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瑶族长鼓舞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在湖南、广东、广西等瑶族聚集地区盛行,其历史悠久至今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瑶族长鼓舞具有非常丰厚的文化价值,应在当下展现出瑶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表演特点;传承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163-03
【本文著录格式】刘玲.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和传承文化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163-165.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以及地域因素等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改变,瑶族地区也同样如此。瑶族长鼓舞展现出了其随着时代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近几年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现瑶族人民独特魅力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庆祝节日或者是丰收庆典中,都会选择长鼓舞进行表演。长鼓舞逐步发展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民族文化,甚至可以说,瑶族长鼓舞对瑶族人民而言是大众型的文化娱乐活动。
一、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一)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
瑶族长鼓舞又可以称为“播公”,这是瑶族特有的语言。长鼓主要是指两鼓对接,握着中腰,将长鼓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左手以手掌的形式对其进行拍击,右手则可以持竹片在两端的皮面上进行击打,进而发出咚咚的声音,这就是常见瑶族的长鼓。对长鼓进行分析时,按照形状可以将长鼓简要地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长鼓,通常情况下是使用沙桐木作为最基本材料,用羊皮或者是牛皮来作为骨面的材料。长鼓在打击的过程中,根据瑶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劳作、生产、狩猎、采集进而生成,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瑶族常见的长鼓舞一共有72套不同的打法,每一套打法又可以将其分为移堂、起堂等若干特色的行为。长鼓舞的整体动作既有粗又有细,可谓是刚柔并济,能够给人一种刚强洒脱或者是柔美娇媚的感觉,十分具有民族特色。长鼓舞在表演的过程中,也带着朴实之美的独特方式,特别是其中跳跃、翻转或者是大蹦等展现了瑶族人民独特的热情奔放的性格。
在瑶族的长鼓舞中,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还包括了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台长鼓舞等。长鼓舞的击打包括了文打和武打之分。所谓文打,是指在拍打长鼓舞的动作过程中,其动作相对于柔和且缓慢,武打则更加的奔放与粗犷,两者相互对打,也可以分为四人对打,或者是一大群人围着一个圈圈进行对打,整体的气氛非常的热烈,鼓声越响亮长鼓舞的动作就越猛、越敏捷、越勇猛、越洒脱,更多的是模仿上山、越溪等不同的动作,给人的感觉是如栩栩如生、一看就懂。长鼓舞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表演特点,在近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所有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长鼓舞具有非常丰厚的瑶族文化内涵,更体现出了瑶族人民的信仰与追求,展现出了瑶族人民的性格。
瑶族是山地民族,主要居住在海拔1000米到2000米的地区,山峰分布连绵起伏,山谷深且险要。由于长期居住在这样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中,隔绝了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信息流通速度较慢,构建了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给瑶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之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习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期以来,瑶族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山间劳作也成为瑶族在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也可以从长鼓舞中的动作看出来,舞蹈中很多动作直接展现了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不仅包括了对日常生活情境的模拟,还包括了对日常劳作的提炼与升华,成为瑶族民间最重要的文化形式、艺术形式之一。
(二)文化内涵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现阶段通过分析瑶族长鼓舞发现其含有山地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缩影。瑶族长鼓舞让人们感受到瑶族独特的气息以及其生产方式,根据我国相关史料记载进行分析,瑶族先民多数情况下是以狩猎为生,在狩猎回来之后,每一次打到猎物,瑶族的先民都会聚集在一个空地上进行庆祝。如果猎物非常地丰厚,在庆祝长鼓舞就要大喊大叫,目的是为了模仿狩猎的动作,并且展现出狩猎的全过程,长鼓舞的诞生由此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瑶族人民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长鼓舞的内容也多了起来,其中有表现播种、收获等不同的动作。当前通过长鼓舞,能发现瑶族人民在日常劳作过程中的劳作方式、生活习惯。
