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安精神”对“陕西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blueb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西京艺术简历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省中国画学会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王西京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5000余幅,先后出版作品集、论文集等60余种。
  “中国当代主流文艺传统的形成与陕西地域文艺实践有着直接渊源,尽管不能说当代文艺的主流传统全部来自陕西,但至少可以说,陕西地域文艺实践,是当代文艺主流传统形成的主要基础,我们将其概括为‘陕西经验’。”[1]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2017年在媒体上提出这样的观点。
  陕西是中国当代文艺的发祥地。延安时期的文艺实践,毛泽东倡导的民族化、大众化,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民族形式等文艺思想,大多以陕西民间艺术为依据。在当代文艺史上,三代文学陕军、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秦腔等文艺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柳青、柯仲平、石鲁等人延续的延安文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一再提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及柳青、路遥等陕西文艺人物对当代文艺的贡献。
  在陕西文艺的实践中,陕西美术从延安文艺到长安画派、黄土画派到当今的“长安精神”,沿着“陕西经验”的轨迹,坚持着“人民”的方向,走上了一个崭新的道路,赋予“陕西经验”新时代的内涵。
  一、 “长安精神”为当代陕西美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年2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换届,著名画家王西京当选美协主席。新时期陕西美术用什么主题来统领呢?这是王西京首要考虑的问题。
  回顾陕西文化,古长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13个王朝的都城,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这里曾是世界的文化中心之一,如今成为中国的“文化地标”。20世纪30年代,延安文艺在中国革命和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要力量;50年代“长安画派”以探索和创新精神,成为中国画坛的一支劲旅;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黄土画派再现西部热土,陕西美术正进入文化大融合时代。
  经过反复酝酿,王西京及省美协领导班子最后提出,我们需要一种既能反映长安文化内涵,又能体现今日中国精神的东西,那就是博大雄浑、开放包容的“长安精神”。
  2011年5月28日至6月6日,中国美术馆里,“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举办。“长安精神”在历史的孕育中诞生,第一次走上中国文坛,如当年文坛“陕军东征”一样挺进全国,震动艺术界。“长安精神”拉开了陕西美术新时期的序幕。
  由此,作为中国当代文艺主流实践基础的“陕西经验”,在美术方面增添了新的因子——“长安精神”,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长安精神”是陕西美术的必由之路。
  二、“长安精神”与“陕西经验”相契合
  纵览近代陕西美术发展史,梳理其发展的几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安精神”的前世今生,并找出它和“陕西经验”的脉络联系。第一阶段:孕育阶段。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离长安不远的陕西延安,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艺术方针,创造了丰硕的文艺成果。
  延安文艺实践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光荣传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造就了一批像丁玲、艾青、周扬、贺敬之、周巍峙等红色文艺家,成就了一批彪炳文艺史册的优秀作品,写下光辉的一笔。
  因此,以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在中国现代革命文艺史上被称为红色摇篮和革命圣地,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被艺术家以文艺作品表现、传诵和发扬光大,这是提炼“长安精神”的重要渊源,也是“陜西经验”的基础。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即长安画派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赵望云、石鲁等人把陕西美术推向新的高潮。他们倡导“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艺术主张,致力于中国画创新,创立“长安画派”。打破了清末、民国期间画坛摹古不化之风,作品走向生活,生动质朴,给当时平寂的画坛注入了清新之风,产生了极大影响。
  赵望云、石鲁成为陕西美术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众多实力派艺术家如何海霞、康师尧、黄胄、方济众、罗铭、徐庶之等,一时风云际会、群星闪耀,长安画派与岭南画派、京津画派、海上画派交相辉映,成为近代最重要的美术流派之一。石鲁的《毛主席转战陕北》《东方欲晓》《延河饮马》等一系列重大革命题材的作品,把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推向了一个高峰。
  这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经验”在美术方面的卓越体现,也为当代“长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衍生阶段,即“黄土画派”诞生阶段。
  20世纪90年代,陕西美术界又崛起了刘文西、王子武、王西京、崔振宽、江文湛等实力派画家,他们沿着长安画派的道路,在题材和表现形式上继续探索。21世纪长安画派衍生出了重要分支,形成了陕西美术的第二次高潮。以刘文西为代表的美术群体,活跃在黄土高原,形成了以近百位画家为骨干的“黄土画派”。
