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偶然的偶然

来源 :小说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戏剧中学到,在生活中当作偶然所忽略的东西其实都有某种意义。我的儿子和他父亲都想成为作家并非简单的偶然。三十年后,在这里,在恩格然,和我儿子的父亲相遇并非偶然。我的儿子也跟他父亲一样饱受没有父亲的痛苦并非偶然。我在戏剧舞台上哭泣多年后成为在生活中锥心痛哭的女人并非偶然。” ——一切看似无意的偶然是否真的只是存粹的巧合?
  两年前,接到翻译奥尔罕·帕慕克《红发女人》的邀请时,正值一个冬日的午后,而我拿在手中翻看的恰是土耳其语版的《红发女人》。只记得自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现在想来,或许那一刻心头不无掠过一丝天意使然的使命感。
  或许这不是偶然,或许多年前的一面之缘,已悄然在心底深处投下一粒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欲破土而出。那是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帕慕克受社科院邀请来华交流访问,而我以记者的身份参加了他在北京的几场活动,虽然没能得到面对面采访的机会,但已是我和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最近距离的一次邂逅。
  十年后,我翻译的《红发女人》出版。或许正如帕慕克在作品中反复强调的对宿命的笃信,这也并非单纯的巧合吧。
  在帕慕克之前,土语圈的一些前辈,包括我本人也翻译了土耳其其他作家的一些作品,这些作家都属于文学巨匠级别,惜乎并未引起什么关注。
  诚然,诺贝尔文学奖的魅力和影响是巨大的。是诺奖让中国读者认识了帕慕克,也为中国读者了解和接触土耳其文学打开了一扇窗。自获奖以来,帕慕克笔耕不辍,他总能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充满灵性的构思一次次在文学创作中完成自身的救赎。帕慕克的众多作品,如《我的名字叫红》《雪》《伊斯坦布尔》《寂静的房子》《纯真博物馆》等等亦被译成中文,为众多中国读者喜爱,以致于帕慕克在北京某中学讲演时,也不能不被现场学生们提出的有关其作品的深刻问题惊讶到。
  帕慕克极其擅长描述人物、社会、阶级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相比帕慕克的其他作品,《红发女人》语言更加简洁,少了以往作品中司空见惯的长句,而更多是简单明了的短句,不过叙事依然具有鲜明的帕慕克风格。故事看似简单,过程和结局却往往出人预料,种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就像被棱镜折射出的无数侧面,用现代俗话说,即剧情多次反转,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怨,徒弟对师父的敬与怕,少年对红发女人的迷恋和真相大白后感到被欺骗的羞辱感,越想摆脱宿命却反而被拖入命运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等等。作为读者,来到小说的结尾,或有恍然大悟之感。这本书原来是误杀了自己父亲的儿子,在母亲的央求和鼓励下,试着揣摩父亲的心境,以父亲的视角来描写父亲的经历。于是,读者即使不会再重读一遍,也禁不住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回顾这本书,试图寻找出自己在阅读时遗漏的细节。
  翻译的过程既给我带来一种文学上的享受,同时也让我身心俱疲,总会忍不住跟随主人公一起经历感情的纠结。或是陷入背信弃义,甚至疑似弑父或乱伦的愧疚与不安中,亦伴随红发女人一边做着自主意识的选择(把头发染成红色),一边又鬼使神差地被命运牵引着做出无可挽回之事(和自己情人的儿子做爱)。对译者而言,再读时,却不得不对之前的理解全盤否定。故事的主人公其实是住在父亲躯壳里的儿子的灵魂,就此小说中关于父子关系的表述便有了新的意义和解释,而其对于俄狄浦斯弑父情结之深,也就不言而喻了。当我掩卷之时明白,这,不是结束,而恰恰是阅读的开始。
  读者可以在帕慕克的作品中看到他自己的身影,要想真正读懂帕慕克的作品,非了解帕慕克本人不可。帕慕克出生时家境殷实,他的祖父是工厂主,曾经富甲一方。但好景不长,帕慕克出生后不久便家道中落。帕慕克少年时代有些忧郁,心思敏感。儿时的帕慕克,总想象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个奥尔罕,住在另一栋房子里,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小说中,主人公杰姆的儿子也是忧郁和敏感的,他常常与母亲(红发女人)争吵,盛怒之下也会摔门而出。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展开叙述。但这个“我”又是谁呢?是父亲,还是儿子,又或者两者合于一体?这是否能够阐释帕慕克内心对过着另外一种生活的自己的渴望呢?书中主人公杰姆的出身和帕慕克十分相似,杰姆的父亲曾经营着一家名叫“生活”的小药店,后因父亲离家出走,杰姆和母亲不得不搬去姨父家。而杰姆之所以选择当打井学徒,也是为生计所迫,用挣钱来证明自己是家里的男子汉的念头便由此而生。这种理想与现实,个性和服从的矛盾,在小说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现。小说中的父子俩曾激烈探讨过怎样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一话题,杰姆甚至对自己想象中的儿子有过这样的期待:“如果我有儿子,很可能他也会像我一样不循父亲之路,而过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不过,那也是我的儿子!没准他还会成为作家。”而父子俩,曾经都想当一名作家。“可是,把自己的师傅抛弃在井底等死,没有良知,这样的一个人能成为作家吗?”