从节奏韵律的角度分析瑶族长鼓舞,发现其整体的节奏韵律分明兼具阳刚与阴柔之美。从舞蹈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瑶族长鼓舞有些动作展现了一种磅礴的舞蹈气势,展现了阳刚之美。也有一些长鼓舞舞者的动作是在空气中不断的舒展自己的身躯、动作飘逸、飞跃,展现了瑶族长鼓舞中的阴柔之美。分析在瑶族长鼓舞中的阴阳之美,其展现瑶族人民对男女之间平等的一种认知。
(三)民族特点
长鼓舞的表演者在手脚上的功夫则更为厉害,表演长鼓舞需要弓点、蹲八字更能展现出长鼓舞的姿势,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点。长鼓舞不仅仅展现了瑶族人民日常的生活习惯、生产的日常,也通过舞蹈表演,体现出瑶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在进行祭祀性的舞蹈过程中。在瑶族长鼓舞中有很多的舞蹈动作,也是在模拟动物的动作状态,这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体现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分析,长鼓舞的表演人员借助长鼓舞的动作,也展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需要虚像与实像之间的相互融合、交合。长鼓舞本身更加具有艺術性,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舞蹈表达,体现舞蹈传承的意义。瑶族长鼓舞也是为了庆祝节日,特别是在瑶族春节,表演长鼓舞可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瑶族春节,很多瑶族人民都会击起长鼓,唱起长歌,走村串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很多表演者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与快乐,长鼓舞的出现表达了瑶族人们对节日的重视,也是瑶族人民对长鼓舞的热爱。在春节或是瑶族人民嫁娶等重要节日都会表演长鼓舞,长鼓舞可谓是瑶族人民的灵魂,与瑶族的文化发展深深地融合,长鼓舞将快乐、对生活美好的期待传递给观众,也展现了瑶族长鼓舞的独特魅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更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质量得到了提升,使得长鼓舞能够真真正正的、切实的融入到现阶段瑶族社会发展中。随着长鼓舞的流传,以及人们对长鼓舞的深入了解,也能利用长鼓舞推动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文化
(一)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现阶段为了提高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效果,首先要明确传承瑶族长鼓舞的价值,能够增強瑶族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感。瑶族族群支系较多,现阶段居住,相对于分散,依靠瑶族长鼓舞,能够实现对所有瑶族人民在心理上的凝聚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们在提起瑶族,第一反应就是长鼓舞。长鼓舞,是瑶族的典型标志。当舞动长鼓舞对瑶族人民而言,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悸动,是对家乡、对民族的热爱。瑶族的舞步健稳有力,深蹲、跳跃等富有特色的鼓花和旋转等,都能让所有的舞者与观众对其产生非常大的震撼感,在心理上对瑶族舞蹈产生认同感,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在这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支配之下,能够激发瑶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爱护之情。在情感累积到达一定程度后哪怕是住在不同地区的瑶族人民,在心理上也会对瑶族文化产生绝对的文化认同感。在瑶族的盘王节中,还会举行盘王源的仪式,在远古时期,人们对社会环境以及自然认知不足时会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瑶族人民会在祭祀盘王的过程中跳起长鼓舞。这不仅仅表达了瑶族人民对长鼓舞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瑶族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容。通过长鼓舞作为中介,提高了瑶族内部的交流效果,体现出了其独特的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瑶族长鼓舞文化
瑶族的长鼓舞对所有瑶族群众而言是一种独特的归属文化,他们在内心深处对长鼓舞有着独特的感想与认知,甚至认为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聚合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当瑶族人民看到长鼓舞时会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归属感。对瑶族人民而言,长鼓舞丰富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与精神生活。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日常的劳作后想要去享受精神上的愉悦,长鼓舞就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在表演长鼓舞的过程中,所有的舞者都是快乐的,散发着热情美好的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舞者的舞蹈,感受到愉悦的体验,很多舞者在表演瑶族长鼓舞时,都能够通过音乐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愉快且幸福的状态中。这一种强烈的、独特的幸福感,能够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思想上的传递,让观众获取共鸣感。对所有的欣赏者而言,在欣赏瑶族长鼓舞时,也可以将长鼓舞的感情转移到自己的身上,通过肢体语言以及表情上的交流,获得非常深刻的、美的感受。瑶族的长鼓舞始终具有瑶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以及文化特点,其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以及发展,至今瑶族的长鼓舞可谓是瑶族的精神之魂。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所有人应该清楚地认知这一点。