  他们以学院为基础,提倡向生活学习,向传统学习,向人民学习的理念。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毛主席和牧羊人》《祖孙四代》《知心话》等反映陕北人民生活的作品。近几年,又创作了《黄土地的主人》等大型作品,作品内涵深刻,突显了“人民立场”的艺术主张。
  这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是“陕西经验”的再繁荣和融合,滋养着“长安精神”的萌发。
  第四阶段: “长安精神”理论成果的诞生及实践阶段。   这个阶段从2010年至今,领头人物就是王西京先生,他提炼出了“长安精神”的精辟理念。
  这阶段在“长安精神”指引和王西京的带领下,陕西美术适应新时代特征,进行美术设施建设,人才资源开发,学术创作引领和美术产业化发展,迎来了新秀层出、百花齐放的春天。如创立陕西美术事业发展基金会,筹措2300万元,为美术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举办“长安精神”国内外系列巡回展览;设立“陕西美术奖”,造就德艺双馨的人才队伍;开展“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创作工程”,创建骊山创作培训中心,举办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探索陕西美术产业化,加快美术精品创作,确立陕西美术在全国的学术地位等。
  2011年陕西省美协策划组织“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全国巡展,16位陕西画坛元老的130余幅精品震撼中国画坛;2012年组织“长安精神——陕西优秀中青年国画作品提名展”;2014年组织“长安精神——陕西油画、水彩水粉画晋京展”,以及到美国、法国、波兰、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地区巡回展,近400位中青年新秀彰显陕西美术的实力。“长安精神”这样大规模、全系列的巡展,开创了中国美术界的先河。
  凭借陕西美协“长安精神”的影响力,成立了西安国际少儿美术中心,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同时还举办了美术教育成果展、美术教学优秀作品展、全国少儿美术精品巡回展等少儿美术活动,特别是少儿美术教育高峰论坛,对传播少儿美术教育新理念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为完善我国少儿美术教育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提供了咨询经验,受到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美协的高度赞誉。
  王西京认为美术事业发展,人才为先。他倡导创建的骊山创作培训中心,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创作理念、掌握创作方法、培养团队作风”为理念,6年免费为陕西省11个地市开展培训班53期,培训美术骨干1200余名。中心的运行不靠国家财政,不收学员任何费用,授课老师不求回报,管理人员没有工资,费用全由美协自行筹措。美协还带领骊山创作培训中心学员赴马来西亚参加国际艺术博览会,加强陕西美术的国际文化交流。这种包容奉献、团结的作风被喻为全国绝无仅有的“骊山精神”。
  在确立“长安精神”学术地位后,王西京审时度势,认为新时代美术事业需要产业化才能深入持久,在他的倡导下,美协积极推进美术产业化发展,开发文化产业园项目。
  西安国际美术城项目坐落在西咸新区,占地一千多亩,是陕西省美协着力打造的陕西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集美术创作、培训、创业、展览、交流、销售、商务、居住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园区。为画家创作提供生态环境,推动艺术品向品牌化、规模化转型。其中引进法国艺术管理学院、法国秋季沙龙中国馆、西安国际少儿美术馆,以及丝绸之路艺术品交易中心等工程,填补了多项陕西美术领域的空白。
  陕北是“陕西经验”的发祥地,也是“长安精神”的渊源,王西京认为开发陕北红色文化,是对陕西文艺发祥地的回馈。目前已开园的延川文安驿大型古镇文化园区项目,传承陕北红色文化,展示黄土人文风情,汇聚驿站文化、窑居文化、知青文化、民俗文化,成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项目二期的300所窑洞将成為各大美术团体、院校的写生采风基地;项目三期将引进希腊圣托里尼岛地中海式窑居建筑群,综合1400所窑洞地域特色,成为窑居博物馆。同步建设的延安圣地河谷南街,综合恢复延安古城标志建筑及商业配套项目已全部竣工,十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尽显陕北地域特色,是美术家与商业成功合作的典范,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陕西省美协领导班子在考察调研深圳“大芬村”、北京“798”之后,策划改造了西安东郊纺织城占地180多亩的半坡国际艺术区,这是集设计、创作、展示、销售、培训、孵化、体验、休闲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原工业旧厂房经100多位艺术家的匠心独运,焕发出无尽的青春活力。艺术区真正服务于大众,服务于人民,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转型培养了一大批特殊人才,现被喻为西安的“798”。
  这些“长安精神”美术实践活动,立足传统,以平和开放的态度面对中外文化,在与时代的感通呼应中,表现了陕西当代美术人在人生境界和艺术观念方面,与过往不同的精神格局。
  这阶段是以“长安精神”为统帅的陕西美术的空前繁荣期,成为“陕西经验”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三、 “长安精神”对“陕西经验”的传承及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长安精神”及以其为纲领的陕西美术实践已经走过了7年,这是对“陕西经验”的创新和再发展的7年。具体表现在:
  (一) “长安精神”是陕西美术新的理论纲领,为“陕西经验“增加了新的理论成果。
  “长安精神”诞生的历程表明,“长安精神”是站在古长安文化的基础上,以中国文化为营养源泉,在中国革命和解放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为人民大众服务,反映人民劳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陕西美术新的理论成果。
  “长安精神”一方面加快了陕西艺术的资源整合,激发了艺术家们的集体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活力;另一方面,“长安精神”这面旗帜,确立了陕西美术在全国备受关注的学术地位,成功地将陕西优秀人才和成果推向全国乃至世界,为陕西美术的对外传播、交流树立了新标杆。
