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明的追求》描写的是比利时木刻家麦绥莱勒在巴黎一个太阳高照的日子里苦思“光明”,睡梦中为了拥抱太阳,从高楼窗台上摔下来,便开始了追逐光明的艰辛历程。他爬上屋顶,被警察捉去审问;他疑惑马车内贵族手中的钻戒闪耀便是光明了;他博览图书馆的经典巨著,孜孜以求;他还跑到教堂,爬上耶酥受难的十字架触摸圣光;在酒吧沉醉于幻觉,并在路上掀女人的裙角被捕入狱,终又在太阳的召唤中胜利越狱;他爬上高耸的烟囱,又钻进妓女的床底;他还跑到盛大的游乐场,站在抛向半空的飞船之尖接近太阳,被人群当成疯狂驱逐于郊外;他又借了风筝飞升,被挂于枝丫;爬上树梢,群鸟飞过,他便抓住两只鸟的尾巴,飞到半空就被猎人射落在运河的货船上;他上了最高的塔尖,被雷电击倒,掉进别家的烟囱,落在豪绅家的火炉旁,被视为神灵突降,他就借了这家的伞,随风而行,终被大风吹坏雨伞,掉进海里;被船员救起,他又爬上高高的桅杆,而太阳正在西沉,他便纵身入海;美人鱼救起并推举他接近光明,也尽是徒劳;上岸后,攀上码头巨大吊桥的顶端,有飞机经过,他便跳入,直向太阳冲去,飞机失事,他落难于海中孤岛;他绝望中拼了最后的气力,飞蛾扑火般触着炽热的光芒,燃烧起来,跌落在麦绥莱勒的案头。麦绥莱勒从梦中惊醒,因而得了灵感,用木刻连环画的方式,把梦中经过刻成这一本《光明的追求》。
这部小书不仅描述了一战后一个热血青年单纯地追逐光明的艰辛历程,它还通过青年人的游历,带我们的视线阅尽二十世纪初巴黎城市的角角落落,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等级的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片段的﹑散漫的视觉情景之汇集:无知的群众﹑喧嚣的街区﹑拥挤的厂房﹑密集的烟囱﹑污浊的空气﹑荒唐的生活﹑纸醉与金迷﹑冷酷的现世﹑精神的低靡与沦丧……光明何在?遭遇嘲弄与逐斥,毁灭于自我的牺牲里。没有文字的批注,而以视觉的景观展示明显的事实。连同不识字的群众也能明白其内容,受着鼓舞。麦绥莱勒以着同样的方式刻作《一个人的受难》﹑《我的忏悔》,尤其是后来的《城市》对作者亲见的巴黎光怪陆离的生活现场做了近乎现场实况的记录。正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评论的:如果大地上一切书籍﹑纪念碑﹑照片和文字都不翼而飞,只有麦绥莱勒近十年来的创作尚安然无恙,那么只要根据这些版画,就能恢复现代世界的全貌。这应是毫不夸张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兴起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以一种离散﹑省略﹑游走﹑或散漫的形式,一种将漂浮的事件与微弱的连带关系凝成聚块的形式创作,真实不再被再现或复制,而是被瞄准……瞄准一个总是模糊,尚待破译的真实。尽情发挥视觉观看的功能,带观众一同体验真实的生活本身,这一关注“现实”层面的问题的影像叙事与麦绥莱勒的创作方式似乎有着前后暗在的关联。
不同的是,麦绥莱勒的黑白语言将观看到的视觉现象转换成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的简洁﹑有力的符号化﹑秩序化的现代艺术语言,阳光﹑烟埃﹑建筑﹑树木﹑田野﹑海浪﹑火焰﹑天空﹑电光﹑人群无不借助和强化事物本身的结构﹑形态来道出语言的汇聚。有序中彰显诸多形态之富有:多变的线状语言从未如此灵活而富有节奏的交错,又因强调和夸张着方向,构成黑白紧凑而密集的交响乐章。形象的符号化﹑纹理化也以粗犷的力量震颤每一根视觉神经的末梢。可以说,麦绥莱勒的黑白语言是炽热的青春才有的单纯的重复的力量,是诗人才有的对于生命节奏的感悟。
麦绥莱勒何以有此火热不息的灵魂,何以有此宏大的社会叙事的力量?这与他所处时代有关,与他积极参与社会团体,并结识罗曼·罗兰等一批进步左翼作家有关。他参加过罗曼·罗兰等人组织的非战组织,并给他们的机关报《叶报》做木刻讽刺画,还为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里斯多夫》做过大量插图。罗曼·罗兰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生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以一颗“真诚”之心为人类寻求自由﹑光明和进步。他思想上前期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提倡一种全人类的抽象的“爱”,提倡一种个人奋斗的“英雄”精神﹝出自吴文杰《长河中不朽的旋律》﹞。在《光明的追求》中,麦绥莱勒正像一个精神独立的“英雄”独自奋争着,其间感验着迷惘﹑孤独﹑与受难。所追求的“光明”又是何其的抽象,他只好在睡梦里以太阳的形象来象征不可企及的理想。然而正是为着实现这一理想世界,麦绥莱勒以了不同于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的更贴近大众的图画的方式走上了共同献身的大道。
