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到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近些年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通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从制度、政策等角度保障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因此,要切实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作用,深入调研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现状等,从资金、人才、产业等多个角度着手,持续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1.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1.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体制基础
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条件,实行双层经营机制。因此,应坚持包容各种生产资料,采取综合性的共同劳动、共享成果的形式,让集体统一管理和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发挥互动作用。特别是家庭责任制度改革后,实行了“家庭生产”政策。这次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温饱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集体经济逐渐退出现代市场的发展环境,导致统一管理和发展的深化。因此,只有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双层管理体制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1.2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各项农业和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绩。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增长势头下,发展优势明显,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所提高。由于目前我国制度和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政策,农村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不如城市发展快,"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推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目标,制定一套有利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只要这些政策落实得当,乡村经济振兴的目标和任务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就一定会有效地解决困扰我们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
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科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仅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新时期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科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先要规范土地流转,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土地需求。其次要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优化、细化培育内容,丰富培育形式,在提高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时,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衡、全面发展。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实效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还需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基于农业发展和农民综合素质的实际情况,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实效至关重要。首先,要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因地制宜地制定推广策略、优化推广流程,努力形成“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格局。其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认识到新型农业技术的优越性,树立自觉学习农业技术的意识。再次,要组建、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有能力因材施教,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培育储备综合素质达标的优秀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
2.3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公共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基于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统筹规划、精准发力,促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幸福指数。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确保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建无管及重建轻管现象的发生。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建设农民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如积极开展农田灌溉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使得各类高效节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2.4推进协调发展
通过不断推动和促进我国的城乡融合与协调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也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城乡经济结构系统可以转化为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针对农村特别是大中型农村企业,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补贴制度。通过大规模的产品升级,乡镇企业将充分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努力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根据当地形势调整了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更多的农村居民积极组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企业,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政府扶助模式,为这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实现了农村振兴
2.5探索金融服务“三农”新路,保障支农资金供给
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综合国家财政支持能力,拓宽农村融资途径和渠道,引导农业金融机构正确配置信贷资源,增加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和资金有效供应,激发和促进农村资金的回流。实现了城乡财政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增加了农民收入。在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发展小额信贷,农业合作社等创办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着力于发展创办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现代农业可以满足各个规模、多样化的农业运营者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完善农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专门的农业担保服务机构、农民互助担保服务机构和农业金融资本作为支撑性担保服务机构,努力适应农村地区实体经济增长对于信用担保服务的合理要求,解决大企业担保问题,建立健康有序的“三农”金融生态系统。
2.6深化结构改革
当前,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拓宽经济发展道路,就要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切实调整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优化和完善区域内的种植和生产区,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采取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对区域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设计,从而产生更多的生产效益。特色农业,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整合现代新技术,建设特色农村产业,形成标准化生产体系,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指导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相关部门需全面总结地区资源特色、发展优势,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伟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山西农经,2019(22):72-73.
[2]梁昊,吕若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与路径分析[J].世纪桥,2019(6):83-85.
[3]杨静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中国市场,2021(08):36-37.
[4]孙宜杰,郭麗.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与出路研究[J].中国产经,2021(02):47-48.
[5]霍玉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以信阳市发展毛尖茶产业为例[J].农业经济,2020(05):24-25+141.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1.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1.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体制基础
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条件,实行双层经营机制。因此,应坚持包容各种生产资料,采取综合性的共同劳动、共享成果的形式,让集体统一管理和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发挥互动作用。特别是家庭责任制度改革后,实行了“家庭生产”政策。这次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温饱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集体经济逐渐退出现代市场的发展环境,导致统一管理和发展的深化。因此,只有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双层管理体制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1.2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在各项农业和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绩。在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增长势头下,发展优势明显,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所提高。由于目前我国制度和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政策,农村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远远不如城市发展快,"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推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目标,制定一套有利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只要这些政策落实得当,乡村经济振兴的目标和任务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就一定会有效地解决困扰我们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农”问题。
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2.1科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仅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新时期要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科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先要规范土地流转,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土地需求。其次要坚持按需培训的原则,优化、细化培育内容,丰富培育形式,在提高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时,促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衡、全面发展。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实效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还需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基于农业发展和农民综合素质的实际情况,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实效至关重要。首先,要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因地制宜地制定推广策略、优化推广流程,努力形成“一主多元”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格局。其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电视、网络等大力宣传农业技术的重要性,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认识到新型农业技术的优越性,树立自觉学习农业技术的意识。再次,要组建、优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有能力因材施教,为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培育储备综合素质达标的优秀人力资源,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
2.3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农田水利工程、公共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其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基于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统筹规划、精准发力,促使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幸福指数。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律法规,确保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杜绝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建无管及重建轻管现象的发生。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建设农民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设施。如积极开展农田灌溉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使得各类高效节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2.4推进协调发展
通过不断推动和促进我国的城乡融合与协调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也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城乡经济结构系统可以转化为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针对农村特别是大中型农村企业,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或补贴制度。通过大规模的产品升级,乡镇企业将充分发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要努力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根据当地形势调整了政策和实施细则,鼓励更多的农村居民积极组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农村企业,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政府扶助模式,为这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实现了农村振兴
2.5探索金融服务“三农”新路,保障支农资金供给
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综合国家财政支持能力,拓宽农村融资途径和渠道,引导农业金融机构正确配置信贷资源,增加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和资金有效供应,激发和促进农村资金的回流。实现了城乡财政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增加了农民收入。在进一步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发展小额信贷,农业合作社等创办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着力于发展创办新型农业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现代农业可以满足各个规模、多样化的农业运营者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完善农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专门的农业担保服务机构、农民互助担保服务机构和农业金融资本作为支撑性担保服务机构,努力适应农村地区实体经济增长对于信用担保服务的合理要求,解决大企业担保问题,建立健康有序的“三农”金融生态系统。
2.6深化结构改革
当前,在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拓宽经济发展道路,就要深化农业供给结构改革,切实调整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优化和完善区域内的种植和生产区,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采取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路,对区域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设计,从而产生更多的生产效益。特色农业,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整合现代新技术,建设特色农村产业,形成标准化生产体系,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适应市场供求关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指导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业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相关部门需全面总结地区资源特色、发展优势,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伟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山西农经,2019(22):72-73.
[2]梁昊,吕若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集体经济发展困境与路径分析[J].世纪桥,2019(6):83-85.
[3]杨静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中国市场,2021(08):36-37.
[4]孙宜杰,郭麗.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与出路研究[J].中国产经,2021(02):47-48.
[5]霍玉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以信阳市发展毛尖茶产业为例[J].农业经济,2020(05):24-2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