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字号最鲜明的共同特点,是蕴涵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拥有独到有效的经营之道,历代相传的精湛手艺。它们的兴衰成败,是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历史见证;它们的本分、公平和货真价实的品格,深受普罗大众的爱戴;它们的变化、去向和终结,在无形中牵动着市民心底的情感。
老字号与“八”
老字号喜欢“八”,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个体老字号在初期规模很小,希望能借助群体以壮声势;二是取“八”之既多又稳、大吉大利之意。在清末民初的饮食业内,北京的著名饭馆有“八大楼”:东兴楼、致美楼、泰丰楼、鸿庆楼、萃华楼、新丰楼、安福楼和鸿兴楼。另有“八大居”:同和居、砂锅居、泰丰居、万福居、阳春居、东兴居、福兴居和广和居。还有“八大春”:芳湖春、东亚春、庆林春、淮阳春、新陆春、大陆春、春园和同春园。前两项早一些,后一项时间较晚。据说这些老字号集中在西单一带,晚开的,后来反而早谢(关门),其中原因值得咀嚼。
不妨先琢磨一下它们的起因。最初,只是一两个名字相像的同类起来了,并且做得比较大,于是,就有后起者效仿,也起类似的名字,以求“借景”与“为伍”。多到了三个五个还不过瘾,最后一定要达到“八”才算“够一卖”。等真正达到了“八”,那就真“够”了。于是四平八稳好一阵子,谁对谁也无可奈何了。
事实上,即使达到“八”也不算最后完结,其中谁是领衔者还需要一争。未必最早出现的就是“第一”——真正的和持久的“第一”需要具备各种条件:主观的、客观的,合理合法的、不那么合理合法的,有时少一条也不行。如果借助实力和外力把“八”和“八”中的领衔者确定下来,那就高枕无忧,能稳定很长一段时期。比如京剧“四大名旦”成了名,不会有谁再钻研去当“老五”,同样,也不会有谁想当“四大名旦”之首。
吃小馆儿
据说北京从前有许多小馆儿,就两三张饭桌,也没油上漆,老板与伙计经常是一个人,每天的擦拭让饭桌的每一条木纹都十分清晰。同时,这种清晰更像是老板兼伙计的心。他是做买卖的,也要赚一点钱,但更像是个“玩儿家”,他由衷地欢迎每一个前来照顾他的顾客,他愿意和顾客一起把这个小馆子做得更好。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您下一回又来了,并且是带着朋友来的——这样,他的买卖就越做越有人缘儿了。
老一辈的作家,比如张恨水先生,某天上午正在家里写东西,忽然朋友来了,彼此聊得很高兴,等到了吃饭时间,朋友起身告辞,张老拉住:“别走,咱们小聚一回,我做东。”说着一同出门,走在胡同里,三拐两拐,前方有个小饭铺,就如前面介绍的那样,就两三张饭桌,但清洁雅致。客人随意落座,老板上前问安,张老或许会问:“您这今儿都有什么呀?”这个“什么”不是菜肴名称,甚至小饭铺根本拿不出什么菜谱。张老问的是原料,是打听有哪些肉类、鱼类和蔬菜。老板据实以答,张先生和朋友听了,眯着眼睛想了片刻,于是互相出起了主意——选其中哪几种原料,以何种刀工处置,再以何种火候烹调,最后用什么盘子碗儿端上来。老板听着用心,厨房里的大师傅虽有一帘之隔,也同样听得清楚。张老和朋友说笑着等了一阵,老板端着菜从帘子后面走出来,后面跟着大师傅,大家群策商讨这个新做的菜肴,到底哪些可取,哪些尚有不足。等到主客饭毕,小馆一方继续动心思,商讨今天这个菜有无继续加工,进而成为本小馆看家菜的可能。
小馆确实小,但小中有大,并能小中成大,许多大馆子就是从这样没名字的小馆起家的。这或许又是诸多老字号的成名之路。开馆子要赚钱,但在赚钱之前,似乎应把赢得“人缘儿”摆在第一位。
有“今儿”没“明儿”
北京口语中,“今儿”是今天,“明儿”是明天。事实上,无论谁还都有一个“昨儿”。老字号中很有一批外地人,他们的“昨儿”十分悲惨:走在外省农村通向北京的土路上,腰里拴根细麻绳,大滴大滴的汗水砸在干裂的土地上,鞋也破了,脚上在流血,目光更是充满了渴求。家乡遭了灾,幸亏自己有把子力气,支撑着逃了出来……他们勤恳,他们老实,经过几年的艰苦挣扎,终于在北京有了一席之地,其中机遇好的还做起了小买卖。
从“昨儿”走到“今儿”,他熬干了心血,头发花白了,胆子反而小了。想起当年,他后怕得要命,还想“明儿”会怎么样呢?不敢想了,更不敢去闯荡了。只要一家老小终日守在一起,把买卖做下去,不就“成”了吗?