  在2017年迎十九大“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二十人美术作品展”上,王西京重申“长安精神”内核:第一,“长安精神”是文化精神。从王维、阎立本、吴道子到宋元李成、范宽、关仝等古长安派大师,代表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第二,“长安精神”代表了长安画派现实和创新的精神,标志是石鲁、赵望云等人对中国近现代美术事业做出的贡献;第三,“长安精神”是当代精神、现代精神,我们在继续创造、延伸“长安精神”,每一个人都是“长安精神”的缔造者,“长安精神”已成为陕西文化的品牌。
  在当代美术实践中,“长安精神”提出了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和继承,彰显汉唐精神,重整文化自信;既尊重传统,也思考和借鉴现代文化因素;“长安精神”站在地域文化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倡现实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贴近时代,贴近人民,成为“陕西经验”新的理论成果。   (二) “长安精神”成为陕西精神的重要部分,具有战略意义。
  长安作为全国美术、文化的重镇,以“长安精神”为主旨的系列活动辐射全国,如创办全国首个公益性美术基金会,举办“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巡展、“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创作工程”、国际少儿美术节、西安国际美术城建设等重大活动或项目,得到了陕西省委、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单位的参与或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或进行,成为重要的文化事件。
  另外,“长安精神”在中国画坛地位的确立,以及陕西美术名家的影响力和作品水准,代表着陕西美术的学术高度。“长安精神”系列活动,是陕西美术软硬件实力的表现,是促进文艺繁荣战略的体现。
  在2014年第12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陕西美术作品入选总数超过历届陕西省的入选数,再现中国画金奖提名,重现画坛陕军的雄厚实力。其中西安美院联合公益设计项目《为西部民生土窑改造设计》、人物画作品《榜样》分别获得艺术设计金奖和中国画三等奖,陕西艺术家向全国展示了“长安精神”新形象。
  在“长安精神”精品意识指导下,陕西省美协开展的“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填补了陕西美术重大历史题材创作空白。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120个选题、160多名艺术家参与创作,挖掘重大历史题材,再现具有历史价值、反映中华民族奋斗史的精彩场面,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在这个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长安精神”不仅代表着陕西美术的主导思想,也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对陕西美术乃至当代文艺的繁荣发展产生影响。可以说,“长安精神”是对“陕西经验”和中国文艺主流传统的再发展。
  (三)创作美术精品,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次代表大会讲话中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2]“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3]
  “长安精神”承前启后,在这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造就了一批重要的美术精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意义和时代精神。
  “黄土画派”艺术家常年深入陕北高原,以“心中有人民”為主题展开创作研究,创作了300余幅力作。刘文西用13年创作的巨幅长卷《黄土地的主人》(长100余米,高2米)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展出,体现了与人民血肉相依的情感。
  王西京在主持陕西美协工作的同时,不忘学术研究,继续深入创作,做好学术带头和引领。响应中央“一带一路”号召,完成了30余幅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系列创作,作品连续两年参加法国秋季沙龙活动,受到国际艺术同仁的广泛赞誉。
  2011-2015年,王西京发起的“长安精神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经过几度选题论证修稿,产生了《鸠摩罗什》(国画),《咸阳古渡》(国画),《埃德加·斯诺》(版画),《直罗镇大捷》(油画),《延安大生产运动》(油画)等一批反映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
  2013年,王西京为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创作巨幅山水画《黄河,母亲河》(长18米,高3.72米,创作历时9个月),采用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中西合璧的艺术手法,讴歌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磅礴气势和伟大胸怀,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忘苦难,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
  近年来,王西京还创作了巨幅作品《照金秋晖图》,陈列于中央军委办公大楼;与画家李玉田共同创作《太华云起图》巨幅山水作品,陈列于天安门城楼正厅,以回馈国家和社会。
  这些代表着“长安精神”的精品巨制,规格高,分量重,在陕西美术史上是少有的,标志着陕西美术的集群意识和资源优化,开始了陕西美术的新阶段,对于“陕西经验”来说也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长安精神”不但是对陕西美术精神的提炼,也是对“陕西经验”的当代发展,这种发展更加纵深广阔。“长安精神”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必将以陕西风格弘扬陕西精神和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承担文化使命,为陕西美术和国家文艺事业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1]李震:《陕西经验、当代传统与陕派批评》,《陕西日报》2017年5月5日第7版。