  故事的主人公杰姆,迫于生活的压力,最终服从母亲的心愿,成为一名地质工程师。更因为,误以为自己是杀害师傅的凶手,而不敢对作家梦再抱有幻想。实际上帕慕克自小就展现出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和十足的天分,并幻想将来会成为一名画家,这让他的母亲伤透了脑筋。因为在母亲看来,绘画无法成为安身立命之法。帕慕克因此常常和母亲争辩,有时还会摔门离家。不过,帕慕克在选择大学时,还是遵从了家人的愿望,进入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专业。因为,他的祖父曾是土耳其著名的土木工程师。然而,特立独行的帕慕克却在读大三时做出辍学的决定,随后进入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新闻,并立志从文。22岁时,帕慕克放弃了绘画,决心当一名小说家。
  事实上,帕慕克的几乎每一部小说里都包含着对父子关系的思考。这与父亲对帕慕克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帕慕克在参加一个活动时,谈到写《红发女人》这样一部作品的缘由时这样说道:
  “1988年夏天,当我正在写作《黑书》最后一部分的时候,我在伊斯坦布尔的王子群岛上。就在我房子旁边的土地上,一个挖井人和他的徒弟正在挖井。那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他们仍在使用古老的手工挖井方式。   “作为一个作家,我对这两个挖井人非常感兴趣。我一边写作,他们一边挖掘,他们比我快乐得多,有效率得多,他们知道目标在哪儿。
  “我不停地看他们,有一件事一直萦绕在我脑中,或许这就是我最终写出了这部《红发女人》的原因。一天早上,天气开始变得很热,中年的挖井师傅正在怒吼,他在用一种非常有力、有威严的声音责骂他的徒弟;但是当他们一起看电视、吃饭时,这位师傅完全是另一个人,他会问:你要放姜吗?你饿了吗?他变得非常温柔、充满关切。
  “这个情景令我印象深刻,久久不忘。因为我的父亲完全是另外一种父亲,他从来不吼我,不骂我,把我当作和他平等的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也從未表现过这样的关怀,从未关注过我细微的心理,不会问我是否快乐、饿不饿,甚至也不清楚我在学校读哪个年级。他是一位常常不在身边的父亲。所以,挖井师徒的关系让我非常着迷。”
  出于对另一种父子关系的深深迷恋,促使帕慕克写就了这样一部作品。父亲的宽容、平等和对自己的某种忽视被投射在主人公杰姆及其父亲身上。他所着迷的这种怒骂、顺从、关切和慈爱的父子关系则着落在杰姆与挖井人马哈茂德师傅的身上。杰姆与自己的亲生之子之间既想亲近又不自觉的对抗,却是帕慕克试图通过父子矛盾想要展现的对社会矛盾的深层次思考,即土耳其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世俗与宗教、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冲突。
  作品中最让人掩卷后久久不能释怀的,是种种对于命运的暗示。“因为古老神话和传说中的事情最终会在你们身上应验。你读得越多,对那些传说越是笃信,它就越是灵验。事实上,因为你听到的故事会在你身上应验,所以才称之为传说。”杰姆之所以把师傅抛弃井底和多年来深信是自己杀害了师傅,以及最终被亲生之子误杀,似乎都是因为深信那些传说暗示了他无可逃脱的命运。正如一心摆脱命运安排的俄狄浦斯,反被命运驱使。而红发女人在一意孤行地演绎了俄狄浦斯的母亲约卡斯塔与儿子同床共枕的剧目多年之后也承认,这给自己带来了厄运。
  对于这部作品,可以讲述的东西很多。在《红发女人》里,能够看出受西方文化影响颇深的帕慕克对土耳其传统,尤其伊斯坦布尔这座古老城市深深的眷恋。作品中的主人公,无数次表达了面对急速扩张和旧时容颜不再的伊斯坦布尔的唏嘘感叹,对于“打井”这一古老职业辉煌历史的终结的由衷不舍。虽然某些土耳其读者抱怨说,小说中对“打井”过程的描述过于冗长细致,以致人昏昏欲睡。但,这或许正是帕慕克对自己出生和成长的这座城市浓浓的情意。
其他文献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如何抵制和克服法西斯纳粹造成的危机,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关键时刻历史学家们的选择: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来捍卫历史进步,制止法西斯纳粹的倒行逆施。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参加了反法西斯主义抵抗运动,最后被纳粹残酷杀害;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二战中成为一名皇家军队的工兵,其经历对理解战后欧洲新史学的兴起影响莫大;另一位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
摘要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漱溟与毛泽东有过一场关于中国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论。今天需要重新回顾这场辩论背后的历史逻辑,即现代化过程中国家政权与乡村建设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在近代历史中展开的。其中梁漱溟对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在阶级、国家、执政党、人民与人心问题上的看法与转变,折射出中国之路所具有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关系。今天的中国需要呼唤新的政治觉醒、文化觉醒以及新的理论创造,并以之为中国未来的道路开辟