站在云霄往下看,像这样的小老板实在多。那时老字号的成长周期不长,小点的买卖一代人就能兴起;至于大买卖,有两三代人也够了。像同仁堂那样延续五六代的家业实属凤毛麟角。所以绝大多数小老板有了“今儿”之后,胡子也一大把了,儿孙能“守成”就不错,还想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更上一层楼?不。在成功周期短的商家中,第一代人四五十岁成了气候,长子也二十出头了。是让长子接班还是自己接茬再干,这是他们心头盘旋最久的问题。有时他们舍不得把产业交给长子,而是自己继续当家到老,一直到最后闭眼;如果长子急着接班,他往往很绝情,会诱导长子去抽大烟;同时又很注意培养长孙,让长孙二十几岁时隔代去接他这个爷爷的班。
玉器人到了五十岁
北京前门廊房二条,是昔日有名的玉器街,长不足三百米,却开着两百家玉器铺子,而且各家玉器铺子都有自己的厨子。打问一声:每家铺子多少人?多的十来位,少的五六位,其中各有老板一位,其他就都是伙计了,年岁不等,有在买卖上看摊的,有跑玉器作坊上送货取货的,还有到大宅门里联络关系的。
厨子做的饭都是鸡鸭鱼肉,因为每做成一笔买卖就够整个铺子吃一年的。老板、伙计晚上经常去大栅栏的戏园子听戏,前五排,戏园子殷勤招待,近接远送。老板是每晚上回家的,其他人大多住在铺子里。店铺门面很窄,但纵向里很深,伙计们的铺位都在后边。资格老的伙计有自己的准地方,年轻人轮到哪儿就睡哪儿了。有了这种不成文的保卫制度,这条资财丰厚的玉器街居然七八十年当中没出过一次劫案。当然,跟胡同里那两个称职的更夫也有关,他们每天都早来晚走。更夫的钱不由胡同的铺子出,由大栅栏整个同业公会出。
铺子对刚结婚的伙计挺照顾,一再催他们回家。三十岁左右的伙计平均每五天回一次家,四十岁的伙计回家就少得多,十天一次就算勤的了。到了五十岁的,柜上主动催他们回家,晚上再不必待在店里。五十岁在那时候就已经算老人了,但玉器店离不开五十岁的人,他们自有特殊用处。每遇进大宅门时,如果派生脸的年轻人,大门口就给拦住了。五十岁的人去,可以弯腰一直走到老太太对面,不说事,先聊天。五十岁的人进大宅门,可以面对面把手上一块翠指给大姑娘小媳妇,讲解如何如何才算好。如果趁势卖出去一块,铺子里一年的吃喝就都有了。五十岁,是干不动费力活儿的年纪,但靠动脑子挣大钱才开头儿。 迷人的大酒缸
什么是大酒缸?难道是很大的装酒的缸吗?非也。它是老北京一种低级别的酒馆,不设桌子,而是把存放酒的缸埋一半在地下,再于缸边上盖一个圆盖儿。喝酒的人以低矮的凳子围坐四周,主要是喝酒聊天,配以最简单的酒菜。金受申先生曾介绍说:“华灯初上,北风如吼,三无素心,据缸小饮,足抵十年尘梦。老北京人认为在大酒缸喝酒,如不据缸而饮,就少了几分兴致。大酒缸卖的是原封‘官酒’,绝不掺入鸽粪、红巩等杂质,但兑水是免不了的。大酒缸所以能号召人,在于小碟酒菜和零卖食品,不但下层市民欢迎,而且文人墨客也认为富有诗意。大酒缸的酒菜,分‘自制’和‘外叫’两种。此外还代制‘清水饺子’,一角钱可买二十个……”经营大酒缸的多是山西人,因为山西人一能吃苦,二是节俭,这种饮食业也只适合他们来干。
剧作家范钧宏说,20世纪50年代初,地安门一带还有好几家大酒缸,他们常去那里“吹”剧本的提纲。所谓“吹”,就是两三位即将合作的编剧凑到大酒缸中聊天说戏,设计戏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几位“角儿”何时登台亮相,在哪场卖点什么技巧……那时节,编剧大多是会唱几口的,说高兴了,忍不住放开嗓子亮几声。所以遇到范先生张嘴的时候,那确实是既好听又好看了。往往周围的酒客要围观多坐两个小时,或把凳子拉近了听他们神聊。时间待久了,自然喝的吃的也多了,店铺的生意也自然好了。
这也许是大酒缸的山西老板没想到的事。他本来是准备吃大苦挣小钱的,可没想到有过这么一次,他这家大酒缸顿时声名远扬,以后连续许多天都聚集了不少戏迷,想有机会再看一看大名伶的真容呢!
