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2年11月开始,蒙牛公司下达通知调整组织架构,重新竞聘上岗。本报获悉,此番调整主要涉及到三个核心部门——常温、低温、冰淇淋合并成一个部门,这对销售体系的员工影响较大。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区经理称,原先每个大区都分别设有大区经理,每个大区经理下边又都有副经理、省区经理,然后还有普通业务人员,现在合并成一个部门,意味着以前常温、低温、冰淇淋、PET(指乳酸饮料等)业务需要四个区域经理而现在只需要一个,少了四分之三的岗位。
合并后所涉及到的众员工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接受公司安排的新职位,一种是争取获得公司补偿离开。但对第二种,上述大区经理称目前蒙牛的HR部门并没有提供出相应方案,即按照正常运作方式按工龄数补偿工资。
蒙牛给本报的官方回复是,此次是常低温业务的合并,目标是加强业务资源整合和一线决策速度,是正常的业务调整,并不涉及裁员。不仅如此,蒙牛的人员需求量还很大,仅以销售岗位而言,未来蒙牛就存在1500人左右的缺口。就冰淇淋生产线而言,目前也仍有700人左右的缺口。
有蒙牛内部人士称,“之前一直在做竞聘上岗,肯定有一些人不满。目前只有39个人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岗位,22个人已经有意向,还有十几个人会失去岗位。这对一个拥有3000人的销售团队来说,不算什么。”
原冰淇淋部门的一名员工表示,关键在于冰淇淋并入常温和低温后不被重视了,不仅仅是北京,是全国性的一个调整,虽然给一些员工安排了新的岗位,但原先在冰淇淋部职位比较高的,调整之后职位和待遇都没有以前好,只能选择走。
尚未获得蒙牛证实的一个消息称,除了销售体系裁撤合并外,牛奶产区也在做人员更替。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分析师宋亮称,他特意去向蒙牛证实“裁员”的消息,结果被告知这是个假消息。宋亮说,蒙牛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内部尝试做很大的调整,这一段时间以来开了很多会。他本人的一个感受就是,蒙牛在2013年会有大动作,想打一场翻身硬仗。
调整之痛
2012年4月,孙伊萍任蒙牛乳业总裁,这位前中粮地产和太古可口可乐高管的到来,使蒙牛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狠抓产品质量外,也包括一些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变动。
在孙伊萍担任蒙牛总裁之前,蒙牛的架构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调整,将以产品品类为基础的各产品事业部调整为以产业链架构为基础的各大系统,以促进对全产业链的管控。孙担任总裁后,又为架构做了一些优化调整,包括对全国销售区域的细分和业务整合,也重点加强了对市场能力、品牌重塑、品牌梳理、渠道加强,战略发展等功能部门的力量等。
但正如几乎所有公司架构调整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样,蒙牛的调整对原有利益格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上述大区经理说,原来的常温、冰淇淋和低温三部各司其职,现在合并到一个部门必然导致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原来各个大区都有各自的常温、冰淇淋和低温奶的负责人,现在合并后,仅大区经理就从原来的30—40人缩减至20人。
常温营销系统一名员工对记者称,三个部门合并后,涉及到的中高层管理职位挺多的。
蒙牛给本报的回复表示:“架构调整后,99%仍用的是蒙牛现有的员工。对于暂时不符合某一岗位要求的人员,也会根据其能力和公司需要做岗位变动等妥善调整。”
但这一方案引起了许多员工的不满。
上述大区经理称,很多大区经理已经在蒙牛工作了十几年,拖家带口,并不愿意被调离,就选择了离开。比如原来负责南方的经理被调到北方,肯定是不愿意的,宁愿薪水低一点选择换一个公司。该大区经理已经决定放弃公司为他更换的新岗位,选择换一家公司。但是,他需要公司给他一个说法,因为他认为实际上是被公司踢走的。
蒙牛HR称是根据去年的业绩等等做出考评,也承诺该大区经理不给降级、职位不变,只是工作地点改变而已。但他想,这怎么可能呢,这个部门已经不存在了,谁知道一年之后呢?
