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装备均衡 促教育发展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普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整体发展概况
  杭州市萧山区地处钱塘江南岸,面积1 420 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全区现有普通高中9所,职业高中4所,初中42所,小学90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5万人。6年来,萧山教育在各级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按照“发展兴萧山,创新强教育”的战略思路,以区教育局“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萧山教育品质”为中心工作,得到了全面、快速、协调的发展,全区中小学教育装备和教育信息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萧山教育信息网运行正常,计算机数量大幅度增加,多媒体教育设备进入课堂,各类常规教学仪器的配备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设备设施日趋规范、标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类教育的办学条件差距逐渐缩小。截至2012年年底,已实现了校校有校园网、计算机教室,班班有多媒体设备,教师人人有计算机的目标,特别是义务段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教育装备已实现均衡化的目标。
  二、认识与思考
  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萧山与大多数地区一样曾经也存在过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均衡现象,同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失衡状况相当突出,主要表现为师资生源不均衡、校舍建设不均衡、装备条件不均衡(见表1),导致 “农村包围城市”的择校现象禁而不止,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对于这些不均衡,笔者认为实施装备均衡,具有投资少、周期短、难度小、见效快的特点,能够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
  三、实践与操作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面对现实,调整思路,把教育装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定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政策保障、均衡发展,并制订了发展规划,提出每年的工作重点。2007年,重点是城区学校的信息化设备装备,达到校校有计算机教室,班班有多媒体设备,教师人均一台计算机;增加藏书量,使城区小学生均达30册,初中达40册。2008年,重点是装备农村学校多媒体设备,实现班班有多媒体设备的目标,同时增加计算机数量。2009年,重点是配好农村教师的计算机,使全区教师人手一机,同时配合省书香校园工程,抓好农村学校的图书馆工作。2010~2012年的重点为新建标准化实验室、图书馆(室)和更新相应的设施设备。根据目标,每年制定设备专项经费和设备补助经费的使用办法,确保目标达成。具体做法是:
  1.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均衡
  加大装备经费扶持力度,使学校各种教育设备均衡化。为了使农村学校、相对偏远学校、薄弱学校逐步达到教育装备与城区学校均衡,我们对这些学校在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加大装备经费补助力度,补助标准从30%提高到70%,累计投入补助资金近9 000万元,全区中小学现有计算机30 670台,多媒体设备4 901套。具体情况见表2。
  从2011年起,我区加大微格教室建设力度,现在建成的45个微格教室运行正常;另外投入1 200万元建设高考标准化试场、高考技术科目上机考试软硬件配套设备。
  继续推进办公自动化和教育信息化工作,萧山教育信息网已经连通到每一所学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校通”“班班通”,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学校的信息化水平。萧山教育信息网建成8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各类管理系统运行正常,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和教育管理的高度统一。2008年,投入200万元经费为全区145所学校安装了安全网关和日志服务器,解决了病毒感染、日志记录、上网限制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教育城域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012年,与萧山电信公司合作,投入200多万元为区内已接入教育城域网的每所学校添置了100 M带宽的公网光纤,使教育城域网和因特网均有专用光纤,彻底解决教育网的拥堵问题,使学校的信息化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2.普教仪器装备均衡
  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均衡配备好每所学校的教学仪器。我区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为了使新课改保质保量顺利进行,根据省级配备目录,6年来订购了价值700多万元的普教仪器,为每一所学校补充配备了实验仪器,保证新课程改革开展实验教学的器材需求。为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内部设施,从2008年起,凡是学校更新实验桌、仪器橱等设备和补充普教仪器则补助50%的经费。6年中累计补助资金达2 500万元,为实验室设备更新升级奠定了基础。现在全区中小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等均达到省级标准。同时利用专项经费为学校统一配发成套身体素质测试仪、通用技术实验室设备、五线谱音乐电教板、理科数字传感器等。
  3.图书装备均衡
  抓好农村书香校园工程建设,促进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在积极配合省政府农村书香校园工程的基础上,安排本级装备经费,增加农村学校的图书配备。6年来,共投入930万元用于配备图书,总计90万册左右的图书全部配发到22个镇的所属学校,为农村学校增加了质量有保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我们还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学校赠书,增加了学校的藏书量。目前全区总藏书量504万册,生均达35.3册,城区义务段学生生均34.5册,农村义务段学生生均34.2册,基本达到小学生均30册、初中生均40册、高中生均50册的目标。我们还与萧山图书馆合作,将该馆数字图书库接入萧山教育信息网,供全区学校教师学生浏览、阅读。另外,我们对“书香校园工程”的图书进行管理和应用情况的检查,统一配发图书管理软件,并每年对部分学校图书馆(室)进行等级评估,促进学校图书馆(室)各项工作的规范管理。
  四、体会与经验
  1.领导重视、财政保障是实现装备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均衡化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志,装备均衡是教育均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装备均衡,促进教育发展,需要领导支持。几年来,各级政府领导、区教育局在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上倾注了大量心血,6年中区财政安排教育设备经费共近1.4亿元,城乡学校的装备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育设备达到了城区学校的标准,使农村孩子能与城区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装备。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是加快装备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采用“化整为零”的战术,每年有目标、定重点,个个“击破”,逐一完成,改变装备年年搞、经费年年补、年年“老面孔”的现状,全区装备面貌焕然一新。
  3.主动服务是新形势下装备部门的中心工作
  主动服务既要为学校服务、为师生服务、为政府采购服务、为部门集中采购服务等,更要当好各级领导的参谋,创新装备配置,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口”上。如政府采购的“一站式”专人服务模式,实验教师、网管教师、图书管理员三支队伍的定期培训、交流研讨、现场指导等措施,提高了装备的管理水平,确保管理科学、规范、有序,充分发挥装备的最大效率。
  虽然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装备工作上就如何达到平衡、均衡,如何让农村学生享受与城区学生同等的教育教学做了一些工作,但与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作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载体,只有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体现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思路,继续加大对教育装备的投入力度,促进教育装备的均衡发展,“打造萧山教育品牌,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提前实现萧山教育现代化。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的co-location模式挖掘算法无法有效处理不均匀分布空间对象的问题,提出一种不均匀模糊空间对象的分层次co-location模式挖掘方法。首先提出一种不均匀数据集的生成方法;然后对不均匀分布的数据集进行层次划分,使每个区域具有均匀的空间分布;再基于改进的PO_RI_PC算法对划分后的模糊对象进行空间数据挖掘。该方法基于距离变化系数构建每个子区域的邻域关系图,进而完成区域融合,实现co
针对洋葱路由(Tor)随机选路算法选取的通信路径不可控制,进而导致匿名技术滥用和溯源方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失效的Tor匿名链路控制方法。通过发送伪造的TCP复位信息模拟节点失效,从而不断让Tor客户端重新选路,并最终选择到受控链路,来达到有效链路控制的目的。对Tor网络选路算法的理论分析和在拥有256个洋葱路由组成的私有Tor网络中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部署高带宽路由吸引用户选中受
讨论了以学生机房的Windows条件来构建Unix机房,基于的原理是虚拟终端、Telnet的远程登录,同时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
本文阐述当前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并分析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遇到的问题。笔者结合在技能竞赛方面的经验,以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工作页这门课程的一个学习任务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中的读写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利用陪集分解理论将电子标签分组,限定每组标签在规定的时隙响应。根据查询码和碰撞特征位,阅读器可在一个时隙内识别出一组标签。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多标签时该算法的时隙利用率和吞吐率优于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动态帧时隙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