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我国应试教育影响,现如今依然存在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单一采用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并以卷面成绩进行最终学生评价。然而单一性的讲授方式及落后的评价方式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因为课本中数学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也难以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因此,教师需要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教学方法生活化,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前言
近年来,数学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了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在这种畏难情绪的影响下,不少同学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打破学生对数学“难、枯燥、无用”的看法,教师需要抓住小学6年的时机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因为与中学阶段相比,小学生的课业、升学压力相对于更小,他们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通过师生探究合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也可以改善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轨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目前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所形成的文献资料较少,未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体系。因理论的缺乏导致部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不能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對于本文,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出发,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实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角度分析,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提供现实资料,为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策略尽一份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概念
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教学生活化即教学应当归生活世界”。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生活化不在于回归生活,而在于超越生活。既要认识到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与生活,也要将知识应于生活。”张妍认为生活化教学的定义是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手段以及途径将教育和生活密切关联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插入生活的素材,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温晓晴认为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将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插入生活素材,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林良富认为,生活化教学指构建与生活相通的教学情境,以生活的状态呈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充满生活乐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应该包括强烈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态度,从而达到科学、人文和生活三者世界的协调发展。综合上述的介绍,结合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生活化教学的定义就是,教师通过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并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化素材之中,让学生获得更有活力的知识,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终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总指挥,如果教学目标选择不正确的话,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违背教育教学的初衷。新课标中的教育目标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顺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还要学会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应用思想和实践经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的目标只是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忽略了数学应该应用于生活。有一部分教师会尝试将数学教学目标中加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因素,但由于对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全面以及学校和家长对这种教学目标的不支持,最终还是将数学教学目标回归到提高学生成绩上。在这样教学目标的设定下,学生虽然可以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应对考试,但会让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体会到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没有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生活化教学目标的缺失。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特点与中学阶段大不相同,中学生自制力强,可以自主学习,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为兴趣学习和实践学习,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注重生活化的素材,真正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目前小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进行生活化教学,需要不断收集有关生活化教学的素材,并且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会占用大部分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没有实质性的的提高,更有可能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会使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以此来提高数学成绩。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接受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观念,并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理解的比较片面,不了解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环境,选取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比如在习题中出现“房贷、储蓄、法律法规”等相关的内容,这些问题确实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但是小学学生很难接触到这些内容,应该避免此类习题的出现。
(三)教学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化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该既是生活化的情境,也应该是数学化的情境,但情境的创设不是简单的将学生的生活情境还原到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较为盲目,认为只要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情境就是有利的,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这样数学课丧失了其本质特征——数学化。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情境。但有些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过于形式化,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不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无关的数学情境只会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对于教育教学没有任何作用。还有许多教师不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真正内容,当教学内容很难或不太需要创造情境时,仍然会强行创造情境,这就使得数学课的生活情境成为了“形式主义”。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来,教师们的教学情景创设能力有待提高,有些教室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只是为了生活化而在新课导入时创设情境,而传授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都与所创设的情境毫无关联,这便失去了生活化情境引入的意义了。 (四)教学方法单一
这里所说的教学方法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运用语言、游戏、实物演示、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动起手来进行操作。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和封闭,学生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是传统的“师讲生听”,学生学到的只是教材上的公式和符號。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好动、好奇心很强的阶段,在上课时不可能一直认真听讲,更何况是这种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保证上课的效率。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气氛沉闷的课堂,学生参与课堂毫无积极性可言,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仅仅存于表面,不利于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的养成。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的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接受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伪生活化”、“过生活化”等现象,首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所以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就是,要让教师全面而深入的掌握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全面或不正确,主要原因就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解读,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应加大生活化教学内涵和理念的研究力度,并把正确的理念传递给广大一线教师,从而保证生活化教学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顺利的实施。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应该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生活化教学的培训力度,组织一些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教研活动、新课标解读等活动。使得他们教学技能更加娴熟,并将新课标理念和生活化教学理念带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后教师本身也要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为生活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合理利用和开发生活化教学素材
1.改造教材中过时的内容
提到之前小学数学教材,自然会想到这样的数学题目:甲、乙、丙三人谁能在第一小时内制作出更多的螺丝钉?等等,这些题目伴随着几代人完成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身边所接受的事物也在不断变化着。这些例题已经不符合现在学生的需求,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深入了解现在学生所接触的事物,根据所处的时代改造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内容。例如数学教材中多次提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习题,但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可以换成仁川亚运会等,既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改造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
