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人与海》的语言学特征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fw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中长篇小说,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该小说通过强大的表现手法所创造的独特美学风格。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三个角度阐述:真实简洁的表达风格、隐喻象征的精彩运用与层次丰富的语义涵括。
  关键词:《老人与海》 真实简洁 隐喻象征 丰富语义
  一、真实简洁的表达风格
  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紧密相关,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所谓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和句子,并探索分析语言的功能、特性、结构、用途和历史发展。语言学被普遍认为是语言学家科学系统地处理和升级传统语言的领域。语言审美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展现独特语言结构的风格。海明威的语言风格可能与他一生不太顺利的经历有关,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文学界被称为“冰山”风格。他喜欢在小说中使用简单的词语,以自然主义的手法来轻松、直接地描述角色。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经常使用非常简短的句子,通过“短句子为主体和长句子为辅助”的手法使小说更具节奏感,使祖父打鱼的场面更加刺激。《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但是海明威用语言的艺术缓慢地展开了一幅故事画卷,塑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硬汉形象。这本小说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桑迪亚哥这个渔夫的决心和勇气。作者并没有用华丽的词语、冗长的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而是通过简单的语言,让读者可以直接在心里描绘出一个他们以为的硬汉渔夫,给读者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此外,在小说中,黑大力士、垒球运动员迪马吉欧、悬在海面上觅食的鹰和金枪鱼都有特定的含义,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与小说中的其他角色和环境紧密相关,这是作者传达特定意义的重要渠道。一个人组织语言的高低与其认知经验有关,是由一个人的认知模式、认知域和认知范畴来决定的。
  《老人与海》中,渔夫桑迪亚哥在过去的84天内都一无所获,直到第85天出海时才抓到一只壮硕的马林鱼。但在返程途中,却遇到了一群鲨鱼,桑迪亚哥与鲨鱼搏斗以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终于他安全返回,可抓到的马林鱼却只剩下了骨骼。海明威的语言风格简单凝练,这反映在他对桑迪亚哥捕鱼过程的描述中。海明威塑造的桑迪亚哥形象具有真实的原型,他是作者移居古巴时认识的老渔夫,这位渔夫救了海明威的性命,《老人与海》的故事原型即是来源于这个老渔民。海明威塑造小说中的“老人”形象时,正是以现实中救过他命的老渔民为原型,成功地将这一现实形象艺术化为文学形象,实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在小说中,海明威非常重视短句的使用,简短的句子类似于口头语言,一句一般就是十个单词或者更少,但与其他长句相比,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并且让人产生尽情阅读的欲望。尤其在描写鲨鱼夫与鲨鱼竞争时,海明威大多用短句清楚地描述了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
  二、隐喻象征的精彩运用
  海明威不是一个专业的哲学家,他是一个能把生活细节精彩地描述出来的感受家。通常,对文学作品风格的探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作者的个性化是形成作品独特语言风格的核心;创作主体和研究主体、研究内容和主要形式整体性地构成小说艺术的基本条件;语言的独特风格和组织结构则是审美艺术外在性的体现。这些对于文本语言的审美风格很重要,因为语言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结构所体现,而文字是小说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用来传达作者的独特观点和情感,而文学作品的风格又反过来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经验、思想、情感和认知观点,基于此,语言和美学能相互融合和促进,并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学分为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传统语言学主要研究古典语言,现代语言学则主要研究现代语言,大大拓宽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范围。语言是人类的独特产物,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手段,反映了积淀数千年的文化,同样文学文本的语言更是能够折射出作者的心理、文化、情感等。《老人与海》的语言在真实简洁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和象征,这也是海明威“冰山”风格的具体体现,折射着作者看待世界、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
