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血管活性物质与细胞膜离子转运与高血压的相互关系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与细胞膜离子转运的关系及其在高血压病(E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观察107例EH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浆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淋巴细胞离子泵和阳离子变化,并对血压与13个相关预选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EH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内源性洋地黄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心钠素增高,它们彼此相关并与淋巴细胞钠泵和钙泵活性下降、Na+和Ca2+浓度升高相关,其中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心钠素、细胞钠泵和Na+与血压之间有独立的相关关系。结论体循环中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含量改变和相互作用与细胞膜离子转运缺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并可能在EH的发病过程中起协同和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属(Ceratopteris)植物为一年生水生和沼生的同型孢子蕨类,遍布世界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水蕨属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共有两种:水蕨(C.thalictroide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基因 (IL 1RN)内含子 2可变数串联重复多态性(VNTR)和外显子 2 ( + 80 0 6T/C)多态性与冠心病 (CHD)的相关关系 ,以及各基因型对CHD患者血
目的: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按FIGO分期,Ⅱa期以前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Ⅱb期以后患者以放疗为主要治疗。宫颈癌放疗包括外照射(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和
<正>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并发抑郁症常见,其患病率为13.0%~77.5%,但临床对心衰合并抑郁症的诊断率极低,因为心衰的表现往往会掩盖抑郁症的精神症状。当心脏情况控制后,仍
考察了酮、醛、酯、醇与胺等几类有机小分子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的活性与其极性的强弱、与环己烷形成氢键的强弱、α氢的活性及清除自由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无再流的相关因素,并评估无再流对于该类患者的长期预后意义。方法9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
民族工作方法在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民族工作方法,继承了毛泽东民族工作方法的精髓,对江泽民直至习近平民族工作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
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TnT)的释放进行了动态观察。8例AMI病人血清TnT的释放呈双峰性曲线,早期峰值时间约在梗塞后10~18小时,峰值浓度较正常上限值升高约30~1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