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来源 :中国ISO14000认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ongshan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在自觉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对冶金企业来说,尤为突出和重要.能否准确地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直接影响着整个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
其他文献
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直属的集各类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基地,是全系统培训网络龙头。中心以服务省公司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为宗旨,为培养和造就现代企业高素质的人才,提供高层次、多形式、多内容、全方位的优质培训和服务。  中心于1997年开始筹备建设变电仿真站,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和发展,2005年中心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
摘要:工厂供电课程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本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工程实践性强。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以及授课形式的多样化改变,并结合实物教学及仿真系统模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工厂供电;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熊雷(1982-),男,广东深圳人,南阳理工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助教;刘勇军(1979-),男,河南南阳人,南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国际PISA测试的导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成为带动学生各学科全面发展的重要根基。  一、整本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完成了“学习阅读”的初级阶段,进入到“通过阅读来学习”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通过阅读扩大知识、提升技能、发展思维,也就是真正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关注的
摘要:针对高职继电保护课程中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对继电保护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在电力行业调研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选取项目化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活动;加强实训室条件建设。教学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继电保护;项目化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李小雄(1968-),女,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