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飞机装配机械外骨骼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阐述外骨骼的减振原理与效果,最后开展铆接工作现场实验,对比使用和不使用外骨骼情况下,作业者肌肉与手部的受力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五种铆接姿势下,使用外骨骼的受力情况要远远低于不使用,外骨骼具有较强的减振与助力效果,可帮助工人减轻振动能量的冲击,缓解工作压力。
关键词:飞机装配;铆接工艺;减振性能;外骨骼结构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3-102
引言:在飞机装配工作中,铆接属于主要的连接形式之一,工作量占总装配的30%左右,且铆接质量将对飞机寿命产生直接影响。在国内的装配工作中,通常以人工铆接的形式为主,为了提高铆接质量与效率,应为工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此,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飞机装配的机械外骨骼,将其应用到装配领域中可减轻工作强度,提高铆接工作效率,并对工人安全给予切实保护。
1飞机装配机械外骨骼结构
站在人体工效学的角度,结合工作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外骨骼的设计目标,即工具支撑、减振、高度可操作。由于铆接工人需要拿着铆枪,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手臂疲劳,影响工作效率与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具备工具支撑功能,可将云台安装在机械臂上,通过机械臂实现工具支撑;在铆接工作中,振动冲击会对工人带来较大伤害,因此应采取减振措施,利用弹簧阻尼机械臂吸收振动冲击,这也是外骨骼中的基本性能;在装配作业中,动作姿势不尽相同,常需要以非中性姿势工作,这就要求外骨骼具有高度可操作功能,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上肢下肢,设置多个自由度,可以很好的配合人体运动,不会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在航空装配方面,专门为装配工作设计了一款机械外骨骼,主要包括踝关节、大小腿、髋关节、云台、减振机械臂等等。
2飞机装配机械臂减振性能
2.1减振原理
从机械臂动力学角度对该原理进行分析。在配备外骨骼的前提下开展铆接工作时,铆枪被固定在云台上,振动朝着工人手臂与云台传递,属于复杂人机耦合工作。在气压不变、铆枪相同的情况下进行铆接,铆枪的冲击能量基本一致,部分传递给工人手臂,剩余的被外骨骼吸收。要想提高外骨骼减振性能,则需要使更多的振动传递到外骨骼之中,在实际作业时主要通过云台传递能量,机械臂吸收一部分后,剩余能量均分散到全身。因机械臂中包括两节,可从动力学角度出发,只取一节对减振机理进行分析。
2.2衰减仿真
在使用和不使用机械臂两种情况下,对振动强度对作业者手部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检验机械臂的减振效果。由于人体手部自带阻尼,可对振动进行吸收,加上作用机理复杂,在对机械臂性能进行检验时,无需构建精准的手臂动力模型,只需明确手臂接收振动后的变化情况即可。以此,在铆接工作中可将手臂假设为连杆弹簧模型,将手臂中的三个关节均设定为球铰接。在连杆弹簧模型中,弹性系数与人体力量相关,在忽视该因素的情况下,假设手臂的弹性系数为50N/mm,阻尼系数为1N·s/mm,上臂质量设定为1.5kg,前臂为0.75kg,结合承重性、稳定性等因素,最终将机械臂的弹性数值设定为10N/mm。在仿真实验中,在检验机械臂减振效果的同时,还要对其阻尼系数范围进行计算。因此,首先将机械臂去除,由人体来承受全部负荷,依次将阻尼系数设置为0.3,0.6,3,6,30,40,单位均为N·s/mm。根据装配間提供的信息,在铆接过程中受力值在200N左右,铆枪重量2kg左右,冲击率25Hz左右。因此,在仿真实验中将振动激励设置为200,工具负载值20N。
2.3仿真结果
当不使用机械臂时,人体手臂受力的仿真结果如下图2所示。当阻尼系数设置为3和30N·s/mm时,手臂受力情况如下图3所示。由图可知,当使用机械臂时,手臂受到的振动力相对较小,可见机械臂的确具有减振的效果,且阻尼值与减振性能具有正比关系。此外,手臂受力存在一定规律,可用最大值或平均值进行体现,当机械臂阻尼提升时,手臂的最大力与平均力均会随之降低。
3飞机装配外骨骼实验研究
3.1实验准备
为了更加精准的对人体肌肉与接触力数据进行获取,首先将传感器安装在人体的适当位置。在肌电传感器安装之前,应对待测量位置进行清洁,去除皮肤表面的油污。采用一次性电极片对其进行测量,在电极安装时,一个设置在肌肉群中央,另一个设置在肌肉延伸处。压力传感器与被测者的手部、脚部贴合,用胶带固定。
3.2实验过程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可正式开始铆接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技术人员,如肌电测试者、接触力测试者、持枪操作者、送钉人员以及实验记录人员等等。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每种姿势铆接5颗铆钉为一组,每组实验完成后,对该组实验数据进行采集,每组数据相互独立,待数据收集完毕后,才可开始后续实验。
3.3实验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对两名操作者在五种姿势下进行实验,并对全部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分别对操作者对使用和不使用外骨骼进行铆接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测,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
4飞机装配外骨骼应用
劳动强度与人体疲劳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强度越大人体疲劳度上升曲率越大,反应出的人体疲劳状态越明显(对于人体疲劳状态下的操作影响不在本论文中论述)。出现人员伤亡、产品质量缺损的情况也越为严重。
结论:综上所述,在飞机装配铆接工作中,为了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人体外骨骼及减震辅助系统应会有更好的应用空间。实验数据表明,在五种铆接姿势下操作,使用外骨骼的受力情况要远远低于不使用,外骨骼具有较强的减振与助力效果,可帮助工人减轻振动能量的冲击,缓解工作压力,提高铆接工作质量和效率,使飞机装配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树洋.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D].天津大学,2019.
