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对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护理安全有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对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本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护士心理行为特点与护理安全的关系,提出应对措施, 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保障。
【关键字】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 ; 护理安全管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管理的主体,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对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及时分析、发现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1分析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相“匹配”时,表现为“正确”的行为;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的某些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某些要素发生冲突时,其行为表现为“失误”。在工作中这种“失误”就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分析研究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态度,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2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的不良表现
2.1 心理性疲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院的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的增加及所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使护士心理性疲劳的发生机率大大提高,有研究表明,护理工作中诸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及行为,严重者出现职业倦怠现象【1】,在工作中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等。
2.2 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护士遇事容易情绪化,有的因孩子或家人有事,急于下班等产生心理焦躁情绪;有的因病人及家属苛求,管理者的不理解而造成情绪波动。
2.3 习惯性心理:由于长期工作习惯,形成思维定势,导致在特殊情况下不能灵活变通,不分析、不判断,教条式地搬用以往护理经验,去处理各种护理问题。
2.4 侥幸心理【2】:有个别人员偶尔违反操作规程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形成侥幸心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行为,最终酿成苦果。
2.5 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会出问题。过分自信导致个别人员不能理性地分析,从而没有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如不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不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趋势。
2.6 省能心理【2】: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为了省力、省时,简化操作规程。省能心理会逐渐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2.7 逆反心理【2】: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与护理安全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高,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 高的要求。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 【3】,护士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
4 护理管理措施
4.1 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抓关键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抢救制度等。
4.2 关注员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继而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注意观察护士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关注出现上述不良行为特点人员,分析原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及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增强安全意识。
4.3 运用心理学知识,对积极的行为实行阳性强化【4】:对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人员,及时奖励其积极的行为,发挥其榜样的作用【5】,以引起其他人员从事相似的行为。
4.4 根据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科学合理的按排班次,加强分工配合,弥补不足。实行弹性排班,按职称、年限、新老搭配,增加中晚班人数,并设立护理责任制小组,减少护士因工作繁忙而造成的护理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
5 结论
5.1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研究并建立人才选拔的心理学标准,提高护士人才培养的成功率、优良率,应用心理学研究结果,促进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优化[6]。
5.2对护理管理者进行培训,让管理者学会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在工作中预防、辨识和解决护士心理问题的发生【7】,随时掌握大家的愿望和动机,善于观察和分析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的事前分析、预测,才能真正规避工作中人的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1] Garrett E.Darlene K.A new look at nurse burnout: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social climate[J].J Nurs Admin,2001,31(2):91-96.
[2] 粟继祖.安全心理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 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4]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25-127.
[5]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71-73.
[6] 刘晓红,叶旭春,李峥.护理心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55-1156.
[7] 冯怡,赵国秋,张燕敏.引入员工援助计划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97-398.
【关键字】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 ; 护理安全管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管理的主体,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 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对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及时分析、发现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矫正各种影响安全的不良心理,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1分析心理行为特点的作用
人是有情感会思维并时刻具有心理活动的高级动物,人的语言、行动、情绪、思维方法等绝大多数是受其心理状态或心理活动影响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又是受外界因素和自身的个性特点所左右,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界环境相“匹配”时,表现为“正确”的行为;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的某些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某些要素发生冲突时,其行为表现为“失误”。在工作中这种“失误”就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分析研究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态度,从而减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2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的不良表现
2.1 心理性疲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病人、病人家属、医院的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护理人力资源的欠缺,工作量的增加及所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使护士心理性疲劳的发生机率大大提高,有研究表明,护理工作中诸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及行为,严重者出现职业倦怠现象【1】,在工作中表现为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感觉没劲等。
2.2 情绪失控:喜、怒、哀、乐;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失控,说话办事容易冲动。有的护士遇事容易情绪化,有的因孩子或家人有事,急于下班等产生心理焦躁情绪;有的因病人及家属苛求,管理者的不理解而造成情绪波动。
2.3 习惯性心理:由于长期工作习惯,形成思维定势,导致在特殊情况下不能灵活变通,不分析、不判断,教条式地搬用以往护理经验,去处理各种护理问题。
2.4 侥幸心理【2】:有个别人员偶尔违反操作规程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形成侥幸心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行为,最终酿成苦果。
2.5 自信心理:逞强,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会出问题。过分自信导致个别人员不能理性地分析,从而没有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如不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不考虑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趋势。
2.6 省能心理【2】:花最少的力气、时间,做最多的事,获取最大的回报。有的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为了省力、省时,简化操作规程。省能心理会逐渐演变为习惯心理、侥幸心理、无所谓心理,致使责任心不强,偷懒,随时都会出现不安全行为。
2.7 逆反心理【2】:因受挫折或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产生与正常行为相反的叛逆心理。逆反心理必然会引导人的思维和行为偏离规范,引起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护士心理行为特点与护理安全的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高,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 高的要求。护理安全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之 【3】,护士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承担着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重要职责.
4 护理管理措施
4.1 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用严格的岗位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约束护理人员的不良心理行为特点,抓关键制度,查对制度、给药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病区安全管理制度、抢救制度等。
4.2 关注员工特点,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的优缺点应了如指掌,继而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注意观察护士平时在工作中的表现,分析他们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特点,尤其要关注出现上述不良行为特点人员,分析原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其及时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增强安全意识。
4.3 运用心理学知识,对积极的行为实行阳性强化【4】:对安全意识强,具有良好的心理行为特点、善于团结、组织的人员,及时奖励其积极的行为,发挥其榜样的作用【5】,以引起其他人员从事相似的行为。
4.4 根据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科学合理的按排班次,加强分工配合,弥补不足。实行弹性排班,按职称、年限、新老搭配,增加中晚班人数,并设立护理责任制小组,减少护士因工作繁忙而造成的护理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
5 结论
5.1提供护士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指导与咨询,研究并建立人才选拔的心理学标准,提高护士人才培养的成功率、优良率,应用心理学研究结果,促进护士职业心理素质优化[6]。
5.2对护理管理者进行培训,让管理者学会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在工作中预防、辨识和解决护士心理问题的发生【7】,随时掌握大家的愿望和动机,善于观察和分析护士的心理行为特点,对症下药,努力提高安全管理的技巧和水平,把安全管理由被动地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主动的事前分析、预测,才能真正规避工作中人的不安全因素。
参考文献:
[1] Garrett E.Darlene K.A new look at nurse burnout: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social climate[J].J Nurs Admin,2001,31(2):91-96.
[2] 粟继祖.安全心理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 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192.
[4]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三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25-127.
[5] 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71-73.
[6] 刘晓红,叶旭春,李峥.护理心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55-1156.
[7] 冯怡,赵国秋,张燕敏.引入员工援助计划 缓解护士职业压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9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