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掌握方法、久久为功,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从师生共写同题作文、古文阅读增文采、多元思维促写作、写作指导序列化、写作理念生活化、家校结合人文化等方面,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受、在写作中提升,循序善诱使学生越来越爱写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阅读;生活;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52-02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们教写作课,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写各种各样的作品,而是要培养一种具有想对外部世界进行表达的欲望和能力。我们教学生,不是要他们做一种封闭的人,而是要使他们具有非常希望,并善于向外边世界来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能力。”语文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渴望提升自我写作能力的积极心态,主动创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基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受,在写作中提升,循序善诱使学生越来越爱写作。
一、师生共写同题作文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让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应先唤醒自己的写作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学生主动拿起笔写作,教师应该用自己拿笔写作的姿态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教育家魏书生在《魏书生文选》第一卷教书篇中专门谈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文中多次强调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初中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看到老师喜欢写作,他们自然而然会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像老师一样写出好文章。我在作文指导课上专门设计了“师生同写一篇文”活动,师生同写,晒文互评。规定时间写完后,静悄悄的写作课堂,立刻步入热闹的晒文点评环节。同学们都争着和老师比一比,身边同学也化身为写作导师,积极点评,寻优补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坚信:如果我们的教师都热爱写作,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的学生都热爱写作,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基本成功。
二、古文阅读增文采
阅读,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传播人类文化、吸取思想精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教育家李镇西也认为教学方法不是各自孤立或随意穿插的,而是互相配合、各有侧重。鉴于此,我决定以读促写,开展“古文阅读工程”,把古文阅读作为引导学生增强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用阅读开启学生写作的大门。早晨,我用晨诵开启一天的美好。这是一种生命存在的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比如:在历史文化人物研究专题训练中,我们积极倡导“撷取古文的浪花,浇灌心灵的原野”这一人文理念,我和学生一起读《论语》,赏宋词,走进《古文观止》等,在先秦文化的氛围中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曼妙中沉醉。翻开史书,扑面而来的是历史或厚重或诙谐或深沉或悲凄的气息,在历史的文化长廊中徜徉,常常使自己的心灵沉静,思维深刻。在教学中,我选择典型、简易、配有译文的史书作为辅助教材,如:《史记》、《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曲》等,用历史的原浆来浇灌学生心灵的求知原野,激發学生对古文化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泛读《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对于重点古诗词,精心研讨它的写作手法,与自己的思想相融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文化归属。古文作为历史的记录载体与具体文字表现形式,最大限度的彰显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民族情结、文化审美取向,所以在写作阅读教学中积极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相当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古文阅读是一个阶梯,借助它,才能走向更高的人文境界。教学中我初步尝试让学生用文言文进行片段描写。这样做决不是文字语言的复古倒退,而是小细节的针对性训练,目的在于提升古文素养,品出味道,领悟出人生的智慧,以此作为写作的思想源泉。
三、多元思维促写作