老字号的“和”与“合”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和”。老字号初期在许多方面恰恰是执行“和”的范本。全聚德在创业初期,还没有确立一定要用荷叶饼蘸甜面酱卷烤鸭吃的方式时,曾有顾客提出要吃蒸饼。伙计也不认为这种吃法是对烤鸭的亵渎,于是一转身,跑到附近某家王姓的主食铺子代购。买回来了,还以原价转让给顾客。至于烤鸭到底配什么主食,完全由您吃着看。您今天吃了蒸饼,下一回兴许提出吃捞面条,下下回呢?甚至可能提出配煎饼,您尽管发挥创造性,店铺一定满足您的愿望。您高兴了,店铺也同样高兴了。
再一点,在初期的老字号个体之间,彼此关系是很“和”的,就像是一大家子穷苦人,更像是兄弟姐妹一大帮人,既然又都是背井离乡从外边来的,这出门在外不靠朋友行吗?所以需要互相帮衬,既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同时买卖也能天长地久。“和”,就是有钱大家赚,允许有“多”与“少”的差别,但不能存在“有”与“无”的悬殊。这是中国古来诚信之士的人生信条 。
为了达到“和”,首先行为上就要“合”——合理、合力、合拍、合群、合计、合股、合流、合伙、合成、合谋、合作、合围、合得来……不拘大小,不拘行业,不拘先后,不拘种种的差异,只要大处没矛盾,都可以合起来干。便宜坊和全聚德都是卖烤鸭的,前者开业的时间更早些,双方店铺又很近,按说彼此争夺市场是必然的。即使这样,当全聚德后来居上之后,也没有把便宜坊赶尽杀绝。记得多年前,全聚德前门店开辟出一个停车场,便宜坊就在停车场的墙上竖立起一块大广告牌:“想花四十元吃烤鸭,请到便宜坊。”全聚德看见了,没说什么,图便宜的就去便宜坊吧,反正我这里的烤鸭已经卖到了168一只还供不应求。
老字号与“八”
老字号喜欢“八”,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个体老字号在初期规模很小,希望能借助群体以壮声势;二是取“八”之既多又稳、大吉大利之意。在清末民初的饮食业内,北京的著名饭馆有“八大楼”:东兴楼、致美楼、泰丰楼、鸿庆楼、萃华楼、新丰楼、安福楼和鸿兴楼。另有“八大居”:同和居、砂锅居、泰丰居、万福居、阳春居、东兴居、福兴居和广和居。还有“八大春”:芳湖春、东亚春、庆林春、淮阳春、新陆春、大陆春、春园和同春园。前两项早一些,后一项时间较晚。据说这些老字号集中在西单一带,晚开的,后来反而早谢(关门),其中原因值得咀嚼。
不妨先琢磨一下它们的起因。最初,只是一两个名字相像的同类起来了,并且做得比较大,于是,就有后起者效仿,也起类似的名字,以求“借景”与“为伍”。多到了三个五个还不过瘾,最后一定要达到“八”才算“够一卖”。等真正达到了“八”,那就真“够”了。于是四平八稳好一阵子,谁对谁也无可奈何了。
事实上,即使达到“八”也不算最后完结,其中谁是领衔者还需要一争。未必最早出现的就是“第一”——真正的和持久的“第一”需要具备各种条件:主观的、客观的,合理合法的、不那么合理合法的,有时少一条也不行。如果借助实力和外力把“八”和“八”中的领衔者确定下来,那就高枕无忧,能稳定很长一段时期。比如京剧“四大名旦”成了名,不会有谁再钻研去当“老五”,同样,也不会有谁想当“四大名旦”之首。
吃小馆儿
据说北京从前有许多小馆儿,就两三张饭桌,也没油上漆,老板与伙计经常是一个人,每天的擦拭让饭桌的每一条木纹都十分清晰。同时,这种清晰更像是老板兼伙计的心。他是做买卖的,也要赚一点钱,但更像是个“玩儿家”,他由衷地欢迎每一个前来照顾他的顾客,他愿意和顾客一起把这个小馆子做得更好。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您下一回又来了,并且是带着朋友来的——这样,他的买卖就越做越有人缘儿了。
