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本文通过对25例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制定科学的计划,为患者创造有利于康复的条件,为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治疗打下基础。
  【关键词】心肌梗死;康复;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8.101
  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物质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迅速发展,对医疗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人们的认识也更为广泛。特别是社区在心梗康复阶段起到了规范服药、全面考虑综合康复、关注并发症,防止再次心梗发生的直接作用,对心血管病更为关注[1]。
  1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
  1.1临床体征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部分心肌严重、持久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临床上出现持久剧烈的胸痛、休克、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清酶升高、心电图进行性变化,而导致心肌梗死[2]。
  1.2发病诱因及季节心肌梗死患者一般多见于冬春季节,大部分患者发病时无明显诱因。一般多见于安静或睡眠,过度兴奋,强体力劳动,精神紧张之后而发病。主要是冠状动脉分支硬化,管腔闭塞,形成血栓,血供障碍,心肌发生坏死,继而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焦虑不安、全身乏力、皮肤湿冷、大汗淋漓、脉搏细而快、血压下降,甚至昏厥,出现休克征象,休克的出现说明心肌缺血加重,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死亡[3]。
  1.3心肌梗死病的诊断依据主要取决于临床表现、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血清酶检查,若三项中具备两项者即可诊断心肌梗死。根据冠心病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典型;(2)心电图有异常Q波及ST-T有符合心肌梗死的演变;(3)血清酶增高,符合心肌梗死过程者。
  1.4心肌梗死患者的注意事项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回家休养3个月时间内,可在室外活动,避免登楼等。活动过度及劳累,避免精神紧张,3个月后可恢复轻工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服缓泻剂或灌肠,给患者以低盐、低脂肪、富有营养流食或半流饮食,勿过饱,如有病情变化随诊。
  1.5并发症的处理当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症时,必须及时有效抢救,控制病情的发展,为患者长期健康生存打下基础,因此心肌梗死患者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判断、早处理。在抢救过程中抓住“三个环节”:(1)严密的观察病情;(2)迅速止痛;(3)及早防治心律失常与并发症的发生。
  2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
  初级保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进一步提高生命质量、加速疾病康复和促进疾病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社区医护人员利用各种形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常规性工作,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25例心肌梗死康复期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制定科学的计划,为患者创造有利于其康复的条件,为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治疗打下基础。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现将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2.1活动与休息
  2.1.1出院后短时间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前半个月的活动量应基本保持住院后期的活动量,以后循序渐进。活动量和时间以不出现胸闷、气急、疲劳为原则,活动范围应逐渐扩大,活动强度不应过大,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开展比较轻松的活动,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以免因抵抗力低而诱发感染。
  2.1.2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注意适寒湿,应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2.1.3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进行放松训练,防止睡眠规律紊乱,每日睡眠不少于8 h。
  2.2正确用药(1)坚持服药治疗,严格按规定时间、途径、方法给药,用药若有特殊注意事项,应及时向患者交代;(2)用药后若有异常反应及时就医。
  2.3饮食与营养
  2.3.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不宜过食过饱,加强营养,忌烟忌酒,并劝其家人也不要吸烟。
  2.3.2饮食宜清淡为好,以素食为主,饮食原则为“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盐、充足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并且易于消化食物,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食物及蛋类的摄入量”,如肥肉、蛋黄、带鱼、蟹子,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洋葱、大蒜、木耳、芹菜、玉米等制品。
  2.3.3进餐时室内要整洁,空气新鲜,食具要清洁,食物的调制要注意色、香、味,用餐提倡分餐制。
  2.4自我保健(1)疾病康复期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避免参与悲伤活动。多听轻松愉快的音乐,防止不良因素刺激,适当参加社会活动,阅读有关疾病保健的杂志、书籍,增加自我保健知识,身体状况允许时,可以适当的散步,或者遵医嘱咐逐步加大活动量;(2)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及时服用适量缓泻剂,不可以用力排便,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不利于疾病的恢复;(3)出院后听从医生的指导定期复诊,当出现胸闷、气急、胸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途中不宜步行和骑车;(4)肥胖者应注意控制体重,以免加重心臟负担。
  3体会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规范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大部分恢复良好,少部分遗留心律失常并发症,这些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康复,这些后期一系列的基层工作需要社区医务工作者来承担。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来到社区进行康复期的继续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是必经途径,所以,为患者长期生存健康打下基础而注意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是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职责,宣传避免发病诱因和心肌梗死再次发作,是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必备宣传重点。平常的工作体会,特别是长期工作经验对于基层医务人员更为重要,需要不断学习和加强的是:强化规范上下转诊制度,克服医疗条件欠佳,技术水平老化,医疗设备欠缺是目前缺陷,更应该常与专业科室取得紧密联系,在专业科室的直接指导下安全开展医疗活动,更好服务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是社区医务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在治疗和做好宣传的同时,要不断扩展思路,做好个体差异的观察治疗和护理,做好心理健康的疏导工作,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治疗和指导。总之,社会要求社区医务工作者必备的素质是:责任、技术、耐心和全面考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9.
  [2] 王茂斌,王红静.社区保健与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
  [3] 梁万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2.
  
  (收稿日期:2011-12-19)(本文编辑:李静)
其他文献
米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主食。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古代的植物性食料主要是谷物。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了“米”字。在我国很多地方,大米更是不可或缺的食物。它清淡可口,却能与各种味道相配,并且可以提供我们一天所需的能量,各种营养十分均衡,可以说是最佳的主食。  每天我们几乎都会以米饭来搭配各种菜肴进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既有蔬菜的美味营养,又富含米饭能量的美食——番茄饭。简简单单就可以做出色香味俱全
PTEN基因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是近年来基因研究的热门基因之一。PTEN具有双重磷脂酶特异性,介导多种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的正常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PTEN基因在多种进展期恶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朱书刚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是针对人口失控性增长和经济粗放型增长所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既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