隐含的关乎男女两性的内涵与深意进行了一些探讨。文章认为,“女神”、“女汉子”等网络青年女性称谓的出现与走红在体现当今女性社会角色转变的同时,背后却仍潜藏有男权色彩。可见,女性真正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路还很长。  关键词:女性称谓;女
期刊
摘 要:新闻纪录片体现着真实客观的社会内涵,通过广阔丰富的题材,让社会公众了解自身社会及国家,担负起了一定的时代使命。南方都市报出品的新闻纪录片《南都深呼吸》,在碎片化的社会里坚守着南都传统的新闻理念。对其节目故事化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对新闻纪录片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借此深思新闻纪录片在未来如何吸引更多受众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纪录片;《南都深呼吸》;受众  中图分类号:G21
期刊
摘 要:新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来说,打造新媒体教育平台,转变党员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党员教育水平,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学习微平台”为例,进一步论述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党员;教育;微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
期刊
摘 要:匿名社交软件在2014年引发热潮,它化解了人们自我表露的需求与熟人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满足了人们窥视隐私的乐趣。在经历了内容的管控和最初的新鲜感之后,人们希望通过匿名社交排解孤独、消除焦虑、满足好奇的可能性降低,再加上安全性、道德责任的隐忧,用户活跃度下降,匿名社交的价值和前景引起了业内的反思。  关键词:匿名社交;半熟人社交;自我表露;孤独;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
期刊
摘 要:古代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亚欧国家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通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现在的“一带一路”,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优秀传统文化亟待复兴,而现在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正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中。本文将从洛阳经济、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入手,结合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大连东关街老城区为例,从保护地方文化视角入手,在把握东关街区位特征、所属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关注老城区改造进程中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及小范围问卷调查,对东关街历史来源、商业地位和建筑特色等进行系统化梳理,报告了当地居民人口结构及老城区保护意识情况,就保护和传承东关街地方文化提出系统性改造模式,为实现合理化改造做出理论探索。  关键词:地方文化;改造困境;改造
期刊
摘 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所展现出来的迅速性、灵活性、多渠道以及互动性,使它在传播新闻信息,形成社会热点话题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本文以柴静的《穹顶之下》为例,分析新媒体在助推“柴静雾霾调查”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所表现出的巨大优势。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融合;多元化传播渠道;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
期刊
编者按:当今,新媒体日渐繁荣,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对高校传媒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媒教育学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逐步深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就是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创新新闻传播科研教育,专注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和新媒体创新发展,在新媒体视角下开展新媒体理论研究及新媒体研究方法创新和研究,实行“学术创新、教育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