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屉里有一大捆用盒子装着的信件,来自家人、同学和朋友。每当怀揣心事,无法释怀的时候,我就会拿出这些用不同信封装着的信件,一一读来。读罢,真的就有了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提起写信,大概应该要从第一次离家去异地读书那年开始吧,那年我18岁。那个时候,和家人、同学的联系方式,也就是写信了。每当一封信寄出,最迫切的事就是跑到传达室去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而当收到一封信件的时候,便会在同学面前炫耀好一阵子;当发现信寄出后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那种心情却又是失落的。但即便是这样,那种盼信如盼君的心情却是一日都不能减少的。从写信再到收到回信,一个来回大概也要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而我们美好的时光也就在你来我往的等待和期盼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
一封封信,那是情感的累积;一封封信,见证着成长的印记。在父母眼里,我们或许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而在家信里,我们更多的是在充当扮演者的角色,嘴里说着不要担心、会好好照顾自己等大人们的话语;而在同学问来往的信件中却又是不一样的话题了,在那里,我们更能找到彼此是同龄人的那份天真、向往和憧憬,比如最近学习好苦好累的诉苦之情,还有就是最近有没有谈恋爱啊之类的八卦话题,这些总能在同学们的信件里一—发现和找到。
喜欢写信,却是莫名地。包括现在,我倒还真的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彼此交流感情。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邮件、腾讯聊天、电话等各种交流平台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书信的来往,使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被挤到后台。我在想,时过境迁,慢慢地,写信也该变成过去式的回忆了吧。
而今天,当我从抽屉里取出这些泛黄的信件一一读来的时候,莫名的惆怅又不觉增加了。想想已经多久没有和朋友通信了,而更多的人,也随着他们步入社会,慢慢也就失去了联系。我想:他们更多的已经是成家立业了吧,或许,他们已经为人父母。而现在,再也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和我共同分享那份快乐;再也没有那么一个人,为我承担那份心事了。每每想到这,除了为他们高兴之外,更多的时候,内心却又是空落落的。这种传统而又古老的书信联络,将跟随我们各奔东西的脚步,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怀念书信的日子,怀念那种被亲人、被朋友惦记着的小小的幸福。而现在,一切都不会再重来了,唯有这些泛黄的旧信件陪我度过每一个寂寞不安的岁月。
提起写信,大概应该要从第一次离家去异地读书那年开始吧,那年我18岁。那个时候,和家人、同学的联系方式,也就是写信了。每当一封信寄出,最迫切的事就是跑到传达室去看有没有自己的信件。而当收到一封信件的时候,便会在同学面前炫耀好一阵子;当发现信寄出后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那种心情却又是失落的。但即便是这样,那种盼信如盼君的心情却是一日都不能减少的。从写信再到收到回信,一个来回大概也要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而我们美好的时光也就在你来我往的等待和期盼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
一封封信,那是情感的累积;一封封信,见证着成长的印记。在父母眼里,我们或许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而在家信里,我们更多的是在充当扮演者的角色,嘴里说着不要担心、会好好照顾自己等大人们的话语;而在同学问来往的信件中却又是不一样的话题了,在那里,我们更能找到彼此是同龄人的那份天真、向往和憧憬,比如最近学习好苦好累的诉苦之情,还有就是最近有没有谈恋爱啊之类的八卦话题,这些总能在同学们的信件里一—发现和找到。
喜欢写信,却是莫名地。包括现在,我倒还真的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用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彼此交流感情。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邮件、腾讯聊天、电话等各种交流平台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书信的来往,使这种传统的交流方式被挤到后台。我在想,时过境迁,慢慢地,写信也该变成过去式的回忆了吧。
而今天,当我从抽屉里取出这些泛黄的信件一一读来的时候,莫名的惆怅又不觉增加了。想想已经多久没有和朋友通信了,而更多的人,也随着他们步入社会,慢慢也就失去了联系。我想:他们更多的已经是成家立业了吧,或许,他们已经为人父母。而现在,再也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和我共同分享那份快乐;再也没有那么一个人,为我承担那份心事了。每每想到这,除了为他们高兴之外,更多的时候,内心却又是空落落的。这种传统而又古老的书信联络,将跟随我们各奔东西的脚步,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怀念书信的日子,怀念那种被亲人、被朋友惦记着的小小的幸福。而现在,一切都不会再重来了,唯有这些泛黄的旧信件陪我度过每一个寂寞不安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