20世纪末,鲁迅将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受难》﹑《我的忏悔》﹑《光明的追求》﹑《城市》等绍介到中国,并使其与德国版画家柯勒惠支一道成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学习的典范,并进而建构了新兴木刻运动刚健质朴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创作观。麦绥莱勒的《光明的追求》以关注社会现实的方式与生活﹑与大众广泛亲密的接触,当为今天中国版画的发展提供启示。
这部小书不仅描述了一战后一个热血青年单纯地追逐光明的艰辛历程,它还通过青年人的游历,带我们的视线阅尽二十世纪初巴黎城市的角角落落,了解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等级的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片段的﹑散漫的视觉情景之汇集:无知的群众﹑喧嚣的街区﹑拥挤的厂房﹑密集的烟囱﹑污浊的空气﹑荒唐的生活﹑纸醉与金迷﹑冷酷的现世﹑精神的低靡与沦丧……光明何在?遭遇嘲弄与逐斥,毁灭于自我的牺牲里。没有文字的批注,而以视觉的景观展示明显的事实。连同不识字的群众也能明白其内容,受着鼓舞。麦绥莱勒以着同样的方式刻作《一个人的受难》﹑《我的忏悔》,尤其是后来的《城市》对作者亲见的巴黎光怪陆离的生活现场做了近乎现场实况的记录。正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评论的:如果大地上一切书籍﹑纪念碑﹑照片和文字都不翼而飞,只有麦绥莱勒近十年来的创作尚安然无恙,那么只要根据这些版画,就能恢复现代世界的全貌。这应是毫不夸张的说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兴起的新现实主义电影以一种离散﹑省略﹑游走﹑或散漫的形式,一种将漂浮的事件与微弱的连带关系凝成聚块的形式创作,真实不再被再现或复制,而是被瞄准……瞄准一个总是模糊,尚待破译的真实。尽情发挥视觉观看的功能,带观众一同体验真实的生活本身,这一关注“现实”层面的问题的影像叙事与麦绥莱勒的创作方式似乎有着前后暗在的关联。
不同的是,麦绥莱勒的黑白语言将观看到的视觉现象转换成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的简洁﹑有力的符号化﹑秩序化的现代艺术语言,阳光﹑烟埃﹑建筑﹑树木﹑田野﹑海浪﹑火焰﹑天空﹑电光﹑人群无不借助和强化事物本身的结构﹑形态来道出语言的汇聚。有序中彰显诸多形态之富有:多变的线状语言从未如此灵活而富有节奏的交错,又因强调和夸张着方向,构成黑白紧凑而密集的交响乐章。形象的符号化﹑纹理化也以粗犷的力量震颤每一根视觉神经的末梢。可以说,麦绥莱勒的黑白语言是炽热的青春才有的单纯的重复的力量,是诗人才有的对于生命节奏的感悟。
麦绥莱勒何以有此火热不息的灵魂,何以有此宏大的社会叙事的力量?这与他所处时代有关,与他积极参与社会团体,并结识罗曼·罗兰等一批进步左翼作家有关。他参加过罗曼·罗兰等人组织的非战组织,并给他们的机关报《叶报》做木刻讽刺画,还为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里斯多夫》做过大量插图。罗曼·罗兰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一生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以一颗“真诚”之心为人类寻求自由﹑光明和进步。他思想上前期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提倡一种全人类的抽象的“爱”,提倡一种个人奋斗的“英雄”精神﹝出自吴文杰《长河中不朽的旋律》﹞。在《光明的追求》中,麦绥莱勒正像一个精神独立的“英雄”独自奋争着,其间感验着迷惘﹑孤独﹑与受难。所追求的“光明”又是何其的抽象,他只好在睡梦里以太阳的形象来象征不可企及的理想。然而正是为着实现这一理想世界,麦绥莱勒以了不同于托尔斯泰﹑罗曼·罗兰的更贴近大众的图画的方式走上了共同献身的大道。
20世纪末,鲁迅将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受难》﹑《我的忏悔》﹑《光明的追求》﹑《城市》等绍介到中国,并使其与德国版画家柯勒惠支一道成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学习的典范,并进而建构了新兴木刻运动刚健质朴的“为人生而艺术”的创作观。麦绥莱勒的《光明的追求》以关注社会现实的方式与生活﹑与大众广泛亲密的接触,当为今天中国版画的发展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