虽然也有一些人认为瑶族长鼓舞中含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这仅仅是舞蹈中的一部分,因为瑶族需要利用舞蹈进行祭祀,而且瑶族在当时表演长鼓舞祭祀中,是由于长期处于封闭自然环境中,与外界接触的频率相对较少,自然而然会出现信奉神灵的状态。为此,其信奉的神灵也多是十分常见的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神灵,而如果将大量的封建迷信内容保留下来,会给青少年或者儿童带来消极影响。为此,在分析和传承瑶族长鼓舞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瑶族长鼓舞中的积极成分留下来,并且将瑶族长鼓舞中存在的消极成分进行转化,才能够让人们既了解瑶族长鼓舞发展的历史,不会对历史的认知出现问题,促使瑶族长鼓舞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长久地展现出瑶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瑶族长鼓舞,体现出其独有的魅力,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的传承下去。
(三)有利于推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瑶族处在我国的南岭地区,该地区不仅仅居住着瑶族,还有壮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区域可谓是比邻交错,在生活、劳动等不同的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民族与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紧密程度相对较高。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此为特点分析长鼓舞,能发现瑶族长鼓舞在舞蹈动作以及韵律上与壮族和苗族的舞蹈也存在着相似之处,这也使得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效果得到了提升。但是相比于苗族和壮族的舞蹈而言,瑶族长鼓舞拥有较为完整的程式,音乐舞蹈都有相关的文献以及传承者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这也展现出了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呼应,相互渗透的结果。瑶族长鼓舞,其结构非常对称,是视听结合的艺术之一,更是瑶族进行社交的主要活动之一。无论是在祭祀仪式还是节日庆典,人们走村串寨的活动过程中,瑶族人民都是击起长鼓唱起歌,可谓是鼓乐齐鸣、锣鼓欢天,每个舞者都是高兴的、快乐的,这也展现了瑶族长鼓舞对瑶族人民而言,它本身所表达的是一种愉快的情绪,更展现出了瑶族人民对长鼓舞的重视。随着长鼓舞舞蹈的高潮来袭,场面会更加热闹,所有人都会配合着长鼓舞的鼓点翩翩起舞。体现了瑶族人民独特的审美特质,整个过程中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过程。民族与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实现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更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的深入性交流,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展示。这既体现了瑶族在舞蹈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包容性,同时长鼓舞的出现也有力地推动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体现出经济本身的繁荣性。
(四)保护并发挥瑶族长鼓舞艺人的效能
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依靠的并不是已经固有的程式,而是瑶族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在最初学习瑶族长鼓舞时,都是由一位老前辈带着一个学生去学习长鼓舞中不同的打法、长鼓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舞蹈要领还是舞蹈的风格、舞蹈精神上,他都继承了原有舞者的思想,并且将原有舞者的思想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使得当前的瑶族长鼓舞是经过了很多很好是经历了很多舞者的变化,进而形成了能够与现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瑶族长鼓舞。不同的人跳瑶族长鼓舞的体验、感受不同,对长鼓舞的理解等都有着一定的区别。而这些不同的理解融入到瑶族长鼓舞,使得瑶族长鼓舞能够在当前找到舞蹈传承的规律,也展现了民族舞蹈的现代价值。在传承瑶族长鼓舞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传承的方式,既能够体现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通过瑶族长鼓舞,展现出不同人在学习长鼓舞时对文化、对社会发展所展现出的思考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中不可丢失的一部分,更是中国的民族特色艺术。瑶族长鼓舞能够与现代社会发展密切相连。长鼓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结合了瑶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吸收了非常多的艺术精华,这些使得瑶族长鼓舞是瑶族地区最为重要的、最具独特文化内涵。其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征。一直以来,长鼓舞都是瑶族文化中不可忽略且富有特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瑶族长鼓舞的表演形式也会越来越丰富,其表演内容会更加广泛,这也使得瑶族长鼓舞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汤舒夷.瑶族长鼓舞与朝鲜族长鼓舞的对比分析[J].艺术评鉴,2020(8):80-82.
[2]李晓风.瑶不离鼓越千年载歌载舞踏歌堂——连山瑶族长鼓舞的民俗美学价值[J].粤海风,2019(4):88-93.
作者简介:刘玲(1978-),女,广西贺州,馆员,研究方向为舞蹈学。
【关键词】瑶族长鼓舞;表演特点;传承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163-03
【本文著录格式】刘玲.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和传承文化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163-165.