同样正在忙着办理离职手续的还有一名原蒙牛大区经理。他表示,对自己服务了十来年的老东家,还带有不少感情,在过去10年,从未想过会有今天这样一幕,原本还以为会在这家公司干一辈子。
合并之后,一批员工初步在与蒙牛公司协商,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分手费”。他们其中的一位对记者表示,希望蒙牛能像跨国快消公司一样,如果要裁员,也要根据公式计算出应付的赔偿,而不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员工自己走,这是“中国式裁员”。
本报获悉,原定1月18日大家商量好集体去公司讨说法,但目前这一计划被暂时搁置。大家顾虑到,蒙牛公司会把平时每月薪水的30%预留到年底才发,而这笔钱现在还没有发放。一名已经决定离开的员工对记者表示,“大家都辛辛苦苦了一年,不想该拿的工资还没拿到,就弄僵了。”
风 险
这种合并伴随着一定风险。
受访的这位大区经理说,他在食品销售领域这么多年,从没有见到过将几个不同品类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获得成功的,伊利曾经尝试过,最后失败了。
“看起来是三个资源的整合,但很明显是把冰淇淋削弱了。”他说。
在蒙牛的业务中,常温是最强劲的,因此常温部门基本没有影响,上述大区经理说,“因为常温部门盘子大、销量大,以后的趋势就是以常温为主。”低温部门和冰淇淋部门则受到很大影响,他举例说,若以10个区域为例,那以后常温占据的大区经理可能就有8个,而冰淇淋只有1个,低温也只有1个。
蒙牛的这些客户经理很清楚,常温奶、冰淇淋和低温奶从来不是一家人,渠道和客户都不一样。调整后的结果是,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冰淇淋的业绩变差了。这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区经理称,原先每个大区都分别设有大区经理,每个大区经理下边又都有副经理、省区经理,然后还有普通业务人员,现在合并成一个部门,意味着以前常温、低温、冰淇淋、PET(指乳酸饮料等)业务需要四个区域经理而现在只需要一个,少了四分之三的岗位。
合并后所涉及到的众员工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接受公司安排的新职位,一种是争取获得公司补偿离开。但对第二种,上述大区经理称目前蒙牛的HR部门并没有提供出相应方案,即按照正常运作方式按工龄数补偿工资。
蒙牛给本报的官方回复是,此次是常低温业务的合并,目标是加强业务资源整合和一线决策速度,是正常的业务调整,并不涉及裁员。不仅如此,蒙牛的人员需求量还很大,仅以销售岗位而言,未来蒙牛就存在1500人左右的缺口。就冰淇淋生产线而言,目前也仍有700人左右的缺口。
有蒙牛内部人士称,“之前一直在做竞聘上岗,肯定有一些人不满。目前只有39个人还没有找到适合的岗位,22个人已经有意向,还有十几个人会失去岗位。这对一个拥有3000人的销售团队来说,不算什么。”
原冰淇淋部门的一名员工表示,关键在于冰淇淋并入常温和低温后不被重视了,不仅仅是北京,是全国性的一个调整,虽然给一些员工安排了新的岗位,但原先在冰淇淋部职位比较高的,调整之后职位和待遇都没有以前好,只能选择走。
尚未获得蒙牛证实的一个消息称,除了销售体系裁撤合并外,牛奶产区也在做人员更替。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农业分析师宋亮称,他特意去向蒙牛证实“裁员”的消息,结果被告知这是个假消息。宋亮说,蒙牛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内部尝试做很大的调整,这一段时间以来开了很多会。他本人的一个感受就是,蒙牛在2013年会有大动作,想打一场翻身硬仗。
调整之痛
2012年4月,孙伊萍任蒙牛乳业总裁,这位前中粮地产和太古可口可乐高管的到来,使蒙牛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狠抓产品质量外,也包括一些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变动。
在孙伊萍担任蒙牛总裁之前,蒙牛的架构就已经开始了大规模调整,将以产品品类为基础的各产品事业部调整为以产业链架构为基础的各大系统,以促进对全产业链的管控。孙担任总裁后,又为架构做了一些优化调整,包括对全国销售区域的细分和业务整合,也重点加强了对市场能力、品牌重塑、品牌梳理、渠道加强,战略发展等功能部门的力量等。
但正如几乎所有公司架构调整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样,蒙牛的调整对原有利益格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上述大区经理说,原来的常温、冰淇淋和低温三部各司其职,现在合并到一个部门必然导致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原来各个大区都有各自的常温、冰淇淋和低温奶的负责人,现在合并后,仅大区经理就从原来的30—40人缩减至20人。
常温营销系统一名员工对记者称,三个部门合并后,涉及到的中高层管理职位挺多的。
蒙牛给本报的回复表示:“架构调整后,99%仍用的是蒙牛现有的员工。对于暂时不符合某一岗位要求的人员,也会根据其能力和公司需要做岗位变动等妥善调整。”
但这一方案引起了许多员工的不满。
上述大区经理称,很多大区经理已经在蒙牛工作了十几年,拖家带口,并不愿意被调离,就选择了离开。比如原来负责南方的经理被调到北方,肯定是不愿意的,宁愿薪水低一点选择换一个公司。该大区经理已经决定放弃公司为他更换的新岗位,选择换一家公司。但是,他需要公司给他一个说法,因为他认为实际上是被公司踢走的。
蒙牛HR称是根据去年的业绩等等做出考评,也承诺该大区经理不给降级、职位不变,只是工作地点改变而已。但他想,这怎么可能呢,这个部门已经不存在了,谁知道一年之后呢?
同样正在忙着办理离职手续的还有一名原蒙牛大区经理。他表示,对自己服务了十来年的老东家,还带有不少感情,在过去10年,从未想过会有今天这样一幕,原本还以为会在这家公司干一辈子。
合并之后,一批员工初步在与蒙牛公司协商,希望能得到合理的“分手费”。他们其中的一位对记者表示,希望蒙牛能像跨国快消公司一样,如果要裁员,也要根据公式计算出应付的赔偿,而不是通过这种方法让员工自己走,这是“中国式裁员”。
本报获悉,原定1月18日大家商量好集体去公司讨说法,但目前这一计划被暂时搁置。大家顾虑到,蒙牛公司会把平时每月薪水的30%预留到年底才发,而这笔钱现在还没有发放。一名已经决定离开的员工对记者表示,“大家都辛辛苦苦了一年,不想该拿的工资还没拿到,就弄僵了。”
风 险
这种合并伴随着一定风险。
受访的这位大区经理说,他在食品销售领域这么多年,从没有见到过将几个不同品类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获得成功的,伊利曾经尝试过,最后失败了。
“看起来是三个资源的整合,但很明显是把冰淇淋削弱了。”他说。
在蒙牛的业务中,常温是最强劲的,因此常温部门基本没有影响,上述大区经理说,“因为常温部门盘子大、销量大,以后的趋势就是以常温为主。”低温部门和冰淇淋部门则受到很大影响,他举例说,若以10个区域为例,那以后常温占据的大区经理可能就有8个,而冰淇淋只有1个,低温也只有1个。
蒙牛的这些客户经理很清楚,常温奶、冰淇淋和低温奶从来不是一家人,渠道和客户都不一样。调整后的结果是,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冰淇淋的业绩变差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