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解黄河口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资源的现状和变化,本研究于2016年8月、11月和2017年5月、8月、11月进行拖网调查。对拖网获得的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并称重和计数,以获取物种
【机 构】
:
浙江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
:
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50304,XDA23050202),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DQC041)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黄河口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资源的现状和变化,本研究于2016年8月、11月和2017年5月、8月、11月进行拖网调查。对拖网获得的生物样品进行鉴定,并称重和计数,以获取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生物量和丰度等指标数据。使用优势度计算方法和PRIMER 6.0统计软件对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9种,其中甲壳动物37种,鱼类35种,软体动物34种,棘皮动物2种,其他动物(海葵Actiniaria sp.)1种。在该区域发现优势种19种,其中甲壳动物11种,软体动物4种,鱼类4种。黄河口近海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无盆化床上擦浴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9年12月广东省5家医院125例ICU护士对无盆化床上擦浴认知进行调查,分析护士对无盆化床上擦浴认
海底热流探测是研究海底构造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方法。为了更好获取研究区热流数据,利用"科学"号考察船对自主研制的Lister型热流探针HFP-6000开展海底热流原位探测试验工作。本次海上试验热流站位布设于琼东南盆地北部陆坡区,水深100-1 300m,试验了5个热流站位,共获得3个站位的有效数据。国产热流探针HFP-6000工作性能稳定,测量数据精度可达0.001℃,满足开展高精度热流大断面
Spheripol环管工艺占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的一半以上,该工艺具有转化率高、生产能力大等优点.然而,我国大多数环管装置均不同程度上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性出现细粉,影响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