摘要 本次问卷调查旨在研究18~35岁群体对老年生活的预期、影响老年预期的因素,以及当前行为选择中考虑养老因素的程度。调查发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越有信心的受访者,对自己老年生活幸福程度的预期越高;养老制度和老年产业发展也对老年生活预期有正向影响;人们在就业、移民等方面考虑养老因素的程度显著地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应着力解决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缓解公众的养老焦虑,提升长线信心。  关
【摘要】高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找出高校学风的影响因素势在必行。学生、教师、学校是与学风相关的三个主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学风的重要因素,在服务接触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学生、教师、学校进行三元博弈的分析,寻找出影响学风的因素,端正高校学风。    【关键词】高校学风 服务接触理论 学风影响因素 三元博弈    理论回顾  服务接触的概念界定。1981年,R
【摘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是资金来源充足,筹资风险可控。三种筹资渠道中,中央财政补贴保障程度毋庸置疑;地方财政资助是决定筹资风险的主要因素;农民稳定增收确保农民个人缴费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资金筹集 风险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对老农保的创新和改革,涉及人数众多,个体情况千差万别,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只有合理确定地方财政
位于吐鲁番境内的火焰山,是人所皆知的名字。这也缘于《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其中一段是这样描写的:  三藏闻言,起身称谢道:“敢问公公:贵处遇秋,何返炎热?”老者道:“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三藏道:“火焰山却在那边?可阻西去之路?”老者道:“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围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盖,铁
【摘要】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地方实践范例,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泉州领风气之先,积极先行先试,正在演绎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传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泉州 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转“强”的崛起之路。泉州不仅是全国著
【摘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这不仅取决于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本身的定位,还取决于国家发展的阶段性与历史性。政府与市场是一对重大关系和突出矛盾,对它们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反复试错的过程。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释放。我们应当用好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两只手要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两只手都
摘要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堪忧,敲响了生态安全警钟。要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五位一体”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全面贯穿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构筑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支撑系统,健全生态保护政策法规,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全面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 生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加强行政决策责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但仍然存在行政责任主体范围模糊、责任内容亟待明晰、评估体系配套性弱,以及实际追责缺乏刚性等缺陷。因此,行政决策责任终身制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是完善责任制度的必然方向,是向责任制政府转型的必然路径,是倡导廉政勤政文化的本质体现,是提升行政决策效率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公务人员作风建设的有效方法。实施行政决策责任终身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