引言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以及地域因素等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改变,瑶族地区也同样如此。瑶族长鼓舞展现出了其随着时代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内涵,近几年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现瑶族人民独特魅力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瑶族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庆祝节日或者是丰收庆典中,都会选择长鼓舞进行表演。长鼓舞逐步发展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民族文化,甚至可以说,瑶族长鼓舞对瑶族人民而言是大众型的文化娱乐活动。
一、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一)瑶族长鼓舞的表演特点
瑶族长鼓舞又可以称为“播公”,这是瑶族特有的语言。长鼓主要是指两鼓对接,握着中腰,将长鼓挂在肩上,横于腰间,左手以手掌的形式对其进行拍击,右手则可以持竹片在两端的皮面上进行击打,进而发出咚咚的声音,这就是常见瑶族的长鼓。对长鼓进行分析时,按照形状可以将长鼓简要地分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长鼓,通常情况下是使用沙桐木作为最基本材料,用羊皮或者是牛皮来作为骨面的材料。长鼓在打击的过程中,根据瑶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劳作、生产、狩猎、采集进而生成,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瑶族常见的长鼓舞一共有72套不同的打法,每一套打法又可以将其分为移堂、起堂等若干特色的行为。长鼓舞的整体动作既有粗又有细,可谓是刚柔并济,能够给人一种刚强洒脱或者是柔美娇媚的感觉,十分具有民族特色。长鼓舞在表演的过程中,也带着朴实之美的独特方式,特别是其中跳跃、翻转或者是大蹦等展现了瑶族人民独特的热情奔放的性格。
在瑶族的长鼓舞中,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还包括了盘古长鼓舞、锣笙长鼓舞、桌台长鼓舞等。长鼓舞的击打包括了文打和武打之分。所谓文打,是指在拍打长鼓舞的动作过程中,其动作相对于柔和且缓慢,武打则更加的奔放与粗犷,两者相互对打,也可以分为四人对打,或者是一大群人围着一个圈圈进行对打,整体的气氛非常的热烈,鼓声越响亮长鼓舞的动作就越猛、越敏捷、越勇猛、越洒脱,更多的是模仿上山、越溪等不同的动作,给人的感觉是如栩栩如生、一看就懂。长鼓舞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表演特点,在近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所有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长鼓舞具有非常丰厚的瑶族文化内涵,更体现出了瑶族人民的信仰与追求,展现出了瑶族人民的性格。
瑶族是山地民族,主要居住在海拔1000米到2000米的地区,山峰分布连绵起伏,山谷深且险要。由于长期居住在这样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中,隔绝了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信息流通速度较慢,构建了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给瑶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加之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习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长期以来,瑶族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山间劳作也成为瑶族在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也可以从长鼓舞中的动作看出来,舞蹈中很多动作直接展现了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状态,不仅包括了对日常生活情境的模拟,还包括了对日常劳作的提炼与升华,成为瑶族民间最重要的文化形式、艺术形式之一。
(二)文化内涵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现阶段通过分析瑶族长鼓舞发现其含有山地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缩影。瑶族长鼓舞让人们感受到瑶族独特的气息以及其生产方式,根据我国相关史料记载进行分析,瑶族先民多数情况下是以狩猎为生,在狩猎回来之后,每一次打到猎物,瑶族的先民都会聚集在一个空地上进行庆祝。如果猎物非常地丰厚,在庆祝长鼓舞就要大喊大叫,目的是为了模仿狩猎的动作,并且展现出狩猎的全过程,长鼓舞的诞生由此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瑶族人民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长鼓舞的内容也多了起来,其中有表现播种、收获等不同的动作。当前通过长鼓舞,能发现瑶族人民在日常劳作过程中的劳作方式、生活习惯。
从节奏韵律的角度分析瑶族长鼓舞,发现其整体的节奏韵律分明兼具阳刚与阴柔之美。从舞蹈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瑶族长鼓舞有些动作展现了一种磅礴的舞蹈气势,展现了阳刚之美。也有一些长鼓舞舞者的动作是在空气中不断的舒展自己的身躯、动作飘逸、飞跃,展现了瑶族长鼓舞中的阴柔之美。分析在瑶族长鼓舞中的阴阳之美,其展现瑶族人民对男女之间平等的一种认知。
(三)民族特点
