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700年前的“口香糖”复原女孩画像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WEI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挖掘现场没有发现任何人类遗骸,但考古学家们通过提取一块5700年前“口香糖”中保存的DNA,成功复原了其主人的样貌。并发现她的食谱和其携带的细菌、病毒信息,甚至还有她家族的源头,以及他们开始农耕生活的可能时间。这块普通的“口香糖”或许可以揭开古人类和人体微生物组演化研究的新篇章。
  石器时代末期,在丹麦南部有一个小渔村,它坐落在滨海泻湖旁边,沿岸的一排沙坝将这里与波罗的海隔开,考古学家们称其为“Syltholm”。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会建造枝条篱来拦截游鱼,再用骨矛将其捕获。某一天,村庄里一位有着深色皮肤、棕色头发和清澈蓝眼睛的姑娘正嚼着一块“口香糖”。当然,她的“口香糖”只是一块黏黏的、凝固了的桦树沥青。
  桦树沥青是石器时代常用的粘合剂,软化后的桦树沥青可以用来修复破碎的陶器或燧石工具。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曾发现一些带有齿痕的桦树沥青,因此考古学家们判断,这可能还是一种新石器时代的“口香糖”。
来自几千年前的桦树沥青

  被复原的女孩当时或许正在用桦树沥青修复工具,随手放了一块在嘴里,又或许只是突然想吃一块“口香糖”。总之,当她吐掉“口香糖”后,这块桦树沥青就被埋在了一堆泥沙里,直到5700年后才被考古学家发现。神奇的是,考古学家从这块桦树沥青中提取出了她完整的基因组,她口腔中的菌群,甚至还有她吃过的食物的DNA。

“口香糖”中的DNA


  这项研究指出,从被嚼过的桦树沥青中,或许能复原古人类及其体内微生物的DNA,这些证据可以为古人类的人口历史、健康状况和生存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线索。
  “这本来只是一块毫不起眼的桦树沥青,在几千年前被某个人随手丢掉了,但现在我们却借此‘召唤’出了一个女孩”,文章的通讯作者、哥本哈根大学的考古学家汉内斯·施罗德这样说道,“居然能从这么一小块东西中得到这么多信息,实在是太神奇了。”
  事实上,施罗德并不是第一个从新石器时代的“口香糖”中寻找DNA的人。论文的另一位作者,哥本哈根大学的生物考古学家詹森,在另一个瑞典的挖掘现场工作时看到了许多块带有牙印的桦树沥青,随后第一次有了尝试从中提取基因组信息的想法。据他介绍,在当时“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打破了过去对DNA材料的限制,因此我认为这些‘口香糖’或许也保存了基因信息”。他的想法随后得到了确认——詹森的同事们从几块一万年前的桦树沥青中提取出了三个人的部分DNA,研究结果发表于《通讯生物学》。
  据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纳塔利娅·卡舒巴介绍,“Syltholm”的桦树沥青样品,连同其中封存的基因组信息,可能埋藏在了一个无氧的封闭环境中,因此才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她表示,如果考古学家们可以发现更多古代微生物组的样本,他们或许就能拼凑出影响人类健康的细菌和病毒的演化史。“对那些人类健康与环境的研究来说,这种材料简直就是无价之宝。”
  施罗德和他的同事们在样品中发现了许多种类微生物的DNA,其中有一部分被稱作“微生物组”的群落是与人体共生且无害的。他们也找到了一些有害的微生物,比如一种会导致牙周病的口腔细菌,伯斯坦-巴尔病毒(一种非常常见的疱疹病毒),和几种会导致肺炎的菌株。然而,尽管研究人员成功辨识出了26种致病微生物及会增强病原体感染能力的分子,他们依然无法确定这个姑娘的健康状况。

狩猎采集到农耕生活


  另外,研究发现,当时这个村庄可能刚从狩猎和采集转向了畜牧和农耕的生产方式。比如,这位姑娘有乳糖不耐受,这种症状在刚接触畜牧业的狩猎采集社会非常常见。另外,口香糖中还发现了榛子和绿头鸭的DNA,证明她最近可能吃了这些东西,这也很符合狩猎者和采集者的食谱。
口香糖所在的位置——丹麦南部的一个小渔村。

