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体育中的学生主动参与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意义,并对推进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初中体育 学生主动参与
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广大体育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认识还是浅层次的,这阻碍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必要对促进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做策略性的研究[1]。
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意义
1.1有助于将课改理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而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探究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探究,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2有助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系列,即智力因素系列与非智力因素系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个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2]。
1.3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可分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两类。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意义、效率和效果,他们只有学习的压力而没有学习的动力,只有学习的苦恼而没有学习的快乐,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因止匕没有了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
1.4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要有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因此体育课堂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行为,将激发学生体育的兴趣及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俞悦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推进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2.1学生参与策略
第一,寻求参与。上课后,学生进入体育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设置悬念等,它们使学生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表现出强烈求知的欲望和参与学习的主动意一识,各种感官积极活跃,渴求找到参与学习的起点和任务,如主动参与、积极学练,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景、发现性学习、努力尝试体验成功。
第二,尝试参与。学生根据确定的目标和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相互探讨,集体相互交流和师生相互释疑等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探究、独立思考、自主感悟获取知一识。学生对尝试中遇到的困难,可以请求教师指导,然后进行再尝试练习,直至尝试成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探究参与。这是学生深层次学习的表现,属学习的展开阶段。表现在学生敢于设疑质疑,而且所提问题见解独到、有新意、有深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思考、讨论,练习,探究,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迅速转化为能力。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改变了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反思、讨论等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教师指导策略
第一,启发引导。这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启发诱导性的教学措施。这是和学生的寻求参与层次相对应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学练,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状况。学生通过同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学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和运动的热情。
第二,点拨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前提是要有教师的指导。这个环节的实施一般应在新授课的学习中,先让学生尝试练习,教师结合尝试情况,指导学生归纳出学习方法,让学生反思,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受阻,有时会中断,有时会偏离轨道,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教师要关心学生,肯定进步,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和同行,和学生一起参与运动中来,并宏观把握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和乐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反馈评价。在学生探究参与体育课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反馈评价,适当、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因为体育课时以学生活动为基本手段,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的练习尝试。这就要求教师讲评精炼,要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练的反馈,可以使学生及时改进方法,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究。
第四,总结升华。在一项内容学练的最后,教师要总结学生的学练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通过教师总结、学生小结,小组交流等形式开拓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练内容得以升华。
3、结论
总之,在应用时,要根据教师本身,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灵活安排,不拘泥于某一固定模式,机械搬用,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时祥贵.在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湖南农机,2009.7
[2]赵建锋.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
关键词:初中体育 学生主动参与
虽然新课程实施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广大体育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认识还是浅层次的,这阻碍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必要对促进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做策略性的研究[1]。
1、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意义
1.1有助于将课改理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而素质教育思想有三个要义,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探究是学生能否成为活动主体的明显标志。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探究,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得到体现,课堂中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2有助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大系列,即智力因素系列与非智力因素系列。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这两个方面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过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认为,“90%的学生的能力倾向差异只不过是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力差异”,而学习速度的差异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差别所致。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动力系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2]。
1.3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可分为“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两类。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习者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意义、效率和效果,他们只有学习的压力而没有学习的动力,只有学习的苦恼而没有学习的快乐,而学生在主动学习状态下所产生的学习效率则截然不同。面对同样的“学习量”,主动学习者的学习时间短,学习质量高,精神面貌也好。因止匕没有了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教育效果。
1.4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要有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因此体育课堂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行为,将激发学生体育的兴趣及参与意识,使学生获得俞悦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推进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2.1学生参与策略
第一,寻求参与。上课后,学生进入体育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设置悬念等,它们使学生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表现出强烈求知的欲望和参与学习的主动意一识,各种感官积极活跃,渴求找到参与学习的起点和任务,如主动参与、积极学练,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景、发现性学习、努力尝试体验成功。
第二,尝试参与。学生根据确定的目标和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相互探讨,集体相互交流和师生相互释疑等自主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探究、独立思考、自主感悟获取知一识。学生对尝试中遇到的困难,可以请求教师指导,然后进行再尝试练习,直至尝试成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探究参与。这是学生深层次学习的表现,属学习的展开阶段。表现在学生敢于设疑质疑,而且所提问题见解独到、有新意、有深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思考、讨论,练习,探究,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迅速转化为能力。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改变了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反思、讨论等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2教师指导策略
第一,启发引导。这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启发诱导性的教学措施。这是和学生的寻求参与层次相对应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学练,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状况。学生通过同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学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和运动的热情。
第二,点拨指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前提是要有教师的指导。这个环节的实施一般应在新授课的学习中,先让学生尝试练习,教师结合尝试情况,指导学生归纳出学习方法,让学生反思,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受阻,有时会中断,有时会偏离轨道,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教师要关心学生,肯定进步,把学生看作教学活动中的朋友和同行,和学生一起参与运动中来,并宏观把握学习的方向,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信心和乐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三,反馈评价。在学生探究参与体育课的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反馈评价,适当、及时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因为体育课时以学生活动为基本手段,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的练习尝试。这就要求教师讲评精炼,要讲到关键处,讲到点子上。通过教师对学生学练的反馈,可以使学生及时改进方法,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究。
第四,总结升华。在一项内容学练的最后,教师要总结学生的学练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通过教师总结、学生小结,小组交流等形式开拓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练内容得以升华。
3、结论
总之,在应用时,要根据教师本身,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灵活安排,不拘泥于某一固定模式,机械搬用,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时祥贵.在物理教学中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湖南农机,2009.7
[2]赵建锋.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