  首先,老人的隐喻象征,在《老人与海》中,老人被作者描绘成是一个具有丰富经历,充满毅力,有着拼搏精神的人物形象,是硬汉形象的重要代表。老人年事已高,但依然要出海捕鱼,让读者能感知其生活的贫苦,但他却从未放弃生活,始终将捕鱼视为终身职业。实际上,桑迪亚哥的命运与作家海明威的命运非常类似,作者借用这样一个渔夫形象,隐喻了他自己生活的曲折和坎坷。
  其次,海洋的隐喻象征。除了老人,小说中另一个明显的意象是大海,海洋既是桑迪亚哥的生存依赖,也是他需要去面对、去征服的对象。在海中,弱肉强食的原则暴露得一览无余,老人艰难捕鱼的同时,也会有鲨鱼时时觊觎他的劳动成果,甚至是老人的生命都随时可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海明威是将海洋隐喻象征为生存、生活必须面对的困境,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大海,在对抗中、拼搏中,有时会觉得漫无目的,即使目标明确,然而又经常会感到疲惫想要放弃,唯有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挫折后,方能找到正确的生活态度,充分了解人生的意义。
  最后,鲨鱼与马林鱼的隐喻象征。小说对鲨鱼的暴行做了详细描述,并以此突出了主人公的坚忍顽强。这里,鲨鱼代表着邪恶和残酷,天性狡猾而无情。而马林鱼,则代表着一种悲情的成功。小说结尾,当马林鱼的骨头被带回家里时,也成为桑迪亚哥光荣的象征和成功的标志。
  可以说,《老人与海》的诸多意象都有着某种隐喻象征意义,这些寓意丰富的意象使得该小说的表达呈现出多重意味,不仅是故事层面,还有人生层面、哲理层面等。
  三、层次丰富的语义涵括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在分析语义时是独立的,在表述其含义时经常会把大脑里闪现的想法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这个人物的正确思想,以及准确地描述出相应的对象。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让读者意识到:只有深入了解所见内容,才能理解文章的更深层含义。《老人与海》中,不仅老人、海洋和鱼类等富含丰富喻义,而且小说中内涵丰富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小说中“狮子”出现了几次,这也是作者喜欢运用反复手法来加强对性格描述的一种表达手段,老人睡觉时出现“狮子”,显然,“狮子”代表一种勇气和力量。它在书中反复出现,表达的含义很清楚,代表着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作者用狮子的形象来说明老渔民从不放弃的顽强精神和努力工作的拼搏状态。
  《老人与海》的語言很美,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所描述的人物和场景都相当真实且动人,这显示了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独特技巧,以及他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素养。小说中的老人桑迪亚哥是一个硬汉形象,是一个坚定、勇敢的人,是一个战士和奋斗者。但是硬汉也有温柔的一面,尽管表面上,老人给人的感觉是坚强,不会屈服,但他却反复说:“要是我的孩子跟我一起该多好!”表明了老人心底的柔软。老人敢于独自与鲨鱼搏斗,但他的内心仍然充满爱,所以读者不仅感受到了老人坚强的一面,而且也深刻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悲伤与柔软。而“老人”形象无疑是一种人性的象征,是海明威人格的折射。从老人的经历、从老人的外在与内心,读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人生的意味与人性的多面。而这一切的感知,均来源于海明威那既简约又丰富的语言手段。
  《老人与海》从问世以来,即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小说以真实简洁的表达风格、隐喻象征的精彩运用与层次丰富的语义涵括,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意旨丰赡、充满哲思的文本世界。
  参考文献:
  [1] 江敏.对《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24).
  [2] 冯阳阳.《老人与海》汉译风格再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3] 张钱.海明威《老人与海》中语言特征和隐喻特征体现[J].语文建设, 2015 (15).
  [4] 朱海燕.探析《老人与海》中文学语言的模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 (1).