老一辈的作家,比如张恨水先生,某天上午正在家里写东西,忽然朋友来了,彼此聊得很高兴,等到了吃饭时间,朋友起身告辞,张老拉住:“别走,咱们小聚一回,我做东。”说着一同出门,走在胡同里,三拐两拐,前方有个小饭铺,就如前面介绍的那样,就两三张饭桌,但清洁雅致。客人随意落座,老板上前问安,张老或许会问:“您这今儿都有什么呀?”这个“什么”不是菜肴名称,甚至小饭铺根本拿不出什么菜谱。张老问的是原料,是打听有哪些肉类、鱼类和蔬菜。老板据实以答,张先生和朋友听了,眯着眼睛想了片刻,于是互相出起了主意——选其中哪几种原料,以何种刀工处置,再以何种火候烹调,最后用什么盘子碗儿端上来。老板听着用心,厨房里的大师傅虽有一帘之隔,也同样听得清楚。张老和朋友说笑着等了一阵,老板端着菜从帘子后面走出来,后面跟着大师傅,大家群策商讨这个新做的菜肴,到底哪些可取,哪些尚有不足。等到主客饭毕,小馆一方继续动心思,商讨今天这个菜有无继续加工,进而成为本小馆看家菜的可能。
小馆确实小,但小中有大,并能小中成大,许多大馆子就是从这样没名字的小馆起家的。这或许又是诸多老字号的成名之路。开馆子要赚钱,但在赚钱之前,似乎应把赢得“人缘儿”摆在第一位。
有“今儿”没“明儿”
北京口语中,“今儿”是今天,“明儿”是明天。事实上,无论谁还都有一个“昨儿”。老字号中很有一批外地人,他们的“昨儿”十分悲惨:走在外省农村通向北京的土路上,腰里拴根细麻绳,大滴大滴的汗水砸在干裂的土地上,鞋也破了,脚上在流血,目光更是充满了渴求。家乡遭了灾,幸亏自己有把子力气,支撑着逃了出来……他们勤恳,他们老实,经过几年的艰苦挣扎,终于在北京有了一席之地,其中机遇好的还做起了小买卖。
从“昨儿”走到“今儿”,他熬干了心血,头发花白了,胆子反而小了。想起当年,他后怕得要命,还想“明儿”会怎么样呢?不敢想了,更不敢去闯荡了。只要一家老小终日守在一起,把买卖做下去,不就“成”了吗?
站在云霄往下看,像这样的小老板实在多。那时老字号的成长周期不长,小点的买卖一代人就能兴起;至于大买卖,有两三代人也够了。像同仁堂那样延续五六代的家业实属凤毛麟角。所以绝大多数小老板有了“今儿”之后,胡子也一大把了,儿孙能“守成”就不错,还想让他们踩着自己的肩膀更上一层楼?不。在成功周期短的商家中,第一代人四五十岁成了气候,长子也二十出头了。是让长子接班还是自己接茬再干,这是他们心头盘旋最久的问题。有时他们舍不得把产业交给长子,而是自己继续当家到老,一直到最后闭眼;如果长子急着接班,他往往很绝情,会诱导长子去抽大烟;同时又很注意培养长孙,让长孙二十几岁时隔代去接他这个爷爷的班。
玉器人到了五十岁
北京前门廊房二条,是昔日有名的玉器街,长不足三百米,却开着两百家玉器铺子,而且各家玉器铺子都有自己的厨子。打问一声:每家铺子多少人?多的十来位,少的五六位,其中各有老板一位,其他就都是伙计了,年岁不等,有在买卖上看摊的,有跑玉器作坊上送货取货的,还有到大宅门里联络关系的。
厨子做的饭都是鸡鸭鱼肉,因为每做成一笔买卖就够整个铺子吃一年的。老板、伙计晚上经常去大栅栏的戏园子听戏,前五排,戏园子殷勤招待,近接远送。老板是每晚上回家的,其他人大多住在铺子里。店铺门面很窄,但纵向里很深,伙计们的铺位都在后边。资格老的伙计有自己的准地方,年轻人轮到哪儿就睡哪儿了。有了这种不成文的保卫制度,这条资财丰厚的玉器街居然七八十年当中没出过一次劫案。当然,跟胡同里那两个称职的更夫也有关,他们每天都早来晚走。更夫的钱不由胡同的铺子出,由大栅栏整个同业公会出。