长鼓舞的表演者在手脚上的功夫则更为厉害,表演长鼓舞需要弓点、蹲八字更能展现出长鼓舞的姿势,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点。长鼓舞不仅仅展现了瑶族人民日常的生活习惯、生产的日常,也通过舞蹈表演,体现出瑶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有机统一,特别是在进行祭祀性的舞蹈过程中。在瑶族长鼓舞中有很多的舞蹈动作,也是在模拟动物的动作状态,这是对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体现从另外一个视角进行分析,长鼓舞的表演人员借助长鼓舞的动作,也展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需要虚像与实像之间的相互融合、交合。长鼓舞本身更加具有艺術性,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舞蹈表达,体现舞蹈传承的意义。瑶族长鼓舞也是为了庆祝节日,特别是在瑶族春节,表演长鼓舞可谓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瑶族春节,很多瑶族人民都会击起长鼓,唱起长歌,走村串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很多表演者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与快乐,长鼓舞的出现表达了瑶族人们对节日的重视,也是瑶族人民对长鼓舞的热爱。在春节或是瑶族人民嫁娶等重要节日都会表演长鼓舞,长鼓舞可谓是瑶族人民的灵魂,与瑶族的文化发展深深地融合,长鼓舞将快乐、对生活美好的期待传递给观众,也展现了瑶族长鼓舞的独特魅力。在表演的过程中,更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质量得到了提升,使得长鼓舞能够真真正正的、切实的融入到现阶段瑶族社会发展中。随着长鼓舞的流传,以及人们对长鼓舞的深入了解,也能利用长鼓舞推动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文化
(一)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现阶段为了提高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效果,首先要明确传承瑶族长鼓舞的价值,能够增強瑶族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感。瑶族族群支系较多,现阶段居住,相对于分散,依靠瑶族长鼓舞,能够实现对所有瑶族人民在心理上的凝聚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们在提起瑶族,第一反应就是长鼓舞。长鼓舞,是瑶族的典型标志。当舞动长鼓舞对瑶族人民而言,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悸动,是对家乡、对民族的热爱。瑶族的舞步健稳有力,深蹲、跳跃等富有特色的鼓花和旋转等,都能让所有的舞者与观众对其产生非常大的震撼感,在心理上对瑶族舞蹈产生认同感,形成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在这一种精神和心理上的支配之下,能够激发瑶族群众相互尊重、相互爱护之情。在情感累积到达一定程度后哪怕是住在不同地区的瑶族人民,在心理上也会对瑶族文化产生绝对的文化认同感。在瑶族的盘王节中,还会举行盘王源的仪式,在远古时期,人们对社会环境以及自然认知不足时会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瑶族人民会在祭祀盘王的过程中跳起长鼓舞。这不仅仅表达了瑶族人民对长鼓舞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瑶族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容。通过长鼓舞作为中介,提高了瑶族内部的交流效果,体现出了其独特的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意识觉醒等。
(二)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瑶族长鼓舞文化
瑶族的长鼓舞对所有瑶族群众而言是一种独特的归属文化,他们在内心深处对长鼓舞有着独特的感想与认知,甚至认为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聚合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当瑶族人民看到长鼓舞时会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归属感。对瑶族人民而言,长鼓舞丰富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与精神生活。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在日常的劳作后想要去享受精神上的愉悦,长鼓舞就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在表演长鼓舞的过程中,所有的舞者都是快乐的,散发着热情美好的希望。观众能够通过舞者的舞蹈,感受到愉悦的体验,很多舞者在表演瑶族长鼓舞时,都能够通过音乐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愉快且幸福的状态中。这一种强烈的、独特的幸福感,能够利用肢体语言进行思想上的传递,让观众获取共鸣感。对所有的欣赏者而言,在欣赏瑶族长鼓舞时,也可以将长鼓舞的感情转移到自己的身上,通过肢体语言以及表情上的交流,获得非常深刻的、美的感受。瑶族的长鼓舞始终具有瑶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以及文化特点,其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以及发展,至今瑶族的长鼓舞可谓是瑶族的精神之魂。在千百年的文化传承中,所有人应该清楚地认知这一点。虽然也有一些人认为瑶族长鼓舞中含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这仅仅是舞蹈中的一部分,因为瑶族需要利用舞蹈进行祭祀,而且瑶族在当时表演长鼓舞祭祀中,是由于长期处于封闭自然环境中,与外界接触的频率相对较少,自然而然会出现信奉神灵的状态。为此,其信奉的神灵也多是十分常见的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神灵,而如果将大量的封建迷信内容保留下来,会给青少年或者儿童带来消极影响。为此,在分析和传承瑶族长鼓舞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瑶族长鼓舞中的积极成分留下来,并且将瑶族长鼓舞中存在的消极成分进行转化,才能够让人们既了解瑶族长鼓舞发展的历史,不会对历史的认知出现问题,促使瑶族长鼓舞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长久地展现出瑶族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瑶族长鼓舞,体现出其独有的魅力,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的传承下去。
