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上,印度几乎是唯一一个和中国具有可比性的国度,人口接近,文明古国。拿中国跟印度比,我们很容易找到优越感。在经济总量、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速、基础设施建设、人均用电量、人均用钢量等几乎所有的经济评价指标中,中国都遥遥领先于印度,但只有这一项——基尼系数,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印度是0.368,而中国是0.47!中国比印度高出0.1个百分点。当我看到这个数字时,我以为我看错了。
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基尼系数在0.2以下是绝对平均;0.2到0.3之间是比较平均;0.3到0.4之间是较为合理;0.4到0.5之间是差距较大;0.5以上说明收入悬殊。
根据2009年世界银行报告数据,60年代,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1980年代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
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美国8.4倍,俄罗斯4.5倍,印度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为了缓解公众对于基尼系数过高产生的担忧,著名学者厉以宁教授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加权平均论”。他认为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特色明显,所以中国的基尼系数应该城乡分开计算,再加平均,这样算出来的数据就要好看得多,基本接近于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
这种推论相当于: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通过对考题类型的分类分析得出自己的加权成绩应该是85分,然后向家长交差。
中国社会收入不公平的局面必须进行改正。要想改正,必须先从两个领域入手:一个是坚定不移地进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财税体制向特权阶层开刀;二是加紧构建新型福利社会,减少国人后顾之忧。
当下的中国,主张多元,观点纷乱,只有少数社会共识:一是贪腐横行,二是贫富分化严重。抓住这两个共识,从这里下刀,既顺乎民意,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相对而言,贪腐的原因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相连,根除难度要高得多。而从缩小贫富差距入手,则可执行度更高。改革税制,尽快征收房产税、遗产税、奢侈品消费税,剥夺不法财富和浮财,此为正道。
现在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精英,都积极混淆“企业家”与“富人”的本质区别,在税收制度上一锅烩,不区分企业税负和个人税负,以保护企业家的名义,保护富人在房产投资和奢侈品消费上的利益。
其实企业家群体和富人群体,虽然有一部分交叉,但本质上是两类人。那些把财富大都放在厂房、设备、流动资金上推进生产流转的是企业家,那些把财富基本隐匿于房产、奢侈品、理财账户上的才是富人。很多富人的钱不是通过经营企业获得的,所以必须通过税制设计,向富人征更多的税,或者逼迫他们把钱投入实体经济领域。税制改革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走。
目前的财税制度,已经基本丧失了以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财政税收体制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收入分配不公平、房屋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暴利、农民收入过低、资源浪费性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就会进一步恶化。由此已经导致巨大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丛生,政府的公信力严重降低了。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十问中国梦——给梦想多一点时间》 作者:刘戈 等)
基尼系数是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4到0.36之间。基尼系数在0.2以下是绝对平均;0.2到0.3之间是比较平均;0.3到0.4之间是较为合理;0.4到0.5之间是差距较大;0.5以上说明收入悬殊。
根据2009年世界银行报告数据,60年代,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1980年代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
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美国8.4倍,俄罗斯4.5倍,印度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为了缓解公众对于基尼系数过高产生的担忧,著名学者厉以宁教授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加权平均论”。他认为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特色明显,所以中国的基尼系数应该城乡分开计算,再加平均,这样算出来的数据就要好看得多,基本接近于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
这种推论相当于: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通过对考题类型的分类分析得出自己的加权成绩应该是85分,然后向家长交差。
中国社会收入不公平的局面必须进行改正。要想改正,必须先从两个领域入手:一个是坚定不移地进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财税体制向特权阶层开刀;二是加紧构建新型福利社会,减少国人后顾之忧。
当下的中国,主张多元,观点纷乱,只有少数社会共识:一是贪腐横行,二是贫富分化严重。抓住这两个共识,从这里下刀,既顺乎民意,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相对而言,贪腐的原因和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相连,根除难度要高得多。而从缩小贫富差距入手,则可执行度更高。改革税制,尽快征收房产税、遗产税、奢侈品消费税,剥夺不法财富和浮财,此为正道。
现在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精英,都积极混淆“企业家”与“富人”的本质区别,在税收制度上一锅烩,不区分企业税负和个人税负,以保护企业家的名义,保护富人在房产投资和奢侈品消费上的利益。
其实企业家群体和富人群体,虽然有一部分交叉,但本质上是两类人。那些把财富大都放在厂房、设备、流动资金上推进生产流转的是企业家,那些把财富基本隐匿于房产、奢侈品、理财账户上的才是富人。很多富人的钱不是通过经营企业获得的,所以必须通过税制设计,向富人征更多的税,或者逼迫他们把钱投入实体经济领域。税制改革就是要朝着这个方向走。
目前的财税制度,已经基本丧失了以税收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财政税收体制如果不进行彻底的改革,收入分配不公平、房屋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暴利、农民收入过低、资源浪费性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就会进一步恶化。由此已经导致巨大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丛生,政府的公信力严重降低了。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十问中国梦——给梦想多一点时间》 作者:刘戈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