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最严格规范地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是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学生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环节,也最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考作文也就成了中考语文的重头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进一步贯彻,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素质、人文素质的全面考察,中考作文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中考成绩。下面,我就自己如何进行中考作文教学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爱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学生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就是没有兴趣,而无兴趣的根源在于写作不入门。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的“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只有学生有写的冲动和欲望,有愿意与他人分享写作的愉悦和快乐,学生才会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才会平时多练笔,到考试时才会做到厚积薄发,取得满意成绩。
  二、扩大生活范围,丰富见闻和经历,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习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文,实际上是写生活。近年来中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这给学生写作以很大的自由空间,就更加要求学生要多留意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写出立意新颖,具有时代气息的作文来,才能言他人之未言,写他人之未写。
  新课标鼓励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同时指出:“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的写作要跳出封闭的小圈子,让写作参与生活,改变以往写作与生活脱离,写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情况。首先是要让学生通过传媒更多地了解生活,这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思想认识,而且在对事件现象的辨析和讨论中,学习了理解和评判事物的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诸如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留守儿童、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庸俗文化泛滥、社会风气恶化、贫富悬殊加剧、精神家园丧失等等精彩纷呈的事件。只有让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笔下,学生的作文才能有源头之活水。
  第三是让学生走出校园,亲历一些事,感悟一些情,与活生生的社会接触,让他们亲历一些成功与失败,从而积累起一些阅历,再用他们的笔表达出来,增加文章的深度与可读性,最大可能的避免中学生作文当中普遍出现的人云亦云,毫无新意的现象。
  三、重视写作技巧指导,提高写作能力
  好的内容还要好的形式来支撑,有最美的感悟还要有好的角度和最佳的方式表达出来。中考作文要求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平时对学生不加以写作技巧的指导,很可能有许多学生会马失前蹄,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四、重视文字修改,重视写作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作文修改,一篇好的文章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反复修改、推敲才能脱颖而出,成就一篇美文。古人在文章修改,文字锤炼方面的典故非常之多,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文章修改的极端重要性。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我在重视学生进行文字修改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上。一是要求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先推敲字词,是否有用词不准、词不达意等现象,看是否有更准确更精彩的词语;其次是看谋篇布局,看是否新奇,是否能一下子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次看立意,是否健康,是否值得说值得写,是否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最后看修辞运用,是否用最美最精妙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二是要求学生之间互相评改。我们知道,自己作文中的缺点和漏洞自己很难完全看出来,这就需要旁人加以指点和提醒,同学之间互相评改不仅能起到这种作用,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第三条主要阐述了如何“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的新课题,并指出了具体的要求,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但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弊端,举其要有三: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地位,“注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少更多的独立阅读的机会。其次,教师程序化的分析替代学生富于个性独特的认知过程
期刊
我一直试图找寻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体系,能实现训练次数减少与获取效益提高,以运用于高三语文教学实践。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高三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于“管理”二字。 对于“管理”,不可望文生义,不可简化为“管”,更不可幼稚地认定为“管教”。教学管理的生命是“导”,是“指”,是引导学生的精力的投放,时间的安排;是对学生方法的启发,主体欲望的催生和学习激情的激活。如何从根本上提高高三学生语文的实战能力和竞技水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协作的双边活动,是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同等重要的。创新是人类改造并超越现实世界的活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既是创新教育能否深刻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中心思想的把握,写作知识的揭示及借鉴,文言文的理解都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的活动中,以达到开发智力和能力,提高创造思维的品质,增强创造力的目的,因此教
期刊
近几年学生作文的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几乎每个老师在教学生作文的时候都是以模仿开始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模仿竟成了抄袭出现的始作俑者,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废除模仿这种作文训练的方法,这完全是因噎废食。人在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时候可能会有灵感出现,可那也是在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如何处理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上
期刊
古文在初中课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在中考中的比重也比较大。但文言文毕竟是古人写的文章,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其中许多字、词、句、语法均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又有一些文化典故、风俗礼仪,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因而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也厌学,甚至怕学,失去了学习古文的兴趣。那么,该如何在古言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设计新颖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
期刊
梁实秋先生的小品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篇幅不长,但构思十分严谨、紧凑、围绕“动人”的主题,再现了梁启超先生的风采,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由衷的敬佩、赞美之情,这一切都得力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   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地化为外貌、表情、声音、动作、气质等表现出梁任公先生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潇洒的特点。  
期刊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
期刊
意境的创造,单就诗歌来说,是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整合来实现作者对情感意蕴的表现的。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谈谈古典诗歌创造意境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情景交融构成意境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也有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如杜甫的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一首看似纯然写景,实则满纸皆情的
期刊
“寓教于乐”一直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是教与学中活力的积极体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关键是老师要善教。教师善教是学生乐学的基础,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学得好。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题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因此,语文的学习就应该在活生生的动态语言环境中进行。  “导语的诗意”营造如沐春风的快乐氛围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重视导语的设计,让
期刊
孔子曾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就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最重要一项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发展能力,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所以应该激发兴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魏书生:《语文自学之道》)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课题。究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