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中各个行业的急速发展,社会中对具有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于目前对于材料学科专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关于材料学科人才培养的思想与方案,阐述了构建实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体系的目标,论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新的培养方案的思路对于材料行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32-01
一、当前材料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误区
目前在我国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高校中开设与材料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二种是在企业中通过向社会招募一些对于材料行业有兴趣的学徒,选择一些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养从而逐渐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从高校中走出进而走进企业的学生会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但是,这样的培养方式,仍然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个是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到的相关的专业和技术与实际生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使得学生在刚刚走进企业时并不能立即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立即应用到实际中,另一个是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和实习过程可能会逐渐发现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象的地步,逐渐产生了跳槽的想法,有些同学甚至在认识到工作条件后宁可放弃自己在校园中花费多年所学的知识,去别的公司做一个文员,这样就导致了现行业中人才缺乏,技术人员断层的现状。
二、实行新型培养方案的目标
1.实施材料人才培养方案,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主要指导,将工程中材料科学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工程人员技术素质培养加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通过将材料工程中有关的人文素质基础、工程技术以及实践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有机结合,对高校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相关的改革,制定具有明显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目标,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以及应变能力。
2.以“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材料学科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工程实践,开设第二课堂,加强对于学生思想的灌输,通过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讲课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一样重要的,并且强调学生应加强基础实验的能力,进而提高本身的素质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由低到高,由基础到高端地对知识进行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关系以及注重学生对于基础技能,实践过程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提升综合能力,并能够在一些场合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不能盲目对于所要求的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和生搬硬套,而是在解决问题能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了解行业所需。
三、新型培养方案的主要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
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将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的任务,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资源—材料—应用”为主线,力求结合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拓展训练、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等,开展多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现代化教育过程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培养,提高其综合能力,拓宽其处事能力,提倡创新思想应用实际中。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时,应能够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突出内容,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视野开阔、基础宽厚、个性鲜明、乐于探索,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的材料类创新人才。
2.改善教学观念
在现代化的教學过程中,教学过程应该能够从观念上进行改善。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实施者,然而对于本科学习高校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是从多年的高中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在大学的前期,他们自然而然的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并不能自主的拓宽所学的知识,使得自己所学与实际有一些脱节。而大学的教学旨在将所学的内容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培养出实践性人才。所以,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综合的运用所学知识,使其思想得到改变,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能够将创新意识体现到实践过程中,这样的结果将从根本上影响教学过程;另外,在提倡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高校也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尝试更多的教学模式,摸索出更适合学生适应和吸收教学内容的方法。
3.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的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元化、分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快的适应工程培养计划,达到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基础对于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带来根本性的创新的发展。另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与课堂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到知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中的。面向社会需求的材料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注重由学科科研式向专业或行业特色式转变,将以往中心地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向特色课程转变,课程体系设置由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专业或行业特色学生为中心转变,即以专业基础课程、特色课程、扩展课程、实践课程为框架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和集成。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数量将与日俱增,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将创新意识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一过程对于将来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当代高校的培养计划中,应该能够制定对于教学主体最有效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以致用,造福社会。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梁益龙,李远会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98-100.
[2]王放,陈志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2):206-209.
关键词:材料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8-0232-01
一、当前材料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误区
目前在我国材料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高校中开设与材料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二种是在企业中通过向社会招募一些对于材料行业有兴趣的学徒,选择一些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培养从而逐渐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从高校中走出进而走进企业的学生会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但是,这样的培养方式,仍然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个是学生在高校中学习到的相关的专业和技术与实际生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使得学生在刚刚走进企业时并不能立即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立即应用到实际中,另一个是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和实习过程可能会逐渐发现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象的地步,逐渐产生了跳槽的想法,有些同学甚至在认识到工作条件后宁可放弃自己在校园中花费多年所学的知识,去别的公司做一个文员,这样就导致了现行业中人才缺乏,技术人员断层的现状。
二、实行新型培养方案的目标
1.实施材料人才培养方案,以现代化教育思想为主要指导,将工程中材料科学的应用以及相关的工程人员技术素质培养加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通过将材料工程中有关的人文素质基础、工程技术以及实践基础和自然科学基础有机结合,对高校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相关的改革,制定具有明显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目标,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以及应变能力。
2.以“培养面向社会需求的材料学科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通过工程实践,开设第二课堂,加强对于学生思想的灌输,通过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讲课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一样重要的,并且强调学生应加强基础实验的能力,进而提高本身的素质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由低到高,由基础到高端地对知识进行应用。
3.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关系以及注重学生对于基础技能,实践过程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提升综合能力,并能够在一些场合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不能盲目对于所要求的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和生搬硬套,而是在解决问题能够主动的对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了解行业所需。
三、新型培养方案的主要要求
1.明确培养目标
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将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的任务,过程中围绕人才培养,提高人才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资源—材料—应用”为主线,力求结合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拓展训练、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等,开展多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现代化教育过程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培养,提高其综合能力,拓宽其处事能力,提倡创新思想应用实际中。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时,应能够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突出内容,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视野开阔、基础宽厚、个性鲜明、乐于探索,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的材料类创新人才。
2.改善教学观念
在现代化的教學过程中,教学过程应该能够从观念上进行改善。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实施者,然而对于本科学习高校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部分都是从多年的高中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在大学的前期,他们自然而然的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并不能自主的拓宽所学的知识,使得自己所学与实际有一些脱节。而大学的教学旨在将所学的内容能够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产中,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培养出实践性人才。所以,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综合的运用所学知识,使其思想得到改变,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能够将创新意识体现到实践过程中,这样的结果将从根本上影响教学过程;另外,在提倡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高校也应该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尝试更多的教学模式,摸索出更适合学生适应和吸收教学内容的方法。
3.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的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元化、分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更快的适应工程培养计划,达到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基础对于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带来根本性的创新的发展。另外,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与课堂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直观的学习到知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中的。面向社会需求的材料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注重由学科科研式向专业或行业特色式转变,将以往中心地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向特色课程转变,课程体系设置由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专业或行业特色学生为中心转变,即以专业基础课程、特色课程、扩展课程、实践课程为框架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和集成。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数量将与日俱增,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将创新意识有效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这一过程对于将来行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当代高校的培养计划中,应该能够制定对于教学主体最有效的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以致用,造福社会。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晓燕,梁益龙,李远会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98-100.
[2]王放,陈志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2):2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