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跟学生的接受程度成正相关。然而,在数学课本中,仍存在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生活经验,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改造,把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换成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能够激起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应用习题,但其中有些习题与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事物有很大的距离。这时教师就应该变换习题的情境,换成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当生活化教学开展的比较成熟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改编习题的情境,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
(三)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1.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情境的创设,最基本的前提和价值是,教师所设计的生活化情境必须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知识,并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自己创设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化情境。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首先要以拟定好的教学目标为前提,其次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具、言语、数字多媒体、体验游戏等“教学形式”的运用,二是交流、反思、对比、合作等“教学方法”的实施。
2.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情境
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情境,就是要向学生生活相近的背景和经验靠近。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他们实际生活的环境。在与自己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更好的接受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还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首先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必须是真实的,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找到原型,不能虚构或夸大生活化情境。其次,教师在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这些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超市购物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经验直接相关。
3.创设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情境
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真正的理解数学的意义。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应该以这三点为指导:
(1)教师创造的情境必须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相符,选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生活化情境;(2)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富有创意,把握好尺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围绕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就能真正的做到“授人以渔”,学生也可以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真正的理解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3)教师创设的要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而不仅仅只是在新课导入中应用,这样才能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出,教师都有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意识,并且认为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利用好,在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习得所学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四)注重教学各环节的生活化
1.教师教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标准的术语和固定的公式,皮亚杰认为7至11歲的儿童,他们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但儿童的思考活动仍然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和日常经验,而这些事物和经验是不可忽视的,缺乏抽象性。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运用生动、形象和具体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通俗化、形象化、生活化的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小学教师的语言应该生动形象、富有生活化,并且要有耐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兴趣和数学热情都会更高。
2.布置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却极为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小学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足以让学生完成全部的教学计划和探索研究,这时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但是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只是为了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忽视了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对生活化作业的布置重视起来,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后作业,选择有一定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数学课后作业,可以唤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渴望,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结论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也日益受到广大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一线数学教师加入到生活化教学的队伍中来,教师们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逐渐加深,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9.
[2]龙志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33):38.
[3]张小琼.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J].华夏教师,2019(28):95-96.
[4]许丽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8(29):7-8.
[5]崔伟.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49.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民族学校内蒙古阿拉善750306)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前言
近年来,数学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导致了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在这种畏难情绪的影响下,不少同学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打破学生对数学“难、枯燥、无用”的看法,教师需要抓住小学6年的时机实施数学生活化教学,因为与中学阶段相比,小学生的课业、升学压力相对于更小,他们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感受现实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通过师生探究合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也可以改善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轨的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意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目前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所形成的文献资料较少,未能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系统体系。因理论的缺乏导致部分教师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不能正确运用生活化教学,大大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對于本文,从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出发,结合小学数学课堂实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角度分析,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提供现实资料,为探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策略尽一份力。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概念
对教学生活化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教学生活化即教学应当归生活世界”。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且服务于生活,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生活化不在于回归生活,而在于超越生活。既要认识到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与生活,也要将知识应于生活。”张妍认为生活化教学的定义是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手段以及途径将教育和生活密切关联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插入生活的素材,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可以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温晓晴认为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思维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将教育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插入生活素材,丰富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林良富认为,生活化教学指构建与生活相通的教学情境,以生活的状态呈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充满生活乐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应该包括强烈的生活意识和生活态度,从而达到科学、人文和生活三者世界的协调发展。综合上述的介绍,结合本论文研究的重点,生活化教学的定义就是,教师通过挖掘生活化的素材,并将教学活动置于生活化素材之中,让学生获得更有活力的知识,体验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终可以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总指挥,如果教学目标选择不正确的话,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违背教育教学的初衷。新课标中的教育目标是: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顺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还要学会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应用思想和实践经验。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的目标只是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忽略了数学应该应用于生活。有一部分教师会尝试将数学教学目标中加入数学与生活联系的因素,但由于对生活化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全面以及学校和家长对这种教学目标的不支持,最终还是将数学教学目标回归到提高学生成绩上。在这样教学目标的设定下,学生虽然可以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应对考试,但会让学生的思维禁锢在课堂教学中,无法体会到数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没有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生活化教学目标的缺失。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特点与中学阶段大不相同,中学生自制力强,可以自主学习,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为兴趣学习和实践学习,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注重生活化的素材,真正的引起学生的兴趣。然而目前小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所选取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进行生活化教学,需要不断收集有关生活化教学的素材,并且生活化教学在课堂中会占用大部分时间,对学生学习成绩没有实质性的的提高,更有可能影响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会使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并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并以此来提高数学成绩。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接受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观念,并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理解的比较片面,不了解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环境,选取的生活化教学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比如在习题中出现“房贷、储蓄、法律法规”等相关的内容,这些问题确实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但是小学学生很难接触到这些内容,应该避免此类习题的出现。