(三)有利于推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瑶族处在我国的南岭地区,该地区不仅仅居住着瑶族,还有壮族、苗族等不同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区域可谓是比邻交错,在生活、劳动等不同的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民族与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紧密程度相对较高。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以此为特点分析长鼓舞,能发现瑶族长鼓舞在舞蹈动作以及韵律上与壮族和苗族的舞蹈也存在着相似之处,这也使得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效果得到了提升。但是相比于苗族和壮族的舞蹈而言,瑶族长鼓舞拥有较为完整的程式,音乐舞蹈都有相关的文献以及传承者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这也展现出了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呼应,相互渗透的结果。瑶族长鼓舞,其结构非常对称,是视听结合的艺术之一,更是瑶族进行社交的主要活动之一。无论是在祭祀仪式还是节日庆典,人们走村串寨的活动过程中,瑶族人民都是击起长鼓唱起歌,可谓是鼓乐齐鸣、锣鼓欢天,每个舞者都是高兴的、快乐的,这也展现了瑶族长鼓舞对瑶族人民而言,它本身所表达的是一种愉快的情绪,更展现出了瑶族人民对长鼓舞的重视。随着长鼓舞舞蹈的高潮来袭,场面会更加热闹,所有人都会配合着长鼓舞的鼓点翩翩起舞。体现了瑶族人民独特的审美特质,整个过程中是人与人进行沟通的过程。民族与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实现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更推动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伴随着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化的深入性交流,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能够相互影响、相互展示。这既体现了瑶族在舞蹈创作中所展现出的包容性,同时长鼓舞的出现也有力地推动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体现出经济本身的繁荣性。
(四)保护并发挥瑶族长鼓舞艺人的效能
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依靠的并不是已经固有的程式,而是瑶族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在最初学习瑶族长鼓舞时,都是由一位老前辈带着一个学生去学习长鼓舞中不同的打法、长鼓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舞蹈要领还是舞蹈的风格、舞蹈精神上,他都继承了原有舞者的思想,并且将原有舞者的思想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使得当前的瑶族长鼓舞是经过了很多很好是经历了很多舞者的变化,进而形成了能够与现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瑶族长鼓舞。不同的人跳瑶族长鼓舞的体验、感受不同,对长鼓舞的理解等都有着一定的区别。而这些不同的理解融入到瑶族长鼓舞,使得瑶族长鼓舞能够在当前找到舞蹈传承的规律,也展现了民族舞蹈的现代价值。在传承瑶族长鼓舞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传承的方式,既能够体现艺术追求,同时也能够通过瑶族长鼓舞,展现出不同人在学习长鼓舞时对文化、对社会发展所展现出的思考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中不可丢失的一部分,更是中国的民族特色艺术。瑶族长鼓舞能够与现代社会发展密切相连。长鼓舞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结合了瑶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吸收了非常多的艺术精华,这些使得瑶族长鼓舞是瑶族地区最为重要的、最具独特文化内涵。其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征。一直以来,长鼓舞都是瑶族文化中不可忽略且富有特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瑶族长鼓舞的表演形式也会越来越丰富,其表演内容会更加广泛,这也使得瑶族长鼓舞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汤舒夷.瑶族长鼓舞与朝鲜族长鼓舞的对比分析[J].艺术评鉴,2020(8):80-82.
[2]李晓风.瑶不离鼓越千年载歌载舞踏歌堂——连山瑶族长鼓舞的民俗美学价值[J].粤海风,2019(4):88-93.
作者简介:刘玲(1978-),女,广西贺州,馆员,研究方向为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