  [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50日),《人民日报》2016年1 2月1日02版。
  [3]同[2]。
  [4]王湾《次北固山下》,五言律诗,《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选,盖国梁等注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其他文献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丰富,最近的文物普查新出炉统计数据显示有一百多万件藏品,其中精美的青铜器、金银器、陶俑、壁画等,是周秦汉唐鼎盛时期优秀的古代文化艺术结晶。其实,陕西历史博物馆除了拥有丰富的古代出土文物藏品外,还珍藏了大量品种多样的近现代文物,这些与我们相隔并不久远的老物件,不仅体现了其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还蕴含着历史岁月的多重意义,同时还是历史研究的佐证与补充。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大量近现代
期刊
6月22日,历时5天的中国嘉德2018年春季拍卖会圆满落幕。42个专场6604个标的,取得20.5亿元的成交额,为中国嘉德成立25周年庆典活动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嘉德春拍中,两件拍品加入“亿元俱乐部”,30件拍品成交价过千万元,“味余——牧心斋古代文房”“紫泥春华——松涛园旧藏宜兴紫砂”“国酿醇香——贵州茅台酒臻品”等8个专场百分之百成交;(宋)陈鉴辑《石壁精合音注唐书详节》以1.104
期刊
潘天寿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峰寿者,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浙江分会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以及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潘天寿精工大写意山水,其作品用笔凝练圆韧,风骨遒劲,在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人之后自成一体,并拉开距离,以结构和风格取胜,立足民族文化的发扬,对后世影响深远。  观高其佩的
期刊
2011年春,河南浚县黄河故道内发现一批古代瓷器,缘起于当地居民挖沙。这批瓷器在挖沙过程中发现并在无序状态下遭到哄抢。文物部门得知信息后联合鹤壁市、浚县公安部门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及时制止,收缴了一批瓷器。同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取得了较为可信的地层堆积资料和一些实物,对研究埋藏地环境和这批瓷器的运销路线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2012年10月在河北第二届国际磁州窑
期刊
一般认为,陶器是为适应盛储、炊煮和饮食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的。在距今约8000 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中,发现了较早的陶器,造型简单、制作粗糙。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陶器的器形和种类日趋增多,纹饰多样,造型更加美观。到了仰韶时期,人们烧制出來的陶器,质地细腻,并且陶色上以红陶为主,彩陶得到极大发展。至龙山时期,黑灰陶的数量急剧增多,彩陶少见。现将陕西历史博物
期刊
200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修订版)》对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该章程将征集列为博物馆的五大工作之首,这是因为藏品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水平和社会效益,是博物馆所有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和源泉。  新世纪上海博物馆积极贯彻
期刊
古人穿长袍,服饰通常用带来结系,腰带便成了服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夏王朝建立开始,统治阶级对服饰的使用逐渐有了严格的规定,形成了制度。《礼记》中就对贵族阶级佩戴腰带的材质和尺寸就有了规定。先秦时代的腰带多为质地柔软的棉帛,称为大带,人们用带钩来系结腰带。随着时间的推移,腰带的材质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用牛皮制作的革带。早期的革带没有装饰。魏晋以后,用玉或金、银、铜等贵金属制成装饰品镶嵌于革带之上
期刊
青白瓷约创烧于五代,发展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在南宋晚期衰退的同时发生巨大转变,元代以后主流青白瓷产品被卵白釉等瓷器所取代,但其生产一直延及明清时期。北宋中晚期到南宋早期的青白瓷胎釉质量精细,被称为“饶玉”,其产品装饰以刻划花为主,印花装饰在南宋中期以后渐趋流行。纹饰题材以莲荷、牡丹、菊花等为主,手法简练,技巧娴熟。在装烧方法上,北宋中晚期到南宋早期以仰烧法为主,南宋中期以后逐渐为
期刊
2016年末,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朽者不朽:中国画走向现代的先行者——陈师曾诞辰140周年特展》展出一幅北齐八年造像拓片:《法仪兄弟八十人等造像》。拓片右侧有陈师曾题写的“法仪兄弟八十人等造像”手迹。拓片周围写满了鉴藏者题识,在拓片的右面下端,更是赫然写有“七年三月会稽周树观”的题识,并钤有白文“周树”印章一枚。经专家鉴定,拓片上的题识墨迹乃鲁迅亲笔手书无疑。  这张拓片的面世,透露出
期刊
北京诚轩2018年春季拍卖会于6月21日圆满落幕,中国书画、现当代艺术、瓷器工艺品、钱币四个项目共7个专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总成交额逾人民币两亿元,总成交率达90%,在艺术品市场仍处于调整期的大环境下,表现稳健。  中国书画共540余件拍品,成交率89%,成交金额超过1.1亿元。李可染1986年所绘《雨过泉声急》(图一)曾参加“国际修复长城、拯救威尼斯委员会”慈善义拍,出版著录多达四十余次,拍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