(三)教学情境创设流于形式化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该既是生活化的情境,也应该是数学化的情境,但情境的创设不是简单的将学生的生活情境还原到数学课堂上。许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较为盲目,认为只要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情境就是有利的,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这样数学课丧失了其本质特征——数学化。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合的情境。但有些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时过于形式化,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不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无关的数学情境只会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对于教育教学没有任何作用。还有许多教师不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真正内容,当教学内容很难或不太需要创造情境时,仍然会强行创造情境,这就使得数学课的生活情境成为了“形式主义”。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可以看出来,教师们的教学情景创设能力有待提高,有些教室在实际教学当中往往只是为了生活化而在新课导入时创设情境,而传授新知和巩固练习环节都与所创设的情境毫无关联,这便失去了生活化情境引入的意义了。 (四)教学方法单一
这里所说的教学方法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运用语言、游戏、实物演示、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动起手来进行操作。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和封闭,学生的正常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是传统的“师讲生听”,学生学到的只是教材上的公式和符號。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好动、好奇心很强的阶段,在上课时不可能一直认真听讲,更何况是这种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能保证上课的效率。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气氛沉闷的课堂,学生参与课堂毫无积极性可言,学生掌握的知识也仅仅存于表面,不利于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的养成。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标的颁布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接受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伪生活化”、“过生活化”等现象,首要原因就是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所以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前提就是,要让教师全面而深入的掌握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全面或不正确,主要原因就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解读,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应加大生活化教学内涵和理念的研究力度,并把正确的理念传递给广大一线教师,从而保证生活化教学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顺利的实施。除此之外,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应该加大对小学数学教师生活化教学的培训力度,组织一些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教研活动、新课标解读等活动。使得他们教学技能更加娴熟,并将新课标理念和生活化教学理念带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后教师本身也要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为生活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合理利用和开发生活化教学素材
1.改造教材中过时的内容
提到之前小学数学教材,自然会想到这样的数学题目:甲、乙、丙三人谁能在第一小时内制作出更多的螺丝钉?等等,这些题目伴随着几代人完成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身边所接受的事物也在不断变化着。这些例题已经不符合现在学生的需求,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深入了解现在学生所接触的事物,根据所处的时代改造教材中已经过时的内容。例如数学教材中多次提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习题,但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可以换成仁川亚运会等,既可以增加学生知识面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改造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
根据有关的研究表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跟学生的接受程度成正相关。然而,在数学课本中,仍存在一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密切联系。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生活经验,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改造,把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换成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能够激起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应用习题,但其中有些习题与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事物有很大的距离。这时教师就应该变换习题的情境,换成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当生活化教学开展的比较成熟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改编习题的情境,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的意识。
(三)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1.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情境的创设,最基本的前提和价值是,教师所设计的生活化情境必须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知识,并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自己创设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化情境。因此,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首先要以拟定好的教学目标为前提,其次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具、言语、数字多媒体、体验游戏等“教学形式”的运用,二是交流、反思、对比、合作等“教学方法”的实施。
2.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情境
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情境,就是要向学生生活相近的背景和经验靠近。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该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他们实际生活的环境。在与自己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更好的接受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还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首先教师所创设的生活情境必须是真实的,在现实世界中可以找到原型,不能虚构或夸大生活化情境。其次,教师在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必须考虑到每个学生,这些情境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超市购物创设情境,与学生的经验直接相关。
3.创设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情境
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情境,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的角度思考问题,采取不同的办法解决问题,真正的理解数学的意义。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应该以这三点为指导:
(1)教师创造的情境必须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相符,选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生活化情境;(2)教师在创设情境时既要符合实际,又要富有创意,把握好尺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围绕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教师就能真正的做到“授人以渔”,学生也可以学习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真正的理解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3)教师创设的要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而不仅仅只是在新课导入中应用,这样才能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可以看出,教师都有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意识,并且认为创设生活化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将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利用好,在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习得所学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四)注重教学各环节的生活化
1.教师教学语言生活化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标准的术语和固定的公式,皮亚杰认为7至11歲的儿童,他们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但儿童的思考活动仍然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和日常经验,而这些事物和经验是不可忽视的,缺乏抽象性。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运用生动、形象和具体的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通俗化、形象化、生活化的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理论知识。小学教师的语言应该生动形象、富有生活化,并且要有耐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兴趣和数学热情都会更高。
2.布置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却极为重要的环节,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小学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足以让学生完成全部的教学计划和探索研究,这时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但是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只是为了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忽视了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对生活化作业的布置重视起来,改变传统枯燥无味的课后作业,选择有一定实践性和趣味性的数学课后作业,可以唤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渴望,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结论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也日益受到广大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一线数学教师加入到生活化教学的队伍中来,教师们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逐渐加深,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永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9.
[2]龙志清.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33):38.
[3]张小琼.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J].华夏教师,2019(28):95-96.
[4]许丽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19,8(29):7-8.
[5]崔伟.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49.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木仁民族学校内蒙古阿拉善7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