多元化,即多角度、多层次、灵活运用各种生活要素创建写作个性之美的教学理念。也是大语文教学理念下的一种具有跨界意识的自然化写作指导思维。我在写作课上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文学素养优势,把课堂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极致。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做到既是“专家”,又是“杂家”。例如:根据语言文字具有美感这一特点,把建筑、美术、音乐、舞蹈等传递美感的教学理念转化在写作教学上,做到指导思维多元化。写作思维多元化指导可以有效启发学生打开灵感的大门,领悟写作语言的技巧。我开展音乐欣赏课,用音乐熏陶学生的艺术美感;开展网上游世界活动,世界各地的精美建筑和人文景观自然的熏陶了了学生的人文美感;开展“向古代文人学写作”专题活动,通过读文,品人,抒写,走进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欣赏古代建筑物的典雅美,聆听古代名曲的音律美,结合古代文人的写作背景,感受文章的魅力和写作技巧。以“走进列子”为例,我组织学生赏古曲,听故事,品列子,通过各种形式走进列子精神的深处,总结出列子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是一位能俯身倾听的长者,是一位大智若愚的智者,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行者,是一位义正词严的辩者,更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达者。在一系列的研究下,学生对列子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在查找了大量关于列子的文章后,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这样,一篇篇研究优秀的古代人物专题的作文就从学生笔下诞生了。
四、写作指导序列化
立足课堂,在写作教学上做到指导方位全面,指导思维立体,做到多角度、多层次训练与整体推进的有效结合,作文教学形成序列化。比如:把写作分为历史文化人物研究、亲情体悟、自己的成长、生活的哲理等几个写作层次,把选材、立意、锤炼语言、布局等有步骤、计划的有效推进。序列化的写作教学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大大增强了语文课在学生心中的吸引力。
正如学生邱元戎在作文中所说:
“那些字分明是死的,在老师舒缓的吟哦下又分明活了。挟着久违的点点古典情结,噙得满口余香。举手投足间,语文如同魏晋名士,一睥睨,就打翻了一砚水墨。文字自骨子里透出的高贵,不经意地如画卷徐徐展开,繁花着锦,几欲迷眼。从来没有这样一门学科,让我目酣神醉,不能自已。 “徜徉于语文里,如,鱼归水,燕归巢。语文,躺在你的怀念里永远也“不知归路”,你千年的面容,清晰又模糊。先秦的风雅颂,汉赋唐诗宋词,历代史家的酣畅淋漓,华美的极致的骈文,都生与你,养于你。物质或许不能永存,九重宫阙也变做断壁残垣,皇城紫陌最后也芳草萋萋。只有你永存,不知今夕何夕,低吟浅唱,语文的魂就永远不死。
“语文,轻轻将你翻开,怎忍得合上?于我,永远不会疲倦。语文,风月无边。”
五、写作理念生活化
我坚持写作源于生活的大语文理念,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考察活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考察家乡名胜古迹和地名由来、传统习俗、饮食文化等,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众多的写作素材。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陶行知杯”爱家乡征文活动,倡导学生将视野投向社会,关注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我组织各班优秀学生在全级部进行写作专题交流,有(下转284页)(上接252页)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一次作文课上,我们围绕生活中的爆米花现象进行思考总结,形成两大观点。正方:做一粒小小的爆米花。若卑微如一粒玉米种子,只要心存开花的梦想,给予自己希望,即使身处黑暗高温之地,也一定会在极度的挣扎中开出洁白如云的花朵。反方:不要做一粒小小的爆米花。一粒玉米虽然借助压强可以把自己放大好几倍,尤其是在迸发的瞬间,面临的空间无限大,但由于自身的重量和内涵,决定了其放大的有限性,没有实力就没有成长的高度。几番辩论,学生的作文立意,素材转化能力随之提高。学生徐莹这样总结写作心得:要从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材料,犹如没有枝叶的树,是毫无生机的,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寡淡无味。而文中的材料又从何而来呢?答,源自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写文章,就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寻找、挖掘有价值的素材,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平时的写作中,她很注重在生活体验中创新。即便是很久的材料,她也要想办法写出不同的感觉,表现出新意,写出有独特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文章。文章起伏曲折,以小见大才会更好。其实平凡的生活也有很多闪光点。抓住这些闪光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六、家校结合人文化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写作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把“亲子共读”作为写作指导的又一重要环节来抓,积极、科学、充分的利用家庭的力量。我倡导的亲子读书收益颇丰。班级的读书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家长热情地为孩子选书买书,还一起参与活动,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共同读书,开展读书报告会,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得孩子更有信心和兴趣把书一一读好读完。这样,学生们在健康阳光的读书环境中愉悦成长,这种社会化读书为写作教学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家校结合,让学生感受写作的魅力与美好,使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增强,文笔的美感自然流淌。
在写作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针对教学实际和教学阶段具有动态化的特点,打造“读、说、写、赛、评”的多元写作教学,让写作教学“活”起来。以读促写,随笔化写作为主;以说促写,随写随评,打造塑造性写作;以赛促写,创设任务性写作;以评促写,初步建立简易的写作评价机制;倡导积累个人文集,记录学生写作成长痕迹。学生的写作成果不仅仅是在纸质媒介上用单一的文字形式呈现,还可以有更多形式呈现:如电子文稿,网络载体,声音视频等。鼓励学生开起QQ空间和开设博客、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科学有效地训练对学生产生长远的人文影响力,拓宽學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漓江出版社.1995.
