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雅非俗的新境界——鲁迅对文艺“雅—俗”观的打破与重塑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正统文艺以“雅”为核心范畴,雅俗悬隔、雅优俗劣的传统文艺“雅—俗”观严格规约着中国古代的文艺实践.在贯穿中国文艺现代转型之始终的雅俗流变大潮中,鲁迅打破雅俗界隔的创作实践和重估雅俗价值的文艺讨论,促成了传统文艺“雅—俗”观的根本转型.他将“淆乱了雅俗之辨”的新木刻视为国民文艺、大众文艺的理想样式,表达了对新文艺开辟非雅非俗之“新境界”的祈望.
其他文献
美国新批评的“张力”“悖论”“反讽”“具体普遍性”等著名范畴指涉的都是存在于作品中的矛盾性结构.就其共同性而言,“矛盾性结构”包含要素多样、多样性要素相互对立、对立性要素一体化三个方面.“要素多样”的“多”既表现为“二”,形成多种二元结构;也表现为多种形态的对“二”的超越.“要素的对立”可发生在作品内部,也可发生在“结构体”之间.“对立性要素的一体化”可区分为“在场领域的一体”与“构成体的一体”两种形态.“多样”“对立”“一体”三者相比较而言,“对立”更具有现代诗学意义,更能体现现代诗学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