  作 者: 顾佳,硕士,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王锳的《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在语料的选取、例证的引用及收录内容上都很有特色。从此书的研究特色来分析,作者不拘一格、认真严谨、实事求是、集思广益的治学观念堪称后世楷模,发人深省。  关键词:《唐宋笔记语辞汇释》 王瑛 治学观  关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历代以来都是重古轻今。关于古书的训诂,清人做了极大的努力。传统的训诂学、各种注疏类作品成果辉煌,但对中古近代语言研究的忽视,造成了现在头重脚轻的状
十几岁辍学随父经商,20岁怀揣几十万元独闯天下,26岁赚取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元,40岁身家达到数亿元。张崇舜,这个曾经起早贪黑做着最低端生意的草根温州年轻人,成了中国电动车行业的领军人物。他的新日电动车,被业内人士公认为中国电动车行业的技术领跑者,更是这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不搞地产,搞电动车  20世纪90年代末,张崇舜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搞地产,还是做电动车?艰难在于.他自己觉得可以搞的
摘 要: 新移民小说作家严歌苓的《扶桑》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作家在新移民生存境况中对中国传统女性美的独特审视。扶桑形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道家文化视阈下的恬淡、自由,而且彰显出佛家文化视阈下包容、救赎的“地母”精神。通过对扶桑形象的解读,展示对中国传统女性美的现代审思,对严歌苓创作《扶桑》的初衷研究颇有裨益。  关键词:严歌苓 《扶桑》 女性 传统文化  中国移民文学作家严歌苓笔下有众多移民女
摘 要:《他人的书信》可谓是莫洛佐夫的成名之作。小说是典型的书信体,但区别于多数的书信体小说,在《他人的书信》中没有充当中间环节的叙事人,小说的内容直接是而且仅仅是由主人公写给妻子的六十多封信件构成。从小说名字的暗示到叙事结构的安排都显露出明显的旁观意味。作者不仅明确划定了自己的旁观立场,同时也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段将读者也限定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小说中叙述人隐去身形,而读者也止于旁观,似乎留下的只是人
摘 要: 作品集《亲爱的生活》是艾丽丝·门罗的倾心之作,其中每个短篇都在描写稀松平常的故事,和任何普通人的生活无异,而且部分作品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她在小说中设计的“生活悲剧”往往和人物的宿命紧紧相连,这不仅是一首生命回转的低吟,而且还展现了新时代人的生活困境。宿命论与个体自我意识反抗的复杂交织,展现了门罗对现实的思考。  关键词:宿命观 《亲爱的生活》 艾丽丝·门罗  作品集《亲爱的生活》是艾丽
秋天到了,绿绿的树叶变成了橘黄色的叶子,像蝴蝶一样慢慢地飘落下来,躺在树的脚下。  为什么树叶会掉下来呢?因为掉下来的叶子要当成大树的粮食,让大数茁壮的成长。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硕果累累,石榴咧开嘴笑了,露出了红红的舌头。葡萄熟了,圆圆小小的脑袋都在十分好奇的向外张望。苹果也变得红彤彤的,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农民伯伯乐开了花,他们知道丰收的季节来了,自己一年的劳动成果也获得了回报。
摘要:秦可9即在《红楼梦》里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包括她的出身、病情、生活作风,以及她的死,红学界各种考究,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目前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她的为人。贾府那样一个鱼龙混杂钩心斗角之地,各个阶层各色人物都有,而秦可9即居然可以应付周全,受到上下人等的一致好评,究竟她身上具有何等魅力?让她即便真的生活作风有问题,却能俘获包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贾珍(秦可9即公公)、尤氏(秦可卿婆婆)
摘 要:哲理科幻是王晋康科幻小说的特点,在《最后的爱情》这部小说中作者剥去了爱情神秘艳丽的外衣,阐释了爱情遇到高科技后遭到解构,走向消亡的过程。王晋康通过科幻构思、悬念设置、宏观视角的艺术手法来阐释爱情遭到解构的理念,不仅使小说具有理性本身的震撼力量,克服了主题先行的嫌疑,更在艺术上深入浅出,小巧腾挪,引人入胜。  关键词:爱情解构 哲理科幻 科幻构思 悬念设置 宏观视角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作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尽相利用的文化资源,在开发中,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脱离生活等问题,限制了其多元价值的释放。将文化记忆形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可融合记忆主体认知的情感因素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内容、结合文化记忆延存的媒介形式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的形态。最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成为突显社会主流价值观、凝聚民众向心力、提升文化自信的优质文化资本。 
摘要:作为宁府主妇,尤氏算不上脂粉英雄,清代《红楼梦》评点关于尤氏的解说相对不多。关于家世,评者总结出身寒素。关于姓氏,张新之附说性理,因“罪自外至”而及贾珍,因“尤”通“由”而及尤氏姊妹,因“尤”转“麀”而及聚麀之乱。关于性情,或为“庸懦”“怕事”,或为“慈厚宽顺”,然未免失之过宽。关于才德,或谓尤氏“无德无才”,德失门风,才失谏治,或云尤氏“有德”“有才”,德高凤姐,无多劣迹,才能干事,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