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地区普遍都面临着严重“城市病”问题,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手段之一。但地下空间的开发往往会受到现状地面环境、原有建筑物和相关政策等的制约。因此,其开发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结合宝安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策略研究实例,本文着重从资源评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价值判断以及公共政策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关注的问题和侧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1、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大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地价高涨、容积率提高、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恶化和人车矛盾等“城市病”日趋严重。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城市地下空间再扩大城市空间容量上的优势与潜力,地面、地上、地下空间“立体”拓展的新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危机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一开始就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且通过20年的发展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旨在通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为更好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供一定参考。
  2、现状概况
  2.1 现状地下空间概况
  宝安区作为深圳市的一个大区强区,就现状而言,宝安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概括为“量少、质低、起步晚”,主要以较早建设的人防设施以及后期建设的地下停车库为主。与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日相比具有相当大的落差,与隔深圳湾相望的香港相比系统性不强,与同属一市的深圳特区相比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但是,处于城市建设转型时期的宝安区,伴随着深圳市轨道建设全面展开,旧城、旧村改造的持续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形势较好等难逢的契机,正是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
  地下建筑总建筑量约308万平方米,多以地下停车为主,开发主体为开发商或者建设单位。现状民防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占地下建筑总建筑量的12%。
  
  
  2.2 现状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在充分收集宝安区城市空间现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地质问题,建立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多因素综合评估模型,分析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影响因素对地下空间质量的影响,综合评估宝安区浅层(≤15米)、中层(15~30米)地下空间的资源量和可开发量,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分布和质量进行分区、分级评估,提出经济与技术的可行性建议,为合理开发利用宝安区地下空间资源提供基础支撑。
  
  
  
  3、规划基本思路
  3.1 结合人防设施建设
  我国现代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主要用于战争防御作用,当时的人防建设对城市居民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在平战结合方针的指导下,大量人防工程被逐步改造为平时能够利用的地下建筑,发挥着战备、社会和经济的综合效益,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模式体现为人防工程建设的“平战结合”模式。
  2000年宝安区民防办的成立,加强了对全区民防工程的建设力度,成为宝安区加快地下空间开发的标志之一。
  3.2 结合轨道与城市更新进行建设
  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轨道线的建设莫不伴随着城市更新,与周边城市更新用地整体开发,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开发目的。同时,结合轨道站点与城市更新地区进行系统化的地下空间利用与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结合宝安区实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地铁站点腹地开发与城市更新的内在联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宝安区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1)轨道线布局情况
  依据《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及轨道近期建设规划方案》,至2030年前深圳市共规划建设16条轨道交通线,总长585.3公里。另规划建设穗深港、深莞、深惠、深江四条珠三角城际轨道线。
  宝安区范围内共涉及9条轨道线,分别为1号线延长线、4号线、5号线、6号线、10号线、11号线、13号线、15号线和16号线,长度共计165公里。
  
  
  (2)城市更新分布情况
  现阶段宝安区行政辖区用地面积约54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约为243平方公里(除去道路广场用地后为179平方公里)。根据《宝安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现状调查报告》,宝安区拥有大量的旧城旧村用地,城市更新的潜力巨大。全区范围内共有旧城旧村用地约47平方公里,占全区城市建设用地的19.3%,为全区城市建设用地的近五分之一。
  旧城旧村用地大部分都是早期城市开发用地,主要分布在各个街道中心区及各主要交通干道附近,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利用综合价值较高。
  
  
  
