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加强对于学生的科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并逐渐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还存在如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不足、教学成效不佳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教师还应当积极作为、及时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切实提升自己的科学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关于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小学生的性格较为活泼,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兴趣强烈,而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紧密,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表明,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大多局限于理论和书本教学,对于科学课程的实践性重视不足,往往导致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不足。且受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科学教学的积极功能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联合学校一道,为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
1、课程因素
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科学课程的设置与编排,而科学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若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难度适中、内容丰富,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则教师只需要按照课程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而若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难度与学生的学情实际差距过大,那么即使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生也可能会对科学学习产生较强的畏难情绪,从而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小学科学课程中包含了较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而若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不能够很好地把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使得理论教学内容设置过多而实验教学内容不足,则也往往会导致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缺乏。
2、人员因素
人员是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就教师而言,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与水平等对于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若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则教师通常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和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取,并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断提升科学课堂的趣味性。这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若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则往往缺乏一定的教学灵活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能够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情况脱节,进而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就学生而言,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科学水平不同,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基础,因此对于新知识具有更强的理解力,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等也是影响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3、教学条件因素
教学条件是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如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科学实验需要运用到的器材等。教学条件对于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重要影响。在一些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资金较充足的学校,其科学教学设施和设备等较为齊全,学生通常能够接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而在一些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学生也无法接受到全面的科学能力培养。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为了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观察家中的饮用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黏度、透明度、气味、重量等方面的异同”的课前预习作业,然后邀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
2、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对于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小学科学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于科学学习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如在讲解《花、果实和种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如花生、松子等的种子类实物,然后以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引出相应的植物概念,并让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等方式归纳和总结出不同植物的特点。
3、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改善小学科学的教学条件还需要获得学校的支持。各学校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以不断完善小学科学的教学条件,从而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三、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大致包括课程因素、人员因素和教学条件因素三类,为了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学校应当加大对于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小学科学教师也应当通过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等不断提升其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岳艳琴.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9(17):50.
[2]王晨光.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程概念体系建构与教学价值[J].教育探索,2019(02):51-55.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小学生的性格较为活泼,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兴趣强烈,而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紧密,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学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现状表明,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大多局限于理论和书本教学,对于科学课程的实践性重视不足,往往导致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不足。且受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科学教学的积极功能也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当联合学校一道,为科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
1、课程因素
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科学课程的设置与编排,而科学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若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难度适中、内容丰富,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则教师只需要按照课程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而若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难度与学生的学情实际差距过大,那么即使教师拥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生也可能会对科学学习产生较强的畏难情绪,从而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小学科学课程中包含了较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而若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不能够很好地把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使得理论教学内容设置过多而实验教学内容不足,则也往往会导致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缺乏。
2、人员因素
人员是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就教师而言,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与水平等对于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若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则教师通常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和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取,并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断提升科学课堂的趣味性。这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若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则往往缺乏一定的教学灵活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能够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情况脱节,进而大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就学生而言,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科学水平不同,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学习基础,因此对于新知识具有更强的理解力,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等也是影响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3、教学条件因素
教学条件是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如教学设施、设备以及科学实验需要运用到的器材等。教学条件对于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也具有重要影响。在一些办学条件较好、教学资金较充足的学校,其科学教学设施和设备等较为齊全,学生通常能够接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而在一些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学校,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学生也无法接受到全面的科学能力培养。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为了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观察家中的饮用水和食用油在颜色、气味、黏度、透明度、气味、重量等方面的异同”的课前预习作业,然后邀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
2、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对于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小学科学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加深学生对于科学学习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如在讲解《花、果实和种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如花生、松子等的种子类实物,然后以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引出相应的植物概念,并让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等方式归纳和总结出不同植物的特点。
3、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改善小学科学的教学条件还需要获得学校的支持。各学校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以不断完善小学科学的教学条件,从而为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
三、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大致包括课程因素、人员因素和教学条件因素三类,为了促进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 ,学校应当加大对于科学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小学科学教师也应当通过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等不断提升其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岳艳琴.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9(17):50.
[2]王晨光.新课标下小学科学课程概念体系建构与教学价值[J].教育探索,2019(02):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