[2]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爱梅,任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写作兴趣;阅读;生活;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52-02
著名作家余秋雨说:“我们教写作课,不是仅仅让学生学会写各种各样的作品,而是要培养一种具有想对外部世界进行表达的欲望和能力。我们教学生,不是要他们做一种封闭的人,而是要使他们具有非常希望,并善于向外边世界来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能力。”语文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孩子渴望提升自我写作能力的积极心态,主动创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外部环境,激发学生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基于此,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思考中感受,在写作中提升,循序善诱使学生越来越爱写作。
一、师生共写同题作文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让学生爱上写作,教师应先唤醒自己的写作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学生主动拿起笔写作,教师应该用自己拿笔写作的姿态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教育家魏书生在《魏书生文选》第一卷教书篇中专门谈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文中多次强调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初中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模仿,看到老师喜欢写作,他们自然而然会对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像老师一样写出好文章。我在作文指导课上专门设计了“师生同写一篇文”活动,师生同写,晒文互评。规定时间写完后,静悄悄的写作课堂,立刻步入热闹的晒文点评环节。同学们都争着和老师比一比,身边同学也化身为写作导师,积极点评,寻优补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坚信:如果我们的教师都热爱写作,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们的学生都热爱写作,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基本成功。
二、古文阅读增文采
阅读,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传播人类文化、吸取思想精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精神境界的最佳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教育家李镇西也认为教学方法不是各自孤立或随意穿插的,而是互相配合、各有侧重。鉴于此,我决定以读促写,开展“古文阅读工程”,把古文阅读作为引导学生增强文化底蕴的重要手段,用阅读开启学生写作的大门。早晨,我用晨诵开启一天的美好。这是一种生命存在的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比如:在历史文化人物研究专题训练中,我们积极倡导“撷取古文的浪花,浇灌心灵的原野”这一人文理念,我和学生一起读《论语》,赏宋词,走进《古文观止》等,在先秦文化的氛围中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曼妙中沉醉。翻开史书,扑面而来的是历史或厚重或诙谐或深沉或悲凄的气息,在历史的文化长廊中徜徉,常常使自己的心灵沉静,思维深刻。在教学中,我选择典型、简易、配有译文的史书作为辅助教材,如:《史记》、《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曲》等,用历史的原浆来浇灌学生心灵的求知原野,激發学生对古文化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泛读《唐诗宋词元曲》,唐诗、宋词,对于重点古诗词,精心研讨它的写作手法,与自己的思想相融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文化归属。古文作为历史的记录载体与具体文字表现形式,最大限度的彰显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民族情结、文化审美取向,所以在写作阅读教学中积极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相当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古文阅读是一个阶梯,借助它,才能走向更高的人文境界。教学中我初步尝试让学生用文言文进行片段描写。这样做决不是文字语言的复古倒退,而是小细节的针对性训练,目的在于提升古文素养,品出味道,领悟出人生的智慧,以此作为写作的思想源泉。
三、多元思维促写作
多元化,即多角度、多层次、灵活运用各种生活要素创建写作个性之美的教学理念。也是大语文教学理念下的一种具有跨界意识的自然化写作指导思维。我在写作课上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文学素养优势,把课堂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极致。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做到既是“专家”,又是“杂家”。例如:根据语言文字具有美感这一特点,把建筑、美术、音乐、舞蹈等传递美感的教学理念转化在写作教学上,做到指导思维多元化。写作思维多元化指导可以有效启发学生打开灵感的大门,领悟写作语言的技巧。我开展音乐欣赏课,用音乐熏陶学生的艺术美感;开展网上游世界活动,世界各地的精美建筑和人文景观自然的熏陶了了学生的人文美感;开展“向古代文人学写作”专题活动,通过读文,品人,抒写,走进古代文人的生活环境,欣赏古代建筑物的典雅美,聆听古代名曲的音律美,结合古代文人的写作背景,感受文章的魅力和写作技巧。以“走进列子”为例,我组织学生赏古曲,听故事,品列子,通过各种形式走进列子精神的深处,总结出列子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是一位能俯身倾听的长者,是一位大智若愚的智者,是一位身体力行的行者,是一位义正词严的辩者,更是一位淡泊名利的达者。在一系列的研究下,学生对列子产生了深深的兴趣,在查找了大量关于列子的文章后,他们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这样,一篇篇研究优秀的古代人物专题的作文就从学生笔下诞生了。