  总体来看,未来轨道建设与城市更新开发的巨大机遇,将成为宝安区地下空间快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
  4、地下空间布局
  4.1 布局原则
  (1)空间整合、重点突破
  对现有旧城旧村用地的散乱布局进行梳理和整合,选取符合各组团中心或副中心、轨道站点密集区、旧城更新活跃区三个条件的片区作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空间整合区,让城市更新成为承载公共系统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合市场力量统筹发挥,以有限的空间和投入,获取地下空间整体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2)依托轨道、构建新型城区
  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重点发展与其相配套的,包括短途接驳巴士、自行车保管站、社会停车场及步行系统在内的小区域交通接驳系统,最大程度的鼓励环保出行,从而控制私家车数量,缓和道路交通拥挤与城市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推进地下空间整合区的地上地下一体化协调、集聚发展,强调轨道站点腹地开发的功能混合性,构建出行便捷、充满活力的和谐宜居新型城区。
  (3)引导与控制并重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的良性开发行为,控制浪费地下宝贵资源的少数不良行为,保护生态用地、道路、广场及公共绿地等类型用地下的地下资源,避免在有重大地质灾害或地下开发条件恶劣的区域进行的开发行为。
  (4)持续推进、分步实施
  根据远景发展目标,设置较有弹性的实施策略和路径,落实时序安排,与所在区域的轨道线路协调开发步骤,切实做好相同区域内相近地块的分步实施工作。
  4.2 平面布局与结构
  通过相关的分析判断,宝安区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总体平面布局结构体现为:依托福田中心和前海中心,六条纵横轨道交通轴线组成地下空间网络联结各个地下空间开发重点片区
  
  
  
  5、推进与实施策略建议
  5.1完善法规体系
  政策法规是引导、规范地下空间利用的基本保障措施。为保证地下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解决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形成网络化的地下空间,迫切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1)配合深圳市相关部门,完善《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明确地下空间的使用权和使用期限。
  (2)制定地下空間连通法规,解决当前最突出的规划连通问题。
  (3)配合深圳市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法规。
  (4)制定与地下空间开发,尤其是公共部分的开发相关的鼓励措施,包括税收、融资、政府基金或补贴、捆绑开发、民间参与建设等鼓励支持的政策、法规。
  
  5.2制定与地下空间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
  (1)完善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地下空间的规划标准
  建议增加“轨道沿线地区”和“地铁上盖用地”,提出相应的开发原则和控制要求,为以后的综合利用打下基础。
  (2)开展《地下空间设计导则》编写工作
  (3)建立关于地下空间利用的一系列技术标准体系
  (4)制定各层次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技术规定
  完善现有各层次规划的编制技术规定,增加地下空间部分的相应控制要求,制定地下空间发展战略、专项规划、重要节点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等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技术规定。
  5.3完善相关规划
  (1)城市发展战略与地下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城市总体规划(组团规划)与地下空间专项规划
  (3)法定图则与重要节点地下空间详细规划
  (4)详细蓝图
  (5)旧改专项规划
  (6)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在国家对土地宏观调控作用下,预计在未来几年,越来越多的经济较发达城市会着手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规划,以指导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缓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
  6、结语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是我国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我们将会建成功能较齐全的地下城市,与地面城市有机融合,为人们生产生活创造更加和谐的环境。但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还有方方面面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不仅需要解决地下工程设计与建造的技术问题,还需鼓励人们克服对地下工作、生活的偏见,完善地下空间的立法工作等。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师应当会同有关专家,如建筑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家和城市发展团队的其他可能成员,制定一个满足公众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全面和整体的规划。
  
  注:文章中涉及的公式和图表请用PDF格式打开
其他文献
安全生产是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也关系着一个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号工程”的宁东,虽然这些年大力发展了经济
中央企业是各行各业的龙头,是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战略部署的关键,更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而中国南北车又是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从2000年南北车脱离原铁道部一分为二
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大幅改善,旅游日益受到平常百姓的青睐。旅游业在促进旅游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给旅游地带来了诸多负面问题,如环境污染、
摘 要:本文结合多年自身的工作实际经验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检测试验工作的主要内容,控制,试验方法和具体解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供同行了解。  关键词: 热拌沥青混合料; 原材料; 检测试验; 控制方法; 控制措施  热拌沥青混合料(以下简称沥青混合料)路面是路面结构的一种,它的优点是在行车中舒适、噪声低、易于维护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中,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沥青混合料是以沥青为结合料, 需
期刊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并购作为一种重组资源的方式逐渐成当下较为主流的企业发展扩张手段,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促进企业以较快的方式实现规模效应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整理山水、改造地形、辟筑道路、构筑工程设施以及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其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体息、娱乐场所,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是人们保护环境、改善城市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其中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是决定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对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均有深远意义,因此在景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园林
期刊