  研究人员认为,耕种在比较晚的时候,大约到了这位姑娘生活的时代,才传到了丹麦。不过在此之后,这种生产方式就在当地迅速地传播开来。然而,考古学家们仍不清楚,农耕技术究竟是由这里的原住民自行开发的,还是随着外来者传来的。据施罗德及其同事介绍,这位“Syltholm”姑娘的基因组显示,她与同一时期丹麦以外的其他农耕族群并没有亲缘关系。她出身于一个被考古学家们称为西部狩猎采集者的族群,这个部落在11700年前,从南部到达了斯堪的纳维亚,并在此定居。
  在农耕社会出现后,人们可以获得更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此肠道内和口腔内的微生物组也发生了第一次变化。(第二次变化发生在工业革命后,当时精制砂糖和植物油主宰了餐桌。)研究者们期待着从“口香糖”中发现的口腔菌群可以帮助了解这一过程,但这非常困难。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古微生物学家劳拉·温里什评论说,只从一块嚼过的口香糖里,很难复原出“Syltholm”姑娘口腔中微生物组的具体种类,更不用说她的全部食谱了。这是因为人类牙齿上的细菌种群,与唾液中或舌头上的差别很大,而我们从口香糖中找到的,“很可能是所有这些口腔微生物的混合体”,她表示,“如果不能研究更多的狩猎采集者,就很难对这些微生物组进行分类。”
  尽管如此,温里什仍然认为,这个研究或许揭开了古人类和人体微生物组演化研究的新篇章。她认为:“古人类DNA领域的发展,可以对人类基因组和人类微生物组的共同演化的研究提供很大帮助。或许在未来,会有一个叫‘口香糖基因学’的新领域出现”。
其他文献
据报道,旅行时人们总免不了碰到内急找厕所的紧急情况。几个月后如果你去日本旅行,可能会发现除了男厕所、女厕所、老幼病残使用的专属厕所,还将出现一种“中性厕所”。这种厕所专门为同性恋及性别认同障碍患者等LGBT少数群体设置。 据悉,日本一个名为“傲娇”的组织正在为“中性厕所”征集标识设计方案。方案确定后,该组织将敦促地方政府在公共厕所增设“中性厕所”。“傲娇”组织说,希望公众能够积极参与“中性厕所”标
周时便有“驿传”提供住宿  我国最早有“旅馆”性质的场所叫做“驿传”,是古代传递文书人员居住的旅店。据史书记载,周初,为了便利各方诸侯的纳贡和朝觐,“驿传”已经非常普及。当时,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四方来朝者即寓居客舍,正所谓“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市有侯馆……以待朝聘之官也”。从中可以看出,光顾“庐”、“侯馆”的来宾要按其爵位的高下受到不同的待遇——这实际上是一种官营性质的宾
你属于容易无聊的人群吗?做完下面的测试就知道答案了。在每个问题后给自己打分,分值在1~7之间,“强烈反对”的记1分,“完全赞成”的记7分,“中立”记4分。请注意有“★”标记的句子分数正好相反:“完全赞成”的记1分,“强烈反对”记7分。在回答完所有问题之后,将28道题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说明你越无聊;总分偏低,则说明你不容易无聊。  1、对你来说,全神贯注是件易如反掌的事。★  2、工作时,你常为
植鞣法:用茶水泡兽皮  把质感较硬的兽皮变成柔软的衣服,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叫鞣制。鞣制是利用可以作为鞣剂的材料和皮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让皮变软。现代的皮革制造,主要利用铬离子改变皮中蛋白的性质,使生皮变柔软。在科技欠发达的古代,人们则主要采用天然材料来达到这一目的。  “植鞣”顾名思义是利用植物来使兽皮变软。人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某些植物的枝叶或皮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茶叶
1868年7月14日,明治天皇在宫中审视了军务官的奏折,折上写道:“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而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这句话,立即拨动了明治天皇的心弦。在辅政诸大臣的帮助下,他立草诏书,谕令全国:“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日本人的“水磨”遇到洋流的冲击,立即疯狂地运转起来了。  明治政权以惊人的速度和决心,使幕府的海军全部转到了新政府体制下,各藩所辖的军舰也几乎全部“献”给了新政府。很
想知道两“商”协调性你有多高吗?情商和智商,并列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如果一方偏高,而另一方偏低,都会影响办事的效果。智商固然重要,但没有良好的情商管理,很多事情都会被搞砸。所以,协调好两“商”才是硬道理。那么问题来了,两“商”协调性你有多高呢?  1. 假如去郊游,在回家的路上鞋子坏掉了,你会:  忍耐着回家→2  路边买一双→3  随便修理一下穿回家→4  2. 你曾经在超市把蔬菜当成玩具来
在谍报活动、全球政治和地下犯罪的无情世界里,有许多可怕的死亡方式:加了钋的茶,脸上涂的VX神经毒剂,可以发射蓖麻毒素弹的雨伞。  有些暗杀行动会留下谜团,比如俄罗斯双重特工谢尔盖.V.斯克里帕尔和他的女儿尤利娅·斯克里帕尔在英格兰索尔兹伯里被下毒,毒药是一种名叫诺维乔克的军用神经毒。这一事件引发了英国和俄罗斯之间不断升级的外交冲突,亦成为众多令公众浮想联翩的残忍阴谋之一。  劈头的冰斧  苏维埃红
焦虑源于“焦虑细胞”  夜里一个人穿过黑暗小巷,你会不会两手汗津津的?要在一群人面前发言,估计你整个背都是汗津津的。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大脑内新近发现的“焦虑”细胞。  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小鼠脑部的海马体有这么一群细胞,动物焦虑时,它们会密集激活,导致动物产生一系列焦虑行为。而且人脑中很可能也有这种细胞。  科学家之所以称它们是“焦虑细胞”,是因為只有当动物处
最有名的UFO事件现场——罗斯威尔,发现了迷之线刻石!  这块罗斯威尔岩石上所绘的图案竟然和麦田怪圈的图案是一样的。  跨越70年时空的结合,太阳和新月的标志,在述说着什么?  与谜之石有着相同模样的麦田怪圈  新墨西哥州的罗斯威尔,曾经发生过多起不明飞行物事件,这一地区因此出名, “罗斯威尔事件”似乎也成了不明外星生物的代名词。  《远古宇宙人》系列解说员乔治·齐奥卡洛斯主导的新系列节目《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