铺子对刚结婚的伙计挺照顾,一再催他们回家。三十岁左右的伙计平均每五天回一次家,四十岁的伙计回家就少得多,十天一次就算勤的了。到了五十岁的,柜上主动催他们回家,晚上再不必待在店里。五十岁在那时候就已经算老人了,但玉器店离不开五十岁的人,他们自有特殊用处。每遇进大宅门时,如果派生脸的年轻人,大门口就给拦住了。五十岁的人去,可以弯腰一直走到老太太对面,不说事,先聊天。五十岁的人进大宅门,可以面对面把手上一块翠指给大姑娘小媳妇,讲解如何如何才算好。如果趁势卖出去一块,铺子里一年的吃喝就都有了。五十岁,是干不动费力活儿的年纪,但靠动脑子挣大钱才开头儿。 迷人的大酒缸
什么是大酒缸?难道是很大的装酒的缸吗?非也。它是老北京一种低级别的酒馆,不设桌子,而是把存放酒的缸埋一半在地下,再于缸边上盖一个圆盖儿。喝酒的人以低矮的凳子围坐四周,主要是喝酒聊天,配以最简单的酒菜。金受申先生曾介绍说:“华灯初上,北风如吼,三无素心,据缸小饮,足抵十年尘梦。老北京人认为在大酒缸喝酒,如不据缸而饮,就少了几分兴致。大酒缸卖的是原封‘官酒’,绝不掺入鸽粪、红巩等杂质,但兑水是免不了的。大酒缸所以能号召人,在于小碟酒菜和零卖食品,不但下层市民欢迎,而且文人墨客也认为富有诗意。大酒缸的酒菜,分‘自制’和‘外叫’两种。此外还代制‘清水饺子’,一角钱可买二十个……”经营大酒缸的多是山西人,因为山西人一能吃苦,二是节俭,这种饮食业也只适合他们来干。
剧作家范钧宏说,20世纪50年代初,地安门一带还有好几家大酒缸,他们常去那里“吹”剧本的提纲。所谓“吹”,就是两三位即将合作的编剧凑到大酒缸中聊天说戏,设计戏如何开头、如何发展,几位“角儿”何时登台亮相,在哪场卖点什么技巧……那时节,编剧大多是会唱几口的,说高兴了,忍不住放开嗓子亮几声。所以遇到范先生张嘴的时候,那确实是既好听又好看了。往往周围的酒客要围观多坐两个小时,或把凳子拉近了听他们神聊。时间待久了,自然喝的吃的也多了,店铺的生意也自然好了。
这也许是大酒缸的山西老板没想到的事。他本来是准备吃大苦挣小钱的,可没想到有过这么一次,他这家大酒缸顿时声名远扬,以后连续许多天都聚集了不少戏迷,想有机会再看一看大名伶的真容呢!
老字号的“和”与“合”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和”。老字号初期在许多方面恰恰是执行“和”的范本。全聚德在创业初期,还没有确立一定要用荷叶饼蘸甜面酱卷烤鸭吃的方式时,曾有顾客提出要吃蒸饼。伙计也不认为这种吃法是对烤鸭的亵渎,于是一转身,跑到附近某家王姓的主食铺子代购。买回来了,还以原价转让给顾客。至于烤鸭到底配什么主食,完全由您吃着看。您今天吃了蒸饼,下一回兴许提出吃捞面条,下下回呢?甚至可能提出配煎饼,您尽管发挥创造性,店铺一定满足您的愿望。您高兴了,店铺也同样高兴了。
再一点,在初期的老字号个体之间,彼此关系是很“和”的,就像是一大家子穷苦人,更像是兄弟姐妹一大帮人,既然又都是背井离乡从外边来的,这出门在外不靠朋友行吗?所以需要互相帮衬,既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同时买卖也能天长地久。“和”,就是有钱大家赚,允许有“多”与“少”的差别,但不能存在“有”与“无”的悬殊。这是中国古来诚信之士的人生信条 。
为了达到“和”,首先行为上就要“合”——合理、合力、合拍、合群、合计、合股、合流、合伙、合成、合谋、合作、合围、合得来……不拘大小,不拘行业,不拘先后,不拘种种的差异,只要大处没矛盾,都可以合起来干。便宜坊和全聚德都是卖烤鸭的,前者开业的时间更早些,双方店铺又很近,按说彼此争夺市场是必然的。即使这样,当全聚德后来居上之后,也没有把便宜坊赶尽杀绝。记得多年前,全聚德前门店开辟出一个停车场,便宜坊就在停车场的墙上竖立起一块大广告牌:“想花四十元吃烤鸭,请到便宜坊。”全聚德看见了,没说什么,图便宜的就去便宜坊吧,反正我这里的烤鸭已经卖到了168一只还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