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公平视域下的教育信息化:逻辑演进与实现路径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信息化是破解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助推器抑或干扰器尚需判明。以平等权的"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为分析框架显示,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实现入学机会及优质数字资源共享中的形式平等,并有助于贫困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实质平等,但也存在形式平等受到冲击、平等差距进一步扩大以及平等保障职责主体模糊、受教育权平等保障认识虚化等情形。在教育必须适应技术变革的趋势下,应融合制度和技术解决教育信息化下的公平问题,包括:加强法律控制,提升信息化运用的程序公正;完善精准扶弱机制
其他文献
大运河文化遗产并不必然与国家形象相联接。在当下的形象之争中,面对全球化语境中文明的断层线以及西方话语在现代性话语中一贯的强势地位,我国需征召能体现自身丰厚历史资源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以诗歌领域的变革最具典型性。越文化的深厚积淀,曾崛起由鲁迅领衔的新文学作家群,又涌现徐志摩、艾青、戴望舒等一大批引领中国新诗潮的著名诗人,他们发
康德发动了宗教领域内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一方面将"宗教道德化",另一方面将"道德宗教化",以理念理性革除了宗教的信仰专制,以实践理性祛除了宗教的神秘迷信,建立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