[2]刘放,程文明,赵南.基于ANSYS的携行式外骨骼机械结构强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09):83-84.
关键词:飞机装配;铆接工艺;减振性能;外骨骼结构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3-102
引言:在飞机装配工作中,铆接属于主要的连接形式之一,工作量占总装配的30%左右,且铆接质量将对飞机寿命产生直接影响。在国内的装配工作中,通常以人工铆接的形式为主,为了提高铆接质量与效率,应为工人营造良好的环境。对此,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飞机装配的机械外骨骼,将其应用到装配领域中可减轻工作强度,提高铆接工作效率,并对工人安全给予切实保护。
1飞机装配机械外骨骼结构
站在人体工效学的角度,结合工作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外骨骼的设计目标,即工具支撑、减振、高度可操作。由于铆接工人需要拿着铆枪,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手臂疲劳,影响工作效率与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具备工具支撑功能,可将云台安装在机械臂上,通过机械臂实现工具支撑;在铆接工作中,振动冲击会对工人带来较大伤害,因此应采取减振措施,利用弹簧阻尼机械臂吸收振动冲击,这也是外骨骼中的基本性能;在装配作业中,动作姿势不尽相同,常需要以非中性姿势工作,这就要求外骨骼具有高度可操作功能,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上肢下肢,设置多个自由度,可以很好的配合人体运动,不会影响工人的正常工作。在航空装配方面,专门为装配工作设计了一款机械外骨骼,主要包括踝关节、大小腿、髋关节、云台、减振机械臂等等。
2飞机装配机械臂减振性能
2.1减振原理
从机械臂动力学角度对该原理进行分析。在配备外骨骼的前提下开展铆接工作时,铆枪被固定在云台上,振动朝着工人手臂与云台传递,属于复杂人机耦合工作。在气压不变、铆枪相同的情况下进行铆接,铆枪的冲击能量基本一致,部分传递给工人手臂,剩余的被外骨骼吸收。要想提高外骨骼减振性能,则需要使更多的振动传递到外骨骼之中,在实际作业时主要通过云台传递能量,机械臂吸收一部分后,剩余能量均分散到全身。因机械臂中包括两节,可从动力学角度出发,只取一节对减振机理进行分析。
2.2衰减仿真
在使用和不使用机械臂两种情况下,对振动强度对作业者手部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检验机械臂的减振效果。由于人体手部自带阻尼,可对振动进行吸收,加上作用机理复杂,在对机械臂性能进行检验时,无需构建精准的手臂动力模型,只需明确手臂接收振动后的变化情况即可。以此,在铆接工作中可将手臂假设为连杆弹簧模型,将手臂中的三个关节均设定为球铰接。在连杆弹簧模型中,弹性系数与人体力量相关,在忽视该因素的情况下,假设手臂的弹性系数为50N/mm,阻尼系数为1N·s/mm,上臂质量设定为1.5kg,前臂为0.75kg,结合承重性、稳定性等因素,最终将机械臂的弹性数值设定为10N/mm。在仿真实验中,在检验机械臂减振效果的同时,还要对其阻尼系数范围进行计算。因此,首先将机械臂去除,由人体来承受全部负荷,依次将阻尼系数设置为0.3,0.6,3,6,30,40,单位均为N·s/mm。根据装配間提供的信息,在铆接过程中受力值在200N左右,铆枪重量2kg左右,冲击率25Hz左右。因此,在仿真实验中将振动激励设置为200,工具负载值20N。
2.3仿真结果
当不使用机械臂时,人体手臂受力的仿真结果如下图2所示。当阻尼系数设置为3和30N·s/mm时,手臂受力情况如下图3所示。由图可知,当使用机械臂时,手臂受到的振动力相对较小,可见机械臂的确具有减振的效果,且阻尼值与减振性能具有正比关系。此外,手臂受力存在一定规律,可用最大值或平均值进行体现,当机械臂阻尼提升时,手臂的最大力与平均力均会随之降低。
3飞机装配外骨骼实验研究
3.1实验准备
为了更加精准的对人体肌肉与接触力数据进行获取,首先将传感器安装在人体的适当位置。在肌电传感器安装之前,应对待测量位置进行清洁,去除皮肤表面的油污。采用一次性电极片对其进行测量,在电极安装时,一个设置在肌肉群中央,另一个设置在肌肉延伸处。压力传感器与被测者的手部、脚部贴合,用胶带固定。
3.2实验过程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可正式开始铆接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技术人员,如肌电测试者、接触力测试者、持枪操作者、送钉人员以及实验记录人员等等。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每种姿势铆接5颗铆钉为一组,每组实验完成后,对该组实验数据进行采集,每组数据相互独立,待数据收集完毕后,才可开始后续实验。
3.3实验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对两名操作者在五种姿势下进行实验,并对全部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分别对操作者对使用和不使用外骨骼进行铆接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测,具体的实验结果如下。
4飞机装配外骨骼应用
劳动强度与人体疲劳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强度越大人体疲劳度上升曲率越大,反应出的人体疲劳状态越明显(对于人体疲劳状态下的操作影响不在本论文中论述)。出现人员伤亡、产品质量缺损的情况也越为严重。
结论:综上所述,在飞机装配铆接工作中,为了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人体外骨骼及减震辅助系统应会有更好的应用空间。实验数据表明,在五种铆接姿势下操作,使用外骨骼的受力情况要远远低于不使用,外骨骼具有较强的减振与助力效果,可帮助工人减轻振动能量的冲击,缓解工作压力,提高铆接工作质量和效率,使飞机装配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树洋.下肢外骨骼助力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D].天津大学,2019.
[2]刘放,程文明,赵南.基于ANSYS的携行式外骨骼机械结构强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0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