四、写作指导序列化
立足课堂,在写作教学上做到指导方位全面,指导思维立体,做到多角度、多层次训练与整体推进的有效结合,作文教学形成序列化。比如:把写作分为历史文化人物研究、亲情体悟、自己的成长、生活的哲理等几个写作层次,把选材、立意、锤炼语言、布局等有步骤、计划的有效推进。序列化的写作教学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大大增强了语文课在学生心中的吸引力。
正如学生邱元戎在作文中所说:
“那些字分明是死的,在老师舒缓的吟哦下又分明活了。挟着久违的点点古典情结,噙得满口余香。举手投足间,语文如同魏晋名士,一睥睨,就打翻了一砚水墨。文字自骨子里透出的高贵,不经意地如画卷徐徐展开,繁花着锦,几欲迷眼。从来没有这样一门学科,让我目酣神醉,不能自已。 “徜徉于语文里,如,鱼归水,燕归巢。语文,躺在你的怀念里永远也“不知归路”,你千年的面容,清晰又模糊。先秦的风雅颂,汉赋唐诗宋词,历代史家的酣畅淋漓,华美的极致的骈文,都生与你,养于你。物质或许不能永存,九重宫阙也变做断壁残垣,皇城紫陌最后也芳草萋萋。只有你永存,不知今夕何夕,低吟浅唱,语文的魂就永远不死。
“语文,轻轻将你翻开,怎忍得合上?于我,永远不会疲倦。语文,风月无边。”
五、写作理念生活化
我坚持写作源于生活的大语文理念,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考察活动。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考察家乡名胜古迹和地名由来、传统习俗、饮食文化等,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众多的写作素材。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陶行知杯”爱家乡征文活动,倡导学生将视野投向社会,关注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我组织各班优秀学生在全级部进行写作专题交流,有(下转284页)(上接252页)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一次作文课上,我们围绕生活中的爆米花现象进行思考总结,形成两大观点。正方:做一粒小小的爆米花。若卑微如一粒玉米种子,只要心存开花的梦想,给予自己希望,即使身处黑暗高温之地,也一定会在极度的挣扎中开出洁白如云的花朵。反方:不要做一粒小小的爆米花。一粒玉米虽然借助压强可以把自己放大好几倍,尤其是在迸发的瞬间,面临的空间无限大,但由于自身的重量和内涵,决定了其放大的有限性,没有实力就没有成长的高度。几番辩论,学生的作文立意,素材转化能力随之提高。学生徐莹这样总结写作心得:要从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一篇文章,立意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材料,犹如没有枝叶的树,是毫无生机的,写出来的文章势必寡淡无味。而文中的材料又从何而来呢?答,源自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写文章,就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寻找、挖掘有价值的素材,表达内心的情感。在平时的写作中,她很注重在生活体验中创新。即便是很久的材料,她也要想办法写出不同的感觉,表现出新意,写出有独特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文章。文章起伏曲折,以小见大才会更好。其实平凡的生活也有很多闪光点。抓住这些闪光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六、家校结合人文化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生写作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把“亲子共读”作为写作指导的又一重要环节来抓,积极、科学、充分的利用家庭的力量。我倡导的亲子读书收益颇丰。班级的读书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家长热情地为孩子选书买书,还一起参与活动,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共同读书,开展读书报告会,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得孩子更有信心和兴趣把书一一读好读完。这样,学生们在健康阳光的读书环境中愉悦成长,这种社会化读书为写作教学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家校结合,让学生感受写作的魅力与美好,使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增强,文笔的美感自然流淌。
在写作教学中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针对教学实际和教学阶段具有动态化的特点,打造“读、说、写、赛、评”的多元写作教学,让写作教学“活”起来。以读促写,随笔化写作为主;以说促写,随写随评,打造塑造性写作;以赛促写,创设任务性写作;以评促写,初步建立简易的写作评价机制;倡导积累个人文集,记录学生写作成长痕迹。学生的写作成果不仅仅是在纸质媒介上用单一的文字形式呈现,还可以有更多形式呈现:如电子文稿,网络载体,声音视频等。鼓励学生开起QQ空间和开设博客、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科学有效地训练对学生产生长远的人文影响力,拓宽學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魏书生.魏书生文选[M].漓江出版社.1995.
[2]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M].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爱梅,任职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一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